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2.
3.
上诉不加刑原则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永俊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12-15
上诉不加刑原则是刑事诉讼法的一项重要原则,它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刑事诉讼法所确立,成为指导二审定罪量刑的重要原则,它对确保司法公正和保护被告人的合法权益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从理论与实践的角度入手,探讨如何贯彻好此原则,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4.
上诉不加刑原则是刑事二审程序的特有原则,它体现了二审程序的救济性。本文总结各国刑事诉讼制度中这一原则的各种规定,并阐发其理论意蕴,对我国上诉不加刑原则的改革提出自己的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5.
王宗正 《温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19(4):62-66
情事变更原则是民法基本原则──诚实信用原则之具体运用,其目的在于消除因情事变更所产生的不公平后果。情事变更原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完善中一个必要的法律手段,也是实践中处理合同纠纷的有效法宝。我国立法并没有真正确立情事变更原则,是与我国现实生活中未出现大规模的因情事变更而致合同不能履行的情形,也与计划经济体制下行政手段干预有关,然现实立法与司法的矛盾问题要求我国法律建立情事变更制度。在情事变更立法中,应采取合同法方式规定,其地位亦应界定为合同法的一个原则,在立法确立情事变更原则,应注意情事变更与商业风险的区分,并要防止法官滥用自由裁量权。关于情事变更原则的适用,应该是当事人主张请求适用,如情事变更发生后,当事人在履行期前已履行的,视为放弃。 相似文献
6.
著作权法律制度是一种分配围绕作品所产生的各方权益的利益平衡机制,其中著作权人的垄断利益与社会公众利益之间的平衡是著作权法利益平衡机制的立足点,其体现了著作权法利益平衡机制之精髓。在当代各国的著作权立法和著作权国际公约中,利益平衡始终是永恒的主题。作为著作权法的价值目标和理论基石,利益平衡机制的建立对著作权法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7.
凌峰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8(3):46-49
在当前的社会转型期,利益衡量论作为法律解释的方法论为我国法官解决法益冲突提供了新的思路。然而,这一备受争议的理论也存在着极大的理论障碍和未解难题:缺乏衡量的客观标准,结论的妥当性易受质疑。我们应在利益衡量的具体标准尚未真正构建或在学界尚未取得共识的情况下,将学界公认的利益衡量的一般原则应用于民事审判实践,并通过个案审理进一步丰富完善这些原则,从而由个案正义达至普遍正义。 相似文献
8.
论行贿罪中“不正当利益”之认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黎志慧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1):93-94,96
刑法理论界和司法实务界关于行贿罪中“不正当利益”的认定有四种观点:手段不正当说、非法利益说、不应当得到的利益说和受贿人是否违背职务说。由于受贿人是否违背职务说认定“不正当利益”的范围大小比较恰当,而且操作性较好,又得到了司法解释的支持,因此笔者赞同受贿人是否违背职务说,并提出了“不正当利益”认定的原则。 相似文献
9.
朱新华 《天津科技大学学报》2000,(2):74-77
:通过对情事变更产生原因的分析 ,说明情事变更原则已成为现代社会中处理情事变更问题是不可缺少的制度 ,应在现行立法的基础之上尽快制定出一套既有中国特色又与各国相通的情事变更的原则理论 相似文献
10.
11.
李秋实 《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12,(4):88-90
被部分学者所倡导的全人类共同利益原则与国际法的理论基石——国家主权的矛盾不可调和,且没有得到充分的国际法文件确认和国际社会的普遍公认,在事实上也只维护全人类的总体利益而非全体利益,故而遭遇诸多理论障碍和现实悖论,不能成为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全人类共同利益原则在现阶段更多地体现为一项国际法理念或国际道德。 相似文献
12.
纪洋洋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5,(1):55-58
我国民事诉讼法修订后,在总则中确立了诚实信用原则,但法律仅对此作了原则性的规定,而没有更进一步具体的阐释。因此,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急需对该原则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探讨,以客观辩证的态度来了解诚实信用原则在民事诉讼法典中的功效,认识诚实信用原则的实践效果,以求完善其在我国民事诉讼中的适用。 相似文献
13.
杨爱平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7,(2):25-29
在世界各国纷纷进行民事诉讼司法改革之际,我国也在进行着一系列的司法改革。许多学者提出,我国应从立法上设置当事人证据失权制度,以适应我国的庭审模式的改革。本文从证据失权制度所应体现的公正与效率等价值理念出发,分析了在我国设置当事人证据失权制度的必要性,并就我国的实际国情,提出我国在建立证据失权制度时,必须要考虑到当事人的举证能力,同时还要完善相关的制度,以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证据失权制度。 相似文献
14.
曾新明 《绵阳经济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3(3):12-15
从传统民法对法律行为的界说出发,在对我国民事法律行为合法性标准进行质疑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民法应以设权的意思表示作为民事法律行为的本质标准。 相似文献
15.
经济利益分化是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出现的一种客观现象。它的存在可能危及社会稳定,因此,应该通过制度、政策及思想教育等方式进行协调,以维护稳定。 相似文献
16.
根据物权法,城市私房拆迁本质为国家对公民个人财产的征收,物权法强调了拆迁基于公共利益需要及依据合法的权限和程序,保护被拆迁人的利益。而《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调整下的拆迁民事法律关系出现了一些无法律明文规定的纠纷,司法实践中处理这些纠纷根据权力、权利和利益平衡的原则加以处理。本文沿顺这些纠纷,将《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与物权法相比照,反映出《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在私权保护上的薄弱。基于权利在私法体系中的核心地位,以及权利与法律有效性的关系上,必须在立法和司法实践中强调对被拆迁人私权的保护。 相似文献
17.
18.
民事上诉审程序是民事诉讼制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不仅是对当事人权利义务的最终确定,更担负着统一法律适用的重要使命。民事上诉制度的公正、有效,直接关系到整个民事诉讼制度目的的实现。 相似文献
19.
北京市民用水价变动模型及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地区水资源危机日益严重,民用水价调整取向是一个深受各界关注的问题.本文以北京市民用水价历史变化作为一个马尔可夫过程进行建模分析,对北京地区水价变动模式进行规律和走势进行预测,认为适度调整水价,加大水环境补偿力度是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水价的变化不宜大起大落,应保持稳定和连续. 相似文献
20.
非目的语国家的汉语教学由于无语言环境的使用练习使得课堂教学成为重中之重。如何调动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是教师教学设计和实践的重要内容,而将兴趣原则作为最重要的教学原则加以运用无疑是保证有效教学的重要因素。为此,课堂教学可以从设计和制造悬念与情节,把握和考量层次与节奏,讲究和注重吸引与记忆,引发和活跃兴趣与气氛等方面具体实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