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适合西北地区的有机肥好氧发酵方式有槽式发酵和条跺式发酵,一般情况下可选择条跺式发酵,冬季可将物料暂时储存。有机肥的造粒过程从干、湿程度上可分为干法造粒和湿法造粒,湿法造粒又可分为盘式造粒和平模挤压造粒。干法造粒投资少,但粉料多、颗粒强度小;湿法盘式造粒制得的产品颗粒均匀、强度大,但成球率低、投资大;湿法平模挤压造粒成球率高、颗粒强度大,但投资高、耗能大、设备不便于维修。对于资金不足的小型有机肥生产企业宜采用干法挤压造粒工艺,资金充足的有机肥生产企业可采用湿法盘式造粒工艺。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浆造粒原理与二流式枪雾化机理为基础,设计出适合三元复肥喷浆造粒用的内混式二流喷枪,并对其进行了清水和试车试验,证明该喷枪对高粘度、等并适用于三元复肥的喷浆造粒干燥。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喷浆造粒原理与二流式喷枪雾化机理为基础,设计出适合三元复肥喷浆造粒用的内混式二流喷枪,并对其进行了清水和试车试验,证明该喷枪对高粘度、含固粒子糊状料装具有良好的雾化性能,并适用于三元复肥的喷浆造粒干燥。  相似文献   

4.
在没有氧气存在的条件下,高分子聚烯烃可以热降解为具有蜡性质的低分子聚烯烃蜡。阐述了聚烯烃的热降解机理及温度、时间、反应器型式等对降解反应的影响;介绍了机械粉碎、气流粉碎、喷雾造粒、冷冻喷霉粉化、溶剂沉淀法和造粒法等超微粉聚乙烯蜡的成型方法;综述了国内外降解法生产聚烯烃蜡的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对撞式流化床气流粉碎机的喷嘴结构、分级叶轮型式、加料口位置及底部结构等,阐述了该型气流粉碎机的结构型式及特点,为了克服设计该型粉碎机过程中的盲目性,采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对内径为200mm的对撞式流化床气流粉碎机的内腔气流场进行了有限元分析计算,并根据计算结果绘制内腔气流场的速度和压力分布云图,描绘了粉碎机内腔流场的气流迹线,为对撞式流化床气流粉碎机的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塔式造粒是当前生产中小颗粒尿素的主流工艺。根据塔式尿素造粒的物理过程,分析了形成液滴的液柱的受力情况,建立了液柱临界长度、最大液滴直径的计算模型。模型计算与实验数据吻合得较好,可以用于工程计算。利用该模型,分析了喷口直径和各种操作条件对液滴直径的影响,发现喷孔直径和喷孔所在处切向旋转速度对最大液滴直径的影响明显,而喷孔液流速度影响较弱。塔体通风气流速度在低于1.5m·s~(-1)时影响较小,高于1.5m·s~(-1)时影响显著。在一定范围内,可以通过调整喷孔直径和喷孔所在处切向旋转速度来提高液滴最大直径,但是液滴在造粒塔中下落冷却固化过程中可能出现二次分裂,根据临界Weber数发现塔式尿素造粒的最大直径约是4mm。  相似文献   

7.
针对水冷塔石蜡造粒工艺中石蜡颗粒表面脱水,提出用气流剪切脱除颗粒表面残留水的方法,设计了气流剪切脱水的设备结构,并实验验证了该过程脱水的有效性。分析了颗粒表面的脱水过程,由于水滴在石蜡表面不润湿,在表面张力作用下,以球帽型液滴形式存在,在气流的剪切作用下,水滴从石蜡表面脱离。实验结果表明,在3.5m/s气速下,10s的停留时间就能实现石蜡颗粒表面完全脱水,脱水速率与颗粒表面相对气速有关,随操作气速增大,脱水速率加快。剪切脱水过程中的流化空气不需要加热,能耗低。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液体射流在环电极产生的静电场作用下的雾化特性,建立了环电极空间电位数学表达式,以及带电雾滴直径同充电电压、液体表面张力、动力粘性系数、液流与气流相对速度等参数的关系式.最后根据上述结果设计制作了气流式静电喷头,为静电喷雾技术在大型气流式喷雾机上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针对烟花开苞药造粒的特殊性,文章分析了滚挤造粒的原理和结构特点,探究挤压角度对滚挤造粒效率的影响;通过SolidWorks建立三维流体模型,利用ANSYS CFX软件对滚挤造粒过程进行仿真分析,探讨了挤压角度对滚挤造粒效率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挤压角度在65~70°时,造粒效率较高,这为造粒设备的优化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摩擦材料是汽车、航空等领域的关键制动材料,为了提高摩擦性能的有效性和稳定性,该文采用定速式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了造粒氧化锆对摩擦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采用偏好指数选择(preference selection index, PSI)法进行了综合摩擦学性能优化,结果表明:当造粒氧化锆质量分数为10%时,复合材料的综合摩擦学性能最优,摩擦系数达到0.49。综合考察了磨损率、摩擦系数、恢复率、衰退率、稳定系数、摩擦波动和变化系数等因素在衰退和恢复测试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并通过对磨损表面的观察分析了造粒氧化锆增强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机理,证明了稳定接触区的形成有利于获得优异摩擦系数和低磨损率。  相似文献   

