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不同浓度赤霉素对金丝小枣叶片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不同浓度(0、10、20、40、100、200、400、800 mg/L)赤霉素对金丝小枣叶片进行处理,研究其对叶片生长(叶面积、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含量)和枣果品质(枣果大小、落果数、可溶性糖、Vc、总酸、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20 mg/L的赤霉素能显著增加叶面积,对叶片生长有利;用100 mg/L和200 mg/L的赤霉素处理,能显著增加枣果大小,降低落果数,同时,还能增加Vc、可溶性糖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酸含量降低.表明用100 mg/L和200 mg/L的赤霉素处理金丝小枣,能有效提高金丝小枣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2.
以生长第4年和第8年紫花苜蓿为对象,研究了不同腐殖酸肥水平对紫苜蓿的生长及各茬草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腐殖酸肥后紫花苜蓿的株高、一级分枝数、节间数、节间距、茎叶比以及干草产量均有所增加,其中生长第8年苜蓿的增效更为明显;生长第8年苜蓿施用腐殖酸肥后各茬株高明显高于CK,且差异达到显著水平;两个生长年限苜蓿的各刈割茬次2000kg/h㎡施腐殖酸肥处理一级分枝数均高于其对照,且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生长第4年、第8年紫花苜蓿施用腐殖酸肥后第一茬及全年干草产量显著高于CK,且第一茬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生长第8年苜蓿施用腐殖酸肥第二、第三茬干草产量与CK间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3.
在室温26℃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浓度赤霉素(0 mg/L、100 mg/L、200 mg/L、300 mg/L、400mg/L)浸种对刺蒺藜种子的发芽率,发芽速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叶长和根长等萌发特性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赤霉素浸种对刺蒺藜种子的发芽率、发芽速率、发芽势和活力指数均有促进作用,浓度为300 mg/L的赤霉素能显著增加发芽率、发芽速率和活力指数,浓度为400 mg/L时能显著增加发芽势,同时,浓度在200~400 mg/L之间,能增加刺蒺藜幼苗根重量、茎长度和茎重量,经300 mg/L浓度赤霉素浸种后,幼苗根冠重量比显著增大。表明赤霉素能显著提高刺蒺藜种子的活力和抗逆性,增强种子的萌发能力。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明不同外源物质处理对干旱胁迫下工业大麻苗期的影响.研究以‘云麻1号’为试验材料,通过盆栽控水法模拟干旱胁迫,研究不同质量浓度(200、500、800 mg/L和1 200 mg/L)的Vc、甜菜碱、CaCl2和赤霉素喷施处理下对工业大麻苗期抗旱的生理效应.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干旱胁迫处理使‘云麻1号’苗期的叶绿素、脯氨酸和可溶性糖的含量降低,使SOD和POD酶活性也降低.外源物质Vc、甜菜碱、CaCl2和赤霉素处理均可提高大麻苗的叶绿素、脯氨酸和可溶性糖的含量,同时也提高SOD和POD酶活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干旱胁迫对幼苗的伤害.根据隶属函数评价结果得出,‘云麻1号’分别在喷施500 mg/L Vc和CaCl2时生理抗旱特性较好,在喷施200 mg/L甜菜碱和赤霉素时缓解效果也较理想. 4种外源物质缓解效果依次为VcCaCl2赤霉素甜菜碱.研究结果揭示了干旱胁迫下大麻幼苗对外源物质喷施的生理响应,为外源物质处理提高工业大麻抗旱性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决石灰花楸种子的育苗技术问题,研究了低温(恒温+变温)沙藏处理和不同赤霉素浓度(50、100、150、200mg/L)浸泡对石灰花楸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1℃低温区后在5℃高温区下的变温沙藏(2种温区每30天调整1次)处理的石灰花楸的发芽时间要晚于5℃恒温区的发芽时间,但发芽率显著提高且持续发芽时间延长。100mg/L和150mg/L2个处理由恒温沙藏的2%左右分别提高到了7.6%和12.3%。用赤霉素溶液浸泡12h利于打破种子休眠,可提高发芽率。用不同浓度赤霉素浸泡后,经过变温沙藏的种子发芽率从未经赤霉素处理的1.4%提高到15.6%~48.7%,最佳赤霉素浓度为150mg/L。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花生秸秆对不同重金属的吸收效果,通过温室盆栽实验,设置空白(CK)、低浓度重金属处理(Cd(L):10 mg/kg、Pb(L):5 mg/kg、Cr(L):1 mg/kg)和高浓度重金属处理(Cd(H):20 mg/kg、Pb(H):9 mg/kg、Cr(H):2 mg/kg),分析植物生长指标及秸秆的重金属含量.结果表明,土壤重金属污染降低了花生叶片叶绿素含量、株高及地上和地下生物量,花生秸秆(地上与地下部分)重金属含量随施加重金属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在CK、Cd(L)和Cd(H)处理下,回收单位面积花生秸秆对Cd的吸收量分别为:0.01、0.08 mg/m~2和0.19 mg/m~2;在CK、Pb(L)和Pb(H)处理下,对Pb的吸收量为:0.04、0.16 mg/m~2和0.18 mg/m~2;在CK、Cr(L)和Cr(H)处理下,对Cr的吸收量为:0.004、1.3 mg/m~2和1.51 mg/m~2.研究结果表明,花生秸秆能吸收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物,通过回收花生秸秆可一定程度的修复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  相似文献   

7.
