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水泥乳化沥青砂浆弹性垫层的砂浆配比和搅拌工艺要求严格,需要变频技术控制干粉料配料输送电机、液料输送泵和水泥乳化沥青砂浆搅拌电机,保证水泥乳化沥青砂浆搅拌灌注车在上述过程中,实现无级调速,使电机在工作中机械性能稳定,不影响计量精度,满足搅拌工艺要求。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从设备组成、工作原理、关键技术、设备特点等方面诠释了高速铁路水泥乳化沥青砂浆搅拌灌注车是一种集铁路线上走行、备料、搅拌、灌注为一体的应用于高速铁路板式无砟轨道水泥乳化沥青砂浆弹性垫层施工的专用设备.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SLC1500B高速铁路水泥乳化沥青砂浆搅拌泵送灌注车关键部件——搅拌机。重点叙述了搅拌机的构造、工作原理、加工制作及工作过程。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水泥乳化沥青砂浆搅拌灌注车采用气动控制技术对液料输送的控制。重点叙述了气动控制的原理、优点和空压机的选型。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阐明了自动控制系统作为SLC1500B高速铁路水泥乳化沥青砂浆搅拌泵送灌注车的关键部分,设计方案可实施性强,程序功能完善,技术先进,选用抗粉尘、抗干扰能力强的电器设备,性能稳定。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乳化沥青的生产工艺及过程,较详细讨论了8098单片机在乳化沥青生产中测控系统的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的方法及特点。  相似文献   

7.
“双碳”背景下以乳化沥青为连续相的高性能冷黏结剂已成为全球道路行业的青睐材料.为充分提升该类非均质多相复合体系材料的工程性能,从水泥和乳化沥青的自身材料特性出发,系统地总结与梳理了不同状态下水泥与乳化沥青相互作用行为特征对高性能冷黏结剂性能影响的关键要点和研究进程.在新拌状态下,阐明了水泥颗粒与沥青液滴在吸附过程中的微观形貌变化特征,凝练了吸附行为的多尺度测试手段及评价指标;在固化过程中,阐明了水泥乳化沥青黏结剂相互作用区的微观结构特征的演化规律,归纳了二者之间相互作用能力的测试与表征方法.结果表明:多尺度表征水泥与乳化沥青相互作用的微、宏观特征,并揭示其在新拌状态和固化过程中吸附行为和强度生成的演变规律,有助于强化对水泥与乳化沥青相互作用行为的理解与表达,为后续乳化沥青类高性能冷黏结剂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支撑.  相似文献   

8.
基于乳液干燥成膜理论研究乳化沥青干燥过程,分析干燥过程的影响因素,探讨乳化沥青干燥过程与稳定性之间的关联关系。结果表明:乳化剂掺量和皂液p H值对乳化沥青的干燥过程影响较小,而干燥温度和试样厚度对干燥过程影响较大;厚度10 mm的乳化沥青试样与厚度3 mm试样初始干燥速率相近,但3 mm试样干燥至水分临界状态体积分数(φm)的时间是10 mm试样的1.2倍;60℃时乳化沥青试样初始干燥速率约为30℃时的4.2倍,而干燥至φm的时间只需30℃时的约1/4;乳化沥青1 d贮存稳定性越差,平均粒径越大,zeta电位越小,水分临界状态体积分数φm越小,表明乳化沥青越不稳定,越容易破乳,相同条件下水分干燥的越充分。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透水性与空隙特征之间关系,通过测定渗透系数来评价其透水性,并利用工业CT扫描观测其内部细观空隙结构.根据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养生过程中空隙率的变化,探究水泥和水对其空隙形成的影响.结果发现,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在较高的空隙率下具有相对较低的透水性;其平均空隙尺寸略小于同级配的热拌沥青混合料,且大空隙较少,小空隙较多;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空隙由压实空隙和养生空隙构成,水分的蒸发和水泥用量对养生空隙的形成具有显著的影响,随着水分的蒸发和水泥的水化,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内部形成了许多养生空隙;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空隙尺寸以及分布特征是造成其低透水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采用流变仪测定水泥乳化沥青(CA)浆体的流变曲线,考察沥青与水泥质量比、沥青的组成和阳离子乳化沥青中乳化剂含量对CA浆体表观黏度和屈服应力的影响,通过激光粒度仪测定乳化沥青平均粒径,探讨乳化沥青平均粒径对CA浆体流变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A浆体属于非牛顿流体,呈现剪切变稀的特性;CA浆体的表观黏度和屈服应力都随沥青与水泥质量比和乳化沥青中乳化剂含量的增加而增大,随沥青质质量分数的增加而降低;CA浆体的表观黏度和屈服应力与乳化沥青的平均粒径负相关。  相似文献   

11.
张鹏 《科技资讯》2012,(11):65-65
水泥乳化沥青砂浆灌注属于新技术、新工艺,在施工中容易出现一些质量问题,结合京沪高铁,总结施工过程中容易产生质量问题及解决办法,为以后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乳化沥青砂浆灌注施工提供施工经验。  相似文献   

