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不同耕作和轮作下潮棕壤微生物生物量及周转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通过对下辽河平原不同耕作和轮作措施下潮棕壤微生物生物量C、N及周转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C、N的变化趋势表现为,表层(0cm~5cm)高于下2层;在免耕实施6年后表层土壤微生物生物量C平均比常规耕作高12.4%;在相对比较干旱的情况下,免耕土壤微生物更新比常规耕作快。图2,表2,参8。  相似文献   

2.
为了深化理解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土地利用存在的生态问题,研究了松嫩平原、辽河平原的地貌特征和土地利用信息,并根据存在的土壤限制因子和指示植物划分了生态土地类别。松嫩平原、辽河平原的地貌类型可划分为低台地、极高平原、高平原等6类,土地利用类型分为林地、草地、农田等9类,生态土地类别划分为甜土地类、盐碱地类、水湿地类和沙土地类,论述了各生态土地类别的生态问题及管理对策,讨论并间接证明了盐碱地形成的离子积累理论。图3,表7,参27。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用地分等定级理论与方法探讨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通过对级差地租理论和农业生产特点的分析研究,认为农用地评价的客体是作为生产资料的土地,评价的直接对象是能充分体现土地生产和劳动消耗差别的土地质量,提出土地生产率差别是农用地分等的依据,而劳动消耗差别是农用地定级的依据。在此基础上,分别构建了农用地分等和定级的数学模型方法。图3,参5。  相似文献   

4.
构筑了在使用农用土地时土壤侵蚀随时间变化的一般经济分析模型 ,并在分析中引入使用者成本这一概念 .本文得到以下结论 :1 .经济目标和可持续发展目标存在歧异 .一般而言 ,经济系统自身不能实现农用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2 .农用土地的现期使用会导致未来经济利益的丧失 ,这一现象可用使用者成本来表示 .我国现行农用土地的制度安排会使农民的使用者成本低于社会使用者成本 .3.为了实现农用土地的有效利用 ,减少土壤侵蚀的原地外部不经济性 ,应延长农用地的承包期 .  相似文献   

5.
南方稻田保护性耕作制的农民认知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四川为研究区域,通过农户调查,将农民对南方稻田保护性耕作制的认知进行了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四川两熟稻区普遍实施了保护性耕作技术,绝大部分是多种保护性耕作措施相结合。农民了解和接受保护性耕作技术的主要途径来源于邻近农户、技术推广部门和科研单位,有超过半数的农民是自愿接受的。有近80%的农民认为保护性耕作整体效果好,它对农户生计首先是省工省时,其次是节本增效,具有多重好处;农民认为其对稻田生态最大的好处是保持水土,其次是增加肥力:认为采取两种以上保护性耕作技术相结合的措施效果好的占到52,57%。大部分农民认为保护性耕作的主要缺点是没有明确的技术规范,传统意识仍然是保护性耕作技术在南方稻区推广的最大障碍,而技术服务体系与技术推广相脱节也是影响保护性耕作技术在南方稻区推广的重要因素,绝大部分农民认为保护性耕作技术能够在南方稻区推广开。图7.表4,参12。  相似文献   

6.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河南省农村城镇化水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因子分析法,选取最能代表农村城镇化水平的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社会进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4个大的方面的11个指标,对河南省18个地市的农村城镇化水平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省农村城镇化水平还很低,除郑州各方面发展较好外,其他地区在第三产业发展、区对外开发程度、农业劳动生产率等不同的方面有很大的差距,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中心城市扩张、建设多样化的小城镇、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等建议,以期对河南省的农村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利用2001~2011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入世以后贸易自由化对中国整体和不同地区农村贫困发生率、深度、强度三重维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全国范围内,贸易自由化程度的提高能有效降低农村贫困发生率,但却使农村贫困深度、贫困强度上升。分地区而言,随着贸易自由化程度的提高,内陆地区农村贫困发生率显著降低,沿海地区农村贫困发生率无显著变化;内陆和沿海地区的贫困深度、强度均显著上升,且这一效应在沿海地区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8.
我国废纸回收利用系统的成本-收益模型与政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我国废纸回收利用系统为研究对象,从收集、分拣、贮存、处理填埋、废纸制浆等环节出发, 对废纸回收利用体系的成本及经济、社会、环境效益进行分析,建立了该系统的成本-收益分析模型,运用情景分析方 法讨论了提高系统效益的途径. 结果表明,自由竞争市场下我国废纸回收体系的成本较高且收益单一, 具备规模化潜力和盈利空间;现有回收模式、渠道的规范化管理是回收利用系统完善的当务之急,在此基础上利用回收体 系效用改善政策矩阵,提出改善废纸回收体系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运用演化博弈论中的稳定均衡策略,从政府、企业、农民各自收益的角度,结合农村养老保险政策、基础设施建设、土地政策、剩余人力资源利用、私营养老机构竞争成本以及农村家庭子女数、养老人员对机构养老心理预期等影响因素,对京津冀地区农村养老机制演化进行博弈仿真。研究表明,在京津冀地区老龄化不显著期间,京津冀地区农村养老方面,政府无明显支持政策,企业也没有表现出强烈的进驻意愿,农民也主要以家庭养老为主;当京津冀地区老龄化发展到高水平阶段时,不同地区应该采取不同措施和政策,以期更好地为农民提供养老服务。  相似文献   