在棉花黄萎病发生初期用一定浓度的缩节胺喷施棉株 ,既可减轻病害的发生 ,又可达到化学调控的目的 ;本试验以缩节胺117mg/kg、175mg/kg于6、7月先后对棉株喷施两次 ,相对防效在12.7% -23.0 % ,并有一定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节节麦入侵已严重威胁到我国小麦的安全生产,探明节节麦对盐碱生境的适应能力,为节节麦入侵扩散的进一步预测提供参考。【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0(CK)、50、100、150和200 mmol/L] NaCl和Na2CO3胁迫对节节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①随着两种盐处理液浓度的增加,节节麦种子发芽率、胚芽及胚根长度均呈持续下降的变化。当处理液分别达到150及100 mmol/L时,NaCl和Na2CO3胁迫中节节麦种子发芽率与CK差异显著,至200 mmol/L时,Na2CO3处理的种子不发芽。此外,相同浓度条件下,Na2CO3胁迫中发芽和生长指标均明显低于NaCl处理;②盐碱胁迫中,随处理液浓度的增加,节节麦脯氨酸含量和SOD活性呈显著增加的变化,而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在低浓度盐碱处理中较CK增加不显著,之后在高浓度的处理中则呈急剧增加的变化。由此表明,节节麦能够通过自身调节适应一定范围的盐碱胁迫。此外,相同盐处理浓度条件下,Na2CO3处理的上述指标均明显高于NaCl处理。【结论】综合分析表明,节节麦对盐碱生境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而Na2CO3对其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大于NaCl。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竹类植物秆形生长机制,研究利用激素调控竹材纤维生长质量,采用不同质量浓度(0、20、40、60 mg/L)赤霉素(GA3)处理毛竹实生苗,观察并测定处理后新分蘖竹株数量、秆形及竹材纤维质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毛竹实生苗叶面喷施不同浓度GA3后,新分蘖竹株秆高、节间长和叶片数量均有极显著增加(P<0.01),20、40和60 mg/L GA3处理实生苗新分蘖竹株秆高分别比对照(0 mg/L)增长0.56、1.19和1.21倍,平均节长度增加0.49、1.05和1.10倍,叶片数量增加35.61%、48.35%和38.68%; 新分蘖竹株数量、单株节数和地径在处理与对照之间无显著差异。伴随秆形变化,新分蘖竹株竹材纤维质量也有所改变。20、40和60 mg/L GA3处理,明显增加了新分蘖竹株竹材纤维细胞长度,分别比对照增加13.17%、20.68%和21.46%; 但各处理对竹材纤维细胞的宽度作用不显著,从而使得处理后竹株竹材纤维的长宽比增加,有利于竹材纤维质量提升。另外发现,不同浓度GA3处理对竹材纤维细胞的壁厚、腔径和纤维组织比量的影响不显著。分析认为,赤霉素处理能显著改善毛竹实生苗新分蘖竹株的竹材纤维质量,但对提高竹材纤维产量无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0.
兰武 《科技资讯》2010,(20):212-213
本试验以露地栽培的"丰香"草莓为材料,在初花期、盛花期和座果期喷施赤霉素(GA3)15mg/kg、吡效隆(CPPU)40mg/kg、胺鲜酯(DA-6)20mg/kg、芸苔素内酯0.06mg/kg、赤霉素.芸苔素复配剂2000×进行喷叶、喷花和喷果处理,三次重复,以清水为对照,研究不同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草莓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均显著提高了草莓的产量。CPPU处理降低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Vc的含量和糖酸比,使草莓内在的品质有所下降,其余4个品种均能显著提高草莓的营养物质比例,改善了草莓品质,提高了草莓商品率。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对石油污染物的耐受力,于2012年4月采集土壤进行盆栽实验,设置原油污染水平为0,5000,10000,20000,40000 mg/kg五种不同的浓度,每一浓度三组重复,调查目标植物的出芽率、株高、枯萎率和植物干重,研究不同浓度原油污染物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并进行植物生长相关性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原油浓度5000 mg/kg时,植物种子的出芽率略高于无污染对照,土壤原油浓度在10000-40000 mg/kg时,延缓发芽时间并抑制种子的出芽率;紫花苜蓿的株高、植物干重均随原油浓度的增大而减小,土壤原油浓度40000 mg/kg时,植物生长后期出现叶片的枯萎。  相似文献   

12.
