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艺术直觉这一研究领域,在我国,先前一直被视为禁区。人们曾对艺术直觉问题抱有这样一种近乎幼稚可笑的态度,艺术直觉理论是资产阶级唯心主义美学家们杜撰出来的骗人货色。这样的见解,曾风行于我们的文艺学研究界,称雄了许多年,因此,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艺术直觉问题已是个无人问津的课题了。我们无视艺术直觉的存在,而它终于也报复了中国的文艺学研究界。当我们现在想要接近它、研究它时,它,这个狡黠的意识精灵,便大摆八卦阵,使我们远离不舍,靠近又不得,使我们在这个问题的研究上,至今仍在低水平线上徘徊。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文献史料,分析论证“日夜出”这一奇特天象的历史记载,很可能是特殊条件下的大流星或大陨星甚至是它们的尾迹所形成。  相似文献   

3.
图书分类标引疑难问题探讨——兼与李宏伟同志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书分类标引疑难问题探讨———兼与李宏伟同志商榷①李传益近年来,随着我国图书情报事业的迅速发展,图书情报的标准化问题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由于图书分类标引工作是一项科学性和技术性都很强的工作,它要求辩类的准确、归类的合理、标类的规范。但在实践中,图书...  相似文献   

4.
美的本质是什么?它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或者是主客观相统一的?古今中外,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众说纷纭.远的不说,仅建国以来,我国美学界对美的本质的认识,就有几派观点,多种说法.其中,以李泽厚同志为代表的一派的观点,影响比较大.李泽厚同志认为:美是社会的,又是客观的,它们是统一的存在.他批评朱光潜同志提出的"主客观统一"的观点,完全否认主观意识对于形成美的作用.他说:"承认或否认美的不依赖于人类的主观意识条件是客观性是唯物主义与主观唯心主义的分水岭."  相似文献   

5.
也评京师同文馆——兼与郑登云同志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教育史上,都把京师同文馆看作是我国近代最早的国家办的新学校。它究竟是什么性质的学校?办学成绩如何?在近代教育史上发生了什么影响,占有什么地位?历来确有分歧。郑登云同志的《评京师同文馆》一文(见本学报一九七九年第二期)读后很受启发。但尚有些不同看法,提出来商榷。希望得到帮助和批评。一郑文认为,京师同文馆是“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学校”。概括提出的论据  相似文献   

6.
直觉是人类感知世界的能方和方式,是深层思维的一种形式,直觉感受因人而异。重直觉是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重要特点之一。本文仅从直觉在艺术中的作用展开说明。直觉能引发灵感,直觉在对艺术形式的把握、艺术欣赏方面都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语文建设》1988年第1期发表了曾景忠同志《关于注释号及其在文中的位置》一文(以下简称《曾文》)。该文列举了注释号适用中的位置混乱情况,分析了导致混乱的原因,并且提出了确定注释号位置的原则。我们认为,《曾文》的最大意义在于提出了一个长期存在却被人们普遍忽视的同题,并对这一久而采决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这是必须充分肯定的。但是,《曾文》似乎还没有圆满地解决这一问题,并且,文中有些地方也是值得商榷的,本文拟就如何确定注释号在文中的位置略抒己见,为求论述得比较全面,与《曾文》的异同也就有所不避。  相似文献   

8.
1965年美国学者查德(L.A.Zadeh)创立了一门崭新的数学分支——模糊数学(FuzzyMathematics)。自七十年代以来,模糊数学在人工智能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现在,它不仅渗透到数学的各个分支,而且为社会科学的数学化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模糊数学的产生还提出了许多哲学问题,本文分析了其中的若干辩证法问题,并且在关于模糊性的主客观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一个新的重要的理论课题摆在我们的面前: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力是否是商品.这个问题,在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中没有现成的答案.在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学中,在几乎所有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中,都把“劳动力不是商品”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区别于资本主义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这种传统观点之所以  相似文献   

10.
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的需要,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服务,是高校写作课程的一个急待认真解决的问题,为此,高校写作教学必须现代化和科学化。刘欣同志在一九九五年《写作》杂志第十一期载文《写作教学要现代化科学化》,既没有对写作教学的现代化、科学化的内在涵义作出正确的界定,也没有对实现写作教学现代化、科学化的有效途径提出新的意见。笔者一方面深深地敬佩刘欣同志勇于探索写作教学新路的精神及其在写作教学上的不断尝试,另一方面又想对他提出的一些观点和做法谈点个人的不同的看法,以共同探讨高校写作教学的现代化和科学化问题,既求教于写作界的专家学者,又想和刘欣同志进行商榷,如有不敬之处,还望刘欣同志谅解,有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教正。  相似文献   

