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3 毫秒
1.
四种杀虫剂用以防治美洲斑潜蝇的试验结果表明:20%灭扫利1000倍防效最好,残效期较长,保叶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在松褐天牛成虫补充营养期间 ,采用灭幼脲 3号微胶囊与其它农药微胶囊的混合制剂防治松褐天牛成虫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以灭幼脲 3号微胶囊加安高杀Ⅳ号微胶囊(杂环类 )防治效果最佳 ,无论是速效 ,还是 1 0天、2 0天 ,30天后的持续药效均达 1 0 0 %。灭幼脲 3号微胶囊加安高杀Ⅰ号微胶囊 (拟除虫菊酯类 ) ,灭幼脲 3号微胶囊加安高杀Ⅲ号微胶囊(拟除虫菊酯和有机磷复配 )防治的效果也较好 ,但 30天后的持效有所降低。灭幼脲 3号微胶囊加安高杀Ⅱ号微胶囊 (有机磷类 )的防治效果稍差。而单纯使用灭幼脲 3号微胶囊防治松褐天牛成虫的药效比不上混合使用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在柑桔病虫害防治上,要因时因地制宜,以农业防治为基础,搞好预防,同时辅以物理防治,保护利用天敌资源,在准确预测的基础上,有的放矢,科学合理施用生物和化学农药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4.
分别应用不同浓度的三唑磷乳油、甲胺磷乳油、水胺硫磷乳油等有机磷杀虫剂防治鞭角华扁叶蜂幼虫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500~2000倍的三唑磷乳油稀释液防治鞭角华扁叶蜂幼虫,72h后幼虫死亡率为40.3%~99.2%,其防治效果明显优于同倍数的50%甲胺磷,而次于同倍数的40%水胺硫磷,但三唑磷的残毒药效时间短,且防治成本最低,从维护生态环境及经济效益角度出发,三唑磷是种理想的防治鞭角华扁叶蜂的有机磷杀虫剂,值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红蜘蛛是为害柑桔生产的主要害虫。本文在观察研究其发生为害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防治策略、适期和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测定“绿满园”水剂对柑桔红蜘蛛Panonychus citri的田间防治效果及对非靶标生物金鱼Carassius auratus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64%“绿满园”水剂800倍和1000倍稀释液在施药后7d和15d对柑桔红蜘蛛的防治效果均极显著地高于对照杀螨剂:15%扫螨净和57%炔螨特,其中以800倍稀释液防治效果最好,15d的防效达97.21%,800倍和1OOO倍稀释液的防治效果差异不明显.金鱼的死亡率随“绿满园”浓度的升高和染毒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绿满园”水剂对金鱼的急性毒性小于阿维菌素.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新农药优乐得防治柑桔矢尖蚧的效果;并与其他四种农药进行了比较。结果为优乐得防治效果最好,经方差分析划线法进行多重比较后得出:优乐得与蚧螨灵无显著差异,但与其它三种农药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
柑桔树缺硼常引起落花落果,影响高产。缺硼症状为新叶皱缩畸形、黄小。原因是高温干旱或降雨过多,偏施氮肥。防治方法:改良柑桔园土壤,加强水肥管理,施用硼肥。  相似文献   

9.
柑桔分桔、橙、柑、抽、金桔、佛手和柠檬等种类,历来是我国人民喜爱的水果.柑桔果实不仅营养丰富,而且药用价值很高,经常食用,具有健脾强胃、美容减肥和防治高血压、糖尿病的作用:据日、美等国科学家最近的研究报道,柑桔果实中还含有抗癌、抗艾滋病的活性成分,因此柑桔的食疗价值越来越受到人类的重视.柑桔种类不同,其果实营养和药用价值有异.生活中正确地选用柑桔果实,除有利于人体吸收更多的营养外.还可以防病治病、强身健体.  相似文献   

10.
柑桔春季保花保果技术要点是:抹春梢、去旺枝,搞好花蕾期修剪,喷药防治病虫害,喷施调节剂保花保果,提高座果率。  相似文献   

11.
通过系统调查云南普洱茶园害虫的种类、生物学特性和走访茶农,本文分析了在云南普洱的茶园中,危害比较严重的6种害虫:茶小绿叶蝉、茶黑毒蛾、茶黄蓟马、茶蚜、咖啡小爪螨和茶盲蝽;得出了在当地茶园,尤其是一般茶园中,对茶园害虫的防治主要是药剂防治;记述了6种主要害虫的危害特点、生物学特性和防治措施;总结了当地茶园主要害虫的综合防治措施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概述了茶叶种植环节存在的茶叶质量安全类型及成因,探讨了应对技术措施和策略.茶叶农药残留、重金属和氟含量超标是目前茶叶质量安全的主要问题,产地环境不合格、农药肥料使用不当和茶叶采摘不合理是产生这些问题的重要原因.应对措施包括加强产地环境监控,改善茶园生态环境;加强生态防控技术,减少化学农药使用;加强替代农药和农药高效使用技术研究;加强肥料监管,努力提高肥料利用率;强化档案记录,建立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完善茶叶生产技术规程和产品质量标准,加强宣贯力度.  相似文献   

