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胡宿是北宋时期的一位诗歌创作极富特色的诗人,被清人视为“西昆后进”.胡宿天圣二年(1024)登上政坛、文坛,治平四年(1067)去世,这四十余年间正是北宋诗坛处在新旧诗风转换时期,因此,胡宿无论是诗风还是诗学思想均呈现出复杂多样的一面.在诗学思想方面,胡宿除主张华实并重外,已有“平淡”之论,是北宋诗坛较早提出“平淡”诗论的诗人,同时,他还赋予“平淡”如古乐一样平和雅正的意义,这与他诗文中多次提到的“正始之音”所包含的“雅正”含义一致;另外,与此相应,他还推动了“清”这一美学范畴在宋代的发展,充分体现出后期昆体诗人在对西昆体接受过程中所体现出的文学观的复杂性和独特性  相似文献   

2.
北宋庆历三、四年(1043——1044年)间,进行了有宋一朝第一次政治改革运动,史称“庆历新政”(以下称“新政”)。当时年仅三十多岁、风华正茂的欧阳修(1007——1072)是推行“新政”的重要成员,开始在政治舞台上崭露头角,显示出思想家、政治家的才华。这段历史,可说是他一生中最有光彩的部分。(一)欧阳修登第不久,就和日后主持“新政”的范仲淹(989—1052)建立了友谊。他前期的政治活动、文学活动都受到范仲淹的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3.
沈括(公元1031—1095年)是我国北宋时期积极参加王安石变法运动的重要法家人物。同时又是一位在数学、天文、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地质、气象、医药和工程技术等方面都有杰出成就的卓越的科学家。他晚年所著的《梦溪笔谈》,不仅是一部重要的科学著作,  相似文献   

4.
论张詠的诗     
一、张(讠永)眼里的宋初诗风张(讠永)(946—1015)是宋初诗人中最早的名家之一。他生于北宋建国之前十四年(石晋开运三年),通常文学史书上提到的宋初诗人,都是他的后辈。他比王禹(?)大八岁,比魏野大十四岁,比林逋大二十二岁,比杨亿大二十八岁,比梅尧犬五十六岁,比欧阳修大六十一岁。因此,他的诗格不曾受到宋诗中某一家的影响,似乎是自已摸索、磨炼出来的。宋初三四十年间诗坛是相当冷落的。少数前代遗留下来的诗人,仍然走晚唐五代的老路,格力萎弱,大为后世评论家所不满。如欧阳修说:“唐之晚年,诗人无复李、杜豪放之  相似文献   

5.
被誉称宋金十大曲之一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北宋中期文学大家苏轼的代表作。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四川眉山人。他是诗人、散文家,又是西家、书法家。可以说,是一位多才多艺的作家。他主张儒家“仁政爱民”的理想,在不触犯大地主阶级根本利益的基础上实行政治改良。反对王安石革新社会的变法运动,思  相似文献   

6.
我们伟大的祖国,具有几千年悠久而光辉的历史。“在中华民族的开化史上,有素称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有许多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有丰富的文化典籍。”沈括(1031—1095年)就是北宋时代的一位杰出的法家政治家和著名的科学家。他晚年所写的《梦溪笔谈》,总结了我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的自然科学的光辉成就,反映了当时最新科技水平,记载了许多劳动人民在向自然作斗争中的发明创造,是我国科学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  相似文献   

7.
北宋梅尧臣(1002—1060年)字圣俞,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诗人,一生创作了大量诗歌,他的《宛陵集》是从三十岁所写的诗编起的,到今天仍存近二千首,可见数量之多。关于他的诗歌,古今评论颇多分歧,本文拟谈谈自己看法,就正于方家。  相似文献   

8.
苏东坡,作为北宋时期著名的全能作家,他的寓言也是杰出的,从我国寓言发展史来看,东坡寓言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具有集大成性质和特点的艺术珍品。苏东坡,即苏轼(公元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县)人。苏轼自幼好学,才气横溢,“奋厉有世当志”(苏辙《东坡先生墓志铭》)。宋仁宗嘉祐二年(公元1057)二十二岁时中进士,受到主司欧阳修的赞赏,名满京师。他有振兴宋  相似文献   

9.
钱乙(约公元1032~1113年)是我国古代著名儿科学家,鉴于其对小儿科所作出的杰出贡献,曾破后人誉为"儿科之圣"。钱乙的祖籍在浙江钱塘(今杭州),为五代十国吴越王钱的子孙。北宋时期,他的曾祖北上,迁到山东郓州东平县落户,从此全家安居山东。他的父亲钱王景是一名长于针灸的医生。由于嗜酒出游,一直没回来。当时钱乙才3岁,不久母亲又病死,孤苦的钱乙便由姑母抚养。他的姑父吕氏也是一位医生,将钱乙当亲子看待,让他读书,并教以医术。坎坷的遭遇造就了钱乙悬  相似文献   

10.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眉山(今属四川省)人。他同父苏洵、弟苏辙都是著名的古文家,世称“三苏”,同属“唐宋古文八大家”(另五人是:韩愈、欧阳修、柳宗元、王安石、曾巩)之列。少聪颖,通经史。二十一岁举进士,二十六岁应中制科。宋神宗(赵顼)时,王安石变法,他站在旧党立场上,反对新法。因此,迭次谪贬,先后外放到杭州(今属浙江省)、密州(今属山东省诸城县)、徐州  相似文献   

11.
"权停贡举"是皇帝的一个诏令,意即暂停科举考试。它最早出现于唐代,在北宋前半段得到了频繁使用。暂停期多是一年。北宋开国之初,基本沿袭了唐、五代的制度。科举考试也承前制,每年都举行。从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开始,科举考试的周期不再固定为一年,而是两年、三年、四年都有,甚至五年不开科。朝廷会根据政治、经济和军事形势的需要,下达"权停贡举"的诏令。宋英宗治平三年(1066),正式规定三年为一个考试周期。此后,北宋一朝不再有"权停贡举"的诏令。  相似文献   

