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厦门地区野栖鼠类体外寄生的恙螨种类,经鉴定的有2科3亚科7属8种.这8种恙螨的季节分布是中华无前恙螨(Walchiachinensis)、羊城背展恙螨(Gahrliepiayangchenensis)和巨螯齿恙螨(Odontacarus,majesticus)都是整年活动的螨种;地里纤恙螨(Leptotrombidiumdeliense)出现于4~10月;伊香钳齿恙螨(Cheladontaikaoensis)为6~10月;香港合轮恙螨(Heleniculahongkongensis)为10~11月、小板纤恙螨(Leptotrombidiumscutellaeis)为12~3月;福建爬虫恙螨(Herpetacarus fukienensis)出现于2~3月.还报道一只具有3根感毛的畸形伊香钳齿恙螨的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2.
CD25是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重要标记分子.树鼩是一种重要的人类疾病动物模型,但是,树鼩的CD25基因还是未知.我们以树鼩脾脏RNA为模板,对树鼩白介素-2受体基因alpha链(tsCD25)进行了RT-PCR(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获得了一个816bp的开放阅读框.TsCD25 cDNA编码一个由271个氨基酸组成的分子量为30.9 ku的蛋白多肽.预测的tsCD25包含2个Sushi结构域、2个N-糖基化位点和多个O-糖基化位点.tsCD25和灵长类CD25在氨基酸水平上的同源性为65.3%~66.4%.RT-PCR检测发现,tsCD25 mRNA分布于树鼩的外周血、脾脏和肺,并受PMA 和 ionomycin 刺激的调节.我们的结果为下一步制备tsCD25单克隆抗体,抑制CD4+CD25+Tregs功能以及开展有关的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于氏纤恙螨在云南省部分地区的分布和宿主选择情况进行初步探讨。方法:结合云南省不同地理方位和地形,独特的气候与生态等特点,于2001年—2011年选取了23个县(市)进行野外调查,用鼠笼(夹)加食饵诱捕鼠类等小型哺乳动物(小兽)宿主。选择小兽的双侧耳廓和外耳道采集恙螨幼虫,用霍氏液常规封片后在显微镜下逐一鉴定螨种。统计于氏纤恙螨在不同地域、不同景观和不同宿主小兽体表的分布情况。计算于氏纤恙螨在不同宿主小兽体表的感染率(P)、平均多度(MA)和感染度(MI),用聚块指数(m*/m)测定其在宿主不同个体间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所调查的23个县(市)中,有9个县(市)采集到了于氏纤恙螨(共1 959只,占所有恙螨的1.81%)。88.77%的于氏纤恙螨采自山区地理景观(尤其是海拔较高地区),只有11.23%的于氏纤恙螨采自坝区景观。宿主大类选择显示,采自啮齿目(鼠类)、攀鼩目(树鼩)和食肉目小兽体表的于氏纤恙螨分别为57.78%、42.16%和0.05%,其它目小兽体表没有采集到该螨。宿主种类选择显示,所捕获的5目12科34属67种小兽中,有20种小兽采集到了于氏纤恙螨,其中42.16%采自攀鼩目树鼩科树鼩属的树鼩,其感染率(26.52%)和感染度(13.54只螨/每兽)均比较高,其次是其他野栖小兽。聚块指数显示,于氏纤恙螨在大多数宿主小兽不同个体间的分布呈聚集分布格局。结论:云南省存在于氏纤恙螨,且数量较大。该螨主要分布在海拔较高的山区地带,可寄生多种小兽宿主,宿主特异性低,但主要倾向于寄生在树鼩等野栖小兽体表。  相似文献   

4.
