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什么是种群? 种群是个体的集合体.物种在其分布区范围内并不是均匀分布的,而是呈不连续的间断分布,因为物种只能在分布区内适于生活的地方存活,例如一种鱼只能在分布区内的各个彼此分离的湖泊中生活,一种森林鸟类只能在一片片互不相连的森林中营巢繁殖.这样,同一个湖泊中的鱼或同一森林中的鸟,就形成  相似文献   

2.
选定纵向岭谷区大保(大理-保山)和思小(思茅-小勐养)两段高速公路,采用对比分析、差异性分析等方法研究了高速公路干扰下沿线群落主要组分及其水平格局的变化.结果表明:(1)高速公路建设干扰下沿线乔木和灌木优势和亚优势物种的数量有所减少,草本优势和亚优势种群数量有所增加,并出现了入侵物种;(2)高速公路建设干扰下沿线群落中各优势和亚优势植物种群的分布格局将发生由均匀型或者随机型向集群型的转化,其聚集程度加剧,扩散能力增强;(3)高速公路沿线紫茎泽兰和飞机草种群的平均盖度和高度等指标均高于远离公路处,其频度在公路沿线200m范围内没有明显变化;(4)大保高速公路对沿线群落构成及种群分布的影响强度高于思小公路,两条公路在山腰路段的影响强度高于山顶路段.  相似文献   

3.
母乳是婴儿最健康、理想的营养来源,也是人类进化和文明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最新的宏基因组学研究表明母乳含有高达数百种细菌,而且包括一些常见的病原菌.母乳微生物菌群是人类与微生物协同进化相互适应的产物,而"微生物群落-宿主"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则应是保持健康母乳的基础.然而,迄今为止,从生态学角度对母乳微生物菌群的研究近乎空白.本文应用宏观生态学中的"中性"理论和Taylor幂法则分析探讨了母乳菌群群落多样性的进化和维持机制、细菌种间相互作用的机制以及由此产生的细菌种群分布格局.两项理论模型分析交叉验证了母乳微生物群落分布的异质性和非随机性特征,预示了群落中物种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生态位分化以及占主导作用的优势物种.  相似文献   

4.
西沙中新世生物礁演化与藻类的造礁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供了西琛一井425.25m的岩芯的岩石学、矿物学、岩石化学、古生物-古生态学的资料,论述了9属43种钙藻不同种群的化石埋藏学和造艇的特征、类型或模式;恢复了藻生态系统上群落演替到群落取代的演化过程,进一步指出生物演化(红藻门现瑚藻A3,nanhaiensis群落为绿藻门仙掌藻Halimeda群落所取代)与早中新世晚期-中中新世南海古海洋变化(海退135.51m)具有因果关系,这一结论一全球层序旋  相似文献   

5.
浙赣边区晚奥陶世腕足动物群落分布型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詹仁斌 《科学通报》1995,40(10):932-932
群落是指现代或远古同一时期共生在同一特殊空间的生物联合,是生态地层学研究的基础.群落生态是指群落所处的生境及其两者之间的相互联系.识别和划分群落,分析群落的时空分布及其演替规律,可以提高地层对比的精度,也是进行古地理研究和盆地分析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相似文献   

6.
刘来福 《科学通报》1986,31(15):1185-1185
种群的年龄结构和种群发展趋势之间的关系是一个有趣的问题。人们通常认为,老年个体过剩的种群是总体数量下降的种群,而幼年个体多的种群是趋于上升的种群。这一观点已经为许多生态学的文献和论著所引用。一般来说,种群的年龄结构可以给出一些关于它的未来发展的信息。但是仅仅从年龄结构上去判断种群的发展趋势,或者仅从它的发展趋势上去考虑种群的年龄结构都有可能导致错误的结论。这正是本文所要讨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朱培仁 《科学通报》1963,8(11):31-31
“群体”一词既是形态术语“群体”的歧义词,又是“整体”、“全体“、“总体”、“集体”、“综合体”或“复合体”的近义词或条件同义词,也是植物学术语“成员群”、“聚居群”、“种群”、“群落”、“生物地理群落”、“生物群落”、“植物群落”、“栽培植物群落”、“农业植物群落”、“植丛”、“群丛”、“群集”、“小群聚”或“大群聚”等等的俗称。这种多义  相似文献   

