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唐前闺怨诗的作者几乎都是男性,女性则寥寥无几,到了唐代除大部分代言之作外,还有一些出自女诗人之手的作品.由于二者生活经历、写作视角、社会地位等方面的差异,作品在审美取向上有着明显的不同,男性代言之作不再局限于女性闺房的狭小天地,而是蕴含着丰富的社会内容和寄托作者的某种情志.由于女性审美主体生活在闺阁之中,审美视野单调狭隘,诗歌内容则重于表现个人情怀并呈现出"真"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汉字不仅仅用于传递信息、表达情感,它还是中国传统装饰纹样的重要组成部分。汉字的装饰美感包括:音乐的美——字音、文学的美——字义、建筑的美——字形。美音传递美义、整体造型和点画摆布,共同构成了传统汉字装饰的喜瑞祥美的审美取向。这些装饰性的汉字,在字形、字义的基础上,通过装饰的手法呈现出特殊的美感,表述出中国人特有的审美意趣。  相似文献   

3.
林语堂用英文写作了大量随笔、小说、传记,向海外读者介绍中国传统文化。而这些作品要在异国发表,必须接受“语言、出版、市场”三座大山的考验,林语堂如何让异质文化读者认同和选择他的作品?他在传播中采取哪些传播策略?笔者认为,林语堂向海外读者传播中国文化的优势之一是:他中西兼融,视野开阔,语言幽默,适合西方读者的口味;另一个优势是精通英语。这就为他传播中国文化奠定基础。同时,林语堂在文化传播中,选题独特,写作有的放矢;写作时会考虑海外读者当下的文化视野和兴趣;直接用英文写作,直接在美国出版,这些成功的传播策略使他的书几度名列美国畅销书排行榜的榜首,创造了在美国传播中国文化的神话。  相似文献   

4.
本项目(2003-2006年)“中国公民人文素质调查与对策研究”中有关中国大陆31个省市高校师生(教师1102人、大学生1090人、研究生1072人)相关数据分析表明:(1)师生的审美价值观在整体上存在一致性,但在审美情趣和审美理想方面的部分项目上存在显著差异。(2)师生的闲暇价值观存在一致性,在闲暇时都比较注重自身素质、能力的提高,但有一定比例的师生有赌钱、喝酒行令的不良习惯。(3)师生的审美价值观和闲暇价值观间存在显著相关性,闲暇价值观是审美价值观的真实反映,也是人生价值观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5.
漳州市旧城改造建筑工地新出土了一批瓷器 (残件 ) ,品种大致有青瓷、青白瓷和青花瓷三类 ,以青瓷为主。这些瓷器的年代 ,约从晚唐五代至明清 ,时间跨度较大。从其特征具体分析 ,这些瓷器当分属厦门杏林窑、漳州平和窑、漳浦窑和华安窑的产品  相似文献   

6.
张梅 《漳州师院学报》2004,18(3):36-39,45
旅游发展初期,导游作为"民间形象大使"受人景仰,而近年来,导游人员在大众媒体、影视作品、公众眼中却成为了欺客、宰客与专拿购物回扣的代名词.那么导游的基本功能为什么偏离呢?本文从导游的行业现状,功能偏离原因以及补救方法等方面作了全面细致的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广告是商品经济时代的必然文化产物.但是,在广告传播的过程中,它给文化价值的建构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却是不容忽视的.然而,从本质上说,广告传播中所暴露出来的文化安全问题实际上并不是由广告自身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我们在分析广告对现代文化的不利影响的同时,还应从广告本体意义的角度出发,看到作为商品传播介质的广告,是不应该承担建构形而上的价值理念的文化功能的.广告传播的文化安全有赖于人们对广告本体意义的确认.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结合目前我国知识产权文化传播体系建设现状以及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着重研究适合我国知识产权文化传播体系建设的发展对策,提出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形成全面融合多渠道媒体覆盖、多元媒介矩阵化传播,加强人才深度融合及行业监管,提升创作者和传播者的知识产权意识。  相似文献   

