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籽瓜植株(地上部)的生长发育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内蒙古地区有代表性的四个籽瓜品种植株(地上部)的生长发育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内蒙古籽瓜的全生育期为92-101d,籽瓜植株的生长发育可分为发芽期、幼苗期、伸蔓期和结果期,结果期分为前期(开花座果期)、中期(果实膨大期)、后期(种子成熟期).发芽期、幼苗期以叶为生长中心,伸蔓期、结果前期以茎为生长中心,进入结果中期以果实为生长中心不同生育分期长短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结果中期的差异上.  相似文献   

2.
兰州大板二号黑籽瓜新杂交种,植株生长旺盛,瓜子饱满、籽粒大,座瓜整齐、稳定,结瓜率高.与普通籽瓜品种相比,表现出苗快,秧苗健壮,极少发生病害.在杂一代利用方面,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3.
籽瓜中提取果胶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籽瓜是西北地区特有的农产品,尚未进行过深入细致的开发。对其富含的果胶进行研究、开发籽瓜深加工工艺,不仅开辟了新的果胶资源,而且对西北农村有着重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采用萃取方法从籽瓜中提取果胶,通过温度、PH值、萃取时间、浸提比(籽瓜重量与水重量之比)四个工艺参数对果胶收率做正交实验,得到的较优的工艺操作条件为:温度为85℃;PH值取2.5;萃取时间为2h;浸提比1∶1;所得高品质果胶的产率是14.1%。  相似文献   

4.
兰州大板二号黑籽瓜新杂交种,植株生长旺盛,瓜子饱满,籽粒大,座瓜整齐,稳定,结瓜率高,与普通籽瓜品种相比,表现出苗快,秧苗健壮,极少发生病害。在杂一代利用方面,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5.
随着人们对饮食结构多元化的追求,食品安全成为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热门话题,我国的食品安全法也对食品安全的限制更加严格。HACCP体系作为一种科学、简便、实用的预防性食品安全体系,它在预防与控制从食品原料生产、加工到贮运、销售等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潜在危害、最大限度的降低风险等方面具有明显的效果。籽瓜深加工是指籽瓜经过一系列工艺手段从中提取制备籽瓜浓缩液进而分离出小分子水分、糖分、膳食纤维和瓜籽的加工工艺。在生产过程中运用HACCP原理,既保证了从籽瓜到可食用性商品这一过程中间的食品安全问题,又扩大了HACCP原理的应用范围,为其他类型的农作物深加工提供良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温度和光照对富贵籽果实着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温度和光照对富贵籽果实着色的影响,为合理制定富贵籽的栽培技术措施,提高其观赏价值和调节观果时间提供依据。试验结果表明,当果实生长发育到一定程度后,较低的夜温(10~15℃)是诱导富贵籽果实变红的主要因子,而24℃以上的夜温则会抑制果实变红。此外,光照强度与果实着色密切相关,是影响富贵籽果实着色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在一定的光照强度(400~10 000 Lx)范围内,光照越强,果实变红的速度则越快。光周期对富贵籽果实的着色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7.
陈恩祥 《甘肃科技》2006,22(1):176-177,166
1999-2004年,把复配的座瓜去籽液按照一定比例配水后,用毛笔蘸取少许涂抹在当天开花的小母瓜表面,使西瓜座瓜率达100%,且座瓜力极强;使本来有籽的西瓜变得无籽或少籽;西瓜发育进程及膨大速度加快,瓜型周正,纹理清晰,瓤口沙爽;糖份含量提高1.6%,提早成熟4d,单瓜增重0.75kg,增产率达15.6%,经济,快捷,简便,省工、省时,省力;在葫芦、甜瓜、白兰瓜等瓜类作物上进行同样试验,均获得成功,现累计示范面积已达1620hm2。  相似文献   

8.
抗砧嫁接是解决重茬西瓜枯萎病大量死秧的有效途径。试验表明;供试4种砧木以葫芦最好,具有当地种源丰富,与西瓜亲和力强,成活率高,植株生长健壮,无枯萎病株发生,产量高品质好等特点。而黑籽南瓜种源困难,嫁接亲和力差,中后期枯死株占28%~68.4%,果实品质差。其余南砧1号,美洲南瓜,冬瓜等还不及黑籽南瓜,均不宜做西瓜嫁接砧木。  相似文献   

9.
籽瓜种子生长发育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内蒙古地区有代表性的4个籽瓜品种种子的生长发育进行了研究,将籽瓜种子的生育期划分为胚形期、胚熟期、乳熟期和完熟期4个时期.胚形期与完熟期种子干物质增长缓慢,胚熟期与乳熟期种子干物质增长迅速.胚熟期、乳熟期是提高种子产量和质量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10.
张海霞 《甘肃科技》2011,27(8):142-143,183
通过2007年靖远县高湾乡三场塬灌区旱砂田籽瓜滴灌工程的成功实验,对滴灌工程施工及设备安装积累的一些经验进行了总结并予以推广,为在三场塬灌区大面积实施旱砂田籽瓜滴灌提供技术保证。  相似文献   

