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古生物学家近日宣布,通过对化石的复原,他们发现了一种翼展达52米、长着满口刺状假牙(伪齿)的远古海鸟,它也是已知最大的飞鸟之一。1000万年前~500万年前  相似文献   

2.
《科学通报》2011,56(15):1240-1240
象类化石历来引人注目, 但大部分的发现都是一些零碎的牙齿, 完整的头骨少之又少. 最近,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王世骐和邓涛报道了发现于甘肃和政地区的广河豕脊齿象(Choerolophodon guangheensis) 新种头骨化石, 该文发表在《中国科学: 地球科学》 (http://earth.scichina.com/cn/dqml.asp)2011 年第4 期上. 这件标本弥足珍贵, 因为它是中国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的象类头骨化石. 广河豕脊齿象的时代约为1600 万年前的早中新世晚期, 时间已接近于中国出现的最早的象类(党河铲齿象下颌, 约2000 万年前), 而众所周知的黄河象的生存时代不过约250 万年前.  相似文献   

3.
研究人员在一篇论文中分析,40年前在埃塞俄比亚发现的人类遗骨,现在看来很可能就是已知最古老的具有现代人外表的人类化石。分析认为,这些化石来自现代人类的初期。研究人员确信,化石标本大约属于19.5万年前。此前,最古老的已知化石是约16万年前的埃塞俄比亚智人的头颅化石。根  相似文献   

4.
大约在600万年前,人类祖先开始从灵长类的猿猴中分化出来,走上了一条完全不同于其他动物的新路,最终创造出属于人类自己的社会,发展了属于人类自己的文化艺术、科学技术等等.  相似文献   

5.
正最近发现于中国一个洞穴中的证据表明,首批离开非洲的古人类去的是遥远的东亚,而不是欧洲。这项研究表明,现代人种——智人于12万年前~8万年前到达中国。这挑战了一种流行的假想:人类直到6万年前才离开非洲。新发现的证据还表明,智人可能曾多次离开非洲。这些都意味着,有关人类走出非洲的传统理论模型需要升级。智人于大约20万年前出现在非洲,但直到大约3.5万年前才到达欧洲。科学家推测,这是由来自尼安德特人(另一个古人种)的竞争和冰河期的寒冷状况所致。智人是一个热带人种,所以他们往东迁徙比往北容易。在中国湖南省道县的福岩洞里,科学家发现了属于至少13名智人的47颗牙齿。这些牙齿是在一层石笋下面发  相似文献   

6.
《大自然探索》2014,(2):9-9
正通过化石研究,科学家最近发现了在大约1500万年前~500万年前生活在澳大利亚森林中的淡水池塘里的一种巨型鸭嘴兽,其体长为1米,而现代鸭嘴兽体长仅为0.38米。这种巨型鸭嘴兽属于单孔目,此目仅有三个现代物种——鸭嘴兽和两种针鼹鼠,它们全都发现于澳大利亚和新几内亚。远古巨型鸭嘴兽的食肉动物特征和更大的牙齿暗示,它的饮食与主要  相似文献   

7.
翼龙生活在约2.2亿年前至6500万年前,曾统治着地球的天空.最开始的翼龙有较长的尾巴,而后来的翼龙尾巴较短,在进化链上这两者之间存在很长的化石空白期.中国地质科学院吕俊昌及其合作者研究了发现于中国东北的一批化石.这些化石属于一种新的翼龙化石,研究人员  相似文献   

8.
陈淳 《自然与人》2010,(1):13-15
轰动的发现1983年,德国梅塞尔化石遗址出土了一件化石标本。是一只雌性类似狐猴的灵长类动物,身高3英尺,年龄约为9个月,被叫做“艾达(Ida)”,学名为达尔文梅塞尔猴(Darwinius masillae)。达尔文梅塞尔猴属于一类已经灭绝的原始灵长动物——免猴下目,它的近亲有狐猴、蜂猴及婴猴。它生活的年代为距今4700万年前的始新世,虽然它离人类的出现至少要早4000万年,但是古生物学家认为,这件化石标本表明这种灵长类动物很可能是人类的远祖。  相似文献   

9.
尼安德特人是一种和现在人类有众多共同特征的、聪明的原始人类,出现于25万年前,却又在3万年前灭绝。他们为何会灭绝?一直是一个争论不休的谜题.人类学家最近指出,尼安德特人很可能因为其食人习惯造成了类似疯牛病的疾病流行,这种疾病使其人口数量减少、人口质量降低,最终造成其种族在3万年前灭绝。  相似文献   

10.
<正>科学家发现一块距今380万年的古人类头骨化石,属于目前已知最古老的南方古猿物种,这一新发现使过去关于南方古猿的进化假设蒙上一层疑云。湖畔南方古猿的头骨(左)及化石面部重建图海尔一赛拉西等人和塞勒等人报告了在埃塞俄比亚发现一块380万年前的湖畔南方古猿头骨(收集编号MRD-VP-1/1)。化石的表面重建部分叠加在头骨上,表示该物种颅骨区域先前仅有的已知部分,这些来自肯尼亚的420万年前的化石是上领骨(收集  相似文献   