13.
 为了考查微生物对农药污染土壤的修复作用,本文从受农药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出一株对对硫磷有降解作用的菌株D10。采用室内培养方法,根据其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D10为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 sp.)的微生物。通过分光光度比浊法研究其最佳生长条件,结果表明,D10的最佳生长温度为28℃,最佳培养初始pH值为6.0—7.0。D10生长周期较短,在营养培养基中培养24h就可达到最大生物量,其培养的最佳C、N源,分别为柠檬酸钠和酵母粉。利用气相色谱检测菌株D10对对硫磷的降解作用,其24h的对硫磷降解率达到83.1%。通过对模拟污染土壤中对硫磷的降解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农药污染的土壤中对硫磷浓度为100mg/kg时,D10对对硫磷农药7d的降解率达到66.7%,显示D10对对硫磷污染土壤具有较强的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14.
福建茶园蜘蛛种类与种群动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福建茶区茶园蜘蛛开展普查和定期定点调查,初步查明福建省茶园蜘蛛有45种,明确了不同类型茶园天敌蜘蛛,有机生态茶园和综防示范园的害虫治理措施对蜘蛛有显著的保护作用,但综防示范园农药的使用对天敌蜘蛛仍然有一定的影响.此外,茶园耕作措施对台刈蜘蛛种群影响显著.蜘蛛是黑剌粉虱和茶假眼小绿叶蝉的重要天敌,尤其结网蜘蛛对其成虫表现出很高的网捕效果.  相似文献   

15.
应用超声辅助提取和分散固相萃取前处理方法结合气相色谱(配火焰光度检测器)建立了绿茶中13种有机磷类农药残留的快速分析方法.5 g茶叶样品用20 m L乙腈(含1%乙酸)超声辅助提取后,以石墨化炭黑与伯仲胺混合型固相分散净化,高速离心后氮吹浓缩复溶,过滤膜,用气相色谱-火焰光度检测器进行检测.在0.02-0.10 mg/kg的添加水平,13种有机磷农药的平均回收率是84.78%-116.72%,相对标准偏差是0.12%-9.32%,检出限是0.000 8-0.01 mg/kg.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性好,成本低,该方法已用于市面上销售的绿茶产品中有机磷类农药残留测定,结果均低于国家标准GB 2763—2012的最大残留量要求.  相似文献   

16.
杀虫剂防治橄榄星室木虱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卢金华  刘新 《武夷科学》2001,17(1):60-63
用 14种市售单剂和 6种混剂对橄榄星室木虱进行田间药效试验 ,结果表明 ,多数药剂对橄榄星室木虱具有良好的防效 ,但对施药后新抽梢上的木虱 ,除了 2 .5 %功夫乳油 2 0 0 0倍液 ,70 %艾美乐水分分散剂2 0 0 0倍液 ,1%威宝乳油 2 0 0 0倍液以及四季红和灭扫利混剂控制能力较强外 ,其余的药剂基本无控制作用 .同时 ,4 0 %氧化乐果乳油 10 0 0倍液 ,35 %水胺硫磷乳油 10 0 0倍液 ,5 0 %巴丹乳油 15 0 0倍液 ,2 5 %速灭威可湿性粉剂 15 0 0倍液 ,2 0 %灭多威乳油 10 0 0倍液 ,0 .2 %爱诺虫清乳油 2 0 0 0倍液 ,扑虱灵和灭扫利混剂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药害症状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含甲氰菊酯农药的模拟水样进行混凝活性炭吸附处理,分别考察了混凝剂种类、投加量、pH等因素对混凝效果的影响以及木质粉末活性炭投加量、吸附时间、pH等因素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对水样作常规混凝处理时,氯化铁的处理效果优于其他混凝剂,当氯化铁的投加量为20mg/L,pH为8时,甲氰菊酯去除率可达59.4%。对水样做活性炭吸附处理时,适宜pH范围为6~9,木质粉末活性炭最佳投加量为40mg/L,最佳吸附时间为70min,在最优吸附条件下,甲氰菊酯去除率可达81.6%。在最优混凝吸附条件下,氯化铁混凝协同木质粉末活性炭吸附去除甲氰菊酯的去除率均大于90%,对水中甲氰菊酯去除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蜂蜜中多种有机磷农药残留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敌百虫、敌敌畏和蝇毒磷为常用的防治蜜蜂天敌或虫害的有机磷农药杀虫剂,易在蜂蜜中产生残留,建立了蜂蜜中敌百虫、敌敌畏和蝇毒磷残留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同时测定方法。蜂蜜样品经乙酸乙酯提取、浓缩,用甲醇溶解残渣,液相色谱(LC)分离,电喷雾(ESI)-MS/MS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检测,外标基体曲线定量。3种有机磷农药在20~500μg/L范围内线性响应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4;获得的检出限均为0.1μg/kg,定量限均为4μg/kg。在加标浓度为10~40μg/kg范围内,平均回收率为78.5%~96.8%,相对标准偏差为9.1%~13.1%。  相似文献   

19.
为考察茶皂素灭杀害虫效果和对枯萎病原真菌的抑菌能力,采用浸液杀虫法和土壤杀虫法测定不同浓度的茶皂素对于蚯蚓的急性毒性效应;采用叶片药膜法考察茶皂素对小菜蛾拒食效果与毒力效应,采用平板法考察茶皂素对于枯萎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试验结果表明,浸液杀虫法灭杀蚯蚓的有效茶皂素浓度为0.3 mg/mL,土壤杀虫法7 d内的LD50为0.8 mg/mL;茶皂素对于小菜蛾主要是拒食作用;高浓度试药(>0.39 mg/mL)的茶皂素对枯萎病原真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茶叶中42种残留农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粉碎后的茶叶使用乙腈超声提取,再经石墨化碳固相萃取柱净化,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的选择离子监测(SIM)方式和外标法定量方法,同时分析测定了茶叶中的42种农药(12种有机氯、9种拟除虫菊酯、20种有机磷和戊唑醇)残留量。该方法回收率在62.5%~120.1%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5.1%,42种农药的检出限最低为0.3μg/kg,最高为9.2μg/kg。该方法快速、灵敏、准确,各项技术指标满足国内外农药残留检测的要求,能够应用于茶叶试样中痕量农药残留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