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北极狐在成都地区适应性及繁殖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由河南安阳市引入北极狐在成都地区能够适应,群发情率98%,群配种率90%,产仔率97%以上,胎平均产仔数10.66只。单胎产仔高达16只。  相似文献   

2.
宋红霞,杭州野生动物世界虎园的资深饲养员,一个爱老虎像爱自己儿女一样的人。在“英雄虎妈妈”一胎产下6只虎宝宝后,她不舍昼夜,精心照料,让老虎一家母肥子壮,是虎宝宝们慈祥可亲的“人妈妈”。  相似文献   

3.
泰国的虎庙     
《世界知识》2010,(1):70-70
泰国北碧府西部的帕朗塔布寺建于1994年,以养老虎闻名,人称“虎庙”。由于利润丰厚,当地猎虎事件时有发生,村民开始将受伤的幼虎送到寺庙抚养。第一只幼虎被送到庙里大概是七八年前。在僧人们的照料下,小虎逐渐恢复,但五个月后,小虎还是病死了。不久,村民又将从偷猎者手中截获的两只刚出生不久的小虎送进寺庙。  相似文献   

4.
李石洲 《大自然》2011,(1):16-16
2010年10月21日午时,守候在电视监控器前的广东粤北华南虎驯养繁殖中心的工作人员紧张而又激动地看着华南虎“公主”产下虎崽,他们的喜悦之情难于言表。  相似文献   

5.
华南虎“走访”竹岗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4月6日至28日,两只华南虎先后多次来到与梅花山自然保护区毗邻的福建省连城县文享乡竹岗村“走访”,美餐了村民的两只羊,还尾随一捉石蛙的女青年足有500米之远。据村民吴长远说,4月6日,他饲养的一只20多公斤的羊莫名其妙地不知被什么动物肢解。次日晚上,又一只母羊只剩下头、皮及胎中的两只小羊羔。他还发现在地上有许多一大一小的梅花形脚印,直径约10厘米左右,分明是虎脚印。  相似文献   

6.
1999年~2001年,在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豹鼠的生态进行了初步观察,已知该鼠在我区的种群密度为0.22只/km,每年5~7月为繁殖期,每胎产仔2~6个,每年繁殖1~2次,以植物性食物为主。  相似文献   

7.
重庆动物园里的一对华南虎,三年之间四胎生了十二仔.第一胎四仔,全部没有成活.第二胎两仔,活了一只,死了一只.第三胎和第四胎各三仔,全部养活了.他们在饲养繁殖管理过程中,有教训,也获得了成功的经验.  相似文献   

8.
西藏墨脱是中国现在唯一还没有通公路的县份,也许正是由于这个不利因素,才使孟加拉虎在这里得以生存和繁衍。有人发现,在墨脱的原始森林里,生活着至少8~12只孟加拉虎,其中常年定居的有7只。在西藏全境内,大约有孟加拉虎20只。但墨脱县的领导朱峰同志经过长期考察后说:“根据近几年野生孟加拉虎伤害家畜的数量判断,目前在墨脱生活着大约40只孟加拉虎,它们每年要吃掉近300头耕牛。”不管是12只也好,40只也罢,反正墨脱是中国境内孟加拉虎最大的定居地是肯定的。墨脱地处西藏东南部,在雅鲁藏布江下游山川河谷地带,…  相似文献   

9.
苏州动物园一只雌性华南虎于今年4月26日产仔.这只4岁的母虎以往几次交配都未成功,今年1月上旬才终于怀孕,第108天分娩.母虎先产下一只小虎,但小虎降生8小时以后,大虎仍然躁动不安,腹部努责衣胞未下,没心思带小虎,小虎饿得叫.后来叫声渐弱,奄奄一息.动物园主任黄恭情采取果断措施,从兽舍取出小虎用碘酊消毒脐带,用葡萄糖水和用1%盐水稀释牛奶  相似文献   

10.
握手早在“刀耕火种”的原始时代,人们在狩猎和战争时,手中经常拿着石块和棍棒等武器以防不测。陌生者相遇,倘若大家都无恶意,就要放下手中的东西,并伸开手掌,让对方摸摸掌心,表示手中没拿任何武器。天长日久,此种习惯就逐渐演变成今天的“握手礼”了。敬礼这起源于中世纪的欧洲。当时的骑士们常常在公主和贵妇们面前比武,在经过公主的坐席时,他们还要唱赞歌,歌词往往把公主比成光芒四射的、美丽的太阳,因而武士们看公主时总要把手举起来作挡着太阳的姿势。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举手到眉的“敬礼”了。碰杯古罗马时代,帝王、贵族常常让奴隶在角斗场进行决斗。决斗之前,双方要先喝一杯酒。为  相似文献   

11.
裸小鼠在普通环境中使用IVC笼具生产繁殖的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启富  褚芳 《实验动物科学》2007,24(1):57-58,56
目的探讨BALB/C-nu裸小鼠在普通环境中使用IVC笼具生产繁殖的效果。方法引进3对BALB/C-nu种鼠按1♂nu/+×1♀nu/+交配,再从仔代中建立血缘扩大群,按1♂nu/nu×3♀nu/+;1♂nu/nu×1♀nu/nu两种繁殖方法进行生产繁殖。结果种鼠生产10胎平均产仔8.6±1.02(裸鼠1.8±0.63)只;血缘扩大群1♂nu/nu×3♀nu/+生产42胎,平均产仔6.92±1.47(裸鼠3.52±1.29)只;1♂nu/nu×1♀nu/nu生产12胎,平均产仔4.25±1.36全裸鼠。经检测符合SPF级。结论在普通环境中应用IVC笼具,只要注意室内卫生消毒,在净化工作台上无菌操作能够繁殖合格的裸小鼠。  相似文献   

