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学校教育向来是科学传播的一个有效途径,而科学的发展则是富民强国的一条捷径。因而学校教育在富国强国中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作者将中国和日本近代化的历史过程作比较,试图从科学传播在国家富强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来论述科普对社会进步的重大作用。 一、“兰学”与日本的成功 “兰学”是日本明治维新前一门有关西方的学问,早期主要研究荷兰语、医学、算术和军事科学,后来发展成了研究物理、化学、地理学等的“洋学”,也就是现代的科学。 江户幕府后期,日本的许多大小城市,都出现了“兰学”研究家。“兰学”者师徒相传,形成了人数不…  相似文献   

2.
左宗棠的近代化及其思想渊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近代化,换言之,就是近代中国的现代化。近代中国,旨在追求近代化。洋务运动作为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标志,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左宗棠作为与曾国藩、李鸿章齐名的在洋务运动中建树较多的人物,可以说是中国近代史的开拓者之一。本文拟就左宗棠的近代化活动及其思想渊源作一初步探讨。 一、左宗棠近代化思想的产生和形成 左宗棠,字季高,一八一二年生于湖南湘阴一个农村知识分子家庭。他早年仕途坎坷,三次会试不第,过了40年的民间落魄生活,后来才以幕客的身份登上政治舞台。他生于封建统治的“衰世”,社会危机和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地主阶级中最活跃的中下层知识分子面对西方资本主义的大炮和本国农民起义的惊雷,关注阶级和国家的命运,为了挽救清王朝的统治,他们清醒地探索招致危机的原因,以“经世”自勉自励,在  相似文献   

3.
医学史著作在论说佛教医学对于日本的影响时,大多是顾名思义地从现代有关茶之保健作用的认识角度,评价镰仓时代(1192—1333年)僧人荣西所著《吃茶养生记》的医学价值。另一方面,在诸多有关“茶文化”的著作中,也同样可以看到对于荣西及该书重要历史地位与作用的论说——不仅是中国茶文化的传播者,而且是日本“茶道”的先驱。但实际上,该书的上卷是在佛教思想的指导下,将所有疾病的原因都解释为源于“心”,同时借助中国医学理论言说苦味对于“心”的重要作用,构建起佛教教义与世俗医学理论、脏器之“心”与精神之“心”一体化的理论解释和治疗方法;下卷又从鬼魅作祟的角度解释一些疑难病症的原因,提倡使用具有“灵气”的桑作为治疗药物。上下两卷构成了一个包含外治(苦味)与内治(神灵)两面的完整宗教医学体系。其后逐渐形成的茶道,也同样不是着眼于茶的保健作用。“茶”在“茶道”中,仅仅是一个道具。  相似文献   

4.
模仿与独立,是东方民族在西方文明冲击之下走向近代化这一过程中所必不可少的.百年前的日本知识分子,中村正直以模仿为己任.留学英国后,积极倡导西方的文明观.隔三十多年后的夏目漱石则以独立为原则,把自己留学英国的感受与国家、民族相连接,提倡“自己本位”、“日本本位”、“内发性的文明开化”.两位思想家的观念,反映了日本近代化过程的重要时期——明治时期的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5.
日本国营釜石铁厂(1874-1882年)与中国青溪铁厂(1885-1890年)的技术引进是近代西方钢铁技术向中日两国转移的开始.在对两家铁厂的技术引进过程进行详细梳理的基础上,探讨两家铁厂停炉失败的原因、技术引进的不同特征,以及它们对于日中两国钢铁技术近代化进程的不同意义进行比较,为进一步讨论中日两国近代化的差异提供案例.  相似文献   

6.
戊戌变法时期,梁启超鼓吹效法明治维新,试图通过改革来改造中国社会。维新失败后,他逃亡日本,久居日本,梁启超对日本近代化成功的原因有了相当深刻的认识。他意识到社会改革的成效,最终取决于国民素质的高低,于是主张改造中国的国民性。民国时期,他又围绕"二十一条"等问题,积极参与了对日外交活动,并对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野心有了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中国与日本均经历过一次封建法向资本主义法的变革,即法制的近代化。日本在法制转型中吸了西方先进文化与法制,脱离了中华法系的轨道,最终走上了富国强兵的道路,然而晚清政府的“修律”终究没能摆脱其在辛亥革命隆隆炮火声中分崩离析的命运,中国的法制始终没像日本那样走上“西化”的路,中华法系不复存在。从中日两国经济发展、社会政治、历史文化等方面入手,对这次法制转型之迥结局的深层原因进行探讨,对当前中国法制现代化进程应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国际间发生“道歉”的事常有所闻,最近,美国和日本之间就美国核潜艇撞沉日本渔船出现了有关道歉的“争端”,最终以美国的“下跪”了结。事隔不久,日本推出新版教科书,引起曾在二战中惨受日本侵略之害的亚洲各国的强烈反对。从这两件事中人们可以看出,日本对“道歉”是有“双重标准”的。严于责人客观地说,对于撞船事件,美国一开始就持认真态度,撞船  相似文献   