8.
太平洋灰鲸是现存鲸鱼中最神秘的种类之一,早在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之前,它们就已经开始每年从阿拉斯加以北的楚克海和白令海向南部班加海域迁徙,航程远达2万km.太平洋灰鲸被称做东方种群.灰鲸还有一个种群叫西方种群,生活在亚洲沿岸,由于污染和过度捕捞,它们已处于灭绝边缘,目前数量不足100头,远远达不到维持一个种群繁衍所需的最低数量,它们的灭绝已为期不远.  相似文献   

9.
机器的主人让机器思考AI,这只是一个很简单的缩写,但却包含了人类智慧中最雄心勃勃的一个目标:让机器模仿人类最感到自豪的行为——思考。人工智能并不是一种科学冒险,它实际上是技术的创新、生理上的认知和哲学上的担忧的集合体  相似文献   

10.
正最近,科学家在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岛海域发现了一群红色手鱼(Thymichthys politus),这是迄今为止人们发现的第二个红色手鱼种群。红色手鱼是一种外形非常奇特鱼,它顶着一个醒目的背鳍,仿佛梳着“莫西干”发型,还长着一对像手一样的胸鳍。红色手鱼活动的范围很小,因为它们几乎不会游泳,只用“手”支撑着身体缓慢爬行。红色手鱼非常稀少,之前已知的种群只有一个,据估计有20~40只。此次发现的种群生活在距离前一个种群不远处,规模也基本相当。近年来,由于栖息地消退、海水污染和物种入侵等  相似文献   

11.
<正>地球自诞生以来,合适的温度、适宜的大气环境和充足的水源,使生物从无到有,逐渐繁殖、演化。生命总是有限的,每一个生物个体都是一位脚步匆匆的"过客",历经生与死,化作泥和土。对于生物种群而言,也面临着同样的遭遇,新的种群不断诞生,旧的种群不断消失。特别是地球史上的五次大规模生物灭绝事件,导致地球生物种群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理解群落的动态变化是群落生态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但目前为止在较大尺度的森林群落中相关的研究还很少.基于本研究提出的一种群落动态的随机零模型,我们设计了一种度量群落动态变化的方法.在考虑群落内的物种组成、环境因子及空间因子可能对群落动态变化产生不同的影响的前提下,利用鼎湖山20 hm2大样地2次调查数据,采用方差分解分析了群落动态变化与以谱系结构为代表的物种组成、环境因子及空间因子3种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整体上空间因子是影响群落动态的主要因素.在小尺度上(30 m),环境因子有比物种组成更高的解释量;在更大尺度上,物种组成的解释量更高.随着空间尺度的增加,环境因子的解释量在40 m尺度达到最大(6.42%),增加到50 m后其解释力消失;与环境因子不同,物种组成对于群落动态的影响力从20 m的1.12%逐步增加到50 m的17.79%.研究发现,环境因子和群落的物种组成结构能够在不同的空间尺度上影响群落的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13.
亚马逊西欧娜—赛科日(Siona—Secoyz)印第安人以暂时的小群落为生活单位。人们一直认为,猎物来源和捕猎者的猎物消费是群落大小和消亡的控制因素。但是,很明显,情况并非如此。人们对一个印第安人群落进行了10年的研究,大约从它在厄瓜多尔东北部的阿瓜里科河(距它原来的家40公里)定居开  相似文献   

