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孔雀鱼胚心的体外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奇亚  李正秋  桂建芳 《科学通报》2001,46(11):930-933
以卵胎生方式繁殖的孔雀鱼为材料,通过酶消化或机械方法脱去卵壳,经显微操作从发育早期的40个胚胎中挑取胚心进行体外培养。这些鱼的胚心在体外维持搏动达4周的占80%,其中搏劝时间最长的有142d。利用鱼的胚体透明、可直接观察到其体内心脏搏动及血液循环等有利条件,同时对体外培养的胚心血管中血细胞颜色的变化及随心博运动的现象做了观察分析。实现了孔雀鱼胚胎心的体外培养,体外培养的胚心可作为脊椎动物心脏及循环组织发育研究的一个模式系统。  相似文献   

2.
正长期以来,心脏移植手术是终末期心衰患者最后的选择。但由于供体心脏短缺,近年来,人们开始把目光转向"延长生命的机器"——人工心脏。如果心脏"跳"不动了……心脏陪伴着人度过一生。在心脏的作用下,血液才得以在人全身流动,血液循环参与物质代谢和能量传输等功能。一旦心脏功能受损,人的生命安全就会受到极大的威胁。据报道,全球大约有2200万人罹患心脏衰竭,  相似文献   

3.
人类三分之二的死亡是由于心脏病突然发作或中风所致。心脏病发作每年要夺去550,000人的生命,主要是由于向心肌输送血液的冠状动脉阻塞,心脏组织死亡,心脏功能严重衰竭所致。但是,有时微小的心脏组织损坏也会因影响控制心节率的电搏动功能,而置人于死地。每年夺去170,000人命的中风,也是由于通往脑的血液流通障碍所致。心血管疾病是个残酷的暗藏着的“杀人犯”,它可以隐藏多年,突然神不知鬼不觉地将你处死。正  相似文献   

4.
人工心脏     
心脏疾病仍是危害人类安全的最大威胁之一.仅在美国,据估计每年就有将近一百万人死于心脏病.虽然目前心脏移植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1年和5年存活率分别达到63%和39%,但是研制安全、高效、小型轻量化的永久性全植入人工心脏仍是救活终末期心脏病人的最大希望.目前,全世界每年接受心脏移植的不超过二百人,而据美国国立心、肺和血液研  相似文献   

5.
心脏病是当今面临的较为复杂的医学问题之一,死于心脏病的人比例在增长,已由六十年代第六位上升到七十年代第三位. 心原性猝死不少是有家族性的,也可能是由于传导系统先天异常或传导系统供血异常而产生. 人在胚胎时期,心脏是随着发育过程而建立起来的器官.60%的先天性心脏病伴随着染色体畸变或某一基因突变而出现,此现象在家族性遗传病中最为突出.内因遗传和外因环境作用为主要发生机理.母体  相似文献   

6.
人体循环系统可以构想成为两棵连接许多大小枝干的“树”。心脏的左心室把血液泵入主动脉,逐渐流经直径渐缩、数量渐多的分叉血管,最后到达毛细血管。在毛细血管内及其周围,发生着维持生命的质量转换过程。毛细血管引流用过的血液通过许多静脉传送给腔静脉干,流入心脏的右心室。这一循环回路包括肺,肺里的毛细血管是血液再充氧的地方。人体循环系统的血管内径大的约为3厘米,小的不到5微米。内径小于500微米的血管通常叫做微循环血管。血液循环压降几乎有80%是由微循环造成的。血液循环是一个热-质转换系统,其工作流体是血液,即血浆的血球悬浮液(血球占体积的50%)。血浆是一种水合盐溶液,类似于海水,含有各种各样分子重量从44,000至1,000,000不等的高分子,这些高分子中最重要的是白蛋白、血纤维蛋白原和球蛋白。血球体积约92%由红细胞组成,其主要功能是向人体组织提供氧气,排泄由氧化过程产生的二氧化碳。血球中的其他元素是白细胞和血小板(凝血者)。在人体血液中,红细胞与白细胞之比为600:1,与血小板之比为20:1。因此,血液的流动特性受红细胞支配是不足为奇的。  相似文献   

