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读书     
《少儿科技》2008,(12):1-1
贾平凹是中国当代作家。他1952年出生在农村,从小爱读书,成年后也常常谈及读书、读书的方法等。1983年,他在写给其小妹的信中,就集中提到了读书。下面让我们来看看其中的片断。  相似文献   

2.
美国人不仅爱读书,而且热衷于“群体读书”,喜欢交流各自的读书心得。散布于全美城乡的成千上万个“读书俱乐邵”即是由读书爱好者自行创办的组织。“读书俱乐部”依其成员“成分”的不同而形形色色,其中有“母子读书俱乐部”、“退休工程师读书俱乐部”、“单身母亲读书俱乐部”、“癌症患者读书俱乐部”、“残疾人读者俱乐部”等等。一些读书俱乐部听上去还真有点不同凡响,如“百万富翁读书俱乐部”、“名人读书俱乐部”和“成功者读书俱乐  相似文献   

3.
读书三勤     
《青年科学》2010,(11):32-33
一个人成才成功的因素有很多,但其中重要因素之一当数能够勤奋读书。所谓勤奋读书,就是在博览群书的过程中,能够坚持做到勤思、勤记、勤写,这样,读书才能取得显著效果。勤思。勤思,就是在读书的过程中能够勤于思考、善于思考。  相似文献   

4.
林语堂先生是我国现代学贯中西的大家 ,其丰厚的学养除了得益于自身的天赋条件外 ,还在于他有着与众不同的读书观。林语堂先生认为读书的意义是使人“较虚心、较通达、不固陋、不偏执” ,反对过于功利化的读书目的。在读书的方法上 ,他强调“兴味” ,主张“寓读于乐” ;提倡自动读书 ,反对“灌输” ;主张精读与博览并重 ,等等。林语堂的读书观虽带有其个性特征 ,但对我们当代读书做学问的人是不无裨益的。  相似文献   

5.
买丽娜 《科技信息》2009,(33):I0081-I0081,I0065
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对干部的读书学习越来越重视,干部讲学习多读书已经渐成风气。国家总理温家宝也曾多次谈到:“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读书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关系一个民族的素质和力量,影响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一个不读书的人、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如果说一个人的读书习惯折射出的是他的精神追求,那么,众人的读书习惯反映出的则是一个时代和一个民族的精神气质。作者结合自己所学专业对宋人的读书之志、读书之勤、读书之乐、读书之法展开讨论,探究读书学习的精神意义。  相似文献   

6.
传统家训在进行家庭教育时都强调读书对于个人进德修业立世的重要性,并且多认为读书不是为了读书而读书、读死书;也不仅是为了博取科第功名而功利地读书;读书贵在明理践行、学以致用,最终目的是立德做人.传统家训中的读书价值观体现了中国古代有识之士可贵的读书价值取向和家教理念,有待于我们以当代的眼光,进一步加以研究与批判继承,这对于纠正当今家庭教育乃至学校教育过程中立足于实用功利,或贬低读书为学之价值,或重知轻行、重智轻德,忽视读书为学之内在立德做人价值的偏失有着重要的启迪.  相似文献   

7.
<正> 大中专学生课余读书问题,是个老话题,但现今仍有再议论一番的必要,从目前大中专学生课余读书的实际情况看,他们在为何读,如何读和读什么书等方面都存在误区,需要正确引导,以使读书活动更加健康地开展。 据调查,大多数大中专学生读书目的明确,计划性强,读书效果好。另外,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读书目的不明确,只是把书当作一种调味品,打发自己无聊难耐的时光。具体有如下  相似文献   

8.
每年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世界各地在这一天纷纷举办各种活动鼓励读书。在今年"世界读书日"期间,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和共青团中央等17部门联合发出通知,倡  相似文献   

9.
以<越缦堂日记>为基本材料,通过李慈铭的读书生活史,可以考察一个清季知识分子在知识失范的时代,如何通过读书来进行文化实践,以冀重建知识的规范.在日常读书生活中,李慈铭对娱情性读书行为的克制、在读书行为上对儒学表象的追求,都反映了一种秩序化的要求:由书籍的秩序来改变社会的秩序,由精神构造来改变社会构造.  相似文献   

