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重点介绍了新型的多路混合输入同步采集系统,并与传统的多路信号同步采集系统进行了比较,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个基于单片机89C51和模数转换器MAX155的多路混合输入同步采集系统。  相似文献   

2.
MATLAB 环境下的串行通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的在MATLAB环境下利用MEX函数实现串行通信的方法 ,使MATLAB能通过串行口获取外部数据 ,为利用MATLAB进行动态数据分析提供了方便 ,大大拓宽了MATLAB的应用范围 .1 MATLAB的MEX文件MATLAB的MEX文件是由MEX源代码文件经过适当的编译和链接而生成的动态链接子程序 .用户可用C/C + +编写子程序 ,然后通过MATLAB的API函数库将子程序编译成动态链接函数 (库 ) ,即MEX文件 .MEX文件的作用类似于MATLAB的内建函数 ,可在MATLAB环境中直接调用或链接这些子程…  相似文献   

3.
多微处理机系统处理机数的一种选优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继雄  朱燕子 《贵州科学》1999,17(2):100-104
通过对一个SIMD/MIMD型多微处理机系统PAX的体系结构和典型算法分析,得到一种确定最优处理梵数的方法,该方法因PAX广泛适应而具有普适性。  相似文献   

4.
充分利用显示卡缓存是一条缓解基本内容存紧张状况的途径,它能产好的改善应用系统的性能,本文给出了充分利用显示卡剩余帧缓存,缓解基本内存紧张状况的思路,并附有用帧缓存保存和恢复屏幕显示的TTSL,ASM汇编语言源程序,由于采用了直接读写帧缓存,保证了屏幕存储和恢复的快速响应和灵活性。  相似文献   

5.
构建了含有MCK增强子,βactun启动子,及hFIX内含子1的3个载体G1NaMBAIX,G1NaMBAiIX,G1NaPAIXi‘BAM。转入PA317和成肌细胞C2C12细胞后测定hFIX的表达,发现反向构建的G1NaPAIXi’BAM表达最高且最稳定,而正向构建的G1NaMBaIix的内含子常被剪切,在C2C12细胞中表达不高。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次引进相对隶属度,相对Fuzzy集、相对Fuzzy点和相关子空间的概念,讨论了相对运算的基本性质;证明了相对Fuzzy集族I^XA是完全分配格,以及相关算子f是从I^X到I^XA的满广义序同态;引进并考察了非退化相对Fuzzy点,证明了非退化相对Fuzzy点之集MA恰是I^XA的所有非零U-既约元之集,从而I^XA(MA)=I^XA是以MA为分子集的分子格。  相似文献   

7.
MAX1246/MAX1247是MAXIM于1997年最新出品的12位串行输出A/D转换芯片.具有工作能耗低、采样、转换速度快、精度高、接口逻辑简单以及灵活的可编程控制模式等优点.详细分析和说明了该芯片的工作原理、特点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8.
采用MAX232实现MCS—51单片机与PC机的通信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介绍了MAX232芯片的使用,采用MAX232接口的通信电路,以及MCS-51单片机与PC机的点对点串行通信程序设计。  相似文献   

9.
在AutoCAD11.0版实体造型模块的基础上,开发了一个用于箱体类零件的特征造型系统AFM,并通过AFM生成的特征数据文件进行数据交换,实现了AutoCAD与TJEXCAPP系统的联接,本文介绍了该系统总体结构,并对系统开发中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分别给出了将ARMAX模型及多层BP网络应用于流量演算中模型参数确定的方法,提出了一种可进行误差实时校正的改进ARMAX模型,并认为该模型实质上是一种特殊的两层BP网络,用一个实际算例将改进ARMAX模型与多层BP网络两种方法作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MAXIM公司推出的高速模数转换芯片MAX153的工作原理和工作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2种以MAX153为核心的高速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方案.第一种方案是选用与MAX153速度匹配的DSP或高速单片机作为数据采集系统的微处理器.给出了这种设计方案的硬件框图及核心源程序.第二种方案是应用并行数据传送方法中高效的DMA方式来为MAX153与存储器之间的数据传输提供直接的传输通道.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数据采集和控制系统的设计,根据测试要求不断的提高,利用STC10F08单片机和双口缓冲接口芯片CH421设计出高速数据控制采集系统,并从实际应用的要求和性能指标来设计出相关的硬件和软件,详细地阐述了硬件设计的思路和达到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对于远程无线视频图像传输,由于数据量大、通讯带宽窄等原因常常导致传输速度慢,难以满足实际工程需要.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基于Motion-JPEG2000序列图像压缩技术的远程无线高速图像传输系统设计方案,在C/S模式下实现MJ2K文件传输,采用基于内存池的循环链表作为数据缓存实现解码图像接收与存储,并给出了系统在实验环境中的实验数据和结果分析.  相似文献   

14.
以内存缓冲区为虚拟设备,提供了一种与设备无关的矢量数据与位映像数据之间的转换方法.该方法特别适合于嵌入式系统汉字点阵及图形点阵显示以及非标准打印设备的输出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吉武庆  常百明  杨奕 《科学技术与工程》2008,8(4):1084-10861090
以凌阳16位单片机SPCE061A为核心,通过集成温度传感器MAX6675构成胶质层测定仪温度控制及精度校正自动测量控制系统.可将热电偶测控温时复杂的线性化、冷端补偿校正及数字化输出等问题通过一个芯片解决,转换数据通过单片机的串口传送.大大简化了胶质层测定仪中热电偶测控温度系统领域复杂的软硬件设计,具有测量精度高,测量范围广的特点,是构成胶质层测定仪热电偶测控温嵌入式系统的理想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利用高精度温度传感器AD590以及LMX31系列的V/F变换芯片构建的高精度温度测量系统,并运用MAX354芯片实现了8通道的循环检测功能.对系统的测量结果运用C语言在基于单片机的平台上进行了解算.给出了一种实用的高精度温度测量系统设计,在硬件电路、元件选型以及软件设计思路给出了明确方案.经过实际应用表明,此系统实现了高精度的温度测量.  相似文献   

17.
建立基于CAN总线的实时数据采集系统,开发出虚拟设备驱动程序VxD,利用VxD读出数据总线上的数据,存入缓冲区内,采用事件驱动的方式,实现CAN总线与应用层之间的数据通讯,完成高速、实时数据采集。  相似文献   

18.
自主开发了电离层无线电探测系统硬件平台,设计实现了适于硬件系统的数据采集和处理软件.整个软件系统采用了多线程编程、硬件驱动程序开发、数据环形缓冲区等多种Windows高级编程技术,同时引入了FFT、RFIM等提高系统信噪比的数字信号处理算法,保证了整个系统的高速度、高效率、高稳定性和高可靠性.实地观测结果表明:该软件运行稳定可靠,所采集的数据正确可靠且精度较高,能够满足电离层无线电探测系统对软件的功能需要和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19.
MAX3100在通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MAX3100作为单片机扩展串行通信接口的用法和特点,并着重介绍了MAX3100在高速和新型通信方式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基于CPLD的高速采集系统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高速A/D转换器和CPLD设计出了高速数据采集系统,利用多字节写入、单字节读出的方法降低数据写入的相对速度,实现了高速、大容量连续采样数据的存储.该系统既降低了生产成本及设计的复杂程度,又不失灵活性和实时性,是一种比较合理的高速数据采集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