7.
激光穿心术,是指用激光在心肌上打开数十孔洞,使心房的血液得以供养因冠心血管淤塞而近于功能衰竭的心肌,从而降低心脏病猝发率的一种手术。目前,做过多次"搭桥"手术,或冠心血管已坏死至无可修补的病人,时有清晨时分被心绞痛扎醒的情况。心脏专家除药物缓解外,实在已无更好的治疗方法。鉴于这种情况,美国得克萨  相似文献   

8.
十五年前,有一个著名的美国医生说,研制人造心脏就象人登上月球那样复杂。这话讲过后五年,一个美国人登上了月球,而人造心脏离研制成功仍然相当遥远。能否制造出可以长期代替人的心脏的人造心脏呢?这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全世界有四分之一的人患心脏病,四十五岁以上的人差不多有一半死于心脏病。迄今为止,世界上已经有三百多例心脏移植手术成功。目前全世界有几十个人用别人的心脏而活着。然而,移植心脏还不能解决问题,仅仅在美国每年就有三万二千多人需要替换心脏。到哪儿去取这么多心脏呢?在死人中间可供我们摘取移植的,不超过百分之一,因此,在实践上要做为数众多的移植手术,是无处可取这么多心脏的,这就需要用人造器管来代替。第一代人造心脏不必完全放入胸腔,只要能维持病人的几天生命。长期的、更为复杂的任务是制造能完全放入胸腔,可以工作多年的第二代人造心脏。  相似文献   

9.
概述:近年来,在生物流变学中专门研究与血液循环有关的流变学,称为血液流变学。属于生物物理范畴,是现代边缘基础科学。血液流动性和变形的改变是血液循环障碍的发生原因和基础,按祖国医学观点属于“血瘀”学说范畴。血液流变学为病因病机、诊断与预防,药物作用原理及瘀血学说等的研究提供有利的依据。在国内外又广泛的应用于临床和科研。现将我院心血管缺血症中,如冠心病、高血压病、脑血栓形成、糖尿病、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血液流变学研究结果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10.
养生先养心     
正要想养好心,就要先找到心的位置。通常情况下,心脏的位置不是完全在胸部的正中,而是在胸部正中稍偏左,大概2/3的心脏在胸骨左侧,1/3在胸部中间。三种方法查心脏看面色当心脏功能弱、血液循环弱的时候,人的脸上就会有所表现。其中,最主要的表现就是脸上没有光泽,不够红润。心主血,血液循环旺盛,脸上就一定是红润的。如果面色变得苍白、暗黄,可能是心脏功能变弱了。  相似文献   

11.
《科学之友》2020,(7):70-71
正有些人拼命赚钱,过度透支健康,忽略保养身体,却不知道身体本身最值钱。如果我们用一个具体的可衡量的手术或治疗费用来衡量,就可以看出身体有多值钱了。一颗心脏,28万元以上一台心脏移植手术费用约28万元人民币,加上患者出院后需长期服用抗排斥药物,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这是一笔很大的开支。压力大抽烟,饭局过量喝酒,饮食油腻高盐……你拼命赚来的钱,都是来自对心脏的透支。身体所有的功能都需要心脏泵血来维持,一旦心脏出问题,几十万都难买回寿命。如果因为冠心病、急性心梗等导致心力衰竭,也  相似文献   

12.
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外科主任高长青教授主刀完成3000多例心脏外科手术,创下了我国微创心脏不停跳冠脉搭桥手术450例无手术死亡的记录。他是中国运用全机器人手术系统施行心脏手术的第一人,他为60多位高龄、高危、高风险病例施行心脏搭桥术全部成功,做到了零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
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外科,"达芬奇"S型机器人在手术室左侧待命,手术台上,全身麻醉的病人已静静睡去,无菌的白床单下只露出病人鼓着气的胸腹部。57岁的女性患者金某,先天性心脏病,将要施行的是"全机器人心脏房间隔缺损修补术",显然,这是一台十分复杂的高难度外科手术。  相似文献   