一年三次刈割苜蓿高度生长动态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8种苜蓿在生长季内三次刈割各茬苜蓿高度生长动态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生长季内,各连高度生长呈“S”型增长,并符合逻辑斯蒂模型.确定了各茬苜蓿高度生长最大速度值和两个时间特征值.此外,不同茬次苜蓿高度生长速度呈明显差异,二茬苜蓿高度生长速度最快,达到最大生长速度所用的时间最短;同一茬苜蓿高度生长速度在不同年度的差异不明显.该研究为苜蓿的管理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1-MCP复合保鲜液对非洲菊切花保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非洲菊(Gerbera jamesonii)切花为材料,采用四因素[1-甲基环丙烯(1-MCP)、柠檬酸(CA)、蔗糖、 8-羟基喹啉(8-HQ)]三水平的正交试验设计,通过比较各项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的变化情况,探讨了各配方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 100 mg/L CA+12 mg/L 1-MCP+6%蔗糖+300 mg/L 8-HQ和200 mg/L CA+10 mg/L 1-MCP+6%蔗糖+200 mg/L 8-HQ保鲜液处理,能增加鲜质量、增大花径、增加花瓣蛋白质质量比;降低花瓣丙二醛含量,延缓花瓣细胞膜透性的增加,且均比CK组延长了其3d瓶插寿命;提高了切花的观赏品质.  相似文献   

14.
侧柏古树扦插试验及插穗营养物质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提高侧柏古树的嫩枝扦插生根率,建立侧柏古树扦插繁殖技术体系。【方法】 采用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ABT1,NAA和IBA+NAA(等质量比)]的3组质量浓度(200~600,1 000~3 000和4 000~10 000 mg/L)处理采自5、100、300、700 a侧柏的插穗,对插穗生根进程、生根性状(生根率、生根数量、最长根长)、生根进程中营养物质(可溶性淀粉、可溶性糖)含量进行动态测定。【结果】 通过观察发现:0~35 d为愈伤组织形成期;35~65 d为不定根形成期;65~95 d为不定根伸长期。50 a侧柏以南面上部的插穗生根效果较好,生根率为40.8%。100 a侧柏6月扦插的生根率为20.1%。5 a用质量浓度600 mg/L的ABT1处理4 h时的生根效果最好,而100、300、700 a侧柏插穗用中浓度的IBA+NAA (1:1)处理时扦插生根率较高。进一步筛选发现质量浓度为1 000 mg/L的IBA+NAA (等质量比)处理1 min的插穗生根效果最好。全部年龄段侧柏插穗在愈伤组织形成期,可溶性糖、淀粉含量都上升,而5 a侧柏插穗上升的幅度最大。【结论】 选择侧柏古树幼嫩枝条夏季扦插有利于促进插穗不定根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施磷水平对紫花苜蓿生长及草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2008年在地处西辽河平原的内蒙古民族大学试验农场以6年生紫花苜蓿为试验对象,研究了施磷水平对紫花苜蓿生长及草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CK、60kg/hm2和120kg/hm2 3个施磷处理下,株高、1级分枝数、节间数和节间距均随施磷水平的升高而增加.施肥当年与第2年,60kg/hm2施磷处理的叶绿素a的含量与120kg/hm2施磷处理的差异显著,且二者与CK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除施肥第2年的CK处理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低于其余2个处理外,不同施磷水平处理的叶绿素b与类胡萝卜素含量差异均不显著.施肥当年,60kg/hm2和120kg/hm2施肥水平下净光合速率差异不大,但均高于CK;施肥第2年,净光合速率总体上随施磷水平的增加而增加.草产量随着施磷水平的升高而增加,施肥当年较第二年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6.