11.
对分布于鄂西南的狭叶四照花果实测定果重、横径、纵径、果穗梗长、果形指数等指标,结果表明:(1)果实性状与果重的关联程度为果形指数>果实横径>果穗梗长>果实纵径;(2)产自利川市花板溪的果实性状综合评价最好.  相似文献   

12.
以燕山东段碣石山天然分布的木半夏果实为试验材料,对其果实的8个性状变异和各性状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果实性状株间变异比较显著;(2)果实各性状变异系数由大到小依次为空瘪率、果实重、果形指数、果实横径、果梗长、种子重、果实纵径、果肉率;(3)果肉率与果实横径成极显著正相关,与果形指数成显著负相关;种子重与果实重成极显著正相关,与空瘪率、果实横径成显著负相关,与果实纵径关系最不紧密;(4)建议在野生木半夏群体中筛选高果肉率和高种子重的单株时应分别进行,以果实横径的大小作为主要参考指标;在以观果效果为主的单株选择上,则宜果梗长短为主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3.
综述了国内外近年来在果树花芽分化、开花、坐果、幼果发育过程中内源多胺的生理作用和外源多胺促进果树开花坐果的效果以及多胺在果树开花坐果中的作用机制的研究报道,并对今后多胺在促进果树花芽分化和提高果树坐果率上的应用潜力以及在热带亚热带果树上的研究方向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果实性状的形成规律及性状间的相关规律,以深州蜜桃实生后代为材料,从第一次结果开始,逐年记载各单株的开花期、成熟期、单果重、甜酸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香味、苦味、果汁、着色度、果形和果顶形状,并在年度间进行趋势分析、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随实生树结果年龄的增加,果实生育期相对稳定,果实的内部品质有提高的趋势,外观品质受当年树体条件和环境条件的影响较大,多数果实性状在年民间表现了不同的相关和决定程度。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圣心芒果果实为实验材料,在不同异地条件下不同时间段分别采样,以果实生长日数、果皮色泽、果乳状况、果实比重以及可容性固形物5项指标综合确定果实成熟度,结果表明,于8月中旬采样的圣心芒果果实综合指标最佳,果实外观着色相对好,果实失水少,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到最大值,采样时果实流胶少或无,沉入水底部的果实相对多。  相似文献   

16.
为延长番木瓜经济栽培寿命,选取‘马来西亚7号’、‘红妃’两个番木瓜品种为材料,比较斜拉矮化树形和杯状树形的单株平均产量、单株平均结果数、单果质量、可食率、果实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果实维生素C质量比、果实氨基酸质量比、果实蛋白质质量比、单株经济效益.结果表明:随着树龄的增长,两个番木瓜品种两种树形的单株平均产量、单株平均结果数和单果质量呈下降趋势;两种树形对单株平均产量、单株平均结果数、果实氨基酸质量比无显著影响;杯状树形能保持与斜拉矮化树形相近的单果质量,提高两个番木瓜品种的果实可食率、果实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果实维生素C质量比,可能提高‘马来西亚7号’的果实蛋白质质量比; 杯状树形在斜拉矮化树形3 a经济栽培寿命的基础上又延长3 a的经济栽培寿命.  相似文献   

17.
火龙果起源于美洲,广泛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由于火龙果采用景天酸代谢途径(CAM)进行光合作用,耐旱性极强。广西岩溶地区石漠化十分严重,生态条件恶劣,结合火龙果的生物学特性,在石漠化山区引种火龙果并针对种植过程中存在的技术瓶颈,开展相关研究,在诸多关键技术上进行了创新和集成应用,促进了火龙果产业的快速发展,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本文总结和分析了火龙果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在以色列访学过程中参与火龙果相关研究的体会,探讨了开展火龙果国际合作研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阐述了广西发展水果业的地域优势,包括气候、宜果土地、果树资源及加工和运销条件等诸方面。  相似文献   

19.
就凤凰柚套袋处理对果实的外观、内质及农药和重金属残留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套袋处理的果实较未套袋的果实表面光滑、金黄、色泽均匀,病虫斑果、污染果显著减少,其中病虫果减少了31.5%、畸形果及污斑果减少了49%,裂果率降低52.8%,商品率提高了22.5%,且极大减少了农药和重金属残留量.套袋处理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基本没什么差异,但含糖量提高了14%,含酸量提高了6%,糖酸比提高了9%.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果实裂果的方式、种类、机制以及防止裂果的措施,做综合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