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正午夜时分,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了刚刚入睡的X警官。"是谁在敲门?"X警官打开房门,只见一位女士在门口啜泣。"发生了什么事情?"X警官连忙询问。这位女士抽泣着说:"X警官,我丈夫王先生被人杀了!""发生了命案?"X警官吃了一惊,马上联系警局的值班警员小陈,两人一起来到王太太家。X警官发现王先生房间里没有明显的搏斗痕迹,只有两支蜡烛掉在地上,一粗一细,一长一短。  相似文献   

2.
正为了方便我,他竟愿意少收好几次诊疗费,激动得我道谢时都有些词不达意。讲起加拿大医疗,大家脑子里冒出的便是"福利好,看病不要钱"之类的优势。这是不争事实。不过,如果你没在加拿大看过病,就难以想象"看病难"的真正意义。我常说,这里等候速度会让人还没见上医生就先见了上帝。因此找个好家庭医生十分关键。我们华人由于语言原因,一般喜欢  相似文献   

3.
正我长大后想做一名医生,因为做医生可以医治病人。在我读二年级的时候,那年春节,是我一辈子也忘不了的——爸爸得了癌症。起初,爸爸觉得肚子不舒服,就到中心医院看病。爸爸告诉医生肚子老是痛,医生问爸爸:"你以前有没有得过胃炎?"爸爸说:"有。"医生接着说:"那可能是胃炎。"医生就开了些胃药、消炎针给爸爸。可爸爸吃过药、打过针还是没有好转,就这样持续了十多天。爸爸在同一所医院里换了两三个医生,用了一大堆大同小异的药,却没能正确地找出病因。后来,爸爸选择了另一家医院,碰到了一位好医生。  相似文献   

4.
1948年,当时英国执政的工党政府,为了笼络民心,缓和国内的阶级矛盾,公布了一项“公费医疗”法。英国的医生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各科病症都看的全科医生,他们也是家庭医生,专门为固定的患者诊病。另一类是医院或专门诊所的专科医生。英国的“公费医疗”法规定,凡是归“公费医疗”服务的家庭医生接待的病人都是固定的。按照规定,这些医生每扩大一个接待名额,不管有病无病,病重病轻,便可从政府领取医疗补贴二点八五美元,设备和行政开支补贴一点三五美元。因此这些医生为了追求收入,往往追逐看病人数。目前,英国每名家庭医生负责的  相似文献   

5.
如何聘请一位各适的律师,使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保障,以下几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6.
爷爷走了     
正那天,妈妈赶到学校,急匆匆地去班主任办公室帮我请了假,然后眉头紧锁着对我说:"爷爷走了。"爷爷很疼爱我,住在乡下老家。虽然从县城到老家只有40分钟的车程,我却不能天天见到他,只能在寒暑假见到他。爷爷是一位医生,种菜、养花是他的业余爱好。天晴的时候,他会带我去院子里劳  相似文献   

7.
正笑和哭,人人皆会,无师自通,似乎没有什么深奥的学问。不过,现在科学家已经证实笑和哭都是人体之友。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化学家法拉第经常头痛,四处求医,不断用药,却无济于事。一次,他遇到一位医生,医生询问基本信息后,给他开了一张处方,处方上赫然写着:"一个小丑进城,胜过一打医生!"聪明的法拉第得到启发,于是经常去剧院观看滑稽戏。丑角的精彩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对外贸易的进一步发展,目前有许多人以个人名义从事对外贸易,(尤其是“边贸”地区)。王先生是一位个体经营者,1994年3月,他在一茶楼喝茶时用电话与国外某位商人订立了份口头的买卖合同。合同规定外商的交货期为1994年6月份,但交货期已过,外商仍以种种理由不予交货。由于外商不按合同规定的交货时间交货,给王先生造成了严重的损失。王先生欲以外商不按期交货为由诉诸法律,他的这一行为能否受到法律的保护?王先生与外商订立的这份口头买卖合同应当视为一份涉外经济合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涉  相似文献   

9.
5月16日中午,家住重庆的王先生刚从广州出差回来,就接到了一位朋友打来的电话。  相似文献   

10.
家庭医生制度建设是关乎民生健康的重要问题。我国家庭医生制度建设尚处起步阶段,面临着政策漏洞、法律真空、人才匮乏、管理评估滞后等诸多难题。本文通过对丹麦家庭医生制度的文献研究和实地调研,聚焦其制度设计、资金结构、签约流程及团队建设,剖析家庭医生制度实践中成熟的"丹麦模式";并结合我国家庭医生制度建设现状,从制度法规建设、优质人才队伍建设、管理评估机制建设及医疗信息共享平台建设等四个维度提出建议,以推动我国式家庭医生制度的建设发展。  相似文献   

11.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居家老人提供连续性的健康管理和医疗护理服务,已成为居家型医养结合模式的重要策略。但针对老年人这一群体,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还存在以下问题:全科医生数量不足、质量不高;服务内容细分性不强;服务方式局限于医疗机构坐诊,信息化技术应用较落后;资金投入、医保报销和分级诊疗衔接机制等配套措施还有待完善。对此,该文提出了优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介入居家养老的策略:大力培养高素质的精通老年医学专业的家庭医生;细分签约服务内容,针对不同类型的老年人提供分类指导服务;借助信息化技术,打造医养结合"云服务"平台;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完善医保政策和分级诊疗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2.
大奖得主王先生因"非典"疫情的发生而被迫放弃旅游计划,在家闲着没事儿,随便写了三四千注彩票,其中的一注号码为"5481286"的彩票,幸运地中得了吉林体彩(10选7)第03041期500万元特等奖.在全国防"非典"抗"非典"的行动中,王先生可称得上是因躲避"非典"而获得收益的第一人.  相似文献   