10.
农民增收一直是中央农村经济工作重点关注的问题。以棉花生产价格对新疆农民家庭经营纯收入的影响为研究重点,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利用1988—2007年的数据进行了测算。结果显示:棉花生产价格对新疆农民家庭经营纯收入具有重要影响,而且家庭经营纯收入逐年互相影响,增加农民收入将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过程,所以应当作为一个长期目标。另外还测算了棉花生产价格对家庭经营纯收入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进行了分析比较并给出了政策建议。图1,表2,参12。  相似文献   

11.
生猪规模养殖生态能源系统是实现企业、农户、政府共赢的沼气综合利用系统.针对该复杂系统存在的农户退出系统意愿增强、企业为农户进行沼气原料供应意愿降低、政府对沼气工程后续维护重视程度低等有序性减弱现象,课题紧扣系统结构复杂性和系统有序性演化,结合问题多学科交叉的特点,利用研究系统结构复杂性的系统动力学方法和研究系统有序性演化的自组织理论,在分别进行系统反馈分析和系统自组织演化机理分析的基础上,抓住自组织动态演化系统和系统动力学流位流率系的动态复制这一共同特性,开展由自组织动态演化系统构建系统自组织演化流率基本入树模型的理论集成研究,实现对具有系统结构复杂性和系统有序性演化问题的综合研究,得出:任意的自组织演化动态复制系统均能建立以流率变量为根,以流位变量为尾,且流位变量和外生变量直接控制流率变量的流率基本入树模型,即系统自组织演化流率基本入树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江西德安生猪规模养殖生态能源系统进行反馈调控仿真研究,得出:提升生猪规模养殖生态能源系统主体变化率、系统发展阈值、系统内部的合作效应有利于促进系统向有序转化.  相似文献   

12.
价格大幅波动以及猪肉安全是困扰我国生猪产业的两大问题, 要从根源上解决, 必须提高农户饲养规模, 并建立农户和公司之间的直接稳定关系. 研究在"公司"和"农户"直接联系的生猪供应链中, 农户规模需要多大才能使得供应链契约稳定, 并进而保障猪肉安全呢?认为公司和农户相互之间进行专用性资产投资, 按照饲养规模和合作周期的关系, 把公司和农户的交易成本(含专用性资产投资)分为四类, 并构建了各自的成本收益函数, 对函数定性分析认为: 无论是对于农户而言还是对于企业而言, 对单个农户的饲养规模都具有一定的要求, 单个农户的饲养规模太小则长期契约无法保障, 品质也没有保障. 在此基础上定量求解二次型规划, 并进行数值模拟, 得出结论: 单个农户的饲养规模越大, 则公司与农户的合作年限(即契约长短)越长, 农户的饲养品质越高, 猪肉安全越有保障; 其原因是单个农户的规模越大, 相互投入的专用性资产越高, 越愿意建立并维护长期契约关系. 且农户投入的专用性资产(包括规模专用性资产和品质专用性资产)等于企业为该农户投入的专用性资产与农户饲养边际变动成本之和的1/2.  相似文献   

13.
运用实物期权理论, 通过求解不变产出和可变产出条件下企业最优投资时机和最优投资规模的解析表达式, 比较研究了两种不同条件下同时选择最优投资时机和最优投资规模的决策问题. 研究表明, 不确定性增大了企业的等待价值, 企业将推迟投资, 增大投资规模; 最优投资规模仅与预期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相关, 与反映市场需求的某一个实现值的大小无关; 可变产出条件下, 企业具有更大的投资临界值和更大的投资规模. 不确定性降低了企业产能利用率, 导致了过度投资的存在; 同时, 在可变产出条件下企业的产能利用率更低.  相似文献   

