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pH法用于乙醇胺吸收二氧化碳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理论上推导出乙醇胺(MEA)水溶液在吸收CO2过程中浓度与pH值的关系方程式.采用pH值法,测定了不同条件(温度和浓度)下乙醇胺溶液吸收CO2过程中pH值变化.讨论了不同温度和浓度下乙醇胺消耗量与时间的关系,比较了不同条件下的吸收速率,并求出了MEA与CO2的反应级数、速率常数和活化能.  相似文献   

2.
初济显 《科技信息》2012,(2):132-132
本文说明了二氧化碳减排的必要性,重点介绍了国内外存在的二氧化碳减排的方法,并进行了简要的分析,指出了各种方法的适用性和未来二氧化碳控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二氧化碳边际减排成本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应用能源、环境、经济耦合的中国 MARKAL-MACRO模型对 2 0 10到 2 0 5 0年中国的碳边际减排成本进行系统研究。给出 2 0 10、 2 0 2 0、 2 0 30、 2 0 4 0与 2 0 5 0年碳边际减排成本曲线的函数形式 ,分析不同的碳减排实施方式、减排实施起始年、以及限制核电发展等对碳边际减排成本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中国的碳边际减排成本是相当高的 ,当减排率在 0 %~ 4 5 %时 ,碳边际减排成本在 0~ 2 5 0美元 / t之间 ;而且越早开始实施碳减排约束 ,在等同的减排量下碳边际减排成本将越高 ;限制核电的发展将进一步增大碳边际减排成本  相似文献   

4.
赵健萍  张富强 《河南科学》1994,12(4):301-306
对于几种有工业和环保实际意义的二氧化碳混合物的临界常数进行了预测估算,这些二元混合物是:二氧化碳+乙醇、+乙醇胺、+碳酸丙烯酯、+甲酰基哌啶、+环丁砜和+N-甲基己内酰胺。在目前缺乏文献数据的情况下,利用经验方法估算了纯组分物质的T_c、P_c、V_c和偏心因子ω,进而预测了二氧化碳混合物在不同组成时的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绘出各混合物近似的临界曲线(P-T图),并作了简要的讨论。  相似文献   

5.
我国水泥工业二氧化碳排放现状与减排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水泥生产流程和能源消耗情况,系统地计算了3种不同工艺生产水泥的CO2排放量,并结合2008年华润(国投)海南水泥厂的实际情况,计算得出了采用相同工艺生产水泥的CO2理论排放量与实际排放量相接近的结论;同时采用相同的理论方法估算了2009年全国水泥工业CO2的总排放量;此外,针对我国水泥工业CO2排放的现状,结合具体的水泥生产流程提出了4个方面的节能减排措施,并分析比较了它们的减排效果.  相似文献   

6.
二氧化碳减排对中国未来GDP增长的影响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9  
在未来二氧化碳排放基准情景构造的基础上设计了6种减排情景.应用中国MARKAL-MACRO模型进行模拟分析.给出了各种减排情景下减排实施当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损失率函数.定量地描述了各种减排情景下减排对GDP增长影响的时间模式.比较了不同减排情景下规划期内未贴现的GDP总损失.结果表明:当减排率为0~45%时实施减排约束当年的GDP损失率在0~2.5%之间,且越早开始实施减排GDP损失率越大;碳减排对GDP增长的影响在减排实施之前约10年发生,并逐渐增强一直延续到实施减排以后若干年;若从2040年提早到2030、2020或2010年开始实施碳减排,规划期内未贴现的GDP总损失将分别增大0.58~0.74、1.00~1.32、1.10~1.83倍.  相似文献   

7.
二氧化碳的回收利用岳进二氧化碳是含碳化合物氧化反应的最终产物,广泛存在于大气海洋中,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碳源。二氧化碳又是一种公害物质,它是温室效应的主要贡献者。统计数字分析表明,由于石油、煤、天然气等矿物燃料的使用和工业生产排放的大量CO2...  相似文献   

8.
9.
基于电位法和酸碱度法的醇胺溶液吸收二氧化碳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醇胺溶液具有对二氧化碳吸收速率快、吸收容量大及再生简单的特点,采用电位法和酸碱度法对一乙醇胺(MEA)、二乙醇胺(DEA)、三乙醇胺(TEA)吸收二氧化碳特性进行研究,揭示电位、酸碱度与吸收速率、吸收容量之间的内在联系,并考察醇胺溶液再生二氧化碳的特性,提出测定溶液中醇胺浓度和CO2体积分数的新方法.结果表明:MEA和DEA是优良的醇胺吸收剂;做出速率-电位曲线或速率-酸碱度曲线,就可以利用电位法或酸碱度法对醇胺溶液吸收二氧化碳的反应程度进行估测.  相似文献   

10.
为促进中美两国在CO2排放控制科技和政策领域上的相互了解,加强中美双方在c02排放控制技术领域上的最新研究进展和研究成果的合作交流,第2届中美c02减排控制技术研讨会于2008年5月29-30日在杭州召开。此次研讨会是在中美化石能源合作框架下,由中国科技部、美国能源部主办,浙江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共同承办的高水平学术研讨会。参会的中美双方的学校及科研机构共37家,代表127名。  相似文献   