12.
欧阳修的歌词创作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庆历五年以前为第一时期,其词受到“柳体”与“晏体”的双重影响,表现出一种深婉与俗艳并存的风格。庆历五年至治平四年为第二时期。由于人生体验的深化,其词风一变为疏隽。治平四年熙宁五年为第三时期。由于词人彻悟人生,向往山水,其词风再变为俊逸明秀。欧词风格的嬗变,体现了北宋词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阿尔培特·爱因斯坦(1879——1955)是二十世纪的一位杰出的理论物理工作者。他于1879年3月14日出生于德国乌尔姆城的一个犹太人家庭,一年后随父母迁至慕尼黑,少年时代是在慕尼黑渡过的。12岁中止了信仰宗教,热爱自然科学。15岁时又随父亲迁到意大利米兰。在家自学自然科学丛书。16岁到瑞士的苏黎世,目的想上一个联邦工业大学,结果没有考取,便到阿劳洲立中学,除补齐中学课程外,还学习了一些理论物理学和高等数学。1896年(17)岁以学数学和物理学的学生名誉进入苏黎世工业大学。在大学里大部分时间是在物理实验室里工作,他迷恋于同实践直接接触,其余时间以极大兴趣去听他所喜爱的物理学和微分几何学。除此之外,在家里还安排自己去学习一些适合于他求知欲望的和有趣的东西。1900年于该校毕业,因他不是瑞士人,又有“离经叛道”的性格,不为校方和教授们所喜  相似文献   

14.
沈括(公元1031年一1095年)是我国北宋时代著名的科学家。他出生在一个富有文化教养的家庭。父亲是地方上的长官,母亲也稍有文化。沈括从小勤奋好学,十四岁时就把家中藏书全部读完,后来随父离开家乡杭州,到过京都开封等地,较广泛地接触了社会,有机会了解当时人民的生产、生活情况,增长了才干和知识。从二十四岁起,他  相似文献   

15.
<正>默里·盖尔曼(Murray GellMann)是一位个性鲜明的理论物理学家,在20世纪60~70年代初几乎主宰了国际粒子物理学的走向,令同时代许多聪明绝顶的同行黯然失色。他24岁发现了基本粒子的一个新量子数—青异数,28岁建立了正确描述弱相互作用的V-A理论,32岁提出了强子分类的八重法(相当于介子和重子的门捷列夫周期表),35岁创立了夸克模型,40岁荣获诺贝尔物理学  相似文献   

16.
论文同诗     
文同(字与可1018—1079)在宋代诗歌史上属于北宋前期作家。他生于真宗天禧二年,比曾巩、王安石都早,比苏轼还早十八年。可是,好几部影响较大的宋诗选本,都把他排列在苏轼以后,例如: 《宋文鉴》把他排在沈括(1031—1095)之后, 《宋诗钞》把他排在陈师道(1053—1101)之后, 《宋诗纪事》把他排在王令(1032—1059)之后, 《宋诗精华录》把他排在张耒(1052—1112)之后。我们不能说这些诗选的编者全无时间观念,但他们把文同的位置随便拉后,至少说明对文同的生平和创作不甚了然。《四库提要》(卷一百五十三)评文同的诗“驰骤于黄(庭坚1045—1105)、陈(师道)、晁(无咎1053—1110)、张(耒)之间,未尝不颉颃上下也”。这四家晚于文同二十七年到三十五年,严格点说,也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17.
沈括(1031—1095年)字存中,钱塘人,是北宋杰出的科学家,进步的政治家。他是一个积极参加王安石变法的法家。沈括所处的时代,正是北宋王朝内忧外患交迫、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农民起义不断爆发,封建统治基础已经动摇的时期,也是以王安石为首的地主阶级革新派和以司马光为首的地主阶级守旧派斗争非常剧烈的时期。沈括从一开始就坚决站在以王安石为首的地主阶  相似文献   

18.
一王令是北宋诗坛上一位杰出而短命的青年诗人。他虽然只在人间匆匆度过了28个春秋,却给人们留下了许多优秀的诗篇。王安石对王令的“文学、才智、行义”都推崇备至,寄给他和纪念他的诗文很多。他曾在诗文中一再赞叹:“忆见夫子真奇材”,“卓荦高材独见君”(《寄王逢原》、《哭逢原》)。王令的诗不仅在思想内容方面“识度高远”,而且以其雄奇的艺术风格在北宋诗坛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招抚使始置于唐代广德二年(764)九月。宋代招抚使从广义上看始置于北宋开宝七年(974)十月;从狭义上看始置于南宋建炎元年(1127)六月,招抚使设置的缘由为招募人才以抵御金人,首任招抚使为张所。宋代共有28位招抚使副,其中北宋1位,南宋27位。宋代招抚使尽管具有先天不足、后天失调的缺陷,但在宋代仍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北宋重和元年(1118年),已经36岁、屡屡科场失意的綦(音qí)崇礼终于时来运转,考中了进士.这天清晨,他租了一匹马,骑着出去办事,经过一条街巷的拐弯处时,突然遇到一位卖药翁.这老翁约莫五十岁开外,肩上挑着副装饰华美的药架担子,架子上搁着数十只白色瓷罐,罐子里装着烹制好的熟药——显然,他也要赶早卖个好价钱呢.綦崇礼急忙一拉缰绳,马儿受惊后长嘶一声,前蹄一蹶,正好撞上了药架,老翁身子一歪,跌倒于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