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雾灵山A型花岗岩系的矿物学特征及成因意义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雾灵山杂岩体由似斑状碱长正长岩及其中的岩石包体、碱性石英正长斑岩、碱性石英正长岩等岩石组成,是冀北地区白垩纪岩浆活动的代表。本文以岩相学工作为基础,讨论了这些岩石中主要造岩矿物的结晶顺序和共生关系,报道了它们的成分特点和演化趋势,推测了不同矿物结晶时的温度、压力、氧逸度、含水量等生成状态和条件,并探讨了由它们所反映出的岩浆演化历史、特点和岩石成因系列归属问题。  相似文献   

2.
煌斑岩的一般特征煌斑岩是一种暗色脉岩,以其特有的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结构和产状的不同可以和其他的火成岩相区别。一般认为煌斑岩应包括下面一些特征: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对江苏北部东海,贛榆县一带榴輝岩的地貭特点及其岩石学矿物学特征作一简单介紹,並对其退变貭作用和成因进行初步探討。根据苏北榴輝岩的地貭,岩石及矿物的特征推测苏北榴輝岩的形成可能是沿古老的郯城——江深大断裂有关的次一級断裂和胶南深大断裂带侵入的基性岩受到深成变貭作用的結果。在后来构造运动过程中,同时发生退变质作用,形成块状榴輝岩“核”及片理化的榴輝岩,角閃岩及綠泥片岩部分受到后期偉晶质注入影响,統一的,大小一般約数平方公里的溜輝岩被分割为許多小透鏡体状榴輝岩“核”,在一地区成羣出现。榴輝岩“核”之間片理化部分則受注入影响而成混合片麻岩或黑云母微科长石片麻岩,而榴辉岩“核”的部分不易受注入影响,故云母石英偉晶岩脈及石英脈发育,与榴辉岩总昌形影不离。  相似文献   

4.
针对致密坚硬煌斑岩侵入煤层引起的采掘困难,以山西大同同发东周窑煤矿的煌斑岩为研究对象,使用不同pH值溶液浸泡岩样,对浸泡后煌斑岩岩样的峰值强度、矿物成分和微观结构进行研究,探究化学溶液对煌斑岩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及腐蚀机制。结果表明:在不同pH值的化学溶液腐蚀下,煌斑岩会发生损伤软化,不同溶液对煌斑岩抗压强度的损伤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酸性溶液、碱性溶液、中性溶液,且软化效果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强;中性溶液主要溶蚀黏土类矿物,酸性溶液会加速侵蚀煌斑岩中的坚硬碳酸盐,碱性溶液主要腐蚀煌斑岩中的石英等矿物;酸性溶液与煌斑岩发生剧烈反应,试样表面产生大量孔隙,岩石结构随着侵蚀时间的延长而变得松散。研究结果可为类似煌斑岩侵入情形下的快速采掘提供理论依据和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5.
南京蒋庙基性侵入岩的分異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岩漿分異作用的观点,探討了蒋庙基性侵入岩的形成过程及其有关的岩石学問題:岩体形态和产状,岩漿多中心結晶分異及其分異过程中揮发組份的动态,鲍溫矿物反应系列和磁缺矿的析离成因,磁鉄矿与黑云母、普通角閃石的反应关系和数量消長关系,斜長石双晶特征与其成份的关系,岩石化学成份的对称分異和主要矿物成份的不对称分異,几种岩石变种的形成条件。  相似文献   

6.
略阳县安林沟地区正长岩型铌钽矿特征及远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西略阳县安林沟——仙台坝一带,分布着东西长20 km,南北宽2~3 km的加里东期到华力西期十余条正长岩体和正长斑岩,岩石呈细粒结构、斑状结构,块状构造.通过对其地质特征及铌钽等稀有金属含矿性调查和研究,认为正长岩和正长斑岩普遍存在有铌矿化,其中黑云母正长岩(ξ31-1,ξ31-2号)为成矿母岩,已达工业利用品位,全岩矿化明显,即岩体就是铌矿体.并伴有镧铈稀土金属矿化,还可综合回收利用.经初步预测,该区铌远景资源量(Nb2O5)可达超大型(50万t).若能在选矿工艺上有所突破,经济价值十分可观.  相似文献   