12.
陈学南 《科技智囊》2009,(11):I0004-I0005
传说,古时因为宫廷尊卑有序、男女有别,御医为娘娘、公主们看病,不能直接望、闻、问、切,只能用丝线一端固定在病人的脉搏上,御医通过丝线另一端的脉象诊治病情,俗称“悬丝诊脉”。  相似文献   

13.
1993年,人工饲养的大熊猫共产6胎7仔,到12月15日存活5仔。如果5只幼仔在今后的哺乳期不遇意外,有望顺利成长。据此,1993年人工饲养下的大熊猫繁殖成活率为71.4%,产仔数及成活率都低于1992年(产13仔,育成11仔)。本年存活的5仔均出生在国内动物园和保护区饲养站。据悉,侨居海外各动物园的大熊猫1993年没有配种、孕育和产仔的报告。成都动物园的“庆庆”产双胎育成两仔1984年9月出生在成都动物园的雌大熊猫“庆庆”,1989年产第一胎后,又于1990年和  相似文献   

14.
王晓强 《科技信息》2003,(5M):67-68
虎人相合卣,通称“虎食人卣”或“饕餮食人卣”。此卣日本京都泉屋博物馆和巴黎赛奴施基博物馆各藏一件。它们的造型,乍看为一虎张开大口,欲吞噬一人,再细看是人虎相合在一起(这类人虎相合的造型,大致分为人在虎下和人在虎上两类——虎噬人头的,应视为虎在人上。他们或拟自然界雄虎每咬着母虎头部交配状态,或拟人背交,对交状态。如果称这类造型为“虎食人纹”,在字面上很容易被人理解成“老虎吃人”而不及其他,故而我认为其应定名为“虎人相合”纹形。有虎人相合纹形的器物,存在上跨越了商代到西周的一段很长时间。更值得注意的是,其纹形中的人,凡显露发饰的,几乎多是披发;凡显露身体的,除赤足而外又多有纹身的迹象)。  相似文献   

15.
1936—1945年国外曾饲养有14只大熊猫,1955—1982年我国又向9个国家提供了24只,1979—1988年墨西哥等4家动物园,共繁殖13胎,产仔17只,存活7只,在10年繁殖中共有10只组成繁殖种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目前国外饲养有18只,根据年龄结构推测,将是一个人工繁殖的增长种群。  相似文献   

16.
英俊的王子因为得罪了女巫,被下咒变成了一只丑陋的青蛙。女巫说,除非青蛙遇上一位真心爱他的女孩,魔咒才能破解。幸运的是,青蛙终于遇上了美丽的公主,并以他的善良征服了公主的心。公主说:“我相信你,我也愿意爱你,可你必须答应我,无论我将来变成什么样子,你都将永远爱我,并不舍不弃。”青蛙当然同意。于是公主吻了他。公主好像是预感到某个不好的结局,在吻他的时候,一滴清泪流了下来,落在青蛙的唇边。魔咒终于解除了。青蛙在瞬间变回了英俊的王子,他欣喜若狂。可意外发生了,王子发现公主不见了。公主原先站着的位置被一只丑陋的蛤蟆所取代…  相似文献   

17.
大连斑海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斑海豹是一种跨海区远距离洄游、冰上产仔的海洋哺乳动物,主要分布于亚洲和北美洲毗邻处的楚科奇海、白令海和北太平洋西侧的鄂霍茨克海、日本海;在我国主要分布于渤海、黄海和东海。斑海豹在世界上有八个繁殖区,最南的一个即是我国的渤海辽东湾结冰区。每年12月份,斑海豹进入渤海,北上辽东湾冰区。繁殖期间,雌雄成对伴居在冰块上,1至2月份在冰上产仔,每胎产一仔,偶而也有双胎。产仔后组成一个“小家庭”群体,通常一块浮冰上只有一个小群体。初生仔兽栖息在冰块上,出生后两周左右开始换毛,哺乳期一个月,胎毛也脱换完毕,幼兽即可  相似文献   

18.
白明亮 《大自然》2010,(1):12-16
今年是农历庚寅虎年,谈话的主题自然是虎虎往中国乃至接个东亚、南亚、东南亚等地区都被视为“博中之王”,自古如此,虎之凶猛残暴在人们心口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人类敬畏老虎已然到了“淡虎色变”的地步。虎被人们尊称为“山大王”、  相似文献   

19.
“周老虎”是谁打“死”的? 是网络“暴力”。“周老虎”是被网民们的唾沫星子淹死的。在“周老虎”囊被公安机关一锤定音时,没有人对“周老虎”是一只纸老虎而感到震惊,人们震惊的是,“周老虎”真是一只纸老虎呀,网民们真的是目光如炬呀!  相似文献   

20.
繁衍问题     
《青年科学》2009,(7):13-13
语文课上,老师兴致勃勃地谈起课外话题:“现时上海大规模土地批租、动迁,正是灭鼠的大好时机,千万不要将四害之首的老鼠再带入新居!特别要检查家里大大小小的箱子,万一里边藏着一只,在新居里以每年10胎、每胎20只的速度繁衍起来可不得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