14.
生态农业规模化经营策略的系统动力学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农业的规模化经营涉及规模化种植农地的获得、生态养种技术的采纳、生态农产品溢价的实现、环境的可持续性等诸多问题,是一个动态的复杂过程.以银河杜仲生猪规模养殖生态农业系统为例,构建生态农业规模化经营系统动力学模型.基于系统动力学仿真实验方法,对"扩大生态农业系统种植业生产规模、提高生态农业技术水平、完善生态农产品市场"三项生态农业规模化经营策略,设置相应策略参数,通过参数调控实施策略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扩大种植业生产规模能有效消除规模养殖环境污染,提高农产品竞争力;提高生态农业技术水平,对促进沼气资源的开发利用、降低沼液种植成本具有很好的作用;完善生态农产品市场,是实现生态农产品溢价、提高其社会效益的有效途径,影响着养殖主体开发与流转规模种植农地的决策.最后,基于策略仿真实验结果,针对银河杜仲生态农业系统实际,提出三项具体规模化经营对策.  相似文献   

15.
2000-2006年松嫩平原农田生产力时空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MOD17A3数据集2000-2006年年均NPP(净初级生产力)数据,对松嫩平原农田生产力时空特征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主要结论如下:①松嫩平原旱田空间分布梯度特征明显,由西向东生产力呈递增趋势。旱田占农田总面积的90.17%,低、中、高产旱田面积分别为93170km2、23963km2和18866km2,占旱田总面积比例分别为68.51%、17.62%和13.87%。低、中、高产水田面积分别为1567km2、12171km2和1091km2,占水田总面积比例分别为10.57%、82.08%和7.35%。②2000-2006年,松嫩平原旱田和水田NPP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总体均呈微弱的下降趋势,2000-2003年和2004-2006年为两个相似的NPP增加阶段。③气温与旱田和水田均呈极微弱的负相关关系,对旱田和水田生长存在微弱的抑制作用。降水与旱田和水田平均NPP相关系数分别为0.371和0.285,对旱田和水田生长的影响比气温明显,是影响松嫩平原农作物生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一种基于邻域熵的自适应调整滤波尺度的多尺度边缘检测方法,该方法根据当前像素点所处邻域内像素点的灰度分布的有序性,定义了邻域内灰度分布的邻域熵,以判定该邻域内是否存在边缘。同时分析了后选边缘的宽度,以定量调整边缘检测中的滤波尺度参数。实验结果和抗噪性能分析表明,这种方法可以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特别是对图像中弱边缘的检测效果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17.
武汉城市圈耕地非农化时空特征及其与粮食产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促使部分耕地非农化,必将对粮食安全产生影响。以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较快的武汉城市圈为例,探索了1992—2007年间该区域耕地非农化的时空特征及其对粮食产量的影响。研究结论如下:①武汉城市圈耕地非农化速度高于湖北省的整体水平;该区域大部分县域单元的耕地面积和人均耕地面积均呈现减少态势。②各县域单元耕地非农化速度与区位有密切的联系;区位好的县域单元,耕地非农化速度相对较快,反之则反。③从等级划分角度分析,大部分县域单元的耕地非农化规模与耕地非农化速度相一致。④属于高、中产田的县域单元耕地非农化的数量相对较少。⑤耕地非农化不一定会引起粮食产量的减少,还取决于粮食单产的变化方向和变化程度等因素。⑥因耕地非农化而造成的粮食减产规模与耕地非农化规模在空间上基本保持一致;每年武汉城市圈因耕地非农化而造成的粮食减产,相当于147万人的粮食消费量。图2,表4,参16。  相似文献   

18.
耕地压力评价模型的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标准人均耕地面积的概念。利用标准人均耕地面积这一指标对华北平原的安阳市1995~2005年耕地压力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该市耕地压力总的趋势逐渐减轻。分析了这一指标在耕地压力评价运用中的优点和存在的不足。图3,表1,参19。  相似文献   

19.
水土资源承载力及其空间组合状况是水土资源优化配置及可持续利用的重要参考依据.分析东北地区水资源、耕地资源的总体态势,从市域尺度对该区36个地级行政单元的水资源承载力(WRCC)、耕地资源承载力(LRCC)进行了定量评价与分析,并根据各评价单元WRCC与LRCC的空间组合关系将东北地区划分为4种类型区,提出各类型区水资源及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方向与调控途径.结果表明:东北地区WRCC、LRCC区域差异显著,空间组合存在"错位"现象,这种"错位"现象在北部及东部山区和松辽平原西部地区表现较为突出,其余地区二者空间组合的一致性尚好,其中松辽平原东部及三江平原地区水资源、耕地资源承载状况较好,东北沿海大部分地区水资源、耕地资源承载状况较差.图3,表3,参1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