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宗教与科学是人类文化中极为重要的两大系统.从两者的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过程中,我们越来越清楚地看到,互为抗拒、互为融合的现象又是两者共存的不可分离的必然,恰如文化中的一对孪生姊妹,尽管时间的长河给人类文化的科学性注入了日益增多的比例,而人类文化宗教性的部分正在日益缩小.然而,这种“增多”与“缩小”却具有时间上的无限性.  相似文献   

2.
科学与宗教之争已经持续了数个世纪。通过理论分析与案例研究,可以发现,二者冲突的根源乃是决断本体论问题进而建立意识形态的野心。为达成这一目的,科学与宗教都非法地扩张了它们的地盘并侵入了哲学的领域。若是它们对哲学问题能保持谦抑的态度,其间的冲突也许更有可能得以消解。  相似文献   

3.
论宗教存在的必然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宗教和科学是与人类社会共存的一对矛盾。宗教追求的是人类最善、最美的精神极限的产物,科学是人类追求最高最真物质享受的产物,所以科学与宗教是人类“领梧并获得无限的主观本能”。宗教可以使人类收敛恶的本性,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平衡社会的不平等和冲突。因此,只要人类有物质和精神方面的追求,宗教的存在与科学一样就是一种必然。  相似文献   

4.
中世纪对上帝和神灵的信奉与膜拜,是人类所向往和追求的最高境界。进入近代,传统宗教衰微,一个最为重要的原因是科学的发展对宗教的消解。俄国与美国都是当今科技高度发达的国家,但是,它们的宗教信仰仍然存在,这说明在现代社会,科学与宗教并非绝对对立而不能相容。我们要全球性的呼吁科学与人文和谐发展,而且这个“人文”中应该包括宗教。  相似文献   

5.
生态旅游是当前国际、国内旅游界的热门话题。宗教生态旅游是一种具有宗教旅游、生态旅游之特色,但又不同于二者的新型文化旅游,它是人类寻求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发展,人类完善自身、创建新文明的产物。宗教生态旅游将成为21世纪的时尚旅游。  相似文献   

6.
宗教伦理与科学发展——对“默顿命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温“默顿命题”,从文化的角度揭示清教伦理与现代科学发展相容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一些学者的观点探寻宗教伦理对反思科学发展逻辑的意义,即在某种程度上有利规范科学发展,规避科学的社会风险。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承认宗教在人类历史中的消极作用的前提下,积极探讨了宗教的正面效应。宗教的同化作用推动了人类文化的交流与种族融合;宗教的凝聚作用有利于广大劳动人民团结起来与反动统治阶级进行斗争,许多国家和民族利用它战胜外敌,求得生存和发展;宗教在客观上也为人类的艺术和科技的进步起过促进作用。必须坚持正确的宗教政策,对宗教和宗教活动进行积极引导。  相似文献   

8.
《科学世界》2008,(6):86-89
什么是科学,什么是宗教,什么是迷信?科学因何有别于宗教、迷信,宗教与迷信又是如何区别?人类是否离不开宗教,信仰是人类社会的一种心理需求吗?为什么学科学的人居然会追随邪教?所有这些问题,令我们困惑不已。本刊对中国反邪教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从事了大半辈子科学史研究的王渝生先生进行了采访,请他从科学文化的角度解答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9.
古往今来,人们习惯于将"稳定"、"有序"视为人类共同体存在的正常状态,一定的秩序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前提和保障。与人类生存发展密切相关的诸多社会现象或客观存在,都会以不同的方式,针对现实秩序产生特定的作用和影响,宗教也不例外。宗教社会学对于秩序问题有着与生俱来的敏感和热情,从"人性宗教"到"公民宗教",类似"传统(宗教)信仰衰落后,社会如何可能"的问题构成了宗教社会学研究的现实依据和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10.
王海生 《科技信息》2008,3(5):110-111
宗教在我国社会中具有重要影响.正确、科学地认识和对待宗教与宗教问题,充分发挥宗教在我国社会中的积极作用,积极引导宗教与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因此,我们必须客观、科学地认识宗教的本质、特点及其在我国现阶段存在的原因和发挥的社会作用,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我国现阶段的宗教问题,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为我国现代和谐社会的构建服务.  相似文献   

