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景艳娥 《科技信息》2010,(13):220-220
美国梦一直是激励美国人不懈努力的理想。本文由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到的美国梦开始,分析了美国梦的起源,发展以及美国人对于美国梦的肯定及追求,表达了美国梦对美国人的影响和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美国是当今世界宗教色彩最为浓厚的发达国家,具有悠久的宗教传统和众多的宗教信徒,宗教在美国社会生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是影响美国内政外交的不容忽视的力量。基督教新教依然是美国的主流宗教,美国人的宗教信仰与其社会政治立场密切相关。美国外交的两大指导思想种族主义和扩张主义都有其宗教源头,分别对应基督教孤立主义和普世主义。宗教对美国外交实践的影响体现在战争、法律、组织建设等方面。研究美国外交政策中的宗教因素,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美国外交意图,把握美国外交走向,丰富对美国外交政策的全方位研究。  相似文献   

3.
布什之后的美国外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叉进入了总统选举年。许多美国人认为,小布什执政八年,将美国引向了错误的方向,美国亟需一位新的总统“拨乱反正”,让美国回到正确的发展轨道上来。  相似文献   

4.
龚婷 《世界知识》2013,(11):69-69
也许是源于国人对美国是中国外交“重中之重”的认知,“美国研究”在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领域一直占据突出的位置。“美国研究”,简言之是专门将美国当作对象的研究,视角和内容涉及美国政治、经济、外交、社会、文化等方方面面。著名美国 问题争家王缉思教授曾将“美国研究”与内容涉及美国的“美国问题研究”区分开来,并担心专门从事美国研究的学者“似乎在减少”,“美国研究日益成为美国问题研究”,成了谁都能说上几句的显学。  相似文献   

5.
曾听别人讲过许多美国的故事,自己也曾做过一些关于美国的梦。多年来对于美国的认识也还是停留在一些理论认识和主观拼凑臆断上,美帝国主义和美国鬼子以及斯瓦辛格,好莱坞,肯德鸡,可口可乐等印象占据了我大部头脑,因此在感觉上对美国说不上仇恨,  相似文献   

6.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而习语是语言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习语是美国英语的核心和精华,是民族文化的结晶。它来自于生活,又反映了其产生的文化背景,进而形象地反映了美国民族的文化特点。作为人类生存的必需品,水对人类的文化有着不可替代的影响,在美国习语中也具有深刻的内涵。该文从美国文化中水和美国习语中水,自然层面和精神层面,初步探讨了由于不同的历史地理文化背景,水在美国人文中特有文化内涵在美国习语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7.
慈善捐赠在美国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支撑了美国的近代高等教育,拓展了美国高校的服务职能,加速了美国研究型大学的诞生。从文化心理思考,美国的高等教育捐赠植根于美国浓厚的宗教文明,导致了美国近代高等教育的诞生和现代美国高等教育的高度发达。  相似文献   

8.
国际资讯     
《科技智囊》2007,(12):92-93
1.11月13日,针对美元近来持续贬值的状况,美国总统布什重申美国坚持强势美元的政策,并表示美国经济的强劲势头最终会使美元走强。他表示,美国一直坚持强势美元政策,而美国经济的强劲增长、低通货膨胀率以及低失业率等一系列因素都将有助于美元走强。  相似文献   

9.
夏明滇 《镇江高专学报》2009,22(4):39-42,45
从新历史主义的角度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结论:在《美国牧歌》中,菲利普·罗斯展现了小说中的历史因素,同时也引发了读者对于处于两难境地的犹太裔美国人的深层思考,他们试图成为真正的美国人并过上真正意义上的美国生活,从而实现他们的美国梦,获得犹太裔的身份认同。事实上,他们田园般的美国梦并不能真正实现,美国对于这些犹太裔美国人来说也并非美好的家园。  相似文献   

10.
董春岭 《世界知识》2013,(24):44-45
11月18日,美国国务卿克里在美洲国家组织发表了题为《美国与拉美:伙伴关系的力量》的演讲,阐述了美国对拉美的新政策,他指出:“门罗主义”从1823年提出以来,一直是美国外交的接本政策,它赋予了美国特殊的权威,可介入拉美事务,阻止欧洲在该地区扩展影响力,历任总统都在强化这一信条,但令天,美国选择放弃。“门罗主义时代”已经终结,美国将不再决定何时、以何种方式干预其他美洲国家的事务,而是在平等与合作的基础上与美洲箨国建立新的伙伴关系。  相似文献   

