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音乐是表达人类美的思想与情感的莺要工具,它以丰富美妙的想象力为基础,以特殊的艺术形式,抒发人的内心情感和思想情感。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是创新的艺术。而在音乐教学中,电子琴教学是学习音乐的重要艺术实践之一。  相似文献   

2.
音乐与情感教育--兼谈钢琴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敏 《皖西学院学报》2003,19(3):146-147
本文论述了音乐与情感的关系,及情感教育的重要意义,探讨了音乐情感的诱发效应,指出钢琴教学必须树立情感的教育意识,最后提出钢琴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必须与培养技能技巧相结合。  相似文献   

3.
宁文燕 《科技信息》2009,(25):I0202-I0202,I0224
音乐教学蕴涵着巨大的情感因素,教学中必须加强其情感因素,本文从挖掘音乐教材的情感因素、以饱满的情感感染学生、让学生体验情感、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和重视学生情感的培养等五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陈嘉文 《科技资讯》2012,(7):195-195
音乐是一种没有国界的语言,也是一种交流的艺术,在音乐欣赏过程中能够激发人的情感,丰富感情,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加强学生情感体验是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旨在提升音乐教学深度。  相似文献   

5.
音乐教育的时代发展需要中学音乐教学以情感教育为基础。本文针对以往音乐教学中单纯的音乐知识及技能的教育、忽视音乐教学中的情感因素等现象,对情感教育的含义、情感教育在中学音乐教学中的意义等进行了简论,并提出了中学音乐教学实施情感教育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6.
歌唱是一种表达思想、抒发情感的艺术形式,情感是歌唱的灵魂和支柱,在歌唱中占主导地位。深刻而又生动地表达歌曲的思想情感,这是歌唱表现的最终目的。我们在重视对学生演唱技巧训练的同时,还应进一步加强学生音乐情感培养,并把情感培养作为教学中的最终目标,使学生的演唱技巧、审美意识和精神境界达到完全统一。  相似文献   

7.
张兆麟 《科技信息》2012,(3):319-319
我国很久以前就有关于讨论音乐起源的著作——《乐记》,本书中第一句提到“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这也正是本书的中心论点即音乐的起源和发生是由人类的情感而产生。当然.我们要注意的是该句中的“音”为何音?“人”为何人?那么音乐的产生除了人情感以外还有其他的必要条件吗?如果说音乐是人有感而发是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创造音乐或者演绎音乐?在本文中笔者进行了简单的论述和分析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歌唱是一门通过声音传递人的情感、塑造音乐生活意识形象的艺术,它不仅和人们的生活有着最紧密、最亲切、最自然的联系,也是人们普遍学习和进行音乐素质教育的一种具体方式。高等师范音乐教育作为中小学音乐教育体系的“母机”,对中小学音乐教育体系的建设起着关键性作用,因此,高等师范歌唱教学成效优劣的意义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情感体验在音乐教育中具有独特的作用和地位,可以引发受教育者的兴趣和热情。在教学中,通过各种方式方法,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深刻体验音乐之美,更深入、自然地领悟音乐的内涵,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水平。  相似文献   

10.
回首多年来课堂教学的实践,我始终坚信,千改万改,音乐课不能离其根本——“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因此在教学工作中,我除了注重对学生进行音乐表现能力的培养外,还充分发挥音乐“情感艺术”特点,以情为本,把情感培育放在音乐教学的首要位置,让学生进入“美”的境界,让“情”哺育学生的心田,进而达到使他们健康成长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音乐学科是实施素质教育最重要的学科,它可以通过生动、直观的感性途径去感染人、影响人,并且能够将这种审美情感转化为理性认识,产生一种积极健康向上的精神力量,使人的思想道德得到净化和升华."教师应当把德育贯穿和渗透到教育和教学全过程中,并以自己的楷模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初中音乐课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在音乐中了解祖国的历史,感受祖国的温馨,体现中华民族的精神,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  相似文献   

12.
曾霞 《科技信息》2007,(27):242
音乐教学中注重以"情"感人,以美"育"人,强调教学中的听赏作用。通过听赏激发学生情趣,活跃课堂气氛,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学生音乐想象力,帮助学生理解歌曲,表现歌曲。本文力图通过多个完整的音乐形象,来揭示歌曲的思想性、艺术性及趣味性。笔者认为教师应从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入手,让他们充分感受音乐,在理解音乐的基础上,进一步表现音乐。  相似文献   

13.
音乐教学中加强形象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直觉能力、情感、联想和想象,音乐记忆力,创造力,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  相似文献   

14.
论外语教学中的情感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外语教学中的情感因素包括学习者的个人因素和人际之间的关系因素。积极的情感态度对外语的教与学均有促进意义。探讨情感因素介入外语教学的理论依据,有助于对我国大学外语教学“重认知、轻情感”的现状作理性检讨与思考。  相似文献   

15.
在五年制高职师范班音乐欣赏课的教学实践中,应用“听”、“想”、“动”三途径,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音乐欣赏活动中,使学生更广、更深、更自然地接受音乐艺术的教育和培养。情感是上好音乐欣赏课的关键;情感的体验是音乐欣赏课中的重要环节,运用各种方法、手段和音乐自身进行体验,就会产生好的效果,提高了学生的音乐艺术修养,也使音乐欣赏课更具生命力。  相似文献   

16.
在新颁布的音乐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放在了首位。期望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本文在多年的音乐欣赏教学实践过程中收集了一些教学案例,通过创设音乐情景、反复强化聆听、调整教材教法、寓教于情等四个方面就如何在音乐欣赏过程中强化高中学生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音乐的鉴赏能力、表现力和创造力,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小学音乐教学中情感教育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迎安 《科技信息》2010,(18):298-298
本文就小学音乐教学中情感的培养进行了简要分析,提出实施情感教育的四种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8.
陈利君 《科技资讯》2014,(1):150-153
在新颁布的音乐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放在了首位.期望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本文在多年的音乐欣赏教学实践过程中收集了一些教学案例,通过创设音乐情景、反复强化聆听、调整教材教法、寓教于情等四个方面就如何在音乐欣赏过程中强化高中学生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音乐的鉴赏能力、表现力和创造力,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苏少泉 《科技信息》2011,(13):334-334,393
21世纪是一个创造的年代,是一个人才、智慧竞争的年代。音乐是人类思想情感的最自然本性的表达,人人都有潜在的音乐本能,因此,音乐教育重要的不是"教"而是把人人皆具有的音乐潜能唤醒,诱发出来。使他们能够充分驾驭音乐、探索音乐、创造音乐,真正走进艺术王国。奥尔夫说过:“让孩子自己去找,自己去创造音乐,是最重要的。”这些年.我本着奥尔夫教育的指导思想,一直学习和运用奥尔夫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浓厚的兴趣,愉悦的情感和坚定的信心驱使下主动地学习和掌握“音乐的技能技巧”真正感受和理解音乐美。  相似文献   

20.
音乐教学中的情感培养——欣赏教学与古典交响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乔金焕 《科技信息》2008,(30):178-178
情感的培养是音乐教育的核心,欣赏教学是音乐教学中培养情感的途径之一。本文旨在探讨以古典交响乐为主要欣赏教学音像资料,实现音乐教学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