11.
此次调查发现大学生们在对法轮功有较正确认识的同时,对一般宗教的本质和特征了解不足,并发出“科学能否战胜宗教“的疑问。所以,在深入揭批法轮功反人类、反科学、反社会的罪行的同时,要树立起科学精神和唯物论旗帜。目的不仅要剥下法轮功的画皮,更为重要的是扫除一切邪教产生的基础和根源。  相似文献   

12.
现代文化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以科学为主导的文化.在人类历史上,宗教、伦理、艺术都曾经主宰过某个时代,而自17世纪的科学革命及其所引发的启蒙运动和工业革命以来,科学牢固地保持着文化上的主导地位.科学探究的理性和经验方法,业已成为现代社会解决思想分歧的手段;科学共同体的自治规范,是现代公民社会分权自治的楷模.[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宗教美术作为人类宗教文化的一种审美形式,是一种群体的精神行为。宗教推动了人类美术文化的发展,美术又推动了宗教文化的兴盛。不仅宗教利用艺术,艺术在发展过程中也借助于宗教,宗教不但为艺术提供了题材、成为艺术表现的对象,而且宗教思想对艺术思维、艺术观念、艺术表现方式等,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宗教建筑、雕塑、绘画所展现的辉煌成就,给整个世界的艺术带来了夺目的光彩,宗教艺术因而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4.
金虹 《科技资讯》2010,(22):232-232,234
宗教文化是人类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影响到人们的思想意识、生活习俗等方面,并渗透到文学艺术、天文地理等领域,是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宗教以及宗教旅游资源作用的介绍,提出要坚持可持续性发展观和遵循一定的开发原则,从而引申出对其开发模式的探析。  相似文献   

15.
世界宗教发展趋势中的中国宗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球化的过程中,世界宗教发展呈多元化、世俗化趋势,宗教冲突明显增多。这种趋势对中国的宗教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的宗教思想主要包含两个层面:人类宗教和公民宗教。人类宗教是普遍的伦理道德,是人性善的表现;公民宗教体现国家政权的意志,是政治法律的延伸。现实生活中的普遍道德有维系社会的崇高价值,政策允许的民族宗教也有其积极意义。卢梭的宗教思想对于当前的道德规范和宗教问题,仍然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宗教与经济之间始终呈现一定的张力,二者过于紧张,会使人类的现世福祉受到影响,也会使宗教显得孤芳自赏;二者过于亲密,又会使人类的终极关切大打折扣,也会使经济只剩下物欲和贪婪。“神圣”与“世俗”的适当分工,“出世”与“入世”的适度契合,才能使人类的物质生活不断改进,精神生活有所依凭,故需寻求宗教与经济间的合理张力。  相似文献   

1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是正确理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宗教问题的科学理论,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的界定,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产生的国际与国内宗教背景,研究当前中国宗教形势,探讨如何处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宗教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人类社会经历了历史上最迅速发展的时期,这得益于多方面的因素。人们普遍注意到科学技术、科学知识在其中所起的至关重要的作用。20世纪兴起和发展起来的科学方法论,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从某种意义上说,科学技术知识是科学的躯体,而科学方法论则是科学的灵魂。  相似文献   

20.
宗教对于和平始终保持着高度关切,并通过特定的价值体系集中展现了人类的崇高愿望,推动了社会整体面貌的改善,为促成和平创造了条件。现代社会中的宗教虽然无法直接参与政治事务,但并没有完全被排斥在公共领域之外,可以与任何社会现象混杂在一起。有鉴于此,宗教必须密切关注全球化条件下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向,有效守护世界和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