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将低密度校验码(low desity parity codes,LDPC)应用于一种简单的发射分集技术(space—time block codes,STBC)及自适应STBC,推导出LDPC码在与STBC级联并采用自适应功率分配算法时的译码方法,通过计算机仿真研究了其在Rayleigh衰落信道下的性能.采用发射分集技术可以提供分集增益,提高了系统的性能,而利用由接收端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可以在发射端采用自适应功率分配算法,使LDPC—STBC的系统性能有进一步的改善.另外,在相似的译码复杂度下,给出了LDPC.STBC与turbo-STBC的性能比较.  相似文献   

2.
首先引入了动态信道分配Timid算法和Aggressive算法.然后通过一定的仿真条件假设,对系统采用Timid算法和采用固定信道分配(FCA)算法的性能作了分析,同时又对采用Aggressive算法和采用FCA算法的性能也作了分析.并且对采用Timid算法和Aggressive算法的性能进行了比较,可以看到只有选择一种有效的动态信道分配机制才能使系统性能得到极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3.
多小区环境中基于动态功率分配的干扰安排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多用户MIMO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 put)干扰信道环境中,为了充分利用系统的总功率,将用户受到的干扰最大化地重叠,以提高系统性能.给出了MIMO干扰信道模型及子空间干扰安排算法分析;针对如何最大程度地利用系统功率问题提出了一种采用动态功率分配的干扰安排算法.仿真结果显示,该方案...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动态信道分配算法复杂又耗费时间.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MP模型的准动态信道分配方法.根据业务量的分布情况给各小区分配不同数目的信道,当小区内业务量发生明显变化时进行重分配.较之固定信道分配,系统容量增大,与传统的动态信道分配相比又减少了运算时间.  相似文献   

5.
首先引入了动态信道分配Timid算法和Aggressive算法,然后通过一定的仿真条件假设,对系统采 用(FCA)算法和采用固定信道分配FCA算法的性能作了分析,同时又对采用Aggressive算法和采用FCA 算法的性能也作了分析,并且对采用Timid算法和Aggressive算法的性能进行了比较,可以看到只有选择 一种有效的动态信道分配机制才能使系统性能得到极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6.
多用户MIMO中基于SLNR预编码的动态功率分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多用户MIMO系统中,基于信漏噪比(SLNR)的预编码由于同时消除了共信道干扰(CCI)和噪声而提高了系统性能。由于各用户的信道衰落不相同,信道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了系统的性能。使用了一种动态功率分配算法,在SLNR预编码的基础上乘以功率分配系数,进一步改善系统性能。仿真结果说明了基于SLNR的预编码优于迫零(ZF)预编码,且采用动态功率分配后系统性能得到了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7.
该文针对信道估计有误差情况,在不完全信道状态信息条件下提出了一种适用于Tur-bo-BLAST系统的天线选择和功率分配算法,发送端在总功率约束条件下,依据信道状态信息进行发送天线选择,并对选择的天线进行注水功率分配,以获得最大化信道容量.在接收端,采用Turbo原理对接收信号进行迭代检测,以改善系统的误比特率性能.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所提算法不仅可以显著提高系统的信道容量,误比特率性能也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8.
针对在信道中实时分配比特和功率的问题.采用了一种由Fischer算法改进的自适应算法.经在MATLAB仿真平台下模拟验算比较.结果表明:改进的Fischer算法运算复杂度低,能够根据子载波信道增益大小分配比特.与8PSK固定调制方式MIMO-OFDM系统相比,更能够在保证系统信道质量所需误码率和总发射功率前提下,根据信道状态信息,动态分配比特和功率,显著增加信道比特传输速率,改善系统整体性能.  相似文献   

9.
基于QBD模型的混合信道分配技术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闫利超  马鹏阁  朱锦景 《河南科学》2009,27(9):1102-1107
以混合信道分配技术为研究对象,在建立拟生灭过程的教学模型过程中选择切换保留混合优先级算法,然后通过模型平稳分布的求解得出性能指标的教学表达式,通过仿真对其性能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混合信道分配略差于动态信道分配,但明显优于固定信道分配.  相似文献   

10.
对多信道无线Mesh网络中的信道分配算法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信道状态的动态信道分配策略(channel-state-based dynamic channel assignment,CSDCA)。该算法利用控制信道交互的信息,通过Hello消息的交换、发送请求(request-to-send,RTS)和允许发送(clear-to-send,CTS)的信道协商、数据传输3个阶段实现信道的动态分配,并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该算法对多信道无线Mesh网络(multichannel wireless mesh networks,MWMN)性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针对TD-SCDMA系统,充分结合TD-SCDMA系统的关键技术、资源特点、业务特点和干扰特点,寻求适用于该系统(包括频域载频、时域时隙、码域码道和空域位置)的最优组合动态信道分配策略,为了比较该策略下不同动态信道分配(DCA)算法性能,提出了4种DCA算法,并结合实际情况建立仿真模型,通过正确设置仿真参数,进行系统级仿真,以确定各种动态信道分配算法,各种仿真参数设置对系统呼阻率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TD-SC- DMA系统是下行受限的系统,其上、下行干扰门限理想值分别为1.5和3.1左右。  相似文献   