13.
宇航员是百里挑一的,个个都体魄强壮,但在远离地球的太空中也会生病,而且并不少见。医生对他们的健康状况负有重大责任。医生可以决定是否中止飞行,或者在地球上为他们远程诊疗。俄罗斯一位著名宇航员回忆说:"我在‘礼炮-6’号空间站上工作时,有一天发烧了,体温38℃,头嗡嗡响,服用了空间站带的药。上帝保佑,过了一段时间就好了,没造成什么麻烦。"  相似文献   

14.
无畏的一刀     
一位工人野外作业时被电击,心脏停止了跳动,做人工呼吸没有效果,一位医生恰巧在场,现场只有一把水果刀。情急之中,这位医生用这把小刀切开病人的胸腔,将手深入胸腔,堤动心脏使之恢复跳动,  相似文献   

15.
在阜新市,记者听人们讲了这样几件奇事:一位没进过校门、出身贫寒的放猪娃,能够施展回春之术,用小草小药占胜癌魔;一位战功赫赫的"地下党"弃官不做,甘当医生,以救死扶伤的精神,为人民多做点贡献。记者还听说,有位女子,不坐铁交椅,不捧铁饭碗,不拿铁工资,白手起家力挫群雄办起了一个填补空白的中医药研究所,眼光瞄准了全国,雄心是服务人类……富有神奇色彩的"传说",使将信将疑或半信半疑的记者产生了浓厚的采访兴趣。于是,记者走进了阜新市中医药  相似文献   

16.
那就是禅     
王田是一个精于医术的医生,不过仍有许多病人死去,因此每天都惧怕死的阴影。一次在出诊的路上,碰到一位云水僧,王田于是就请示道:"什么叫禅?"云水僧回答道:"我也不知如何告诉你,但有一点可以确信的是,一旦会了禅之后,就不用怕死了。"于是在云水僧的指示下,王田前往参访南隐禅师。  相似文献   

17.
卧龙,六年不见了.再见时,倍感亲切,山还是那么绿,水还是那么清,但人的变化可大啦.当年带领我跟踪大熊猫的胡锦矗教授,现在已回到南充师范大学执教去了,和我坐在篝火边纵论天下熊猫的夏勒博士,现在正转战在西北的山区研究雪豹.当时五一棚"棚长"周守德同志,现在是保护区管理局的副局长;而现在带着我们跟踪大熊猫的第六任"棚长",是刚从四川大学调来的一位大学生.负责接待我的邱贤猛还告诉我他的一段往事:六年前正当研究生学习结业的前夕,母亲千方百计要留他在成都工作,但他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读到了《大自然》杂志上发表的《珍珍,你好》,便毅然来到了卧龙自然保护区.除了派往英国学习一年以外,他就一直和大熊猫朝夕相处,做大熊猫的保健医生,还为饲养场的大熊猫首次产仔"兰天"贡献了力量.现在他又在研究微量元素和大熊猫繁殖的关系等课题,为挽救大熊猫闯出新路.这使我感到欣慰:没想到我的一篇文章竟动员了一位研究生来到深山僻野,把保护野生动物做为自己的终身事业.  相似文献   

18.
一本《日瓦戈医生》使他在西方获得了最高奖赏,也使他为苏联早春的寒流所扼杀。如今他终于能受到公正的对待了。有不少人知道,苏联有位作家写了一部名叫《日瓦戈医生》的小说,这本小说50年代中期在西方被译  相似文献   

19.
目的:加强口腔护理教学团队建设,提升口腔专科护理人员培养质量.方法:选拔、聘请医院口腔专科医生作为学校兼职教师,进行专业课教学.对口腔护理专业教师采用医院进修、医院兼职教师一对一帮扶等多种形式的培养.结果:有效提高校内专任教师的专科实践能力,使院内实践教学更加贴近口腔专科实际工作,学生均能掌握"四手操作";兼职教师教学水平不断提升,教学效果明显提高,部分兼职教师获取高校教师资格证书,构建了结构合理的"医护一体化"口腔护理教学团队.结论:"医护一体化"教学团队的构建,有效提升了口腔护理人才培养质量,同时也促进了教师、医生自身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光阴荏苒,一去不回,我已99岁高龄。自30岁左右起,我就迈入了整形外科的大门,迄今已70年。整形外科源自欧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萌发。一位美国整形外科医生曾说过,"整形外科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产物,是在战争中磨练出来的一只金凤凰!"我认为,"整形"不足以反映学科的治疗内容,所以将自己科室的名称从"整形外科"改为"整复外科"。20世纪40年代初,我从医科大学毕业后,先在抗战后方从事救治工作,后来还参加远征军,到前线接受战火淬炼。战后,我公派赴美,随著名教授Robert.H.Ivy学习整形外科。两年后,我归国迎接解放。朝鲜战争爆发后,我参加上海抗美援朝医疗队,在鸭绿江畔建立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