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1 毫秒
1.
李魏巍 《长春大学学报》2013,(11):1473-1476,1480
在中国崛起的背景下,美国实施亚太再平衡战略,强化对中国周边的影响。日本积极配合美国的亚太战略,推出日本版的“繁荣之弧外交”加强了与越南的双边关系。日本与越南都有借助对方力量制衡中国、扩大政治和经济影响力的迫切愿望,双方有许多共同的利益。日本在变动的亚太格局中努力实现其政治大国梦想。然而,我们对日越关系的迅速升温还要理性观察和辩证分析。  相似文献   

2.
英国在历史上是一个奉行传统均势外交的典型国家,长期以来英国就是通过均势政策使欧洲列强彼此牵制,相互制衡,由英国操纵政治天平砝码,维护英国在欧洲大陆和海外的利益。英国之所以能够运用均势外交操纵欧洲局势三百余年而立于不败之地,这得益于英国优越的岛国环境和得天独厚的海上优势,强大的海军和最早工业化所确立起来的经济优势。纵览英国近代外交进程,外交理念几百年来一脉相承,传统均势外交政策不仅稳健、务实,而且灵活、富有弹性。  相似文献   

3.
正2016年1月和9月,朝鲜进行第四、五次核爆炸,东北亚政治安全局势再度恶化,朝鲜迈向"拥核国家"的步伐更趋急进,朝鲜半岛局势出现新的特点。其一,20年来,中美合作应对朝核问题的局面已为美国利用朝核问题推行"亚太再平衡"战略遏制中国的新局面所取代。"亚太再平衡"需  相似文献   

4.
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赋予了沿海国巨大的海洋权力和利益,同时也引发了主权国家间前所未有的海洋权益争端。进入21世纪以来,海洋的战略地位不断上升,对国家综合国力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伴随与此,相邻国家间的海洋权益争端也更加突出。中国是亚太大国,在海洋安全事务上既与亚太主要国家有着紧密联系,又与海  相似文献   

5.
随着近代国际体系的形成,均势原则作为一种国际关系发展的规律和政治现象日益凸显出来,并成为一支重要的国际关系理论和颇具影响力的外交战略。从本质上均势自然或不自然地遵循着两项命题假设,并大致形成了三种概念解释或理论假说,状态机能说、政策动机说与权力关系说。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和维也纳体系作为传统均势的典型模式,从一个侧面揭示了均势理论的结构性缺陷和弊端,即所谓“制衡难题”。尽管如此,均势原则仍不失为国际政治的一般原理和现代国家体系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6.
章迪禹 《世界知识》2012,(10):60-61
制衡不仅仅是大国逐鹿天下的工具,也经常成为弱小国家谋生的手段。不知从何时开始,"制衡"成了时政新闻的流行词汇。"美国重返亚太就是为了制衡中国"、"菲律宾在黄岩岛的所作所为是为了联合其他域内外国家制衡崛起的中国"、"中俄联合演习  相似文献   

7.
正朝鲜就是要建立核威慑力2016年1月6日朝鲜进行第四次核试验,意味着它在违反联合国涉朝核问题决议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朝此次核试后,与朝核问题利益攸关的国家进行了多次实测,没有得出朝成功试爆了氢弹的结论,白宫发言人更是公开表示怀疑。各国专家多认为,朝并不具备拥有成熟制造氢弹技术的能力。有美国学者称,朝此次试爆的可能是介乎核弹和氢弹之间的"加强型原子弹",有虚张声  相似文献   

8.
海洋安全战略,是指主权国家综合运用国家资源和国家手段,对海洋安全进行全局性筹划和战略指导. 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赋予沿海国巨大的海洋权力和利益,同时也引发了主权国家间前所未有的海洋权益争端.进入21世纪以来,海洋的战略地位不断上升,对国家综合国力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伴随与此,相邻国家间的海洋权益争端也更加突出.为确保海洋利益不受到损害,实现国家海洋利益的最大化,亚太主要国家高度重视海洋问题,纷纷提出海洋安全战略或海洋安全政策,对海洋安全事务作出全局性安排.  相似文献   

9.
陈征  韩苗雨 《世界知识》2023,(24):60-62
<正>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有着国际关系研究者与外交实践者的双重身份。他的现实主义外交思想萌芽于受纳粹打击的童年,《重建的世界——梅特涅、卡斯尔雷与和平问题,1812~1822》《核武器与对外政策》两本书标志着基辛格外交哲学的形成。他的外交哲学以现实主义为核心,希望在维持美国实力的相对优势前提下实现世界均势,提倡“新地缘政治学”以维持美国地缘政治均势,最终实现美国国家利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0.
朝核问题始终是国际社会的热点问题。本文简要分析朝核问题的由来及发展,着重分析了中国在朝核问题上历史和地缘政治因素方面的国家利益。基于以上利益,中国在朝核问题选择了积极介入的态度。  相似文献   