14.
汪永进 《科学通报》1995,40(1):48-48
作者研究江西414矿风化残积型高岭土时,发现一种由极细弯曲管体组成的蠕虫状矿物集合体.多种检测表明,弯曲管体由三水铝石和埃洛石(0.7nm)组成.这种特殊形态的矿物集合体在国内外尚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15.
刘来福 《科学通报》1990,35(14):1106-1106
可再生资源的持续收获是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生物种群作为可再生资源,其年龄结构在收获过程中是不容忽略的因素,在分年龄收获下生物种群最大可持续产量是制定分年龄收获策略的重要参考指标。有关这方面的研究自1973年以来已陆续展开。早期的工作都是研究线性种群模型的分年龄收获。考虑到线性模型的局限性,近年来已试图将分年龄收  相似文献   

16.
密度制约是自然森林群落物种共存的重要机制之一.然而,密度制约效应受生境异质性影响,生境异质性强的群落密度制约效应表现得较弱.北热带喀斯特季节性雨林是位于我国桂西南地区的重要植被类型之一,其具有水平空间的高度异质性和垂直剖面的多层次性的地质地貌特征.本研究基于弄岗北热带喀斯特季节性雨林15 ha动态监测样地第一次普查数据,综合分析了样地中每个生长阶段出现个体数均≥15的物种(共计96个)的密度制约效应,以及种群分布格局与生境的关联性.结果显示:(1)仅有14个物种表现出从小树到成树聚集度降低的变化趋势,即表现出密度制约自疏效应;(2)23个物种的小树周围出现同种成树的频率低于小树周围出现同种小树的频率,表现出小树相对于成树有额外的聚集格局,也即表现出密度制约稀疏效应;(3)通过Berman-test检验发现几乎所有物种的种群分布至少与一种环境变量呈显著关联性,且种群的所有个体和不同生长阶段均对某一环境因子表现出的显著关联性具有很好的一致性.研究结果从不同角度验证了弄岗喀斯特季节性雨林样地中仅有较少物种表现出密度制约效应,这可能与喀斯特地区极其独特的地质、地貌特征有关.此外,也可能是由于未将幼苗阶段纳入分析而造成的.  相似文献   

17.
生态系统对全球变暖的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温暖化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产生了深刻影响,是21世纪人类社会最为严重的挑战之一.作为地球表层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系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直接影响着地球和人类社会的未来.因此,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成为全球变化科学的研究前沿和热点.全球温暖化会引起植物个体水平上生理生态过程的变化,也会改变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水平上物种组成和结构的变化,最终可能引起一个地区生态系统类型的改变,并导致其生态系统功能发生转变.同时,生态系统的这种改变又会对全球变化产生反馈作用,减缓或者加剧气候变化的发生.由于地球表层系统的复杂性,对生态系统与全球变暖的相互关系进行深入持久的研究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8.
运用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的创新思维方式,引导学生处理集合体读图时出现的新结构,扩大知识面;利用分析思维的方式求解典型结构的集合体读图问题,提高求解问题的逻辑性,逐步提高直觉思维水平,加快求解问题的速度。  相似文献   

19.
探索群落构建机制的生态和进化过程是群落生态学领域的一大中心任务.在局部森林群落水平上,运用系统发育分析方法探讨群落构建规则是群落生态学的研究热点.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分子生态学研究组葛学军研究员等  相似文献   

20.
完整植物和外植体一粒种子离开母体后随着信息重新建成具有与母体类似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的一个完整植物。信息在胚里如何保持和如何表达,还了解得不很清楚。我们所知道的是由一个相当简单的受精卵,通过连续的有丝分裂,而且最先是不均等分裂,然后形成一个复杂而成熟的多细胞有机体。我们现在面对着一个具有功能特化、结构协调有一定模式的细胞、组织和器官的集合体,它们具有活着的有机体所特有的特征:它们的各个细胞,通过有内在联系的网络系统,在时间和空间上是固定的,这个网络系统,由各个基本粒子、分子、原子和大分子联结在一起,组成复杂的有机体。这个整体的任何部分发生变化,导致组成部分的不同排列以及在这个内在相互联系的网络系统中出现新的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