寄生在小兽体表的革螨可能是传播肾综合征出血热和立克次体痘等人兽共患病的媒介。本文报道了云南省28个县(市)小兽体表革螨的野外调查结果,运用物种数、平均丰富度和Shannon多样性指数对小兽寄生革螨的群落特征和沿环境梯度的空间分布进行了研究,并用系统聚类分析法(SPSS 16.0软件)对18种主要小兽的革螨群落相似性进行了比较。在云南省28个县(市)共捕获到小兽14 544头,隶属于5目(啮齿目、食虫目、攀鼩目、兔形目、食肉目)10科35属67种,在捕获的小兽体表采集到革螨80 791头,经鉴定属于10科33属112种。结果分析表明:主要的宿主动物为黄胸鼠Rattus tanezumi、齐氏姬鼠Apodemus chevrieri和大绒鼠Eothenomys miletus;纳氏厉螨Laelapsnuttalli、毒厉螨L. echidninus和贵州厉螨L. guizhouensis为革螨的优势种。齐氏姬鼠A.chevrieri、社鼠N.confucianus和黄胸鼠R. tanezumi体表寄生的革螨种类最多;臭鼩鼱Suncus murinus、齐氏姬鼠A. chevrieri和灰麝鼩Crociduraat...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树跗线螨属一新种 :橄榄树跗线螨 Dendroptus olea sp.nov.,标本采自广东省汕头市饶平橄榄树 Canarium album(L our.) Raeusch叶片上 ,新种模式标本保存在福建省农科院植保所  相似文献   

6.
PD-1(Programmed cell death 1)是一种抑制性的受体,是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的成员.大量研究证明PD-1能被诱导而在活化的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NKT 细胞和单核细胞上表达,从而在慢性感染的病因学中起着重要作用.树鼩(Tupaia belangeri)做为一个理想的模型可被应用于许多人类感染性疾病如乙型病毒性肝炎.为了充分利用树鼩对于感染性疾病的宿主免疫应答模型,我们分离出树鼩PD-1基因.利用迅速扩增cDNA末端PCR(RACE-PCR)技术,从树鼩脾组织中克隆了PD-1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序列分析显示树鼩PD-1 cDNA 的开放阅读框编码一个由242个氨基酸组成的跨膜蛋白,并且和人类、灵长类和啮齿类中的同源基因有高度相似性.组织分布分析表明在所检测的几种组织中PD-1基因只在脾中表达.此外,淋巴细胞刺激实验显示,利用PMA和ionomycin刺激新鲜分离的树鼩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能够诱导PD-1 mRNA水平上的表达.我们的结果为将来进一步探讨树鼩的免疫功能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采用透明胶纸粘取法,对经2%敌百虫药浴后的NIH,BALB/C和昆明种小鼠进行小鼠寄生螨调查。结果表明,于药浴45~60天后的鼠体查获小鼠肉螨。其感染率分别为5~55%、50~80%、5~60%。该螨于鼠头部多见,明显高于背、腹部。本文对不同品系小鼠的螨虫感染情况进行分析,建议药物灭螨至少每隔60天应再次进行灭螨;检查小鼠螨虫宜选头部为主要取材部位以及加强饲养管理;应用于烤消毒(或其它方法消毒)的垫料是降低鼠螨虫感染的一项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目前有关人工饲养树鼩与猕猴部分凝血因子凝集时间的资料甚少,拟初步建立这两种动物部分凝血因子凝集时间的参考值范围。方法采用全自动血凝仪测定树鼩、猕猴的血浆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结果树鼩的TT、PT、Fib和APTT值分别为19.27、17.34、30.51和27.88 s。猕猴的TT、PT、Fib和APTT值分别为20.81、9.82、18.73和33.56 s。人工饲养树鼩与猕猴的PT值、Fib值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APTT值、TT值存在差异(P〈0.05)。结论人工饲养树鼩和猕猴部分凝血因子的凝集时间存在一定差异,同一物种雌雄个体间部分凝血因子的凝集时间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
2008年4-10月对嘉陵江下游的黑线姬鼠和四川短尾鼩作了形态学初步研究.结果显示:黑线姬鼠和四川短尾鼩分别在各样点之间存在明显的种群差异.对外形量度进行多重比较,发现合川东岸的黑线姬鼠种群与江北区的种群之间存在差异;而四川短尾鼩在合川西岸与合川东岸的种群之间、沙区西岸与北碚东岸的种群之间差异显著,以上分析通过SPSS13.0软件进行.研究初步说明嘉陵江对黑线姬鼠和四川短尾鼩的种群分布格局有一定的地理隔离作用.  相似文献   

10.