11.
Sergei  Lafrof  尚月 《世界知识》2008,(24):6-6
20世纪下半叶,美国观念塑造了全球政治格局:美国通过牵制与威慑换采和平;美国通过霸权建立资本市场;美国引领世界创造财富;美国民主鼓舞世界民众;美国文化成为吸引年轻人的磁石。但全球秩序已经改变,世界对“美国模式”不再有共识,美国面临春意识形态领域新竞争。谁能主宰21世纪新全球意识形态市场?未来十年,意识形态是最重要、最富变化的国家力量;  相似文献   

12.
《特区科技》2009,(9):21-25
你如果不向美国出口产品,没问题。你只要向美国出口产品,就一定要符合美国的碳排放标准。如果超过呢?就征收惩罚性关税!问题是,按我目前的理解,它的标准定得之高,只有美国的设备和技术能够实现。  相似文献   

13.
傅强 《科技智囊》2004,(11):18-19
美国的经济失衡现象持续加剧人所共知。近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副主席RogerFerguson称,巨额美国经常账赤字带来了风险,一旦海外对美国资产的需求出现急剧变化,就可能导致美国国内经济产生混乱。  相似文献   

14.
《世界博览》2009,(18):6-6
美国《新闻周刊》2009年8月15日文章说,回溯到2007年,中国和美国犹如一个经济体:中国人负责存钱,美国人负责花钱;中国人做出口,美国人进口;中国人放贷,美国人借贷。从1998年到2007年,两个经济体涨势迅猛,它们占到全球经济增长的约40%。  相似文献   

15.
对于美国让会,历来有赞颂者,也有批判者。前者眼中的美国,是一个“美丽的帝国主义”,而在后者看来,美国的社会问题多多,人情冷漠,到处都是赤裸裸的关系。在世纪之交,哈佛大学著名政治学教授帕特南观察到,美国的传统社区文化在走向衰落。在他的名著《独自打保龄》中,他认为托克维尔所描绘的传统美国社区生活,早已如明日黄花,那种喜欢有组织的公民生活、关注公共话题、热心公益事业的美国人消失了,大家越来越不喜欢跟邻居喝咖啡聊天,而只会待在家里看电视,或独自去打保龄球。除此之外,美国社会的信任度也呈下降趋势。这似乎将我们带入了一个成熟的冷漠社区生活,其实这与美国人情冷漠、利益算计以及个体主义等文化标识是相印证的。  相似文献   

16.
余翔 《世界知识》2008,(22):23-23
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各地唱衰美国之声不绝于耳。 但是,现在说美国时代结束,过于夸张了.因为有诸多理由相信美国终会度过危机。  相似文献   

17.
华盛顿(1732-1799),著名政治家,美国第一届总统,领导了美国独立战争,被誉为“美国之父”。  相似文献   

18.
当下在国内的很多媒体上,常见这样的广告:到美国去生孩子,做一个美国公民的父母。这个愿望的达成其实并不困难,因为有中介机构和美国的月子中心帮助你。近几年来,国人出国生产已经形成了一种风气,先是香港,后是美国,大腹便便的准妈妈们,不顾旅途的跋涉和价格不菲的花费,都希望自己的下一代是一个香港或者是美国的公民。  相似文献   

19.
傅颖盈 《科技信息》2011,(5):131-132
上世纪在美国兴起的新自由主义影响了美国社会的各个领域,也包括美国的教育改革,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美国的新自由主义的兴起发展过程,然后重点描述了该思潮对美国教育改革带来的三大方面的影响,进而描述了其成就和存在的问题,就美国的教育改革中的问题,阐述了其对中国的教育改革的借鉴作用和提出了中国教育改革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美国监控丑闻正在持续发酵。继2013年6月,前美国国家安全局雇员爱德华·斯诺登曝光“棱镜门”后,美国情报机构监控丑闻不断升级.监听的国家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广。美国的欧洲盟友纷纷出现在监听名单上,德国、法国、西班牙等美国的“老牌”亲密盟友也都不幸沦为美国的监听对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