11.
张箭 《科技信息》2007,(36):27-29,39
进行中美军事能力的分析对比,就应该做到全面系统,包括军费和陆、海、空、核、航天、防空力量等的对比。不比其中的陆军、防空兵和中程弹道导弹等是极大的疏漏。在对比中既要了解美国的优势、长处,认识到自己的劣势、短处;也要讲清美国的相对劣势和短处,看到自己的相对优势和长处;还要总结出中美国力军力消长嬗变的趋势和规律。建国近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近30年来,中美之间的差距不是越来越大,也不是一成不变,而是逐步缩小。这样才利于树立信心鼓舞精神,也才符合实际。中国加快国防现代化建设、逐步增强国防实力的目的不仅是为了保卫自己国家的主权、独立和合法权益,而且还包括维护自己的领土完整,国家统一,制止分裂。  相似文献   

12.
图书馆在图书分编加工过程中,有一个书标的粘贴与否和书标粘贴位置的问题。据笔者所知,目前全国三大系统图书馆没有一个统一的规范标准,各自根据本馆分编加工图书的“祖传秘方”各行其事。这种混乱状况,不能适应图书馆向标准化、规范化方向发展的需要,应当引起图书馆界的重视,尽早趋于同一,使图书加工工作走向标准化、规范化。  相似文献   

13.
《语文月刊》1991年第9期摘自《人民教育》贺锡翔同志的《“√”的来历》一文。认为“√”来源于英国教师的手笔,其后,西学东渐,风俗交流,中国近代教育界也引进了这个既简便又明了的书写符号,正式用来表示学生作业正确无误。对这一说法。笔者不敢苟同。因为“√”并不是“进口货”,而是遭道地地的中国“土产”。  相似文献   

14.
《高祖还乡》是元代著名的套曲之一。作者睢景臣(一作睢舜臣)的生平事迹,据元人钟嗣成著的《录鬼簿》记载:“景臣,后字景贤。大德七年(公元一三○三年),公自维扬(扬州)来杭州,余与之识。自幼读书,以水沃面,双眸红赤,不能远视。心性聪明,酷嗜音律。维扬诸公,俱作《高祖还乡》套数,惟公《哨遍》,制作新奇,诸公皆出其下”。并附录了他所作的杂剧《千里投入》、《莺莺牡丹记》、《楚大夫屈原投江》等三种。《嘉庆扬州府志》卷六十二卷《艺文·集部·别集类》著录《睢景臣词》一卷。可惜这些作品,只剩一个目录了。睢景臣之所以名列元代优秀作家之列,主要是由于他制作的套曲《高祖还乡》不仅压倒了当时“诸公”所有撷取同一题目写成的套曲,就是放在全部元代套曲中比较,在思想上、艺术上也算得上是一篇优秀的作品。  相似文献   

15.
朱绪曾“吴敬梓生父为吴雯延”说和胡适“吴敬梓生父为吴霖起”说,各有可取之处,又皆存疑团。刘世德发挥胡适的缺失之处,致误。而陈美林提出的“生父嗣父”说是吴敬梓研究中的一大贡献,意义深远。结论:吴敬梓的嗣父是吴霖起,生父可能是吴雯延的详情,尚待深考。  相似文献   

16.
17.
古今中外的文学史,向我们透露这样一种信息:凡是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地位,因其思想性和艺术性而影响深远的作品,于博得广大读者欣赏的同时。评论界对其却往往是争议丛生,意见相左,看法很难一致起来。北朝乐府民歌《木兰诗》就属于此类作品。《河北师院学报》一九八四年第一期刊载的齐天举同志《(木兰诗)结构质疑》一文,其中一些观点和论述,笔者意为有提出商榷之必要。  相似文献   

18.
蔡锷不仅注重武装斗争,而且重视舆论宣传,早年曾以笔名发表了一系列诗文,反对列强入侵,抨击封建统治,宣传革命理论。对这些笔名,蔡锷生前并未提及。蔡锷逝世后,虽然人们通过蔡锷年谱得知孟博、奋翮生、击椎生是蔡锷的笔名,但长期无人对其进行过论证。1995年,曾业英经考证后认为,不仅孟博、奋翮生确是蔡锷的笔名,而且蔡锷还有个"劫火仙"的笔名。而对"击椎生",他未及考证。近年来,殷英提出了击椎生不是蔡锷的笔名而是殷承瓛的笔名的观点。但经笔者多方面考证,"击椎生"不应是殷承瓛的笔名,而应是蔡锷的笔名。  相似文献   

19.
鉴赏贯穿于绘画艺术创作过程的始终,因而艺术家的鉴赏力在绘画艺术创作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主要表现为鉴赏力是对再现到表现的提升,是对冲动到构思的提纯,是对修养变为水准的推进。由此可见,鉴赏力在绘画技术与实践、创作欲望与创作效率、艺术修养与创作水准之间发挥着中介和桥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在科学基本原理的创立以及科学命题的验证中,直觉起着重大的作用,而且直觉的信念为科学创造提供了强烈的动机,然后进一步论述了直觉能力就是自由创造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