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采用CBD两步生长法制备ZnO纳米棒阵列,分别选择ZnO粉末,Zn粉以及醋酸锌(Zn(OOCCH3)2·2H2O)低温分解的ZnO纳米颗粒作为晶核层.结果表明:由醋酸锌分解法获得的ZnO纳米颗粒旋涂层是最有利于取向性好、直径小的ZnO纳米棒阵列生长的晶核层,它不但可以明显减小ZnO纳米棒阵列的平均直径,而且还有效地改善了ZnO纳米棒阵列的密度和取向性.  相似文献   

2.
采用水热法,以Co3O4纳米颗粒为前驱体制备空心结构的复合金属氧化物NiCoO4纳米材料.采用XRD、SEM、EDS、TEM等测试手段对所合成的样品进行物相、形貌、组成、结构的表征.表征结果显示,所得NiCo2O4纳米盒单晶形貌统一、颗粒细小,其粒径大小约为20nm,孔径约为6nm.生长机理研究表明离子扩散和交换作用在NiCo2O4纳米盒形成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采用CBD两步生长法和热蒸发法在Si衬底上生长ZnO纳米棒.研究发现,该方法对于ZnO纳米棒阵列的近带边复合发光有效衰减时间有很大影响.采用CBD方法生长的ZnO纳米棒的衰减曲线存在两个衰减指数,而通过热蒸发法生长的ZnO纳米棒只有一个衰减指数,实验结果显示CBD法生长的ZnO纳米棒其中较快的衰减指数与表面复合发光有关,慢的衰减指数对应体材料的衰减.另外,随着热处理温度从500℃到700℃,其表面复合速率急剧减小.  相似文献   

4.
采用鳞片石墨、纳米硅及水合葡萄糖为原料,通过液相固化及高温热解法制备了硅/碳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光谱法(XRD)、扫描电子显微镜法(SEM)、透射电子显微镜法(TEM)及电化学测试表征了该材料的结构及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这种复合材料由纳米硅颗粒、鳞片石墨及热解无定形碳组成,在无定形碳的包覆网络中,纳米硅颗粒分布在石墨片层上.该材料首次充电容量为733.6 mAh·g-1,首次库伦效率为69.98%,经20次循环后其容量保持率为80.01%,而纯纳米硅电极的容量保持率只有15.21%.在不同的电流密度下,该复合材料也展现了良好的电极循环性能,电化学性能的改善被认为是该材料的特殊结构以及碳包覆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利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在硅衬底上合成高产的Zn O纳米带,采用微栅模板法得到单根Zn O纳米带半导体器件,通过溅射Au纳米颗粒对单根Zn O纳米带进行表面修饰,测得器件在紫外光和暗环境下的I-V特性曲线,研究了影响单根Zn O纳米带光电流和暗电流的因素.结果表明:Au纳米颗粒对两种环境下的电流变化的影响是不同的,光电流随Au纳米颗粒的增多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而暗电流随Au纳米颗粒的增多呈现持续增大的变化趋势.讨论了影响电流变化的可能的机制.  相似文献   

6.
以SnCl4为锡源,Gd3+为掺杂离子,采用水热法制备出不同掺杂浓度的SnO2纳米晶.运用XRD、TEM、FT-IR以及充放电测试等手段对其结构、形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样品为四方晶系金红石型SnO2,Gd3+以替位方式掺入SnO2纳米晶中.当名义Gd3+掺杂浓度达到15%时,SnO2纳米颗粒转变为纳米棒.电化学性能表征发现SnO2纳米棒的首次充放电容量、循环稳定性以及库伦效率都要高于纳米颗粒,并且经过50次循环后SnO2纳米棒的比容量仍保持有370mAh/g.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掺杂的作用,调节了材料的形貌与尺寸,改善了SnO2纳米晶的电化学性能.  相似文献   

7.
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L10相的CoPt和Ag掺杂CoPt磁性纳米颗粒,并利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所制备的样品进行了结构和磁性表征.XRD和TEM分析表明,700℃所制备的CoPt磁性纳米颗粒为面心四方(FCT)结构,而Ag掺杂CoPt磁性纳米颗粒的结构为面心立方(FCC)结构,说明Ag掺杂抑制了面心四方CoPt磁性纳米粒子的形成.磁性测试结果表明,L10相的CoPt纳米颗粒室温下具有铁磁性,其矫顽力为2954 Oe,而Ag掺杂CoPt磁性纳米颗粒的矫顽力只有1632 Oe.  相似文献   