12.
动态信道分配(dynamic channel assignment,DCA)协议是一种经典的基于公用控制信道的多接口多信道无线网介质访问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MAC)协议。为更全面地评估DCA协议的饱和吞吐量性能,首先通过分析DCA协议在控制信道和数据信道上的传输特性,建立了DCA协议饱和吞吐量的理论模型;然后,基于ns2网络仿真平台进行仿真实验,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以及对饱和转移临界条件的预测能力;基于该理论模型,进一步设计了信道最优带宽分配策略。理论计算以及仿真实验均表明:该信道分配策略能够有效地提高信道利用效率,改善网络吞吐量性能。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流动性力务信道分配问题的研究,阐明了在流动性业务条件下,混合信道分配能够达到最佳性能,提出了一种优化的混合信道分配(OHCA)方案,分析并给出了该方案中动静信道比的定量关系,分析表明:动态信道与信道的比列与业务量变化的大小以及相应的服务等级有关。通过仿真证明,该OHCA方案与现有的固定信道分配(FCA)和动态信道分配(DCA)方案相比,具有较小的呼阻率和较高的频谱利用率,可用来处理局部热点问  相似文献   

14.
基于最大信道增益的中继选择方法,分析了在不完全信道状态信息(CSI,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和受主用户干扰情况下认知中继网络的中断概率;进一步提出了在主用户干扰约束和保证认知用户服务质量(QoS,quality of service)条件下最大化认知中继网络频谱效率的数学优化模型,利用拉格朗日对偶松弛法获得了该优化问题的解,在保证主用户传输性能不受影响的前提下,提高了认知中继网络的频谱效率。仿真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功率分配方案与等功率分配方案相比提高了性能增益。同时表明在非完全信道条件下获得的频谱效率与完全信道条件下的频谱效率近似,但减少了系统信息的反馈量和实现的复杂度,有利于该方案的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15.
基于载干比测量的动态信道分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讨论了基于载干比测量的动态信道分配方案。从理论上分析了干扰自适应的动态信道分配(IA-DCA)的特点,并给出了它所能达到的极限系统容量。通过对固定信道分配(FCA),话务量自适应动态信道分配(TA-DCA)和IA-DCA的仿真,比较了各信道分配方案的含量,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均说明,基于载干比测量的动态信道分配方案具有明显的容量优势,而且容量的改善和系统中所有连接的平均载干比测量的动态信道分配方案具  相似文献   

16.
针对蜂窝通信系统高能耗、低通信资源利用率和低信道利用率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能量效率(energy efficiency,EE)与频谱效率(spectral efficiency,SE)联合优化的网络资源分配策略.首先,在保证通信用户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er,QoS)的前提下,提出一种基于启发式算法的...  相似文献   

17.
在TD-SCDMA系统的上行和下行链路中,话音业务是对称的,而数据业务是非对称的.为了适合于这种业务的非对称,提出在TD-SCDMA系统中采用上/下行链路动态信道分配(DCA)的策略.在慢DCA中,根据在线话音用户数和下一时隙上/下行链路中业务数量的比值来动态地分配时隙.针对上/下行链路中的负载具有时变性的特点,提出对下一时隙业务负载进行预测的方法.在快DCA中,提出将保护信道方法和可移动边界方法相结合的策略.同时,将这两种方法与传统的对称时隙分配方法进行仿真比较.仿真结果表明,基于业务预测的方法,能够根据非对称的上/下行链路业务对上/下行链路中的时隙进行动态分配;在不影响话音业务性能的情况下,该方法不仅具有更好的数据业务性能,而且能更有效地使用信道.  相似文献   

18.
研究电力线信道(power line channel,PLC)相关性对提高电力线通信系统的性能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电力线信道的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iple output,MIMO)模型和信道本身的物理特性,可知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中信道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详细分析了电力线信道单输入多输出(single input multiple output,SIMO)系统中子信道之间相关性及计算方式,同时也分析了电力线单输入多输出系统在分集合并技术下,采用二进制相移键控(binary phase shift keying,BPSK)调制方式时的最大比合并和等增益合并的系统误码率,比较了2种分集合并技术在不同的信道相关性下的误码率.通过仿真得出,相关性会影响分集合并的误码率,进而影响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19.
有效利用协同空间复用的"绿色"资源分配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绿色环保的移动通信网络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针对未来通信系统的节能问题,提出了一种有效利用协同空间复用的资源分配策略.该策略通过动态调整源节点的发送功率和协作水平来控制参与协同的节点数,从而能够很好地为不同业务提供QoS保证,并且最大限度地节约系统资源的消耗.通过仿真验证了该算法在中断概率和节约系统资源方面的良好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