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语文教学要善于引导学生懂其文,明其道,文道并重,使学生德才共长。作为教师;一要在情感教学中实现文道并重;二要在比较阅读中实现文道并重;三要提高自身素质,发掘文道。教学中要努力发掘并溶入德育内容,达到学生德才共长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2.
语文是我国的传统学科,主要教学的是我国的语言与文学。不仅是提高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语言的归纳和理解能力的重要途径,还是开展德育教学的重要场所。因为语文学科有着特殊的属性,既具有工具性又具有人文性,我国的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而其中德排在首位,所谓“先成人,后成才”。所以德育在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而语文因其特殊性就成为了开展德育的理想场所,本文将结合教学实践中的经验来探讨语文教学与德育教学的结合。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学要善于引导学生懂其文 ,明其道 ,文道并重 ,使学生德才共长。作为教师 :一要在情感教学中实现文道并重 ;二要在比较阅读中实现文道并重 ;三要提高自身素质 ,发掘文道。教学中要努力发掘并溶入德育内容 ,达到学生德才共长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材文质兼美,她特有的形象性.感染性为学生进行德育提供了可能性和便利性.根据语文的移情功能,教师应深入挖掘课文中蕴含的情感教育资源,使课文隐性的情感内核,得到最充分、最恰当的发挥.从中,引导学生领会作者表达的爱憎情感和内心细腻的感受,培养学生的理智感,道德感和审美感,使德育在语文教学中找到栖息地.  相似文献   

5.
体育具有德育功能。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如何发挥德育功能,是摆在我们眼前的重要课题。我们应大处着眼、身边体会,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寓教于“练”,增强学生意志品质;因材施教,锻炼学生情绪自控能力;结合课堂常规,培养学生的行为规范意识;发挥师表作用,为学生树立道德榜样。总之,我们应进一步寻找德育教育与体育教学的有机结合点,更好地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6.
德育是道德教育的简称,是学校一切工作的首位。语文作为传情达意的工具,具有很强的人文性和工具性。语文学科中,很多篇章,有引导学生树立良好品质,有感悟做人道理的……我们应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优势,找到语文教学和德育的凝固点,从课前精心备课,朗读关键语句,填补文本空白,妙用课外拓展,施展教师人格魅力等方面进行有机渗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达到德育效果。  相似文献   

7.
陈雅茹 《科技信息》2010,(21):I0300-I0300
语文是国语,在传承文明、弘扬文化、陶冶性情、发展学生个性、铸造主体人格中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把德育工作渗透到语文教学中是每一个语文教师的首要目标。在职业院校的语文教学中,将德育教育渗透于语文教学尤为必要,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更要抓住语文学科的特点,对学生做到寓德于教,从而真正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世界史学科的德育渗透远不如中国历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虽然列入德育课程体系,但是忽视了世界史对大学生自身修养和素质的提高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虽然德育课程体系中的《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涉及到一部分世界史的内容,但是有着很大的局限性,学生无法从整体上理解世界历史,这种状况导致了目前高校学生普遍存在思维狭窄、视野不开阔、对多元的政治思想文化认识不足等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运用实例分析了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运用,本文从德育教育环境,挖掘教材德育因素,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课外延伸,以达到对学生进行德育熏陶,提高学生思想品质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德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的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为热爱祖国、遵纪守法,热爱祖国、积极进取、诚实守信、具有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公民.在语文教学中贴近实际、贴近生活,才能让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1.
罗永荣 《科技信息》2010,(19):313-313
历史人物教学不仅有丰富的内涵,而且由于它本身的生动、具体,使之更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在发挥德育功能方面有其长处和特点,这正是历史学科与其它学科无法比拟的。作为职业学校历史科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本学科的特点和优势,认真钻研教材,发掘教育资源,努力完成历史科教育教学这一任务。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基本途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华 《科技资讯》2007,(15):141-141
语文教学的整个过程就是进行德育渗透的全过程,语文教学中的各个环节都可以作为进行德育渗透的途径。在此,我结合自己语文教育教学的具体实践,对德育渗透的基本途径作一些略谈。  相似文献   

13.
黄碧黎 《科技信息》2011,(27):I0326-I0326,I0269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该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可见,由于学科特点,高中语文对学生的德育影响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应积极巧妙地、最大限度地发挥语文教学的德育优势,将智育与德育较好地结合,以达到最佳语文德育效果。本文就高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必要性、可能性以及具体的渗透方式几方面进行阐释,希望在当今新的教育背景下,能更加重视语文教学实践中的德育渗透。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学———并不是单纯地把知识从教师的头脑里灌输到学生的头脑里,这是一种极其复杂的道德关系,在这里起作用的特征,就是要培养他成为一个好人的愿望。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书必先育人,尽管德育的形式和载体多种多样,但其最终目的都只有一个,即将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个有益于人类和社会,有着健康心态与体魄的人。以下就高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必要性、可能性以及具体的渗透方式几方面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14.
浅谈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有效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体育课中进行德育教育不仅能够提高体育课的教学效果,而且还能够通过体育的方式培养学生的人格。因此,只有把这两方面结合起来,才能够互为条件取得两个方面的共同提高。  相似文献   

15.
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一个人的语文素养至少包括他的语文能力、语言积累、语文知识、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认知能力、人文素养等。  相似文献   

16.
在强调“以德治国”的今天,语教师应 地承担语言育人的重任。这要求我们应建立起强烈的人本意识、熏陶意识、语言意识。要立足于学生的发展,一切以学生为中心,改变过去那种以教师、教材、分数为中心的做法,同时要从语言学科的特点出发,充分发挥该学科在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人精神等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17.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主要有三条途径:挖掘名篇,积淀人文素养;广泛涉猎,迁移人文素养;放眼社会,应用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8.
冉勇 《科技咨询导报》2007,(14):232-233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作为学校德育工作主渠道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却过于重视知识的传授和考试成绩的评价,忽视了思想政治教学德育功能的发挥,文章将剖析在发挥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德育功能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成因,结合新课程标准从教育体制和教学观念,新课程标准,改革教育方法,开展社会实践,以及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五个方面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9.
宋健淮 《科技资讯》2009,(27):228-228
"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可谓众所周知,它充分强调了知识这一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综合性要素的全面而重要的作用。但今天我所要阐述的观点是:在学校素质教育的体系中,不仅仅知识是力量,理想也可以产生力量,道德也可以产生力量,情操也可以产生力量,意志同样也可以产生力量。  相似文献   

20.
赵奇 《科技信息》2011,(35):I0150-I0150
创新教育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课程改革的灵魂。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是新课程改革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一要转变教育观念,激发学习兴趣;二要创设问题情境,激励学生创新;三要提倡学生质疑,尊重学生创新;四要注重学生实践.培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