11.
为什么尼安德特人消失于3万年前某一时候,而智人却继续兴旺发展了呢?去年4月份的一次”占生物学会议上.人类学家埃里克·特林卡斯和克里斯·拉夫宣布他们发现了一些线索:尼安德特人有更为强壮的胳臂,他们让自己的小孩疲于奔命。这两位人类学家研究了约2打尼安德特人和早期现代人的骨脂化石。这些化石全部来自近东一些发掘完好的遗址,其中最古老的属于15万年前。这两种人群都在不同的时期居住在那里。在新墨西哥大学工作的特林卡斯说,尽管人类学家不能确定这两种人所处的时期是否有部分重迭,但他fi’--J明显地有不少共同之处。”…  相似文献   

12.
《大自然探索》2013,(12):8-8
恐鸟是生活在5500万年前~4000万年前的一种不飞鸟,身高可达2米,喙巨大而凶恶,难怪科学家长期以来一直认为它们是冷酷无情的肉食动物。恐鸟生活在恐龙灭绝之后的时期,当时哺乳动物尚处在早期演化阶段,个头相对还较小,恐鸟被认为是当时陆地上的一种顶级掠食者。  相似文献   

13.
<正>关于现代人类起源,学界的主流理论是非洲起源说,即今天生活在地球上的每个人都是远古非洲狩猎采集者的后代。对于那片孕育自己的摇篮,我们试图通过每一场考古探寻,每一块化石遗骨,每一次基因分析,拼凑出它的更多历史。不过这些研究往往集中于现代人类,或者说晚期智人,在8万至6万年前从非洲扩散至其他大陆的历史。而当“出非洲记”结束以后——5万年前,2万年前,9 000年前,留在非洲的人类又经历了什么呢?关于他们的故事,我们了解甚少。(不管是离开还是留守非洲的晚期智人,虽然都算我们这些“现代社会人类”的史前祖先,但也属于解剖学意义上的“现代人类”。)  相似文献   

14.
一个国际科学家小组的研究表明,尤卡坦半岛陨星撞击事件早于恐龙灭绝30万年前就发生了,根本不能构成恐龙灭绝的原因。自从上世纪80年代墨西哥尤卡坦半岛希克苏鲁伯陨石坑被发现以来,科学家们一直相信它就是6500万年前的一次陨星撞击地球后留下的,并相信这次撞击导致了恐龙灭绝。  相似文献   

15.
科学家对人类基因变异的最新研究成果推翻了以前的假设,即大约4万年前现代人类在非洲出现,从那以后人类几乎没有进化。研究数据表明:人类正在迅速进化,在过去的4万年里,人类的进化速度加快了,特别是在冰期结束后的1万年里。我们已经不同于2000年前或1000年前的人了。  相似文献   

16.
真正的身世 变色龙和龟、鳄鱼等动物同属于爬行动物的大家庭,它们的学名叫做避役,在分类学上属爬行纲蜥蜴目避役科.变色龙最早于2 600万年前起源于非洲,  相似文献   

17.
鸟类     
《科学之友》2005,(21):56
大约15亿年前,一种会飞的大型爬行动物--翼龙曾翱翔于空中.其中最大的一种是翼齿龙,其翼展超过8 m,相当于一部房车那么大.  相似文献   

18.
王伴月  邱占祥 《科学通报》2003,48(2):183-186
甘肃东乡早更新世黄土底部发现松鼠一新亚科—— 高冠松鼠亚科(Aepyosciurinae subfam. nov.).该亚科以其单面高冠的脊形齿成为世界上惟一的具高冠齿的松鼠. 它的颊齿的形态结构与现在生活在非洲中西部热带和亚热带森林中的Anomalurinae的有些相似. 东方高冠松鼠(新属、新种)(Aepyosciurus orientalis gen. et sp. nov.)可能生活在高山林地或草地, 以比较坚硬的树叶、树皮或草为食. 这表明在更新世初期距今约200万年前青藏高原的东北缘, 经过抬升, 已经成为遭受切割的沟壑高山地带, 气候较干燥, 为东方高冠齿松鼠的繁衍生息提供了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19.
视野     
《大自然探索》2011,(11):4-9
琥珀中的恐龙羽毛 最近,古生物学家在产自艾伯塔(加拿大西部的一个省)的琥珀中发现了一系列恐龙羽毛,这些羽毛的年代在白垩纪末期(大约8500万年前~7000万年前),当时鸟类的先驱者早已展翅飞翔。  相似文献   

20.
最新研究表明,在过去几千年里,人类进化得非常快,比科学家想象中的还要快。 研究人员对来自世界各地的270名自愿者的DNA信息加以对比,希望了解在过去8万年间人类基因变异的情况。结果娃示,同5000年前的人类与3万年前灭绝的尼安德特人(右图)之间的差异相比,现代人类与5000年前的人类之间的差异要大得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