11.
2002年10月3-5日美国总统特使、负责亚太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凯利访问平壤,美朝间的对话在中断将近两年后恢复。10月16日美国官员称,在凯利访朝时,朝方承认有研制核武器的计划。 10月23日韩国总统金大中指出,朝核问题要通过对话而不是战争、制裁来解决,韩国在此过程中应发挥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东北亚各国在经济、文化、政治等领域存在巨大差异。国家间的矛盾大多涉及国家根本利益,在国家利益至上的今天,特别是由于解决朝核问题及六方会谈机制面临的巨大障碍,迫使人们对东北亚和平机制建构问题作出更多的思考。因此,努力寻求以朝核问题及六方会谈为中心的东北亚安全议题以外的其它双边和多边安全合作空间是十分必要的,也是摆脱目前困局的可能途径选择。  相似文献   

13.
刘涛 《世界知识》2017,(20):23-25
随着朝鲜半岛特别是朝核问题紧张局势的不断升级,俄罗斯的立场和作用开始受到人们更多关注。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东北亚地区重要国家,俄在朝鲜半岛有何传统和现实利益,在朝核问题日趋复杂、美国全球反导系统推进部署的情况下,会不会更加直接和深入地介入朝核问题的解决进程?让我们沿历史的基本线索做一简要梳理,看看能不能找出一些有助于判断趋势的规律。  相似文献   

14.
朝鲜,下一个打击目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布什政府对外关系战略的三个理念“预防性打击”,针对伊拉克、伊朗和朝鲜等所谓支持国际恐怖主义分子的“邪恶轴心”国家,早在去年由布什总统作为美国安全战略的一个主要内容提出。“重组中东秩序”,旨在通过推翻伊拉克萨达姆政权,在中东地区引发所谓的民主主义多米诺效应,确立有利于美国的巴以和平。“构筑新同盟关系”,则是要根据具体情况和需要利用联合国、北约等国际组织,调整对法国、德国等国家的旧联盟关系,构筑一个更加顺从美国的国际新联盟。这三个理念涉及9.11事件后美国面临的新安全威胁及其最关心的地区和世界问题。它们在国家安全、地区局势、世界战略格局这三个层次上形成递进和互补关系,可以说是布什政府对外关系战略的最基本理念。  相似文献   

15.
谢琼 《皖西学院学报》2004,20(2):109-110,113
判定后冷战时代所处的世界格局是制订中国国家战略的前提。本文从探讨均势开始,分析霸权的困惑,提出美国的强大力量一方面是承继了冷战的遗产,另一方面抓住了信息革命的先机,认为当今世界处于一个均势弱化、霸权强化的格局。虽然霸权必然是衰落的,但由于美国的霸权具有动态的特点,在可预测的时期内世界仍然处于均势弱化的趋势中,中国应抓住二十年战略机遇期,有所作为,做一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兴政治大国。  相似文献   

16.
正亚太新的国际秩序和安全架构正在重组和形成的过程之中。快速崛起的中国和霸权大国美国之间在亚太区域的结构性矛盾将长期存在,中国虽保持实力上升趋势,但美国依然处于体系性优势地位,美强中弱的大格局在中短期内不会明显改变。亚太区域所有重大问题无不受中美结构性矛盾的制约,几乎所有国家都处在中美结构性矛盾和兼容共存的地区核心格局之中,其外交政策无不受到中美关系的影响,面临严峻挑战和选择,呈现不同的走向。  相似文献   

17.
正笔者在一年前曾提出,在中国周边已经出现了新的"三个世界"架构:中美各为一极,其间存在许多"中间国家"。这些国家中虽有日本、新加坡、越南、菲律宾、韩国、印度等不同程度地利用美国推行"亚太再平衡"战略谋取私利的各种举动,损害甚至侵犯中国的利益,但它们自身的国家利益决定其基本立场终将仍是在中美之间寻求平衡,一般不会或不会永远在中美之间做"非此即彼"的选择,这与冷战时代有重要区别。为此,中国有必要从战略层面深化  相似文献   

18.
联合国已经走过50年的历程,今天它正面临国际格局转换的关键时刻。要适应变化了的形势,更好地发挥自身作用,联合国就必须进行改革,这是世人的共识。这里面我觉得有三个问题需加明确:其一,历史上的政府间的政治性国际组织都是适应某种国际关系格局的要求而产生,并为它和以它为基础的某种世界秩序服务的。联合国就是为二次大战后两极国际关系格局和以它为基础的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对立共处的世界秩序服务的。这种格局和秩序尽管带来  相似文献   

19.
东亚并存着两种进程,一是以经济合作和多边主义为代表的东亚地区主义的不断推进,另一是以军事驻军和双边主义为特征的美国亚太联盟体系的持续强化。双方在权力结构、制度建设和身份认同上存在着深层矛盾,在不同程度上互相消解彼此构建基础。而现阶段两种进程的互相兼容原因是为了防范“不安定”因素,其背后实质隐藏着各国对于权力均势和战略设计的诉求。东亚地区主义必须坚持且积极合作,否则将会重新陷入“碎片化”而无法保证东亚各国的利益和东亚和平。  相似文献   

20.
解决南海问题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援 《世界知识》2012,(1):30-32
我们都说南海处于"多事之秋",那么"南中国海之冬"这股寒流从何而来呢?我认为还是美国重返亚太带来的.目前对于美国重返亚太有两种看法:一是认为美国是为了凸显自己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存在,并非针对中国.二是认为美国就是为了包围中国、制衡中国.我个人认为,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不论美国是否有能力包围中国,其意图肯定是存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