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李抗美 《科技信息》2009,(32):260-260
为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实施高校体育与终身体育接轨,培养大学生体育能力,对高校体育教育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培养大学生体育能力的意义、内涵及构成进行分析,论述当前高校体育教育如何培养大学生体育能力。  相似文献   

2.
培养大学生体育能力是一个综合的过程,通过体育教育对大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本在认识体育能力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大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着重探讨体育教学时大学生体育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和途径,促进高校体育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3.
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人才需求更为突出,大学生的能力,尤其创造力的培养更重要,高校体育教育具有培养大学生创造力的先天优势,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应把培养大学生的创造力放在重要位置来进行,以创造教育为改革指南,通过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一大批开拓型人才。  相似文献   

4.
高校体育教学要以终身体育为指导思想,注重对大学生终身体育观念的培养.在体育课程和教材内容上要以终身健身为主要内容,重视全民健身的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从增强学生体质出发,传授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养成经常锻炼身体的习惯,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高校体育教学与全民健身有着密切的关系,大学生既是四化建设的专门人材,也是群体活动的骨干和指导力量,让终身体育渗透到学生思想中,对深入开展全民健身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王伟 《科技信息》2008,(22):184-184
0.前言: 大学生体育能力水平,集中反映了大学体育的质量。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突破单位纯运动技术教学,加强培养体育能力,适应现代社会进步的需要。迫切要求提高每个大学生的素质,这些素质包括每个人对自己的身体能够自行培育,锻炼和养护的能力。如何培养大学生的体育能力,是所有高等院校在改革中应该重视的问题,也是教育发展的一个大趋势。  相似文献   

6.
高校是建立终身体育思想的关键时期,通过改进现有的大学体育教育模式和方法,激发大学生体育动机,培养体育能力,使他们主动投入到体育中来,并最终形成终身体育的思想。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终身体育观出发分析了终身体育为高校体育改革带来了新的思维方式,它重新确立了高校体育在整个体育教育中地位和作用,给高校体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使高校体育教学更加注重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顾平  杭华彬 《科技信息》2009,(4):209-209,211
高校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基地,是自然人接受教育的最后时期,在新形势下,高校体育的教学要改革以往那种只注重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技术、运动技能教育的弊端,着重应在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能力、运动能力、社会交往以及健全人格教育上下功夫。如何合理调整现行教材,进一步加快改革高校体育的教学内容,使之与终身体育、社区体育衔接,成为一个很重要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9.
培养大学生体育能力是高校体育教学目标之一,也是高校体育与终身体育接轨的重要条件。这要求我们要充分认识到高校体育教育培养大学生体育能力的重要性,因此,研究如何提高大学生体育能力,为高校体育改革服务,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高校大学生体育素质现状的分析与对策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体育基础知识整体水平较差,体育意识比较高,但参与体育活动的行为比较差,同时大学生的体育能力也普遍比较差,体育道德意识水平较高,但体育道德行为受整个社会人们的道德观念的影响,提示高校体育教学中应注意大学生体育基础知识教学,注重大学生体育能力及良好生活习惯和体育品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体育态度和体育行为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对西安地区4所大学的非体育专业学生对体育锻炼价值的认识,体育态度,体育锻炼时间和频度,锻炼形式和项目的选择等方面进行了现状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对体育锻炼价值的认识有一定的片面性,锻炼时间和频度严重不足,高校 体育教育在全民健身运动和终身体育思想方面宣传教育不够,建议高校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补充体育理论课内容,通过延长课程,固定选修课学分,建立各类健身俱乐部,实行大学体育的全程教育等形式,培养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能力和行为,使其成为真正的终身体育者。  相似文献   

12.
高校体育教学过程是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思想能力的重要途径。高校体育教学应以终身体育和大学生个体的充分全面发展为主线,以大学生终身受益为出发点,着眼于未来,奠定终身体育的基础。因此,改变体育教学的模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养成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是高校体育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高校体育中存在着学生事实上的片面发展、大学生的体育素质普遍较低,以及高校体育与竞技体育的疏离等问题.经过反思,提出在高校体育的发展中,应当注重竞技体育的教育作用,努力谋求大学生的健全发展,具体可通过体育理念的更新、体育教学的落实、体育精神的培育和体育教师的修为等途径来实现.  相似文献   

14.
赵巍 《科技信息》2007,(18):210-211
培养高校大学生的人文精神,是大学体育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在剖析人文及人文精神内涵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体育教育发展趋势,分析了高校体育教育与人文精神间的联系,探讨了在高校体育教育中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性,并就大学生人文精神在体育教学中的培养途径作了全面的论述。  相似文献   

15.
体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大学生现代人素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高校体育培养大学生的现代人素质,其中包括终身体育思想和竞争意识,文章就这两方面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的体育综合素质教育在现代化高层文化人才教育中十分重要,高校体育教育现状反映出大学生体育综合素质堪忧.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应全面加强大学生体育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7.
高校女生体育教育多年来是学校体育工作薄弱的环节,对高校女生体育教学研究,可以加强高校女生体育锻炼意识的培养,提高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体育锻炼能力,增强女大学生群体的体质和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8.
蒋磊  李宁  王道明 《科技信息》2010,(17):I0005-I0005,I0039
终身体育是以培养学生终身从事体育活动的能力和习惯作为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它的产生和发展对当代及至将来的体育教育会产生重大的影响。而高校体育教育是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重要衔接点,是大学生掌握和提高体育能力的最佳时期,也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关键环节。如何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是高校在体育教育改革时必须重视及思考的问题。针对高校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义,提出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途径与方法,用以激发和培养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和爱好,让学生逐渐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  相似文献   

19.
本从理论分析出发,探讨了大学生体育能力的概念和内涵,阐述了体育能力的特征及其形成的过程,初步构建了以体育认识能力、身体运动能力、科学锻炼能力、体育适应能力、锻炼评价能力为主要内容的大学生体育能力的一级结构体系。为高校体育教育不断提高对大学生体育能力的认识,促进其培养工作的进程,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基于高校体育改革与创新更加有针对性与实效性,文章确定高校体育在形成和发展大学生终身体育观念与能力为本研究的思考点,以寻找高校体育教育结果与教育目标达成之间差距为研究视角,从大学生体育知识、态度、行为为切入点,调查大学生与终身体育相关的体育知识、认识与态度,以及体育锻炼行为习惯等方面的现状,分析探讨调查结果及影响因素,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高校体育教育改革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