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巴甫洛夫曾说,自伽利略以来,自然科学首次在人脑面前停止了。这说明了在巴甫洛夫以前关于大脑的研究的落后情况。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学说使关于人脑的研究前进了一大步。在巴氏之后关于人脑的研究,数量很大,  相似文献   

2.
资产阶级右派企图夺取国家的领导,将我国拖回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老路。其中一部分企图引导我国科学事业离开社会主义道路。他们反对马列主义世界观对自然科学事业发展的重大的指导意义,他们讲什么科学是“冷静头脑的产物”,政治热情只会给发展科学带上岐路,学习巴甫洛夫学说等都是凭一时政治热情,所以才处处以高级神经活动  相似文献   

3.
巴甫洛夫创立了大脑高级神经活动学说。80多年来,该学说在哲学、生理学和心理学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人们已往对于该学说的批评经常被忘却或置之脑后,致使该学说一直畅行无阻地流行而没有得到认真地清算。笔者经过长期的研究和思考,认为巴氏学说在逻辑和理论前提上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即对于大脑高级神经活动基本机能的设想不仅是片面的,而且在逻辑上有严重的漏洞。  相似文献   

4.
脑生理与心理协同是创新思维发生、运行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创新思维的协同机制。从脑科学、心理学视角全面系统地探索脑生理与心理协同统一的创新思维的载体或承担者,揭示其科学的内涵和实质,为开发、挖掘人脑和心理的潜能提供新的路径,以更好地提升人的创新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5.
论物质层次结构的形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物质层次结构问题的重要性物质的层次结构揭示了整个宇宙以及宇宙的各种物质客体的垂直结构,因而是当代科学的和辩证的自然观的一个基本问题。自然界是辩证法的试金石。十九世纪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发现以及达尔文的进化论,揭示了自然界发展的辩证历史,使恩格斯有可能总结出物质运动形态的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的学说,这个学说,正如凯德洛夫所说  相似文献   

6.
<正>系统哲学是关于系统根本观点的理论体系,亦即关于系统普遍本质和最一般发展规律的学说,是研究复杂性、关联性系统科学的理论升华,是分析与综合、微观与宏观统一的科研方法。系统哲学研究自然、社会、思维的战略,是科学的思维方式。系统思维是指以系统论为思维基本模式的思维形态,主要是以整体方法、结构方法、要素方法及功能方法等思维方法为特征。哲学思维方式指的是人们认识、改造客观世界时所运用的具有哲学特征的思维方  相似文献   

7.
某些生理学家(其中甚至有很好的巴甫洛夫的学生)现在还坚持这样的一种观点,即生理学专家,不管哲学认识中的某些问题,而能够比哲学家更好地来理解巴甫洛夫的生理学说和顺利地避免对巴甫洛夫的生理学说的阐述中的某些缺点。这个观点在本质上与早经恩格斯严厉批评的那种自然科学家不需要充实的哲学知识的命题是没有区别的。整个的人类思想史证明,恩格斯是经对正确的。对个别科学的基本问题和成就不感兴趣的哲学家可能陷于抽象的夸夸其谈的空论,而忽视哲学基本问题和成就的专家、  相似文献   

8.
有机体与环境的暂时联系形成的规律是中枢神经系统活动——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伊·彼·巴甫洛夫证明,暂时联系是在客观现实的某些事物或现象或它们的(刺激物的)特性、品质、属性对有机体的影响下于中枢神经系统中形成的. 伊·彼·巴甫洛夫说明,影响有机体的某些事物或现象,例如,食物、痛的刺激等能立刻引起有机体的生理活物.这些外部影响对有机体有直接的生物学的意义——它们被有机体同化或威胁着有机体的完整性. 外部世界的另一些事物和现象一对象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阐述了奥地利著名理论物理学家玻耳兹曼的实在论思想的形成及其涵义.文章指出,玻耳兹曼是一位较早使用原子假说解释科学,用假说演绎模式来揭示实在论的非教条主义实在论者.他对物质的原子基础单元的毕生辩护,对实在论的研讨与理解,推动了科学研究活动中对物质基本结构研究的进展,成为20世纪西方科学哲学的铺路人.  相似文献   

10.
朝向工程事实本身——再论工程的划界、本质与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技术、工程“三元论”的提出,为工程哲学的建立奠定了逻辑前提和基础。但是,学界关于工程活动与科学、技术、生产等活动之间的划界仍然较为模糊,尤其是没有在工程与生产之间作出清晰的划界,甚至混为一谈,由此严重影响着工程哲学研究的深入。本文以朝向工程事实本身的态度,力图较为深入地探讨工程活动的划界问题,从而阐明符合事实的工程界定,并在实践哲学、行动哲学的视域中,揭示工程活动的本质与特征。  相似文献   

11.
创造力5A模型引入可供性概念是相当可取的探索,但需要进一步挖掘可供性理论对于人类创造机制的解释潜力:(1)可供性理论强调人与物的互动来解释灵感的产生过程和知觉的解题功能;(2)可供性理论揭示了知觉与动作的关联,可诠释创造的具身性过程机制;(3)可供性知觉有助于打破语义分类障碍。同时,可供性理论还提供了新的创造方法论:可供性强调有机体知觉到环境信息的价值,确定了人类创造的物质根源性;说明知觉体验是创造心理学的基础活动。  相似文献   