采用0.5%琼脂糖凝胶电泳方法对云南树鼩的肝脏、胃、小肠、胰腺、睾丸和卵巢组织的乳酸脱氢酶同工酶进行电泳分析.结果表明,在6种不同组中,乳酸脱氢酶均呈现为5种不同分子形式的同工酶.其LDH_4至LDH_1同工酶随电泳迁移率的增大依次趋于阳极端,LDH_5同工酶则趋于阴极端.按分光光度比色定量法对各同工酶组分进行洗脱定量,分别测得6种组织中5种同工酶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通过酶谱分析,提示在6种不同组织中由于A、B两种基因表达活性的差异,其酶谱特征也各不相同.文中对树鼩6种组织的LDH同工酶的H和M亚基百分率及H/M亚基比率进行了统计分析,提示这与各类组织的生物学功能及代谢类型相关.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不同季节下中缅树鼩脂肪组织的变化情况,利用流式细胞术分别对春夏秋冬四季中缅树鼩白色脂肪细胞进行UCP1、CD137,对褐色脂肪细胞进行UCP1抗体标记研究。结果显示:中缅树鼩白色脂肪组织细胞群夏季UCP1、CD137阳性表达最低,分别为8.98%、4.42%,冬季达到最高,分别为60.91%、35.54%;褐色脂肪组织细胞群在夏季UCP1阳性表达为22.38%,冬季则高至83.78%。以上结果表明中缅树鼩在冬季,白色脂肪组织中UCP1及CD137阳性表达均增加,诱导白色脂肪组织"褐变",可能产生米色脂肪细胞;褐色脂肪组织UCP1阳性表达增加,表明其产热活性增强。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究尿液、粪便及胸腺分泌物对中缅树鼩个体识别的影响,通过Y-迷宫对中缅树鼩尿液、粪便和胸腺分泌物三种气味源的选择频次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用三种气味源与对照作为刺激源时,中缅树鼩均显著选择尿液和胸腺分泌物(P0.05);在习惯性实验中中缅树鼩对同性尿液和胸腺分泌物的选择频次持续下降,对陌生个体尿液和胸腺分泌物的选择频次显著增加(P0.05);尿液、胸腺分泌物在雌雄中缅树鼩个体识别的影响表现出明显差异,中缅树鼩对尿液和胸腺分泌物的选择频次均显著多于对照组(P0.01),而且雄性胸腺分泌物较雌性更受关注(P0.05),但雌性尿液比雄性更受关注(P0.05)。以上所有结果说明,中缅树鼩的尿液和胸腺分泌物中包含个体信息并用以识别个体,这两种气味源中所包含的化学信号对中缅树鼩个体间的交流极为重要,而粪便可能仅为单纯的排泄生理。  相似文献   

13.
为了阐明雌性中缅树鼩不同生理期血液激素和脂类指标的变化,对其雌二醇(Tradiol,E2)、孕酮(Progesterone,P)、睾酮(Testosterone,T)、甲状腺激素(Thyroxine,T_4)、三碘甲状腺原氨酸(3,3'5-triiodothyromine,T_3)、瘦素、皮质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乳酸脱氢酶、总胆汁酸、尿酸和总蛋白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较野外种群,实验室驯化种群和繁殖种群血清中雌二醇、孕酮显著降低;而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汁酸、乳酸脱氢酶、尿酸含量显著升高;怀孕期血清中睾酮、总蛋白显著降低,雌二醇、孕酮、T_3、T_4、瘦素、皮质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汁酸、乳酸脱氢酶、尿酸含量显著升高;与未发情期相比,发情期雌性中缅树鼩血液中的雌二醇显著升高,孕酮含量极显著升高。以上结果说明长期驯化的中缅树鼩的动情能力降低,长期圈养同时能降低中缅树鼩的新陈代谢能力。  相似文献   

14.