9.
康熙亲政的半个世纪,中西文化冲突主要表现为天主教在中国的传播遭际。康熙对西方文化既有亲和致用心态又存“体”“用”矛盾的心态,当西方文化之“用”危及封建清王朝之“体”时,即行禁止,他对“扬汤之争”和“礼仪之争”的处理反映了他这种复杂变化的心态。中国在康熙时代的中西文化碰撞中由初始的开放趋向封闭,终未能涵化出一种新型的文化,中国没有主动地走向近代化,从而落伍于世界近代化潮流。  相似文献   

10.
“中体西用”的洋务教育,是中国教育改革的起点。对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影响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成为近代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新的课程内容、教学形式和教育管理的出现,推动了教育近代化的进程;留学教育的推行,使中国近代教育主动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第一次明确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与先进文化的关系,建设先进文化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在新时期和新形势下,要保持党的先进性,必须全面坚持“三个代表”,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为此,党必须站在时代前列和世界科学文化的制高点,带领人民努力创造出反映时代前进要求和历史发展趋势的先进文化,为现代化建设事业提供理论武器、精神动力、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2.
从现代社会发展理论来看,国情并不是单纯的具体状况,不只是简单的“人口多、底子薄“的特定事实。中国现代化发展必须面对“事实本身“,即中国的发展国情。各民族必须根据发展的具体情况探索相应的发展策略。在现代化建设一发展中要以马克思主义态度分析和研究时代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13.
日本"遣隋使"来华目的及年次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中日历史文献分析,输入佛教和学习隋文化是遣隋使来华的主要目的.日本遣隋使先后于600、607、608、610、614年分5次来华.遣隋使在中日关系上具有特殊的历史地位,不仅是日本直接向中国全面汲取优秀文化的嚆矢,更是以后规模巨大的遣唐使的前奏.  相似文献   

14.
“道”始终是在中日两国的哲学史上本土思想的最重要的体现,无论是中国的“道教”还是日本的“神道教”.都对文化文学的发展有着绝对的影响和制约。但是中日古典戏剧中对“道”的体现却不尽相同:中国以“道化度脱”为主题的神仙道化剧成为古典戏曲的一个重要分支;日本则主要体现在其戏剧中潜藏着的“真实物哀”的美学意境。深入研究这一课题是中日戏剧比较研究的一个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15.
“内”、“外”文化是日本显著的文化特征。“不明确表达”、“简略表达”、“非合理性表达”以及“为对方着想”、“敬语表达”等构成了日语显著的语言特性。本文从日语语言特性的角度分析日本“内”、“外”文化特征,并对其形成的历史原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当前中部地区已经进入到一个深化改革的新发展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时期和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关键历史起点.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中部地区社会发展呈现出过渡性的新常态特征:经济实现较快增长,但社会发展水平相对滞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性虽整体提高,但仍存在轻度失调现象;社会发展能力较低,尚处于"低福祉增长"阶段;革命老区和贫困山区集中连片分布,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关键区域;由生存型社会向发展型社会过渡,由生存型福祉向发展型福祉转变;社会发展宏观调控由"社会管理"向"社会发展治理"转变.为此,中部地区要以增进社会公平正义和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和协调共进,创新中部地区社会发展治理机制,加快经济发展成果向居民福祉转换.  相似文献   

17.
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百年来反抗外国侵略中规模空前并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斗争,它结束了日本帝国主义在华的殖民统治,为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和契机。本文选取现代化的纬度,把抗日战争与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历程联系起来考察,以图说明抗日战争在中国社会现代化因素积累中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周易》是中华民族古代智慧的结晶,是人文型时间观的缔造者。其人文时间观对于整个中华文化乃至整个世界文化而言都具有重要的开创性意义。《周易》的时间观具有对于现代情境的应因性与机因性、矫正西方近现代时间观之偏失、语用学意义的现代运用、转化为复兴中华和中华民族的行动智慧等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19.
在明晰区域文化现代化基础上,构建了测度区域文化现代化建设程度的指标体系,以因子分析为测度方法,分析了2010年我国省域文化现代化建设情况,研究表明:我国省域文化现代化建设水平普遍不高;区域文化现代化建设水平可分为5类,类型分布呈橄榄型;区域文化现代化建设水平梯度明显;区域文化现代化发展模式各具特色.最后,文章给出加快我国文化现代化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四个自信"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四史"教育是中国共产党培养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重大教育实践活动,两者之间具有密切的内在关联。在理论逻辑上,"四个自信"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创新,"四史"教育是特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实践逻辑上,坚定"四个自信"是做好"四史"教育的思想保障,"四史"是形成"四个自信"的实践逻辑;在历史逻辑上,"四个自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政治保证,"四史"教育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前进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