冠菌素对玉米节间伸长和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以常用玉米杂交种郑单958为材料,用0.001、0.01、0.1、1μmol/L冠菌素(COR)作处理,清水为对照,通过调查农艺性状、分析生理指标以及产量性状,研究COR对玉米节间伸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OR处理浓度的增加,郑单958的株高、穗位高和节间长度均降低,0.01、0.1和1μmol/L COR处理的株高、穗位高以及第2-8节节间长度均低于对照,且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随着COR处理浓度的增加,伸长节间吲哚乙酸氧化酶(IAAO)、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均升高,除0.001μmol/L COR处理外,0.01、0.1和1μmol/L COR处理的IAAO、PAL和POD酶活性均高于对照,且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0.001和0.01μmol/L COR处理的穗长、行粒数、穗重、穗粒重和产量,与对照相比,均呈显著或极显著增加,且随着冠菌素浓度的增加,各性状均呈降低趋势,说明低浓度的COR能增加玉米的产量.综合来看,既能延缓节间伸长生长,又能增加产量的最适COR浓度为0.01μmol/L,因此作为一种玉米延缓剂,COR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木槿扦插生根机制,探索植物生长调节剂萘乙酸(NAA)和吲哚丁酸(IBA)对木槿嫩枝扦插的影响,筛选提高木槿扦插成活的配方,为木槿扦插繁殖提供参考。【方法】以木槿1年生嫩枝为试验材料,采用3种质量浓度(100、300、600 mg/L)的NAA和IBA溶液处理插穗,以清水为对照(CK)进行完全随机区组扦插试验,对插穗解剖结构、生根性状和叶片生理指标进行观测,测定了插穗的生根率(RR)、根鲜质量(RFW)、根系TTC还原强度(RA)、TTC还原总量(TTCRA)、平均根长(ARL)、根平均直径(RAD)、根表面积(SA)、根体积(RV)、根尖数(RT)、根长密度(RLD)、比根长(SRL)、叶绿素含量(Chl)和净光合速率(Pn)等。【结果】①显微观察发现,木槿不定根原基最先由位于插穗形成层和髓射线结合点处钝圆锥形的薄壁细胞群分裂分化而成,不定根发生后通过皮孔向外伸出;②与CK相比,300 mg/L的IBA处理下,木槿插穗的生根性状和生理指标中RR、RFW、RA、TTCRA、ARL、RAD、SA、RV、RT和RLD分别增加了554%、527%、58%、892%、198%、50%、282%、457%、126%、198%,而SRL、Chl和Pn分别降低了52%、51%和82%;③相关性分析发现,木槿插穗叶片Chl、Pn与大部分根系指标呈负相关;④通过隶属函数法对各处理生根能力评价可知,IBA处理下插穗生根能力比NAA处理的高,300 mg/L的 IBA处理下生根能力最强。【结论】木槿插穗以皮部生根为主;木槿插穗生根过程中地上部分生长与地下部分生根存在竞争关系,两种植物生长调节剂能够促进木槿插穗地下部分生根,抑制地上部分生理性状;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浓度阈值效应,300 mg/L IBA处理是促进木槿扦插生根最适宜的配方。  相似文献   

18.
西南桦不同种源扦插生根能力比较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使用不同浓度生根促进剂处理不同种源西南桦插穗 ,研究了不同木质化程度穗条的扦插效果、不同基质对西南桦扦插繁殖生根效果的影响 ,以及不同种源西南桦的扦插生根能力。结果表明 ,嫩枝以ABT 1号生根粉 6 0 0mg/kg IBA 6 0 0mg/kg处理的效果最佳 ,半木质化枝条以ABT 1号生根粉 80 0mg/kg IBA 80 0mg/kg处理的效果最好 ,完全木质化的枝条以ABT 1号生根粉 10 0 0mg/kg IBA 10 0 0mg/kg处理的效果最好 ;3种基质的对比试验中以 10 0 %红心土表现最好 ;7个西南桦不同种源扦插生根试验结果中 ,以M16号种源的 3项生根指标表现最好  相似文献   

19.
不同处理对银杏雄株扦插生根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以带叶嫩枝为扦插材料,蛭石为基质,采用全光照喷雾法,研究了不同激素处理、不同单株、有无顶芽等因子对银杏雄株插穗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木质素酸钠(ASL)处理100年左右树龄的银杏A2单株制成的带顶芽插穗,扦插效果最好,生根率达91.95%。  相似文献   

20.
发展优质高产的人工草地是有效解决草畜矛盾的途径之一。以羊草、披碱草、冰草、紫花苜蓿为实验材料,在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右旗克氏针茅草原区开展人工草地实验。结果表明:建植当年,四种牧草都有较好的出苗率。建植第二年,羊草、披碱草和冰草的株丛数之间无显著差异,显著高于紫花苜蓿的株丛数;羊草和冰草的返青率高于30%,显著大于披碱草的返青率,紫花苜蓿的返青率最低,低于2%,显著小于披碱草的返青率;羊草、披碱草和冰草三种禾草之间的叶氮和叶绿素含量差异均不显著,紫花苜蓿叶片氮和叶绿素含量高于三种禾草;羊草、披碱草和冰草的植株高度为30~40 cm,差异不显著,紫花苜蓿的植株高度最低,为21.6 cm,显著低于其他三种禾草的植株高度;紫花苜蓿地上生物量显著低于三种禾草。受该区域冬季寒冷和生长季干旱的气候限制,需要综合评价确立该区域建植人工草地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