7.
湖北省地矿局鄂东北地质大队在大洪山地区进行金刚石地质找矿工作中,首次发现金刚石新源岩——钾镁煌斑岩。新发现的钾镁煌斑岩体地处扬子准地台北部边缘,北邻襄樊-广济深断裂。深断裂北部为秦岭地槽褶皱系,是老活动带,其地质环境与澳大利亚西部钾镁煌斑岩相似。岩体大都单  相似文献   

8.
符山石是典型的接触交代变质形成的矿物,常见于酸性火成岩与碳酸盐岩(石灰岩与白云岩)及其他含钙沉积岩的接触带,与所谓的硅卡岩矿物—石榴子石、透辉石、硅灰石等共生。近来,由于对矿床矿物学的研究结果,已知,不仅在硅卡岩、正长岩、霞石正长岩和微粒正长岩(Orthoclasite)中有发现,而且在碱性伟晶岩中亦有  相似文献   

9.
宁蕪地区火山岩山下而上划分为四从即:龙王山組、濮塘組、大王山組和娘娘山組。濮塘組相当於一个噴发間断,其余三組各相当於一个噴发旋迴,每个旋迴均以火山碎屑岩开始,而以熔岩溢出告終。火山岩的时代确定为上侏罗紀。总厚度約1600公尺。噴发类型属於裂隙中心式的陆相噴发。火山岩的物貭成分:龙王山組属于安山岩系列,大王山組属於粗面岩系列,娘娘山組属於碱性粗面岩系列。碱性粗面岩包括白榴斑岩和黝方粗面岩。黝方石粗面岩中出現黑云母——角閃石——霓輝石逆反应边和透长石周圍的生长边,反映了这种岩石是在近火山口的独特环境下形成的。火山岩在化学成分上的演变規律为:碱金属至后期明显增高,基性元素明显減少,但Fe~(+3)/Fe~(+2)比值愈往后期愈增高,表明岩浆渊中的岩浆分異作用具有明显的碱性分異方向。  相似文献   

10.
XW铀矿床成矿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成矿热液中水、铀和∑CO_2的来源,铀迁移沉淀的微观机理,以及矿岩时差的实质等问题。研究表明,由晚期花岗岩浆分异出的初始热液,是一种贫铀贫∑CO_2的热液。成矿热液中的铀主要是在煌斑岩浆贯入并为原来的贫∑CO_2热液提供了大量∑CO_2之后,从已固结的花岗岩中浸取而来。由于形成铀含量较高的成矿热液,有赖于因煌斑岩贯入所发生的加气作用,故铀矿床的形成不是紧接着花岗岩成岩之后,而是在煌斑岩贯入之后。  相似文献   

11.
概述河南桐柏地区有许多煌斑岩脉,它们广泛地分布于该区所有的古生代变质杂岩系中,且和该地产的正长岩类关系密切。脉体规模大小不一,宽自几十厘米至十多米,长几米至百余米。多呈北东向分布,也有北西向者。和围岩界限清楚,一般斜切区域片理方向,产状陡直。可有冷却边发育(图1)。对围岩可有不太明显的热力变质影响。  相似文献   