10.
人生与读书都存在着两种递升式的境界:从自觉到自由。人生必经自觉的砥砺与历练,读书必经自觉的苦修与积累,才能最终进入审美自由的境界。在砥砺历练与审美自由的因果联系中,追求人生与读书境界的圆融合一;以儒家之境为本,以道家之境为用,以佛家之境为得,领悟"入"、"出"、"悟"的读书三昧;以吸纳式读书为起点,研究式读书为致用,审美式读书为终极,从而获得一种快乐而诗意的人生。  相似文献   

11.
在当今学习型社会,开展高校干部读书学习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高校要通过开展干部读书学习活动,大兴学习之风,努力培养“书香干部”。高校干部要充分认识读书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读书学习的自觉性和紧迫感;要把握重点,系统学习,合理安排读书学习的内容;要树立终身学习、主动学习、创新学习、务实学习、科学学习的观念,努力提高学习成效。  相似文献   

12.
基于调查问卷的大学生读书现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时代下大学生是否具有浓厚的读书兴趣和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并能通过多途径读书方式来获得学习能力,关系到当代大学生自身人文素质、社会生存能力,也关系到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建设.基于千份调查问卷的素材,对信息时代下在校大学生的读书兴趣、读书习惯、读书途径、读书类别进行调查分析,旨在研究在校大学生现阶段读书情况,研究大学生读书基本特点,找出存在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3.
高等教育中的研究型学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习的重要方式是读书,研究的重要方式是写作,而写作与创新密切相关.在大学教学中,应提倡和培养研究型读书.这包括周密而审视的独立式读书法和互惠的合作式读书法.这样的读书还可以配以一些写作活动,来进一步深化学习与研究.在当前的高等教育中,不仅要强调理念上的正确治学之道,更要注重其方法,将其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4.
读书学习在知识经济时代是人们生活的必需。作为领导干部读书学习更有特殊意义,通过读书学习能把自己锻炼成为德才兼备、知行统一、心身健康、勤政廉洁和谐型的领导干部。  相似文献   

15.
读书治学,也存在个营造学习氛围、运用最佳心理机制的问题。凡是读书有硕果、学业有大成者,其读书治学时,都能在良好的心理因素的统摄下,为自己创造出个利于钻研、求索的佳境。具体说来,读书治学良好的心理结构有以下几种,是谓“十心”。  相似文献   

16.
自古以来,知识分子被称为读书人、书生。可见,知识分子是离不开读书的。大学生作为正在成长中的知识分子,更是不能不读书。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的读书指导教育,使之学会有效的读书,应是高校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大学生必须读书 大学生必须读书,这本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可是,近年来,“读书无用论”的思潮在许多高校甚是流行的事实使我们不得不老话重提。先前,人们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而今却又信奉起“读书无用论”的观点,这种令人惊讶的变化不正表明了人们在此问题认识上的混乱吗?由此而言,加强对大学生的读书意义的教育决不是多余的。这个问题认识不清就谈不到有效的去读书。 关于读书的意义,古人谈论极多,最有名的莫过于宋朝真宗皇帝赵恒写的那首《劝学诗》。诗中写道;“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房不用架高梁,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有女颜如  相似文献   

17.
《曾国藩家书》包含了十分丰富的训导其子弟读书的真实思想,读书之道要有志、有识、有恒、读书之道在专,读书之道当谦恭,他还提出一些具体的读书方法,这些训学思想对我们进行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一)“惟书有真乐”的韩驹韩驹,宋朝著名诗人。他把读书当作一种乐趣,曾在一首诗中说:“欲乐诳凡夫,须臾皆变坏。唯书有真乐,意味久犹在。”诗虽然有些武断,但作者对读书的乐趣溢于言表,鲜明地对比,说明真乐惟有读书。多读书、多思考,慢慢地体会“意味久犹在”的真乐吧。  相似文献   

19.
刘贵华 《科技资讯》2012,(27):228-228
读书,让孩子收获知识;读书,让孩子们收获快乐;读书,让孩子收获健康;读书,让孩子收获充实。给孩子一个书的世界,让孩子创造出更加辉煌的明天。  相似文献   

20.
郭鹏 《科技信息》2009,(31):J0094-J0094,J0090
多读书,读好书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但对于怎样读书人们了解不多。本文就读书学习的方法展开说明,读书学习的方法主要是阅读、勤动笔和培养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