11.
浸入式顶吹粉气流穿透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通过粉气流的质理守恒及粉气液三相流的动量守恒,建立了描述浸入式顶吹粉气流在熔池中穿透行为的数学模型,用高速摄影法测定了浸入式顶吹粉气流在熔池中的最大穿透深度,并分析了粉气流在熔池中的鼓泡/射流的转变行为。模型计算的最大穿透深度与实测的最大穿透深度相吻合。  相似文献   

12.
导流设施可分为实体式和百页式2种类型。为了分析2种形式导流屏的导流效果,建立了飞机尾喷气流场的模型,分别模拟不同形式导流屏的导流效果。模型采用笛卡尔坐标系和结构网格,采用标准格式离散方程,采用SIMPLE算法来计算压力与速度的耦合。分析结果表明:设置导流屏导流效果明显,实体式屏若导流屏过高或过陡,并容易产生横溢气流;百页式导流屏让气流沿页板方向向后上方扩散,它对气流的阻力较实体屏小。  相似文献   

13.
数据中心使用行式空调制冷时,由于气流分布不均,容易出现局部热点,造成设备损坏和耗能增加;在行式空调送风口处安装导风栅,可优化气流分布,避免出现冷量不均的现象.本研究利用CFD技术,研究了导风栅对使用行式空调的数据中心室内环境的影响.行式空调安装导风栅后,气流分布更加均匀,避免了局部热点的出现;随着导风栅宽度和格栅倾斜角度的增大,各个机柜的出风温差先减小后增大;当格栅倾斜角度α=75°,导风栅宽度l=100 mm时,气流组织效果最优,机房能够获得最佳的散热效果.本研究成果对导风栅在行式空调中的应用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气流式水平姿态传感器的敏感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释了气流式水平姿态传感器的敏感机理.采用有限元方法,利用ANSYS-FLOTRANCFD软件,通过建模、划分网格、加载和求解等途径,计算了在不同倾斜状态下二维密闭腔中两点热源引起的对流场.计算结果表明:两热源处的气流速度之差随着倾斜角度的变化而改变,倾斜角度加大,气流速度之差也增加.在水平状态时两热源处的气流速度相等,两热电阻丝上的电流相等,电桥电路输出为零;在倾斜状态下时,两热源处的气流速度之差随着倾斜角度而变化,引起两热电阻丝上电流之差也随之变化,电桥输出一个对应于倾斜角度的电压.有限元计算方法为气流式水平姿态传感器的优化设计开辟了有效的研究途径.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流态化造粒的主要设备及方法。简述了造粒的机理研究情况及流态化造粒技术的不足,并对今后流态化造粒设备的发展趋势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6.
球团竖炉内最佳气流分布的研究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导风墙-烘干床”式球团竖炉的高效化,讨论竖炉某个利用系数下的“最佳”气流分布。研究结果表明,同时满足焙烧温度、焙烧带内的氧浓度和焙烧带内气流分布均匀性的气流分布,即为“最佳”气流分布,它由充足的焙烧和冷却风量以及适宜的气流分流来确定。  相似文献   

17.
递推式变高度矩形喷嘴射流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计算高速气流穿越肋片管管束的轴向速度,提出并建立了递推式变高度矩形喷嘴射流模型,将高速气流穿趣肋片管管束视为气流通过一串矩形喷嘴,各喷嘴出口气流视力射流,分析了模型递推计算应遵循的规律,所提出的模型可有效地描述并计算高速气流穿越肋片管管束时的速度变化。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汽化器式内燃机燃烧室内气流的速度分布。由于活塞的往复运动、气流流动状况是曲轴转角的函数,本文在具体的边界条件下运用有限积分变换解气流运动的偏微分方程,获得以特殊函数为基础的解析解。以苏联轿车“莫斯科人”为例上机求得气流速度场分布。  相似文献   

19.
应用气流式粉碎机制备超微板栗粉,激光衍射粒度分析仪测定其粒度,根据设计单因素试验确定了工质压力、分选频率、进料速度三因素为影响板栗超微粉粒度的主要因素.采用三因素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试验设计,研究和建立了板栗超微粉粒度随工质压力、分选频率、进料速度变化的标准回归模型,确定了板栗气流式超微粉碎最佳工艺:进料粒度为0.10...  相似文献   

20.
W型火焰锅炉冷态模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给W型火焰锅炉的运行、设计提供科学依据,对从法国Stein公司引进的360MW的W型火焰锅炉(配备直流缝隙式燃烧器)进行了冷态模型的空气动力特性研究。利用热线风速仪测量了炉内的流场速度,得出了不同工况下炉内W型气流的流场图以及最佳工况下的风量配置范围,对不同工况下流场的气流速度分布规律、气流的充满度、气流行程、炉膛出口处的气流速度偏差等进行了分析,研究了炉内空气动力场的特性和变化规律。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