12.
华北地台重要金矿成矿过程中的流体作用及其来源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中生代是华北地台金矿床的最重要成矿时期,该时期的金矿床与煌斑岩和花岗岩类密切伴生。煌斑岩以富金和富LILE为特征,而花岗岩的金含量则甚低;金矿床的铅、氢、氧和硫同位素组成高度分散,表明成矿物质具有多来源性。金矿床中的蚀变时间上从早到晚的演化和空间上从下到上的分带为:由气化-高温(300℃-450℃)阶段的钾长石化,经(高-)中温(200℃-320℃)阶段的黄铁绢英岩化和绢英岩化,变为中-低温(220℃-150℃)阶段的硅化。金在钾交代阶段活化转移,而在黄铁绢英岩化阶段开始沉淀成矿。欧亚板块与古太平洋板块之间以及华北板块与华南板块之间在中生代时期的强烈碰撞、挤压和俯冲造成了华北地台金矿床形成的有利构造环境。俯冲板块俯冲过程中的去气、去碱、去硅和去LILE(包括金)等作用,可形成含金成矿流体。在 俯冲板块进入地幔后,含金流体和分熔产物一起上升并交代地幔楔,形成能够产生富金粕斑岩浆的富集地幔。同时,仰冲板块中的褶皱、变质、花岗岩 的形成、火山作用、煌斑岩侵入、 水/岩反应,以及成矿物质的活化转移和交换作用,促进了金在有利环境中聚集成矿。在上述基础上建立了金在俯冲带的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13.
滇西地区沿金沙江—哀牢山断裂带广泛发育新生代富碱斑岩及相关多金属矿床.以六合正长斑岩中与暗色深源包体共存花岗岩包体和马厂箐赋矿斑状花岗岩为研究对象,开展岩相学和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研究及锆石稀土元素分析.研究表明,六合花岗岩浆活动起始时间约为(42.8士1.6)Ma B.P.,包体结晶成岩时间与主岩(正长斑岩)年龄一致(38.63 Ma B.P.±0.52 MaB.P.);马厂箐含矿富碱岩浆起始活动时间约为(38.51士0.52)MaB.P.,结晶成岩时间为(35.80士0.20)Ma B.P..结合花岗岩包体的液态不混溶现象和锆石稀土元素特征分析,初步揭示研究区富碱岩浆起源、演化及成岩成矿作用过程为:来自交代富集地幔源区的硅不饱和富碱岩浆伴随互不混溶含矿地幔流体同步上升运移;该富碱岩浆以其底劈作用和地幔流体交代作用引发地壳深熔形成长英质岩浆.此后的2类岩浆过程分为2部分:一是富碱岩浆直接捕获少量长英质岩浆以不混溶方式继续同步运移至地壳结晶成岩,形成含花岗岩包体的硅不饱和富碱斑岩;二是富碱岩浆与长英质岩浆发生同化混染形成混合岩浆运移至地壳,其中所含不混溶含矿地幔流体伴随其结晶成岩进行自交代蚀变,形成硅过饱和的赋矿斑状花岗岩.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纖維和薄膜生产的发展,聚合物取向态結构与其物理性能間关系的研究正在逐步深入,特别是結晶高聚物取向态結构的定量表征——极图和取向度测定已成为迫切需要开展研究的課題。我們用X射线衍射法測定了单軸取向聚丙烯样品的(110)和(040)晶面极图。一、实验条件用日本Riqaku D10—C型衍射仪及B—4型极图衍射装置,在0<α<90°及0<β<360°范围内取得衍射数据。光源为CuK_α輻射(40千伏、16毫安、綫焦点)。衍射光束經LiF晶体单色器进入閃爍記数器。  相似文献   

15.
根据大同矿区塔山煤矿3—5号煤层上部层状煌斑岩造成坚硬顶板初步垮落步距增大,冲击矿压事故频发,提出只有软化煌斑岩才能彻底根治该类事故,设计了煌斑岩软化试验手段。分别从遇酸后的宏观现象观察、强度损伤、弹性模量损伤,以及遇酸前后试件的扫描电镜试验等几个方面,探究煌斑岩的软化机理和软化效果。结果表明,经过酸溶液浸泡后的煌斑岩肉眼可见孔隙存在;煌斑岩遇酸后,其抗拉强度明显降低,最高强度损伤可达42.29%,且溶液pH值越低强度损伤越大;弹性模量损伤最高可达39.69%,可见遇酸后煌斑岩更容易发生变形;强度降低是因为煌斑岩遇酸后内部产生较多的孔隙,当试样受压时孔隙裂隙扩展贯通成软弱面,试样更容易被破坏。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紹了一种带有塑料閃爍体的β閃爍譜仪,並测量了Tl~(204)、W~(185)、S~(35)和Cs~(137)的β譜,作出了相应的費米——居里描繪。所确定的β譜的最大能量和磁譜仪测量結果相近。  相似文献   

