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硅气凝胶超细粉的室温制备及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溶胶凝胶法经室温超临界干燥(SCD)制备出具有nm结构的硅气凝胶超细粉,研究了硅气凝胶超细粉的化学组成和微观结构.实验结果表明,硅气凝胶超细粉的平均粒径约为4μm,而这些微粒则是由直径为10~100nm的SiO2原粒子和孔径为10~90nm的气孔构成的.在硅气凝胶中含有一定量的羟基,具有较强的吸附性,比表面积高达546m2·g-1.  相似文献   

2.
硅气凝胶超细娄的室温制备及结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相似文献   

3.
姜鸿鸣  高金华 《山东科学》1997,10(1):16-21,25
本文讨论了气凝胶透明绝热材料的超临界制备过程,并对以往的制备工艺进行了改进。获得的制品具有气孔率高,比表面大,收缩率小,透明度高,导热系数小,催化吸附等特性。测试结果表明:透明度为90%,气孔率为95%,比表面为1000m^2/g,导热系数为0.015-0.020W/mk,是一种优异的化学材料。  相似文献   

4.
利用溶胶-凝胶法,结合超临界干燥技术制备出硅气凝胶.通过热分析、红外光谱分析及X射线衍射,研究了硅气凝胶在热处理过程中的组成及结构变化规律.利用扫描电镜观察其组织形貌随热处理工艺的变化特点,为硅气凝胶的结构改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有机气凝胶是一类由高聚物分子构成的多孔非晶凝聚态材料,具有独特的纳米多孔和连续的三维网络结构及极低的密度,高的比表面积和高孔隙率等特点.综述了目前各种有机气凝胶的制备方法,骨架结构、多孔结构和形态等的表征方法以及其结构可裁剪等特性,展望了其在理论研究、催化剂及载体、高效隔热材料、激光约束驱动靶以及作为碳气碳胶前驱体等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硅气凝胶是目前质量最轻的固体材料,俗称固体烟。其独特的纳米孔三维骨架结构使其在绝热保温领域性能卓越。该文从热量传递的三大途径入手,分析研究了硅气凝胶保温材料在气相绝热、固相绝热和辐射绝热方面的绝热机理。气相绝热方面硅气凝胶的纳米孔阻隔了气体分子的碰撞传热,固相绝热方面硅气凝胶极低的密度使得固相绝热性能优异,辐射绝热方面通过提高硅气凝胶的消光系数可以提高其高温辐射绝热性能。经过该文研究为进一步提高硅气凝胶综合绝热性能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利用能谱仪得到了硅气凝胶的K壳层电子能谱,测定的硅气凝胶Si在1s的电子电离能为1.711-1.762keV,并随颗粒尺寸的增大而升高,因而确认硅气凝胶的电子能谱也具有尺寸效应。依据量子化学原理,建立了聚硅酸钠米粒子簇模型,利用从头算方法,在HF/3-21G的水平上,用解析梯度技术全优化得到了纳米粒子簇的几何构型。根据Koopmans定理,计算了纳米粒子簇的分子轨道能级,得到了电子能谱峰的位置,理论计算Si在1s的电子电离能为1.862-1.875keV,其尺寸效应与实验结果的变化趋势一致。  相似文献   

8.
介孔固体新材料氧化硅气凝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氧化硅气凝胶是一种低密度、高孔隙率的纳米非晶固态材料,也是一种极具应用前景的介孔固体材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和超临界干燥技术,制备出品质优良的二氧化硅气凝胶,采用XRD、TEM、BET等手段对样品的比表面积、孔隙率及力学性质等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有机气凝胶及其碳化产物是一种新型,轻质,纳米多孔型非晶凝聚态材料,其成功制备与应用是气凝胶科学发展中的重大进展,由于其许多独特的性能,因而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前景,综述了各种有机气凝胶的制备方法,结构表征,性能及用途,展望了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非超临界干燥法制备块状SiO2气凝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正硅酸乙酯为原料,去离子水和异丙醇为溶剂,丙三醇为干燥控制化学添加剂,盐酸和氨水为催化剂,通过酸/碱两步溶胶-凝胶法合成SiO2醇凝胶,经过老化、表面修饰和溶剂交换等工艺后,在常压分级干燥条件下制备块状SiO2气凝胶。不均匀的毛细管力是非超临界干燥过程中造成凝胶破裂的原因,从减小不均匀毛细管力及提高凝胶强度2个方面确定工艺,采用非超临界干燥法制备具有优良性能的块状SiO2气凝胶。应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热失重-差热等分析手段及吸附-脱附技术对所得气凝胶样品进行结构分析和性质表征。结果表明,用此方法可以制备具有优良性能的块状气凝胶样品,该气凝胶充满两端开放的管状中孔,具有较大的孔隙率(97.1%)及比表面积(614.3m^2/g),孔径分布均匀并且集中。  相似文献   

