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本文报导了山西省中条山的真菌116种和1个变种,隶属于24科67属,食用菌64种,药用菌20种,毒菌8种,木腐菌39种,菌根菌7种;其中35种是山西省新记录。全部标本由秦孟龙、赵春贵于1985年8月22日至29日采自沁水县。全部标本保存在山西大学真菌标本室。  相似文献   

2.
报道国内禾本科植物黑痣菌7个订正种,它们是:黄点黑痣菌Phyllachora luteomaculata,落叶芒黑痣菌Phy.oryzopsidis,甘蔗黑痣菌Phy.sacchari,狗尾草生黑痣菌Phy.setariaecola,禾生黑痣菌Phy.graminicola,禾草黑痣菌椭圆孢变种Phy.graminisvar.ellipticta和藤竹黑痣菌Phy.tjangkorreh.每个订正种提供描述、插图与讨论.研究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真菌标本室(HMAS)和云南农业大学真菌标本室(MHYAU).  相似文献   

3.
陕西安康地区大型真菌调查报告(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们曾对陕西安康部分地区的大型真菌进行了调查。本文报道1986年6月12日至7月1日西北大学生物系药用植物专业和微生物专业的八五级学生在宁陕县实习时采到的真菌标本,经鉴定,子囊菌7种,担子菌34种,标本存放在西北大学生物系植物标本室和山西大学真菌标本室。  相似文献   

4.
通过取样、组织分离、培养与鉴定,对信阳草莓果栖真菌种类、形态、分布及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草莓果栖真菌种类丰富,有真菌6科、9属、12种.多数为半知菌,少数为接合菌,其中,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泡盛曲霉(Aspergillus awamori)、枝孢菌1(Cladosporium sp.1)是草莓果栖真菌优势种.草莓果栖真菌广泛分布于果实各种组织,总定殖率为85.9%,在果实外部组织定殖率最高,达92.4%.  相似文献   

5.
运用真菌分类学、群落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对南湖公园四种树木林地的土壤真菌群落进行了分离研究,共获得土壤真菌13种,其中接合菌2种,子囊菌1种,半知菌10种。试验分离到了2种木霉菌和1种毛壳菌,有待于进一步了解它们的生物防治潜力。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了广西龙滩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181种,分属于88属38科,其中担子菌160种,子囊菌21种,可供食用的大型真菌48种,药用菌60种,本腐菌45种,毒菌12种。该地区的大型真菌分布为3个垂直带,即:低山林带中的大型真菌;中山林带中的大型真菌;山顶林带中的大型真菌。  相似文献   

7.
从酿酒葡萄(Vitis vinifera.L)植株的各组织中共分离得到462株内生真菌,通过形态鉴定、排重、按比例缩取从中选取出64株内生真菌.采用ITS排序、系统树构建的方法对64株真菌的种属地位及发育关系进行了研究,并对植物病原真菌生长抑制能力进行了测定.系统发育树分析表明酿酒葡萄内生真菌分布于20个属,其中交链孢霉(Alternaria)17.24%,青霉(Penicillium)15.52%,镰刀菌(Fusarium)10.34%,曲霉(Aspergillus)、Discostroma、赤霉菌(Gibberella)、Passalora、Pestalotiopsis各5.17%,交链孢霉、青霉、镰刀菌是其中的优势种群.对植物病原真菌有抗性的菌株分布于15个属,其中镰刀菌属的6株菌对3种指示菌均有抑制作用,镰刀菌是酿酒葡萄植株主要抗植物病原真菌的活性物质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8.
通过组织分离及物种鉴定,对信阳杉木内生真菌种类进行了研究.得到丝孢纲(Hyphomycetes)和腔孢纲(Coelomycetes)真菌4科12属15种.淡色孢科(Moniliaceae)3属5种,暗色孢科(Dematiaceae)2属2种,黑盘孢科(Melanconidaceae)2属3种,球科孢科(Sphaeropsidaceae)5属5种,这些真菌均为半知菌,是杉木内生真菌首次记载.其中,拟茎点霉Phomopsis sp.、球刺盘孢菌Colletotrichum coccodes分布于杉木各样地各器官,为杉木内生真菌广布种.  相似文献   

9.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真菌资源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为了填补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内真菌资源方面的空白,福建三明真菌研究所于1979—1980年四次进入保护区腹地考察,采得大型真菌标本数千份。已鉴定3纲,44科,161种:粘菌纲6科、19种,子囊菌纲9科、15种,担子菌纲29科、127种,其中有若干种为国内或省内的新记录。现记述如下:一、粘菌纲 MYXOMYCETES鹅绒菌科 Ceratiomyxaceae1.鹅绒菌 Ceratiomyxa fruticulosa(Muell.)Macbr.采集地点:三港。  相似文献   

10.
本文作者对中国竹类真菌的研究历史、多样性、生活史、地理分布、寄主选择性、组织选择性和竹类真菌的演替作了文献综述。至今中国大陆已经报道了 189种包括 75属竹类真菌 ;此外在香港还报道了 79种包括 58属的竹类真菌。这些竹类真菌大多数是子囊菌 ,其次为担子菌和半知菌。柄锈科 (Pucciniaceae)种类多样性最丰富 ,有 2 0种 ;次之为黑痣菌科 (Phyllachoraceae)有 15种 ,炭角菌科 (Xylariaceae)有 9种 ,煤炱科 (Capnodiaceae)有 8种。  相似文献   

