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歌唱是集音乐、声乐技巧和形体表演等诸多因素为一体,以表达作品思想内涵的综合艺术形式。就声乐教学中作品的艺术表现要素——文学内涵与意境,风格与韵味,声与情,作品分析与处理,舞台表演与形象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2.
本文阐述了军服风格服装发展的过程以及军服风格服装流行的原因,然后从艺术的普遍性,艺术的起源与发展规律及艺术接受的基本准则入手探讨了军服风格服装的艺术性,指出了军服风格服装从形式上功能上还是艺术审美上对现代服装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陈晨 《科技资讯》2009,(16):248-248
服装表演之所以能够在当今社会盛行,主要原因是这一艺术形式能够体现相应的社会价值。本文的主要内容在于分析介绍了服装表演的经济价值、信息价值和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4.
"三棒鼓"是土家族一种古老的民族艺术形式,具有独特的表演风格和技法。土家族"三棒鼓"作为一种地方曲艺,在长期发展、传承和嬗变过程中体现出了鲜明的民族特色,并具有民俗民风的叙事性、歌舞技艺的表演性、独特风味的音乐性、群众生活的娱乐性、民族文化的传承性等艺术特征,而且也是土家族文化艺术的重要表现。  相似文献   

5.
马煜皎 《科技资讯》2011,(12):234-234
声乐艺术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形式,它运用音乐,声乐、文学、舞台表演等艺术形式,最终使人得到美的享受。演唱者对作品演绎的好坏,理解作品,把握好作品的风格是关键中的关键,也是演唱好一首作品的基础。演唱者的艺术修养对二度创作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有的人可以被人称作歌唱家,有的人只能被人称做演唱者,关键就在此。  相似文献   

6.
戏曲是一门集服装、化妆、表演、舞蹈、歌唱、武术、杂技等诸多表演技能和技巧于一体的综合艺术。中小学生学习戏曲艺术有助于丰富历史知识,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培养、提高艺术鉴赏能力。在义务教育飞速发展的今天,研究高校音乐院系如何培养既能胜任普通音乐教学又能从事戏曲教学的中小学合格教师,使高师音乐教学与中小学"戏曲教学"有效对接是当前高师音乐教育工作中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7.
秦春风 《科技资讯》2009,(36):215-215
琵琶是我国传统的民族弹拨乐器。在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中,其乐器造型.音乐性能,甚至表演风格都曾发生极大的变化。本文通过简要梳理琵琶演奏艺术的发展脉络,认识其演进形式,社会背景及人文审美取向。本文对琵琶演奏艺术的发展脉络做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8.
现代舞追析     
现代舞蹈是当今发展最快、形式变换最为频繁的艺术,我们今天看到的舞蹈表演,有的即使在几年前都还无法想象。连一向形式凝固的、稳定的芭蕾,在表演风格和外观上也经历巨大的变化。舞蹈的技巧在变,更为重要的是编导、演员和观众也在变,这些变化使过去仅仅被看作娱人眼目、浅薄琐细的舞蹈,成为一种动人的、受人欢迎的艺术,一门在社会影响上完全可与音乐、绘画、戏剧并列的艺术。  相似文献   

9.
服装表演是一门新兴的实用艺术,本文以服装表演为研究对象,找出其所具有的个体特性与社会价值.通过研究发现,其个体特性主要体现在功利性、传播性和审美性等3个方面;社会价值主要体现在经济价值、信息价值与欣赏价值等3个方面.对服装表演个体特性与社会价值的探讨有助于服装表演的发展,有助于进一步发挥服装表演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
桐柏皮影戏是流行于豫南地区的一种戏曲艺术形式。对其表演程式与特点、音乐唱腔与伴奏、服务百姓以及依“俗”求生的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可以发现桐柏皮影戏的音乐特征主要为唱腔音乐与当地民间音乐关系密切,唱腔音乐体制以板腔为主、曲牌体为辅的综合性音乐形式。  相似文献   

