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科技成果》2013,(21):87-88
研究单位: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主要研究人:陈意叶凯郭顺刘景波苏斌张灵敏程南飞1984年,法国科学家Chopin和Smith分别在阿尔卑斯和挪威西部片庥岩区发现了超高压矿物柯石英,证明低密度大陆地壳曾被俯冲到地幔〉80公里的深度,然后折返回地表。上世纪90年代初,地质学家们在地表超高压变质岩中发现了金刚石,揭示地壳物质至少被俯冲到地幔120公里的深度。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技成果》2011,12(6):26-27
火山喷发是自然界中一项重要地质活动.一般认为,来自深部的岩浆,在地壳底部或在地壳内部形成岩浆房,在一定条件下,到达地面,形成火山喷发.地质学家常利用过去火山喷发的遗迹,研究地球内部的物质成分和深部构造过程等.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地震学家开始探索用地震观测网监测及预测火山的喷发.对火山的机理也进行了研究,并得到了一系列的重要结果.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技成果》2008,(3):45-45
由重庆市地震局预报研究中心承担完成的国家科技攻关计划“三峡重庆库区地震、地质灾害监测与防治技术研究”课题,针对三峡重庆库区地震、地质灾害监测与防治技术研究的薄弱环节,抓住三峡工程建设过程中(特别是蓄水水位变化过程中)有关地震、地质灾害的监测、预测、防治等科学问题,广泛收集整理已有资料和研究成果,争取蓄水前后本地资料和信息的获取和积累,边监测、边研究,为社会公共安全与和谐发展服务。本课题研究涉及区域地质地貌、第四纪地质及新构造运动、深部地球物理特征与断裂构造、区域典型地质灾害、区域地震活动、水库地震、工程地震、地壳形变等诸多地学问题。采用了3S技术、地面地质、遥感地质、深部地球物理勘探、地震及地壳形变和典型地质灾害观测技术等,开发研制了先进的灾害评估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并与俄罗斯、  相似文献   

4.
火山与水库地震监测预报关键技术研究的目标是,通过火山地震观测、GPS和大地水准测量、遥感分析、火山流体活动、野外地质调查与数值模拟等手段,研究火山区深部介质性质与应力状态,研究各种火山前兆活动的关系,探索火山活动预测与火山灾害评估的方法;通过典型水库库区诱发地震监测、地震地质环境和地震活动特征研究,探索水库诱发地震的活动特征、主要影响因素及其成因机理,探索水库诱发地震预测的有效方法,通过建立水库地震预测与危害性评估系统,为水电运行地震安全性提供辅助决策服务。  相似文献   

5.
在地表之下1000多公里的地层深处,地质学家出人意料地找到了大量的水。据估计,在温度达1000摄氏度以上、饱受高压的矿物岩里,水的含量可能是世界是所有大洋中水量的5倍。在地表之下650公里至2900公里的深处,是围绕在地核周围的高热、高压物质。日本东京科学  相似文献   

6.
在研究南海北部及邻区所处的太平洋构造域和特提斯构造域两大地球动力背景的基础上,结合南海北部及邻区海陆岩石圈不同构造单元的岩石圈物质组成和三维结构、莫霍面形态、上地幔速度异常分布等特征的研究,分析太平洋、欧亚、印-澳三大板块间的相互作用及拉张、俯冲和碰撞等板缘效应对盆地形成和演化阶段的制约,总结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的区域和深部地质背景。  相似文献   

7.
王学求 《中国科技成果》2011,12(10):22-22,26
地球化学勘查技术过去在矿产勘查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但随着矿产勘查向覆盖区和深部的转移,传统的地表地球化学技术受到了重大限制.我国小于500m厚度覆盖区面积约200万km2,因此对能探测这一深度的矿产资源直接信息的地球化学勘查技术的要求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8.
高温高压高密度物质状态是天体演化和核武器动作过程等必然经历的极端状态。高温高压高密度物质的压缩性质、不透明度和输运性质研究是理解高能量密度物理现象和动力学演化规律的基础,对国家重大应用研究具有不可或缺的支撑作用。高温高压高密度物质状态具有强耦合、强非线性和多时空尺度等特征,亟待理论和实验研究的创新。为解决上述问题,本项目将依托神光系列激光装置,将高温高压高密度物质性质研究分解为两个关键科学问题:(1)高温高压高密度条件下中低Z物质微观结构和运动形态的表征;(2)含高温高密度环境效应的复杂离子结构物理建模,采取"理论与实验结合、基础与应用结合"的方式开展研究。基于理论研究对实验的需求,发展新的实验方法与诊断技术,实验上将突破4项关键技术问题,同时通过设计针对性的物理实验,获得精密的实验结果,改进、发展并检验相关理论和物理模型,提升对物理规律的认识,并将研究成果及时转移到应用研究中。  相似文献   