14.
冠心病最常见的原因是动脉栓塞,它是世界第一号杀手。根据美国心脏学会的报告,美国每年有150万人中风,其中有三分之一因此死去。 对冠状动脉栓塞的传统治疗方法一般是施行外科搭桥手术、脉管扩张以及服药。在做外科搭桥术时,一般从病人腿上取血管,然后移植到病人心脏,以绕过栓塞的血管,保持正常供血。这种手术一般要化46小时,在肋骨之间开一个相当的口子,使心脏停止跳动,用一个心肺机  相似文献   

15.
两颗心 意大利男子文尼因胸痛接受电脑扫描时,医生贝内武蒂发现他有两个心脏.开始时贝内武蒂以为扫描机发生故障,使影像重复,故一再替文尼扫描.但经过多次验证后,他终于相信这个闻所未闻的事实了.为了研究这个两心人,世界各地医学专家云集意大利.美国一位心脏病专家表示,文尼多长的一个心脏可移植给需要的人,文尼也大方地表示愿意献出,既能助人,又可使自己变为正常人.  相似文献   

16.
美国科学家近日发现,喜欢喝茶的人患冠心病的危险性比其他人要小一些。即使这些“饮茶爱好者”最终不幸真得了心脏病,其死亡率也较那些不喝茶的人明显偏低。这项研究成果为人们预防心血管疾  相似文献   

17.
心血管研究和基因疗法的先驱杰弗里·艾纳 (Jef freyM .Isner)于 2 0 0 1年 10月 31日因心搏骤停而去世 ,享年 54岁。他的逝世 ,对于医学界尤其对于心血管生物学领域是一个沉重的打击。艾纳博士是波士顿市塔虎兹大学医学院的内科学和病理学教授 ,任心血管研究所所长和脉管医学部主任 ,并兼任波士顿市圣·伊丽莎白医学中心的人类基因疗法实验室主任。艾纳曾设想用基因疗法使失血 (局部缺血 )心脏获得血管再生能力 ,从而促使新的心脏血管萌生 ,这一对策被称之为治疗性血管发生法。开始是从治疗缺血下肢入手 ,以求达到最终治疗心…  相似文献   

18.
血液流变学与临床医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血液流变学是研究循环血液的流动性和变形性,即流变性,血液有形成分(红细胞等)的变形性和无形成分(血浆、血清)的流动性对血液流变性的影响以及血液与血管和心脏间的相互作用的一门边缘科学。在人体内,血液的流变性不仅是调节和控制血液在血管内的正常流动,以维持组织和器官的正常血液供给和物质运转的重要因素,而且也是保证人体的免疫功能和体液调节功能得以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人体罹患各种疾病时,血液的流变性异常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全身或局部血液循环和微循环障碍,又可成为造成组织和器官的缺血、缺氧和功能、代谢障碍,从而引起坏死、坏疸、炎症、变性、水肿、血栓形成等一系列病理变  相似文献   

19.
江振裕 《科学通报》1960,5(16):506-506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降温麻醉是将体温降至30℃左右,这时可容许阻断全身循环5至7分钟来进行心脏手术,手术后不致影响脑功能的恢复。然而这短短几分钟的安全时限对施行较复杂的心脏内手术就嫌不足了,因此寻求延长手术时限的方法是当前医学界的重要问题。近年来有关深降温的研究逐渐开展起来,Niazi 等Drew 等分别在狗、猴  相似文献   

20.
心血管疾患一直是人类的头号杀手,每年夺去数百万人的生命。而我们的治疗方法始终在保守的药物治疗和风险极的大手术治疗中徘徊。现在好啦,注射干细胞疗法已经获得初步成功。让无数心脏病患者看到了尽早康复的希望。但作为发展中国家的民众对注射干细胞疗法只闻其声,下面就简要介绍一例发生在美国的手术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