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发展观以丰富的思想内涵、严密的内在逻辑,构建了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的科学体系。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当前中国社会所面临的基本问题。因而,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体系的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总书记在《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中提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指明了我们进一步推动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思路和战略,明确了科学发展观是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3.
科学发展观的灵魂是科学。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但发展要依靠科学,离开科学讲发展,"发展"的结果会给人民带来灾难。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对"以人为本"必须作科学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要做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必须讲科学,科学发展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要做到"统筹兼顾"必须坚持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科学方法论。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体系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再次指出,“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第一要素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已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指针。我们必须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切实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迅速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对形势的科学判断和决策部署上来,在应对挑战中抓住机遇,在破解难题中建立优势。把发展热情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把加快发展和协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新农村建设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道路。实现科学发展。要求充分发挥科技进步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科学方法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共中央按照科学发展观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总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的历史性选择,事关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大局,抓住了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根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任重而道远,只有以科学发展观所蕴涵的科学方法论为指导,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尊重主体,坚持民本方法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人民群众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主体地位,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  相似文献   

8.
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指针。科学的农业发展观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地协调发展;根本要求是统筹兼顾,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不断地增加农民收入,维护好、发展好农民的根本利益。因此,我市在制定农业“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时,始终贯穿了科学的农业发展观。  相似文献   

9.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大学生的发展,所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本文阐述了科学发展观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体现形式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高峰 《科技信息》2009,(28):I0076-I0077
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思想基础、指导原则和价值导向,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以人为本,促进新农村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呼和浩特科技》2005,(1):31-34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总结改革开放20多年经验,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提出的根本指导方针,是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中诸多矛盾必须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并提出“五个统筹”的目标和任务。这是一种全新的科学的发展观,以人为本是其核心,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一次重大突破。本文力图从以人为本发展观的要求着手深入分析河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具体差距。进而提出在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3.
依法行政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核心与关键。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应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依法行政要以“以人为本”为基本宗旨,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发展方式,以“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为基本目标,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基本原理为基础,用唯物史观基本原则指导社会主义建设,在实践中提出了“生产力标准”、“三个代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等重要思想,这些思想都是唯物史观在我国的科学运用与发展。  相似文献   

15.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认真总结分析国内外的发展经验教训基础上,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作出的重要理论创新,是指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指针。新时期江苏电子政务的发展,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富民强省、服务"两个率先"为目标,进一步拓宽视野,深化认识,理清思路,抓好落实。  相似文献   

16.
谈谈科学发展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发展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十六届四中全会上对“科学发展观”这一提法给予明确论述。科学发展观既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整个人类社会统一协调发展的指导理论,也是我们党所必须坚持的执政理念。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这样的战略思路,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全面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同时强调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入。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  相似文献   

18.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最新理论成果,它围绕社会主义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展开系统论述,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问题。文中从科学发展现所揭示的发展规律、发展价值目标和发展道路三个层次入手,把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体系概括为十论。  相似文献   

19.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的理论创新,其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也对高校德育内容的发展指出了新趋势、丰富了新内涵、创新了新体系、提出了新要求,高校德育内容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达到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战略要求.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统筹兼顾,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这种坚持统筹兼顾,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就是科学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课题,又是一项艰巨的实践任务,它直接关系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