17.
南祁连党河南山地区发育一些小规模的煌斑岩脉,岩脉穿插于前泥盆纪地层及岩体中,岩石w(SiO_2)=46.93%~56.82%,w(K_2O)=0.64%~4.12%,属钙碱性系列煌斑岩.稀土元素总量较低(1.534 5×10~(-4)~2.744 9×10~(-4)),轻稀土富集,重稀土相对亏损.强烈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La、Ce、Sr)和U、Pb,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Zr、Hf).岩石w(~(87)Sr)/w(~(86)Sr)=0.713 716~0.716 950,εNd(t)=-6.713 9~-8.3986,w(~(143)Nd)/w(~(144)Nd)=0.512 036~0.512 117,具有高Sr低Nd的特征.煌斑岩源岩具岛弧钙碱性玄武岩的性质,源区可能为EMⅠ型富集地幔.煌斑岩的形成指示党河南山地区在海西早期已经处于碰撞后的伸展阶段.  相似文献   

18.
为了深入了解辽东青城子矿集区煌斑岩岩石成因、形成的大地构造环境和地质意义,通过单颗粒锆石LA-ICP-MS U-Pb定年系统和X射线荧光光谱仪,对青城子矿集区煌斑岩进行锆石U-Pb年代学和主量元素地球化学方面研究.结果表明,煌斑岩具有低硅、富镁铁的特点,煌斑岩侵位年龄为(226.0±1.0)M a~(227.7±1.3)M a,属于晚三叠世岩浆活动的产物.结合区域构造背景和前人研究,推测煌斑岩是扬子克拉通-华北克拉通深俯冲过程的板片断离的产物,扬子克拉通的深俯冲和陆-陆碰撞可能是华北克拉通东部在中生代破坏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桂北罗城水牛峒煌斑岩位于桂北地块九万大山隆起地带。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及岩石地球化学分析表明水牛峒煌斑岩为辉石云煌岩,SiO_2及MgO含量明显低于扬子板块地区和西澳钾镁煌斑岩,根据主量元素特征将其分类为超钾质煌斑岩;微量元素特征表现为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亏损,具有明显的Eu负异常,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高场强元素亏损(HFSE),K、P、Ti、Nb、Sr相对亏损明显,具有与大洋板块俯冲有关的火山岩特征。结果推测研究区可能存在两期次的煌斑岩岩浆活动,区内煌斑岩形成年代为晚二叠世—早三叠世、白垩纪。该煌斑岩形成于大陆岩石圈伸展背景下的扬子和华夏地块新元古代的俯冲。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分析紫金山碱性火山机构岩体的岩相学及岩石矿物学特征来研究其岩浆的演化关系。方法在野外工作的基础上,进行室内显微镜观察分析。结果紫金山碱性杂岩体是华北地台西部、鄂尔多斯地块东缘,活动期在早白垩纪的一个点式火山机构。岩相学上主要表现为由深成相岩瘤或包体、超浅成相、火山颈相和少量熔岩组成。岩性上主要发育碱性系列和偏碱性系列两个系列岩石类型。碱性系列与偏碱性系列展现出不同的矿物组合。结论紫金山碱性杂岩体所有岩石类型原始岩浆可能来自两个旋回性质不同地幔条件的部分熔融,派生出8次分期岩浆活动。第一旋回两种性质的原始岩浆在上侵运移过程中有有限混合现象发生。混合的结果使得二长岩中次透辉石中霓石分子的含量增高,显微镜下成绿色,角闪正长岩的正长石斑晶中出现霓石嵌晶,应该为粗安岩的喷出相岩石演化成了粗面质火山岩。碱性系列霞辉正长岩中霓辉石结晶成了次透辉石,使得形成岩石的碱度下降。第二旋回原始岩浆上行过程中有霓霞钛辉岩、正霞正长岩、白霞正长岩的分离结晶作用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