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只要有谁提到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的名字,在我国凡是读过一些文艺书的人,不论老年人和孩子,几乎都知道安徒生这个好朋友。事实确是这样,远在二十年代的时候,我国就有热心的翻译家把安徒生的童话介绍过来。当时介绍得比较广泛的是安徒生的《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皇帝的新装》、《拇指姑娘》等几篇童话。因此,我国当时读过安徒生童话的小读者,现  相似文献   

2.
《世界博览》2012,(24):78-79
丹麦童话亲子之旅第一天哥本哈根——欧登塞行程:参观根据安徒生童话《美人鱼》而创作的小美人鱼雕像、安徒生铜像,并观看皇家御林军换岗仪式,还可以到欧洲最古老的游乐园Tivoli感受大师创造的童话世界的快乐氛围。下午乘坐大巴前往罗斯基勒,参观维京船博物馆,深入了解一千年前的维京海盗文化。亲身体验维京人高超的航海技术及无畏的探险精神。然后前往安徒  相似文献   

3.
安徒生在中国——对安徒生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安徒生在中国——对安徒生研究的回顾与反思潘延中国读者对西方现代儿童文学作家所知甚少,但安徒生则是例外。这位丹麦作家在中国的幸运命运使别的西方童话作家只能望其项背,《皇帝的新装》、《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中国儿童最熟悉的外国童话作品,他的各类译选本是近20...  相似文献   

4.
探析安徒生的基督教情结,对安徒生童话中基督教主题作品进行探讨。指出由于长期以来忽略了宗教文化对安徒生创作的影响,导致了中国读者对安徒生童话作品的误读。  相似文献   

5.
作为文人创作的童话,安徒生童话不同于贝洛、格林等人搜集、整理的民间童话的鲜明特点便是个人情怀的介入和悲喜剧因素的呈现。安徒生自身的不幸遭遇、悲天悯人的人道主义情怀以及直击现实的理性观察是悲剧因素产生的源头,而作者乐观自信的性格、浪漫主义创作倾向、童话的叙事基调以及公义永在的宗教思想则构成了作品的喜剧因素。  相似文献   

6.
教师在鼓励学生形成自已写作特色的基础上,更要倡议学生针对自己的写作特色展开有针对性的阅读积累。如想象力丰富的学生,建议他们读读《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郑渊洁童话》及中外神话故事等,是非常有必要的;而对于精于词句的学生,建议他们读读金波的作品。  相似文献   

7.
中国文学中没有儿童文学的传统,在二十世纪初,随着"五四"运动的兴起,大量的外国作品涌入,作为儿童文学的一种形式的童话也随之来到中国,安徒生是其中的佼佼者,叶圣陶受到安徒生童话的启发与影响,开始其童话创作。本文试论述安徒生与叶圣陶童话的相同之处及叶圣陶在其童话创作中流露出的中国式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世界知识》2013,(3):71-71
丹麦国家档案馆近日开始展出安徒生首部童话作品《牛油蜡烛》.这是该作品文稿自被发现以来的首次公开展出。本次展出将于3月1日结束。  相似文献   

9.
安徒生是有史以来的最著名的童话大师,他的作品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被翻译成各国文字,已成为少年儿童的启蒙读物,对成人文学也具有深远的影响.在探讨安徒生童话中充满童心的绮丽幻想和他深沉敏感的诗人情怀,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之上,努力对安徒生童话作出有所创新的论述和较为合理的解析.  相似文献   

10.
叶子绿了,花儿开了,风筝在天空自在飞。孩子牵着风筝的线,放飞童真,放飞梦想,放飞希望。他们,简直就是童话里的天使。童话,让全世界的孩子记住了"安徒生"这个名字。安徒生,全名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1805年4月2日出生于丹麦。他从事童话创作40年,留下168篇童话作品,被誉为童话大师。他和他的童话,滋养了孩子们的心灵,  相似文献   

11.
安徒生童话在中国的意义生成受制于20世纪中国的历史文化语境。将安徒生童话“现实主义”化是其在中国得以广泛传播的文化基础。然而只有跃出这一相沿长久的认知模式,安徒生童话的美质方能有效地组织进现时代文化构成之中。  相似文献   