11.
以正硅酸乙酯为硅源,用六亚甲基四胺为扩孔剂,采用溶胶-凝胶法,通过常压干燥制备二氧化硅气凝胶.着重考察了水解时间、焙烧温度等因素对二氧化硅气凝胶孔径的影响.采用FTIR、SEM、TG-DTA、N2吸附脱附等分析方法对二氧化硅气凝胶的骨架结构和表面基团、结构形貌和分散性、热稳定性和孔径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用六亚甲基四胺扩孔后的样品保持了二氧化硅气凝胶的骨架结构以及良好的分散性、热稳定性、孔径较大;同时,二氧化硅气凝胶的孔径随着焙烧温度的增加而增大,水解时间为24h左右时二氧化硅气凝胶的孔径不再变大.  相似文献   

12.
洛伐他汀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综述了国内外各种检测红曲中洛伐他汀含量的方法,总结了各种方法的特点,并将它们进行了比较。为从事功能食品功效成分检测人员提供信息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包络环面蜗杆传动的承载接触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罚函数接触有限元法分析了包络环面蜗杆传动的轮齿应力、接触齿面上接触力分布、接触区的形状以及接触中心的偏移状况,研究了不同载荷作用下瞬时啮合齿对间的载荷分配和接触区域的变化规律;并用三维光弹实验验证了在载荷作用下包络环面蜗杆传动轮齿间的接触应力分布和载荷分配情况,其实验测试结果与用接触有限元分析所得数据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14.
轴向受载的铁木辛柯梁的弯曲问题.在新近提出的一种铁木辛柯梁模型中,引入了一个反映变形过程中轴力方向的跃迁系数,基于此模型,解析地获得了多种边界条件下梁挠度的封闭形式的表达式.此外,采用数值计算验证当前结果的正确性,并探讨了跃迁系数对梁弯曲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动载径向滑动轴承油膜空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径向滑动轴承通过动压作用形成动压油膜来承受载荷,在几何间隙发散区会产生油膜空穴,存在油膜空穴区.油膜空穴的形成对轴承的静动特性有一定影响,而对于载荷变化的动载径向滑动轴承来说影响更为显著.本文用不可压缩流体空穴算法描述动载径向滑动轴承油膜分布,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动载滑动轴承的性能变化.  相似文献   

16.
快速制备纳米SiO2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溶胶-凝胶技术,利用正硅酸乙酯的水解和缩合反应,用NH4Cl作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在短时间内制备了纳米SiO2粉末。研究了pH值、水与正硅酸乙酯的体积比、溶胶凝胶温度和焙烧温度对纳米二氧化硅制备时间及其粒径的影响,并用粒度分析仪对SiO2粉体颗粒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采用此方法制得的SiO2粉体颗粒平均粒径为67.5nm,较理想的反应条件为水与正硅酸乙酯的体积比为10,反应温度为60℃。  相似文献   

17.
程序涂渍色谱柱内固定液和载体的比例按余弦函数程序改变。从理论上推导出程度效应与各变数之间的关系,对其色谱柱的特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建立洛伐他汀胶囊质量控制方法.采用VP-ODS(150 mm×4.6 mmi.d)柱,流动相为V(甲醇)∶V(磷酸缓冲溶液(pH=4.0))=78∶22,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38 nm,进样体积10μL,柱温为室温.洛伐他汀在0.004~1.000 g/L内,峰面积与质量浓度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99.19%(n=9),方法精密度RSD为0.32%(n=6),最小检出限3 ng.该方法简单,准确,重现性好,可应用于洛伐他汀胶囊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9.
未经改性的纳米SiO2,由于其表面强烈的亲水性,使其不能均匀地分散在有机介质中,限制了纳米SiO2的进一步应用,因此必须对其改性.为此,该文用甲苯-2,4-二异氰酸酯(TDI)和低级醇对其进行改性,用TG、IR、透水速度、活化指数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其在不同介质中的分散稳定性.结果表明:改性纳米SiO2的表面结构发生了有机化转变,表现为较强的疏水亲油性,其在有机介质中的分散稳定性得到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20.
选用十二醇作为改性剂对沉淀白炭黑进行表面处理.讨论了改性剂用量、改性时间和改性温度等因素对改性效果的影响,用极差分析及方差分析得出优化工艺条件为:改性剂用量30 mL十二醇/10 g二氧化硅,改性时间70 min,改性温度70℃,在此条件下改性后产品的沉降体积为3.55 mL/g,活化度为92.85%,吸油值为2.5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