9.
刘景 《中国科技成果》2010,11(18):38-41
同步辐射高温高压实验平台是由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重要方向项目、中国科学院科研设备研制项目和国家BEPC改进与未来发展专项共同支持,依托北京同步辐射大科学装置自行建造的开放性实验设施。实验平台是一个由多种实验技术高难度集成的实验装置,可以在极端的高温高压样品环境下利用同步辐射研究物质的结构和性质,用于材料科学、地球科学、物理、化学等学科领域的基础研究。该平台于2004年建成并投入开放运行,为国内的科学家提供实验机时,并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对促进国内高压科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0.
“大陆强震机理与预测”中期学术进展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从中国大陆地震的特点出发,提出了活动地块假说,用于描述中国大陆现今构造变形的特征和机制,探索大陆强震的发生机理和预测方法。活动块体是指被大型晚第四纪活动构造带所分割和围限、具有相对统一运动方式的活动地质单元,内部相对稳定,边界带构造活动强烈,深部受不同层次的拆离带或滑脱带所控制,绝大多数7级以上强震都发生在边界带上,而块体本身的运动具有相对统一性。本项目所提出的活动地块假说,从时间尺度上研究晚第四纪(10-12万年)以来的构造活动,着重强调与未来强震活动密切相关的现今时段;从状态上主要研究现今仍在活动、并且与未来强震有关的块体运动及相关的构造变形。根据地震活动、构造活动历史、岩石圈结构、地壳形变图像、地球物理异常及地球动力学背景等的差异,初步将中国大陆划分出5个一级活动地块和19个次级活动地块。不同的活动地块其深部结构是不同的,在全国尺度上初步获取了与活动地块划分方案相对应的中国大陆岩石圈结构的分区差异特征,同时还详细解剖了若干重要活动块体及其边界带的结构特征。GPS测量结果表明不同活动地块的运动方向、速度和变形方式均是不同的。除了初步建立活动地块理论框架之外,本项目还对成组强震与地块活动、剪切断裂的形成和失稳过程、地壳岩石的摩擦本构关系、脆延性转换与流变方式、大陆内部应力分配、迁移与成组强震发生关系开展了研究,并在地震预测和减轻地震灾害方面进行了新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1项目背景由于技术水平、资金等各方面的原因,过去采用地震勘探方法(如石油地震勘探),主要了解的是地球内部中浅层结构,而且绝大多数工作在地表进行;而一般工程地震勘探虽说在井内地震这方面开展了不少工作,但一般集中在100米以内。  相似文献   

12.
<正>"木卫三"不但是木星最大的卫星,也是太阳系中最大的卫星。根据哈勃望远镜的观测,这颗卫星蕴藏着一个巨大的地下海洋,其液态水含量超过地球。根据测算,这片地下海洋深度约为10万千米,相当于地球上最深海洋的10倍多。它存在于150千米厚、主要由冰层组成的地表下。木卫三是由伽利略在1610年首次观测到的,体积与水星相当的它是太阳系中已知的唯一拥有磁圈的卫星。从20世纪70年代开  相似文献   

13.
国家特种矿物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依托于桂林矿产地质研究院,由科技部于2000年5月批准组建,重点研发人工晶体材料、超硬材料、环保矿物材料和改性复合矿物材料四个方面的特种矿物材料及制品的高新技术和实用共性技术,跟踪国际上特种矿物材料发展的最新动向和国内外市场的实际需求,不断拓展特种矿物材料应用新领域,为形成具有我国特色的特种矿物材料产业体系源源不断地提供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和新装备.  相似文献   

14.
地球物质系统是一个多层次、多因素、多变量的复杂动态系统。地球、地壳屡经反复的沧桑变迁,地史发展极为错综复杂,留存至今的地质构造形迹往往残缺不全;地球深部奥秘既看不见又摸不着,只能靠先进的物探、化探技术和仪器设备间接测试与推断解释,恰如典  相似文献   

15.
热层位于远离地球的高空,在距离地球表面大约60英里(约97公里)到400英里(约643公里)的地方。这里是太空站和卫星运行的地方,空气非常稀薄。热层与人们想像中的样子——不受人类活动影响- -大相径庭,人类的活动对它可能产生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6.
2005年12月15日,以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为依托单位的国家863计划"深水油气地球物理勘探技术"课题,在北京通过验收. 课题在集成长排列大容量震源地震采集技术、研制高频数字海底地震仪(OBS)、研究和开发基于模型的地震勘探数据处理系统(MBP)与混合地震反演储层预测系统(HSI)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并在以下方面有所创新:  相似文献   

17.
地球大气层以外的广袤太空中,99%以上的可见物质都是由局地电荷密度近似相等的离子和电子组成的等离子体.……  相似文献   

18.
晓龙 《科学大观园》2011,(18):72-72
水真的是无处不在。最近两个来自美国加州大学的天文学家小组各自独立找到了宇宙中迄今发现的最遥远,规模最大的"水库"。类星体是宇宙中人类能观察到的最明亮,活动最剧烈的天体之一,而天文学家们正是在一颗距离地球约数百万亿公里的类星体附近发现了巨大的水汽存在。  相似文献   

19.
地球上有很多物质都不知不觉的在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其中危害生命最广泛的有10种物质:1.二氧化碳-大量的积累致使地球表面的温度显著升高,在生态和地球化学方面造成灾难。2.一氧化碳-大量积累会破坏同温层的平衡。3.二氧化硫-污染大气,形成酸雨酸雾腐蚀某些合成纤维及金属设备,引起并加重呼吸器官疾病。4.一氧化氮-是笼罩在城市上空的烟罩中的主要成分,影响人的呼吸道。5.碳酸盐-造成河流湖泊污染。6.汞-污染食品,尤其是海产品,人体中积累会损害神经。7.石油-流入海中,会破坏大海中的浮游生物、植物和鱼类资源,并污染海滩和港口设施。8.铅-影…  相似文献   

20.
针对墨西哥博格斯盆地海域复杂的地下地质条件与盐相关构造解释难题,在厘清研究区构造带划分方案的基础上,采取了"地质模式先行,地质与地球物理相结合解释,盐构造解释处理一体化"的研究思路,开展独立自主攻关研究,探索形成了一套复杂盐相关构造解释与评价方法,有效解决了盐相关构造圈闭落实与分析难题,获得了显著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