9.
<正>从文化与语言关系的层面来看,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植根于语言,任何分割两者关系的行为都会导致语言和文化在意义上的不完整。因此,外语教学的目的不仅是教会学生掌握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用该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刘霞 《漳州师院学报》2006,20(1):138-142
鲁迅作为文学家与其他文学家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不仅关注创作,还关注创作之后作品的传播,他非常自觉地利用传媒这个工具来推动当时新文化的传播与建设,将文艺事业与传播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而作为编辑出版家的鲁迅从事文化传播事业的独特之处,则突出体现在他作为编辑出版人所具有的宏观视野,选题策划追求系统性,对作品进行整合组构,从而一方面不断瓦解不符合时代需要的文化知识结构,另一方面又不断缔造新的社会文化知识结构,进而优化整个社会文化结构,推动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宋代闽南词坛的词作者寥若晨星,作品屈指可数,作者之间也少有联系,没能形成鲜明的地方特色,但仍折射了宋代文坛风尚,有其令人激赏之处.  相似文献   

12.
初唐的审美追求对于魏晋六朝和中唐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初唐对于前代的书法艺术和理论成果有着全面的继承与发展,并为中唐的审美追求作了辅垫.  相似文献   

13.
情感是诗歌艺术的审美本体,理学家虽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但并没有极端地否定人的情感;相反,正是在肯定情感的基础上,理学家认为"盖诗者,古人所以咏歌情性","道情"是诗歌艺术的美学本质,从而对艺术的审美特征作出了具有一定唯物精神的合理解释.当然,这种情感在理论上还规范于"情"、"理"合一的中庸尺度之中,以理节情,以性范情,因此显示出与纯粹文学家的发愤抒情有所不同的言情特点.  相似文献   

14.
一提起福建,大家马上就会联想到茶,福建茶文化源远流长.福建茶文化的产生及发展,宋徵宗赵舍功不可没.他不仅喜爱饮茶,品茶赋诗,还研究茶学,撰写了<茶论>一书.皇帝的推崇,使福建茶在历史上得到了"建溪官茶天下绝"的至高荣誉,从而使福建茶文化几百年来经久不衰,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枝奇葩.  相似文献   

15.
宋代相当重视教育,曾先后三次掀起大规模的全国性的兴学运动。福建在重教兴学风气的推动下,由唐时的“闽人不知学”到宋时一跃成为全国文化教育的先进区域,展示了人文鼎盛的历史风采。  相似文献   

16.
缠足及弓鞋滥觞于宫廷歌妓舞女,北宋熙宁、元丰年间,流行于贵族妇女和妓女。至南宋末年,缠足已成习气;因劳动的需要,下层劳动妇女及化外之地的妇女,无缠足的习俗。宋代缠足、弓鞋的流行,同宋代理学毫不相关,也非宋人性心理变态的产物,而是“受益”于宋词对弓鞋(缠足)的“雅化”。从宋词对“弓鞋”、“金莲”表达方式的变迁,可以发现“雅化”的过程。弓鞋的“雅化”使其由歌妓所穿的舞鞋,蜕变为“优雅、高贵”的象征,从而推动了缠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魏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动乱转折的时期,儒学的衰落和玄学的兴盛,带来了新的审美文化。这一时期,魏晋士人形成了追求人格超越、重视自然、重情、追求女性之美等独具特色的审美风格,影响了当时的文艺创作和社会风貌。  相似文献   

18.
徐铉的诗歌较少直接反映重大的社会题材,而多以吟咏性情见长,在艺术风格上呈清新浅近的诗风.  相似文献   

19.
论贾平凹散文的审美意象及其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平凹散审美意象主要是月、水、石、女人,在这四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月,月是整个意象系统中的主导意象,对水、石起牵引和制约作用。月、水、石则以女人为媒介达到和谐的统一。其散中月象系统呈现出阴柔冷寂、空灵醇美、空幽清静、平凡静谧等多层面、多角度的特征。  相似文献   

20.
自古以来,神话与文学创作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红楼梦》作为我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其中也有关于神话故事的演绎。作者以神话故事为媒介,使作品蒙上了虚无主义和宿命论的悲剧色彩,给这部巨著增添了许多神韵,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