11.
本文作者对中国竹类真菌的研究历史、多样性、生活史、地理分布、寄主选择性、组织选择性和竹类真菌的演替作了文献综述。至今中国大陆已经报道了189种包括75属竹类真菌;此外在香港还报道了79种包括58属的竹类真菌.这些竹类真菌大多数是子囊菌,其次为担子菌和半知菌。柄锈科(Pucciniaceae)种类多样性最丰富,有20种1次之为黑痣菌科(Phyllachoraceae)有15种,炭角菌科(Xylariaceae)有9种,煤炱科(Capnodiaceae)有8种.  相似文献   

12.
本文作才对中国竹类真菌的研究历史、多样性、生活史、地理分布、寄主选择性、组织选择性和竹类真菌的演替作了文献综述。至今中国大陆报道了189种包括75属竹类真菌;此外在香港还报道了79种包括58属的竹类真菌。这些竹类真菌大多数是子囊菌,其次为担子菌和半知菌。柄锈科(Pucciniaceae)种类多样性最丰富,有20种;次之为黑痣菌科(Phyllachoraceae)有15种,炭角菌科(Xylariac  相似文献   

13.
0引言白腐真菌是造成木材白色腐朽的一类真菌的统称,在造纸及环境污染治理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目前国内研究中应用的白腐真菌菌种大多数来自于国外,如黄孢原毛平革菌(P.chrysosphorium),国内菌种也主要集中在变色云芝(T.versicolor)等少数菌种,这不利于白腐真菌生物技术在国内的应用、发展.我国白腐真菌生物资源十分丰富,据报导.仅多孔菌就有400种以上,因此发掘我国用于  相似文献   

14.
采用组织块法对玉兰不同组织内生菌进行了分离,共纯化得到69株内生真菌.结果发现,玉兰植物的根、茎、叶中均可以分离得到内生真菌,根组织中的种类、数量明显多于茎和叶,占到分离总菌株数量的52%.其中分离于玉兰植物根部的No.37菌株对供试的7种病原真菌和5种病原细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经形态鉴定该菌株为层出镰刀菌.在100...  相似文献   

15.
本文是对中国贵州药用真菌资源的补充。依据在贵州采集的标本,并查阅相关文献,整理出红菇目70种,优势科红菇科(Russulaceae) 60种,占红菇目药用真菌总数的85. 7%;还有韧革菌科(stereceae)真菌2属4种;耳匙菌科(Auriscalpiaceae) 2属3种;地花菌科(Albatrellaceae)、刺孢孔菌科(Bondarzewiaceae)、猴头菌科(Hericiaceae)各1属1种。红菇、乳菇是贵州重要的经济真菌,数量丰富,是潜在的开发利用品种。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记述河北省菌蚊种三中国新记录种:丹尼真菌蚊Mycomya dantelae Matile、啄突真菌蚊Mycomya heydeni Plassmann和近新菌蚊Neoempheria proxima(Winnertz),并配有雄外生殖器特征图,这也是菌蚊科在河北省的首次记录。  相似文献   

17.
自1983年起,作者等就对宽阔水保护区的大型真菌资源开展了相关研究。系统整理了宽阔水大型子囊菌真菌名称、习性和用途简要的叙述。子囊菌分类系统依据真菌字典第十版Kirt 2010排列。结果表明:宽阔水大型子囊菌共有48种,隶属于13科21属,可食用11种,可药用31X种。为了促进该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以便为引种、驯化野生药用和食用等大型经济真菌,提供丰富的原始资料。  相似文献   

18.
豫南茶园芽及叶栖真菌种群的演替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豫南茶园芽及叶栖真菌种群的演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区芽叶栖真菌有26属40种,多数为半知菌,部分为子囊菌,少数为接合菌。其中,细交链孢霉(Alternaria tenuis)、茶园赤星病菌(Cercospora the-ae)、旋丝毛壳菌(Chaetomium bostrychodes)、黑腐菌(Guignardia camelliae)、茶炭疽病菌(Gloeosporium the-ae-sinensis)、茶褐斑大茎点霉(Macrophoma abensis)、茶枝腐病菌(M.theaecola)、茶轮斑病菌(Pestalotiopsistheae)、多色拟盘多毛孢菌(P.versicolor)、木霉(Trichoderma spp.)10种真菌为优势种。茶园芽叶栖真菌种群演替与季平均温度及降雨量密切相关,春秋季节真菌种类丰富,夏冬季节种类较少。  相似文献   

19.
广西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资源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经过初步的对广西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的野外系统调查研究,鉴定物种252种。并对过去发表的种类进行了整理,纠正了同物异名的真菌,新增加猫儿山真菌136种,列出了中国广西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种类共有325种和变种,隶属于子囊菌门(Ascomyc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和粘菌门(Myxomycophyta)的19目65科166属。其中子囊菌44种和变种,担子菌277种和变种,粘菌4种。  相似文献   

20.
通过采样、组织分离、培养和鉴定,对入侵植物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内生真菌的种类组成、分布规律及其生物多样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空心莲子草内生真菌种类丰富,从茎、叶中共分离得到16种内生真菌.产孢真菌有12属15种,非产孢真菌1种.产孢真菌全部为半知菌.曲霉1(Aspergillus sp.1)、曲霉2(Aspergillus sp.2)、刺盘孢菌(Colletotrichum sp.)、大茎点霉(Macrophoma sp.)、弯孢霉菌(Curvularia sp.)在供试的各种组织均有分布,且分离率较高,是空心莲子草的优势内生真菌.内生真菌广泛分布于各种组织,总定殖率为81.5%,老茎组织定殖率最高,达90.9%.生境及组织类型对空心莲子草内生真菌的群落结构及定殖率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