11.
真空变压吸附过程捕获烟道气中CO_2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真空变压吸附(VPSA)过程的影响因素很多,且为一组复杂的非线性关系。通过计算来了解各变量对过程分离性能的影响有着实验无法替代的作用。采用沥青基活性碳小球为吸附剂,建立了VPSA过程及其能耗计算的模型,模拟研究了P/F、真空压力和CO2进料浓度对VPSA过程分离性能及其总能耗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P/F存在一个最佳值,...  相似文献   

12.
在气相色谱仪上配置计算机数据采集处理机的装置内,以作者建立的脉冲响应技术测定 了 25~33.5℃温度范围内碳酸盐缓冲溶液吸收 CO2时反应的活化能 E,测定值 E=69.7kJ/mol, 表明该方法和相应装置可以分辨3至5度的温度差别.  相似文献   

13.
依据广西1978—2009年CO2排放的相关指标数据,采用突变级数法对广西1978—2009年CO2减排作出了相关分析评价.在此基础上,运用情景分析法预测不同情景下广西2015年CO2排放,分析不同情景选择对广西CO2排放的影响,以期为广西开展CO2减排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4.
CO_2激光穿透心室的热损伤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借助于H.F染色和HBFP染色研究了CO_2激光穿透心室的热损伤。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专门的打孔方法在100W的连续输出功率照射0.3秒后,CO_2激光对孔璧周围的心肌造成的热损伤的最大范围为270μm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脉冲 CO2 激光参数对组织切除和热损伤的影响 .研究了几种热作用模型 ,提出了不同模型的适用范围 ,最终给出了激光切除术中激光参数优选的原则和方法 ,并且用实验验证了按照参数优选原则所选参数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6.
探讨适合中国的CO2捕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当前中国捕集CO2的必要性,探讨了适合中国的CO2捕集技术。CO2捕集技术主要分为燃烧前捕集、氧化燃料燃烧捕集、燃烧后捕集3类。由于中国短期内没有能力建设大规模的包含CO2捕集及储存系统的电厂,重点探讨现有电厂的改进问题。很多国家开展了基于燃煤电厂CO2捕集技术研究,并达到了中试实验水平。中国对于CO2捕集技术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研究重点主要偏向于燃烧前及燃烧后,忽略了氧化燃料燃烧问题。从国外对氧化燃料燃烧和燃烧后CO2捕集技术的对比研究看,将一个普通的煤燃烧电厂更新改进成燃烧后捕集电厂所需资本大于改进成氧化燃料燃烧系统需要的资本,而且更新后的氧化燃料燃烧系统运行与维修成本约为燃烧后捕集电厂的一半。氧化燃料燃烧CO2捕集技术投资和运营成本低,且CO2捕集率高,是适合中国现阶段国情的CO2捕集技术。  相似文献   

17.
通过扫描电镜和氮吸附表征手段,分析了苏州河河道底泥负载钾基新型CO2吸收剂的微观形貌、比表面积、孔径与孔容.在升温速率为1,5,10,15和20K/min条件下,对CO2吸收剂进行了模拟再生试验,获得了相关的再生特性参数,并利用非等温热分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吸收剂的再生反应特性.结果表明:吸收剂的再生反应起始温度为385.9~388.7K,终止温度为486.4~491.0K,最佳升温速率为10~15K/min,反应活化能为101.5~109.1kJ/mol;化学反应步骤是影响吸收剂再生的主要因素,活化能与指前因子之间的补偿参数a=0.517,b=-31.075,并给出了再生反应机理函数.试验所得结果为设计和运行CO2捕获工艺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8.
水体中CO2 含量的测定 ,可以间接指示出水体中遭受有机物污染的程度 ,本文研究出一套用于养殖鱼塘中的CO2 快速、简便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9.
制备了扩孔的介孔氧化硅MCM-41,然后以其为载体,通过化学接枝法将3-[2-(2-氨基乙基氨基)乙基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嫁接到其介孔结构中,制备了氨基官能化的介孔氧化硅复合材料.通过N2吸附脱附实验、红外光谱、热重分析等手段对氨基官能化前后扩孔MCM-41的物理化学属性进行了表征,然后考察了复合材料对CO2的吸附捕集性能.结果表明:与单纯扩孔MCM-41相比,氨基官能化的扩孔MCM-41复合材料的比表面积、总孔容及孔径均减小;同时,所制复合材料对CO2的吸附量明显增大(两者的CO2吸附量分别为28 mg/g和76 mg/g),且在循环CO2吸附脱附实验中呈现出优异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CO_2超临界干燥制备SiO_2气凝胶及其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正硅酸乙酯为原料,应用溶胶—凝胶两步催化法制备SiO2醇凝胶,醇凝胶用CO2超临界干燥后得到SiO2气凝胶.以比表面积和密度为评价标准,以CO2流量、超临界温度、干燥时间和超临界压力为实验因素,设计了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实验,研究CO2超临界干燥的工艺条件,并运用SEM、TEM、BET、FTIR对SiO2气凝胶结构、形貌及化学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优化的工艺条件为CO2流量12 kg.h-1,干燥压力13 mPa,超临界温度45℃,干燥时间6 h.制得SiO2气凝胶的比表面积为927.37 m2.g-1,密度是0.195 6 g.cm-3,由球形纳米颗粒堆积而成,颗粒尺寸范围在0~20 nm左右,孔径分布主要集中在10 nm左右,是典型的纳米孔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