12.
中国信息哲学提出的信息存在论学说不仅改变了“存在”的内涵与界限,也为从哲学抽象的层面探讨原本虚无缥缈的“非存在”世界奠定了基础。然而,现有信息存在论仍然存在着某些需要拓展和深化的方面:(1)现有信息存在论对存在领域的划分基本上是静态、孤立的,并没有在存在论层面上体现出演化思想;(2)信息的定义仅仅揭示出信息与物质的关系,而没有体现出信息与信息、信息与“非存在”的关系;(3)“非存在”作为与“存在”概念相对应的范畴,也应该成为存在论的重点讨论对象;(4)存在论的基础不应该只局限于“存在”(物质与信息)的划分与相互作用,应该扩展到整个世界,应该是“存在”与“非存在”相互转化、演化的思想;(5)存在领域的划分应该理解为存在领域的多个方面,“非存在”与“存在”、物质与信息它们本是由指向性联系着的一个多方面的整体。信息演化存在论则可以为解决如上一些问题提供某种建设性的答案。  相似文献   

13.
理性关注人与自然、科学与人文之间的分离与融合问题,乃是科学展开自我反思的结果。基于哲学层面的反思,源自休谟对"是"和"应当"之间的区分;基于文化形而上学层面的反思,正是马克思对人类实践活动的整体性把握和关于自然的人化的论述。人与自然、科学与人文的融合是必然的趋势,科学精神是人文精神的基础,人文精神规范科学精神。在深刻理解二者关系的前提下,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实践观,首先是科学的,但它又是处于人文层面的,是有关于人的解放与自由发展的学说。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强调,科学的资本主义应用是导致人与自然、科学与人文对立的社会历史根源,其在协调人与自然、科学与人文关系问题上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十月革命后的最初几年,形势动荡,苏维埃政权处于极为艰难时期。生理学家巴甫洛夫的科研工作受到极大影响。他不断公开批评布尔什维克政策,对此,苏联政府采取极为宽容的态度,并大力支持巴甫洛夫的科学事业,巴甫洛夫与政府逐渐由对抗转向合作。  相似文献   

15.
本文是保加利亚科学院院长托·巴甫洛夫本年4月在苏联科学和政治常识普及协会作的讲演。原刊于保加利亚“哲学思想”1959年第3期。作提要如下: 巴甫洛夫承认控制论的巨大成就,他把诺贝尔,特·维纳尔称为天才的科学家、忠诚和仁慈的人和公  相似文献   

16.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9,(5):125-128
唯物主义的物质本体论基础经历了三个大的发展阶段,一次比一次更深刻、更普适,其中列宁的物质范畴是其最高阶段。广谱存在论继承了列宁物质范畴的基本精神,同时又吸取了现代数学关于代数结构、几何结构的不变性理论、现代物理学关于物理实在性的变换群理论等,从广义结构分析和广义量化的角度进行了新的抽象和概括,使唯物主义的本体论基础获得了新的形态。它可以看成是唯物主义本体论基础的又一次深刻总结。  相似文献   

17.
齐刚  樊明 《自然辩证法通讯》2012,(2):114-123,128
作者根据自然辩证法的认识论方法论提出了固体材料受载这一普遍现象的本质是材料物质属性中固有结构与损伤之间的矛盾过程。本文揭示了固有结构与损伤之间的矛盾在材料受载分析中的主导作用,即事物发展的内因,而作用力是外界条件。实验结果与上述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量质互变及否定之否定的普遍规律完全一致。据此,针对当代固体力学以构建材料物质属性本构方程为出发点的思维体系,作者提出了损伤状态优先原则(doctrineofdaImgestatepfionW,DDSP)。实验结果验证DDSP不但可以解决认识过程中出现的所谓“多相物理与多尺度耦合”所带来的难题,同时揭示了材料、材料受载事件的物质本质。通过本文,作者也阐述了自然辩证法的认识论方法论,在更深程度上认识材料和认识材料受载问题中的不可忽视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保加利亚《哲学思想》(双月刊)题目和作者论病理生理学的若干哲学问题在科学研究工作中方法的作用控制论和生理学宇宙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 关于反映的定义米丘林学说和遗传的物质载体矛盾的统一和斗争规律在化学领域中的表现籍助于信号的反映以及它在形成人的意识中的作用控制论的某些方面和高级神经活动生物现象在构造上的规定保加利亚生物科学中的米丘林唯物主义方向现代物理学的哲学问题  相似文献   

19.
卢卡奇从"非总体性"与"反本体论"双重维度对实证主义方法展开了批判。"非总体性"批判指认了实证主义方法将事实与理性相分离并把社会视为各环节简单叠加的谬误,其实质在于针砭实证主义方法的超验性形而上学思维。"反本体论"批判揭示了实证主义方法通过规避任何有关存在问题的本体论询问以拒斥"形而上学"基础的企图,但批判本身却不免借用了超验性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这一"双重批判"前后对超验性形而上学思维从反对到借用的过程,反映了卢卡奇观点上的退让和立场上的内在冲突,表明其并未彻底超越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卢卡奇的"双重批判"活动内含消极形而上学思维,并最终陷入了寄望主体意识和劳动目的性来认识历史与革命现实的乌托邦诉求,归根结底暴露了其方法论层面形而上的局限。  相似文献   

20.
大数据作为科学技术的产物,不仅正在改变人类生活的物质世界,更引起了主观世界的思维革命。首先探究了从数到大数据的演变源流,以哲学方法分析了近些年来大数据热潮的成因,分别是:信息科学提供质料、新方法论作为形式、政产学研施以动力以及社会进步构成目标。进而从数据思维的应用局限、数据的准确性与客观性以及技术的"双刃"效应与伦理问题等方面对大数据热潮作了审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