11.
探讨服装表演氛圉设计的设计实施要求.从服装表演氛围设计产生的背景、现状入手对现存问题进行分析,科学提出服装表演氛围设计构想.氛围设计是服装“二度创造”的参与者,应统一协调服装表演舞台艺术诸因素;应注重艺术想象与工艺、科技的结合;应有效地提高表演活动的效率和质量,表达服装的特性,提升服装内涵和审美价值.氛围的营造应调节表演节奏,使观众参与,与表演形成互动;氛围设计应注重审美、环保、安全、观赏舒适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2.
服装展示分为静态展示、准动态展示、动态展示和虚动态展示.服装艺术分为实用服装艺术、娱乐服装艺术和纯粹服装艺术.服装展示中,动态服装展示即服装表演是展示服装艺术的最高表现方法.  相似文献   

13.
赵亚伟 《科技信息》2012,(6):317-318
合唱指挥表演者如何展示舞台表演风格、表演水平和自身风采,是合唱指挥表演者综合音乐素质和表演技术的具体体现。它不是靠单方面的知识就能完成的多元艺术。就是一位成熟的合唱指挥,也往往因一时找不到投入的表演感觉而严重影响了合唱指挥的舞台表演质量。那么,怎样才能比较完美的展现合唱指挥舞台表演能力和水平呢?笔者谈如下几方面感受供合唱指挥表演者和合唱指挥教学者共同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4.
服装表演是一门综合艺术学科,它的发展历史告诉我们,具有高素质教育的模特所进行的服装表演可以使服装作品理想化地实现自身意义,可赋予服装生命力,模特"品、悟"境界在服装表演中得到检验。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拼布艺术形式随着服装以及服饰复古风、民族风的兴起,被大量应用在服装上,已经成为现代服装造型创新设计必不可少的装饰手法之一。作为具有多年传统手工缝制历史的拼布艺术,正以一种内在的可遵循的形式美规则在服装设计中发挥着其独特的外在美学价值。本文从服装风格角度讲起,通过拼布技艺对不同服装风格的差别性设计进行行为分析,强调传统拼布艺术对当下服装风格流行不容或缺的装饰作用。  相似文献   

16.
冯瑞 《科技信息》2010,(16):252-252
东北秧歌是北方劳动人民长期创造积累的艺术财富,其表演内容丰富多彩,不同性格的人物扮相多不胜数。如今在表演形式上有了新的发展,动作和伴奏音乐也有显著的变化,已经从民间走向了舞台。本文通过对东北秧歌的过去及其现在风格上的演变分析,来探索其今后的发展,并呼吁有关部门对其引起重视,使其能够向着更加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歌剧作为与话剧同源异流的艺术形式,其舞台时空表现方式受西方传统化、哲学观念、美学思想及思雏方式的影响,呈现出再现式的风格,具有鲜明的写实性。但歌剧作为音乐与戏剧的最高的综合形式,音乐本身的虚拟性特征使歌剧的时空表现有别于话剧而显现出一定的表现性风格。  相似文献   

18.
声乐歌唱技巧的发展必须同音乐感的培养以及掌握音乐表演艺术的规律和法则同时进行。无论是在音乐会的舞台上还是在平时的歌唱表演中,对音乐作品风格的理解、音乐鉴赏力、旋律线条的歌唱技巧、和声的纵向感以及作品的思想性等,都是歌唱者要解决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
杨洁 《科技资讯》2011,(5):234-234
秦腔是我国西北地区古老的传统地方戏曲艺术。在经历了千余年发展变革后,秦腔艺术已形成了独立完整及稳定严格的表演程式及音乐表现体系。单就秦腔音乐而言:它已成为西北地区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地方戏曲音乐形式。秦腔音乐风格豪放、韵味独特,地方特点及地域色彩极其浓郁。  相似文献   

20.
音乐是由声音运动作用于人的听觉引起人的联想而获得感觉形象的,换言之,没有联想这种思维形式,也就没有音乐的可感性,也就没有音乐的形象性。那样的“音乐”只能成为声音或响动了。可见联想对于音乐多么重要,有人把它比成音乐的生命,是非常恰当的。然而,音乐不是直观可见的实体形象,它不象图画、雕刻是可见的造型艺术,也不象影视、戏剧是可听可见的综合艺术,音乐是通过不可见的声音来引起联想的,这种联想非但不容易产生,而且不容易切合实际。做为一个音乐教师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