12.
石油沥青与煤沥青的调和及乳化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煤沥青与秦皇岛AH-90沥青进行调和及乳化,考察调和沥青及调和后乳化沥青的性质,研究煤沥青的种类及掺量对调和沥青及乳化沥青性质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煤沥青中大量甲苯不溶物(煤粉)的存在使得调和沥青和乳化沥青蒸发残留物的25℃延度大幅度下降,难以达到标准要求;1#和2#煤沥青最大掺量分别为25%和20%时,乳化沥青的1 d和5 d稳定性合格;相同煤沥青掺量时,1#调和沥青及乳化沥青蒸发残留物较相应的2#调和沥青及乳化沥青蒸发残留物的针入度小、25℃延度大、软化点高;随着煤沥青掺量的增大,两种调和沥青及乳化沥青蒸发残留物的25℃延度、针入度都呈现下降趋势,软化点呈升高趋势。  相似文献   

13.
将煤油加入阳离子乳液中,与改性沥青进行乳化,制备阳离子型改性乳化沥青.并在相同条件下,考察两种改性沥青乳化后的产品性能.结果表明:加入煤油后,可显著改善改性乳化沥青的稳定性和低温性能,并可有效调节沥青对温度的敏感性能.通过红外光谱分析表明煤油在改性乳化沥青中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相似文献   

14.
采用CAVF法进行冷再生混合料级配设计,采用普通乳化沥青、SBR改性乳化沥青和自行研制的乳化SBS改性沥青对广深高速公路旧路面回收料(RAP)进行了冷再生室内对比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乳化SBS改性沥青冷再生混合料性能优于其它两种类型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同时,在旧料评价过程中,提出了细度模数比这一新的量化评价指标以评价旧料的结团状况.研究表明,细度模数比与旧料和再生混合料性能指标密切相关,对于旧料质量控制和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具有较大的工程意义.  相似文献   

15.
牛家杰 《工程与建设》2010,24(4):541-543
为防止水侵入到基层中,采用改性乳化沥青作为下封层对于提高高速公路的路面工程质量具有很重要的作用。研究下封层的配合比组成材料以及配合比设计,分析改性乳化沥青稳定机理,提出改性乳化沥青的施工工艺,在高速公路建设中进行推广和应用,并取得较好的效果,为改性乳化沥青在路面工程中的广泛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水泥乳化沥青混合料中的水泥和乳化沥青会发生相互作用,因而其空隙结构较普通热拌沥青混合料复杂.采用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CT)研究乳化沥青用量和水泥用量对混合料中细观空隙分布和空隙特征的影响,基于扫描电镜(SEM)进一步研究混合料中微观尺度的空隙结构.结果表明,随着乳化沥青用量的增大,混合料内部空隙尺寸有所减小,试件水平断面上的空隙总面积和平均单个空隙面积减小;水泥用量超过3%时,混合料的CT可视空隙率明显增大,且空隙中的大尺寸空隙比例增高;由于乳化沥青及水泥材料的相互作用,水泥乳化沥青混合料的内部空隙结构比传统热拌沥青混合料疏松.  相似文献   

17.
匡国  杨艳杰 《科技信息》2007,(12):60-60
对SBR改性乳化沥青和普通乳化沥青、热沥青的物理力学性能进行了比较,分析了SBR改性乳化沥青的自身特性,介绍了SBR改性乳化沥青的生产工艺,以利减少路面损坏,提高路面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乳化沥青种类和用量对水泥乳化沥青砂浆性能影响,通过改变乳化沥青种类和用量制备出Ⅰ型和Ⅱ型两种水泥乳化沥青砂浆,研究了乳化沥青种类和用量对水泥乳化沥青砂浆新拌性能(工作性)和硬化性能(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和抗冲击韧性)影响。结果表明,乳化沥青用量越多,新拌砂浆流动时间越高,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越低,抗冲击韧性越好,Ⅰ型砂浆受乳化沥青用量影响较大;与SBS改性剂相比,SBR更适合应用于水泥乳化沥青砂浆。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乳化沥青在公路预防性养护中的应用,分析乳化沥青在公路预防性养护中发挥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20.
沥青结合料是影响路面沥青混合料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为获得性能优良的沥青结合料,本研究采用CMK-50型乳化剂、JR65型SBR胶乳对70~#基质沥青进行先乳化后改性,制取了SBR改性乳化沥青,并采用沥青三大指标及储存稳定性对改性乳化沥青性能进行了系统评价。研究得出:SBR改性乳化沥青具有良好的温感性、黏聚性和储存稳定性,可广泛应用于沥青混合料的制备中。通过电镜扫描(SEM)对普通硅酸盐水泥乳化沥青浆体的表观形貌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水泥掺量的SBR改性乳化沥青浆体具有最佳的密实立体网状结构,形成的混合料强度最佳,从而具有最好的快干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