8.
采用基于磁控等离子体团簇束流源的低能团簇束流沉积在石英衬底上制备了银纳米团簇颗粒,并测量了其透射光谱.将二氧化硅荧光纳米球分别分散在裸石英片和有银纳米团簇颗粒的石英片上,用波长为410 nm的激光激发,结果表明有银钠米团簇颗粒的荧光发射强度与没有银纳米团簇颗粒的荧光发射强度相比,增强倍数达5.3倍.最后,用Mie散射理论数值计算单个银纳米球颗粒在其表面等离激元共振位置处的电场强度分布,据此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9.
多孔阳极氧化铝膜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点分析了多孔阳极氧化铝膜的自组织特性和偏振特性,指出了它在纳米材料模板制备、微偏振器制作上的应用前景及最新研究进展,最后简要介绍了阳极氧化铝在纳米镶嵌复合发光材料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一种好的制备方法,制备出来的纳米微粒应是粒径小而且分布均匀,所需设备也应尽可能的简单易行.与传统的纳米颗粒的制备工艺相比,微乳液法制备纳米颗粒具有实验装置相对简单、操作容易、粒子尺寸可控、粒径分布窄、易于实现连续工业化生产等优点.本文,笔者对微乳液的组成、结构及微乳液技术制备纳米颗粒的反应机理进行了较为详细地阐述,并着重介绍了反相微乳液在制备纳米颗粒上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1.
基于薄板的小挠度理论,根据四边简支矩形薄板在横向变温作用下的挠度和内力解答,通过应用虚功原理和叠加原理,推导了两邻边固支两邻边简支矩形薄板在横向变温作用下的挠度和内力解析解,为以后的工程计算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综述了目前存在的微乳液制备方法、微观结构模型和形成理论,以及它在制备纳米复合材料方面的应用,并对微乳液法制备纳米材料的方法、影响因素及控制机理以及表征方法进行了归纳与总结.  相似文献   

13.
针对在H.323多媒体会议系统中采用H.261协议进行视频压缩造成的重建图像质量差、运动画面不连续、编码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了将高效的编码算法H.263协议嵌入到H.323中的设计思想,以改善实时视频通信的质量;对在C 平台上将H.263视频编解码嵌入H.323中的过程进行了分析,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4.
当前嵌入式多核处理器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如何提高嵌入式多核系统的并行计算效率已经成为嵌入式并行计算的核心问题。讨论了基于嵌入式eCos系统多核平台的OpenMP并行计算,设计实现了基于嵌入式平台的OpenMP运行库。实验结果分析表明,在嵌入式eCos系统多核平台上进行OpenMP并行计算可以成倍提高应用程序在嵌入式的运行性能。  相似文献   

15.
采用恒电位阳极氧化法,用含氟的二甘醇溶液作为电解液,制备了分离的TiO2纳米管阵列,并结合紫外光还原法,制备Ag纳米颗粒负载的TiO2纳米管阵列.用SEM、XRD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对Ag-TiO2纳米管进行表征,并以甲基橙为污染物测定其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随硝酸银浓度的增大,TiO2纳米管表面被银覆盖的面积更多,紫外吸收强度增强,光催化效率增强.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一种低功耗、低成本、高性能的嵌入式系统音频模块设计方法,以此说明嵌入式系统开发的具体过程和实现方法.实现实例为JingWei板(基于intelstrongARMSA-1110的嵌入式开发平台)中的音频模块.  相似文献   

17.
借助阶踽九斜坐标系,了平顶组合抛物面薄壳屋盖的壳面方程,然后应用弹性薄壳理论和变分法,导出了四边简支平顶组合抛物面薄壳屋盖的挠度和内力的表达式,最后给出算例。表明这种结构比相同尺寸的平顶四坡折板屋盖的内力和挠度不很是其刚度较大,因此采用这种结构能节省材料。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一种基于分数余弦变换的数字图像水印算法.将原始图像分块并利用人类视觉系统的掩蔽效应将图像块分类,选择变换域中幅值较大的系数自适应地修正嵌入强度,以嵌入二值水印图像.实验结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地保持图像的质量,并且对常见的图像处理如噪声叠加、JPFG压缩、均值滤波、图像缩放和图像裁剪等比余弦变换域中修改低频系数的水印算法具有更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用解析解分析了埋置于横向各向同性复合材料内的光纤与周围基质材料相互间的力学作用,从理论上证实了内理光纤附近存在较高的应用集中,且应力集中与光纤包层的材料与直径有直接联系,并且发现,对于给定的复合材料,存在一个包层直径与材料的最佳组合,可使应力集中为最小或完全消失.  相似文献   

20.
采用低温固相反应法以CoCl2、FeCl3和NaOH为原料制备了CoFe2O4铁氧体纳米粉体.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样品的成分、形貌和宏观磁性进行了表征,利用等加速穆斯堡尔谱仪对样品进行了穆斯堡尔谱的测量.结果表明,使用本方法可以在较低的温度下(90℃)方便地得到纯度较高,颗粒度(11~56nm)分布较均匀的CoFe2O4纳米颗粒.用这种方法制备的CoFe2O4粉体单畴临界尺寸在23nm左右.超精细场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