12.
何谓人性?孟子的看法是:“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离娄下》),人性是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的本质特征。荀子说:“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荀子·正名》以下引言只注篇名)“今人之性,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此人之情性也。”(《性恶》)人性是生而自然的本能、欲望。可见孟、荀二人所言人性的差异。孟子所谓的人性是指人的社会本质属性,荀子所谓的人性是指人的生理本能,自然属性。孟荀对人性的理解各执一端,都是片面的。但在对人的自身本质的认识上都包含着真理的颗粒。不过孟子比荀子更高明之处在  相似文献   

13.
今年4月2日是世界童话大师安徒生爷爷诞辰200周年纪念日, 为纪念这位伟大作家,本刊特选登其童话名篇《豌豆上的公主》。这篇童话用极其夸张的手法写出了豌豆公主身体的娇嫩和善于享受。在20床垫子和20床鸭绒被下面放一粒豌豆,任何讲究的人睡在上面,无论如何也感觉不出下面的小豌豆粒儿。但是,这位公主却感觉“睡到一块很硬的东西上面”。这就一针见血地把公主那种好逸恶劳的丑恶灵魂揭露出来了。  相似文献   

14.
作为对安徒生反讽的王尔德童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尔德的童话,打破安徒生童话所创造的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美满的关系,用反讽的手法揭示了一个没有爱心、没有情感,只有冷漠与隔绝的世界。王尔德借用儿童文学的方式,打破儿童美妙的梦境而表达成人的思想,告别了真正的儿童文学,走向成人的世界。  相似文献   

15.
《乐记》论艺术的社会作用,是从对人性的认识开始的。《乐本篇》云:“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物至知知,然后好恶形焉。好恶无节于内,知诱于外,不能反躬,天理灭矣。夫物之感人无穷,而人之好恶无节,则是物至而人化物也。人化物也者,灭天理而穷人欲者也。”由此可见,《乐记》对人性的看法,既非荀子的“人性恶”,  相似文献   

16.
在施救者与被救者、被救者困境与拯救目标、拯救结果等三个方面,安徒生与王尔德的童话在拯救模式上存在鲜明的差异。安徒生童话中要拯救的是有深入交流的“那个人”,拯救目标涉及到个体的生死、罪行和毁灭,拯救结果具有神圣和美好的特质;而王尔德笔下的被救者则是匿名的一个社会或特指的一类人,在拯救目标层面王尔德更关注社会性的功利、财产福祉以及日常道德问题,拯救结果更倾向为悲剧。拯救模式的差异与两位作者所处的不同基督教文化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7.
想去北欧,也许因为自小被《安徒生童话》里单纯的故事与美好的心灵感动,也许因为我家的家具是来自丹麦的简洁时尚的北欧风情的,也许更因为我是艺术院校教授电影课程的老师,很想去北欧寻访那里辉煌的电影之路……北欧的电影是那么地让人着迷——在瑞典,曾出现过伯格曼、英格丽·褒曼、葛丽泰·嘉宝等世界级  相似文献   

18.
童话是儿童喜闻乐见的文学形式,它对儿童的成长有重要影响。但是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许多童话难免被打上父权文化的烙印。通过分析法国夏尔.贝洛、德国格林兄弟、丹麦安徒生的几则英文版童话故事中的女主人公形象,揭示传统童话的文化倾向及其对女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复仇”是鲁迅散文所关心与表现的主题之一.鲁迅笔下的复仇意识有着自己的精神特质,即把对人民的爱与对敌人的憎统一起来,饱含着人道主义精神.《狗·猫·鼠》中对猫进行的复仇,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关怀,同时借动物来折射对卑劣嘴脸的“正人君子”的仇恨;《无常》、《女吊》中借鬼神世界来表现复仇精神,关注了人的生命意识,张扬着人性色彩,体现了对压迫者决不宽恕的复仇;《杂忆》中鲜明的复仇理念的提出,是与地域文化和自身遭际有关联的,鲁迅的复仇并非“私愤”,而是有着强烈的人道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20.
西欧传统童话的文化解读——兼论童话对女童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童话是儿童喜闻乐见的文学形式,它对儿童的成长有重要影响.但是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许多童话难免被打上父权文化的烙印.通过分析法国夏尔·贝洛、德国格林兄弟、丹麦安徒生的几则英文版童话故事中的女主人公形象,揭示传统童话的文化倾向及其对女童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