为了阐明不同区域中缅树鼩(Tupaia belangeri)的体重、肥满度、身体组成和消化道形态是否存在地理差异,对中国分部的中缅树鼩进行了采样,样本来自于云南省(河口、昆明、勐腊、大理、腾冲和片马)、贵州省(兴义)、四川省(西昌)、广西壮族自治区(大新和乐业)和海南省以及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实验室繁殖的F1代个体,对其体重、胴体重、体长、内脏器官和消化道的长度、重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海南地区中缅树鼩的体重、胴体重和肥满度较大,而昆明地区的较小;海南和大新地区中缅树鼩的褐色脂肪组织和肝脏重量较大,昆明地区的较小,身体组成的其他指标均表现出显著的地区差异;大新地区中缅树鼩的消化道总长度显著大于其他种群,片马地区的最小,片马和腾冲地区中缅树鼩的总消化道含内容物重显著大于其他种群,实验室繁殖个体较小,消化道各指标也出现了地区差异。以上所有结果说明,不同地区的中缅树鼩在体重、肥满度、身体组成和消化道形态方面出现了地理差异,而这些差异可能和其适应不同的栖息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15.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园盘电泳和光电扫描仪对懒猴和树的心、肌、肝,肾、肠、脾、肺、血的乳酸脱氢酶同工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除懒猴肝脏仅显示3条酶带和树血液显示4条酶带以外,两种动物所有被测的其它器官组织均有5条酶带;不同种的同一器官组织,同一物种的不同器官组织,各酶带的相对百分含量绝大多数都显著不同.表现了种属特异性和组织特异性.同时,计算了血清乳酸脱氢酶同工酶A、B亚基的相对百分含量,并与人、猴、小白鼠已知血清参数进行了比较,发现A亚基的百分比值:小白鼠>树(>懒猴>猴>人,表明亚基的百分含量与动物的进化有关.  相似文献   

16.
新疆林木害螨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新疆林木害螨22种,分属于4科11属,记述了各种的分布和寄主,阐述了主要种类的被害状·编写了分种检索表.并从生态观点出发,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7.
云南杜鹃属植物多样性的空间分布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杜鹃属(Rhododendron)植物具有极高的欣赏价值,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因此,对该属植物多样性空间分布格局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方法:利用文献资料,采用相关分析的方法,探讨了不同地理梯度上云南杜鹃属植物多样性的分布格局。结果:在海拔梯度上,随海拔的升高,该属植物多样性呈先增加后下降的偏峰分布格局,符合“中间膨胀效应”理论;在度梯度上,物种丰富度随度的升高呈单调递增格局,这可能与该属植物的区系起源和生态特性有关;在经度梯度上,从东到西,物种丰富度呈单调递增趋势。结论:研究区域内杜鹃属植物的分布主要集中在高纬度、中高海拔(2500~4000m)左右的滇北地区。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记述了海南岛分属于叶螨科和细须螨科的9种叶螨的主要形态特征、分布范围及其寄主植物,其中有19种寄主植物是这9种叶螨所为害寄主的新记录。文末还列出了9种叶螨的分类检索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云南楚雄小百草岭地区鸟类空间分布格局的特征,分析不同生境及海拔段鸟类多样性差异,为该地区鸟类资源保护措施的制定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采用样线法对云南省楚雄州小百草岭地区鸟类资源开展了一个完整年度的调查研究,通过计算各生境和海拔段的鸟类多样性指数,进行空间分布格局分析。【结果】在小百草岭地区共记录到鸟类122种,隶属10目43科,包括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17种。其中,留鸟110种(占90.16%),夏候鸟5种(占4.10%),冬候鸟6种(占4.92%),旅鸟1种(占0.82%)。在115种繁殖鸟类(留鸟和夏候鸟)中,以东洋界物种为主(占50.43%)。季节变化中,鸟类物种丰富度指数由大到小依次为夏季(112)、春季(104)、秋季(79)、冬季(76)。春季鸟类科-属多样性指数最高(0.772),冬季最低(0.662);小百草岭3种生境中,林地的鸟类物种丰富度(117)和科-属多样性指数(0.739)均最高,耕地的鸟类物种丰富度(48)和科-属多样性指数(0.549)最低。鸟类物种丰富度在≥2 100~2 600 m的中海拔地区最高,物种丰富度垂直分布格局为峰值位于中海拔的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