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分布式虚拟战场环境中水陆坦克的视景仿真涉及很多开发阶段和技术难点。为此需要了解HLA/RTI和分布式虚拟战场环境的基本情况,然后结合63A式水陆坦克实际情况实现其分布式视景仿真系统。重点讲解了基于HLA/RTI的视景仿真系统的构建以及地形匹配和海浪生成两大关键技术。初步实现了水陆坦克在海战条件下的各种效果。  相似文献   

2.
海浪实时建模与绘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国内外目前典型的海浪建模和绘制方法的分析与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海浪模拟方法。该方法基于Gerstner-Rankine模型,引入了概率统计思想,采用视点相关的圆形网格,代替传统的普通网格完成海面高度场的采样,且能支持实时动态连续分辨率海浪表现的建模和绘制。运用此方法生成的海浪,既具有较高的真实感,又具有较快的绘制速度,满足了数字化海战场环境保障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可视球面海浪建模与绘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大规模海浪的快速建模和绘制是目前的研究热点,如何建立球面海浪模型和对可视球面海浪区域进行多分辨采样,是在数字地球平台上实现大规模海浪实时模拟的关键。为解决此问题,结合现有算法,考虑球面曲率影响,提出了球面海浪模型,以及相应的屏幕细分算法和海陆判断算法,解决了球面海浪模型存在的高纬度"压缩"现象,将计算和绘制限制在视点相关的可视球面海浪区域。实验表明,该方法适合大规模海浪仿真,其绘制效果逼真性好,速度快,能满足交互应用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战场视景实时仿真技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大比例尺地形、动态地形、地形的快速生成、海浪及舰船(含水陆坦克)尾迹、动态特殊效果等方面分析了战场视景仿真存在的困难,并总结了目前解决这些困难所采取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5.
针对分布式虚拟环境中三维模型占用的存储空间较大,不利于网络数据实时更新的问题,提出了利用分形技术生成场景模型的方法,并结合分形算法和 OpenGL 技术建立了一个海洋战场分布式虚拟环境SBDVE.研究了SBDVE中海浪、海底地形、纹理以及海洋植物等三维模型的分形算法及其模型存储格式,并构建了基于XML的分布式三维模型数据.  相似文献   

6.
战场环境的感知与理解是无人机实现规划、决策及控制的前提,是体现系统自主性关键特征的基础。首先分析了战场环境感知与理解的内涵,详细阐述了该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其次,设计了基于多机协同的环境感知框架,并结合自主控制等级分析了无人机战场环境感知与理解的技术体系,然后在此基础上剖析了当前制约无人机战场感知能力发展的各项关键技术。最后,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虚拟战场环境生成系统设计与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李敏  孙继银 《系统仿真学报》2005,17(5):1153-1156
虚拟战场环境是军事仿真应用的可视化平台。结合具体应用系统的研制开发,对虚拟战场环境生成系统的构成进行了论述,对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虚拟战场环境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探讨,包括基于复杂度的三维实体建模方法,三维地形的快速生成与漫游控制、多窗口与多视口、人机交互等技术的实现。文中所述及的系统已成功应用于某大型网上战役训练和作战指挥系统。  相似文献   

8.
可视化技术作为海军海洋战场环境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支撑技术之一,对水声战场环境的形象描述、直观了解以及智能化辅助决策具有重要作用。基于OpenGLShadingLanguage(GLSL)技术,在水下声场体可视化的基础上对能量场进行三维剖分技术研究,并根据不同的战术目的,研究了两种不同的切平面剖分绘制方法。  相似文献   

9.
虚拟战场环境中典型碰撞问题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冯善达  刘怡昕 《系统仿真学报》2006,18(6):1582-1584,1592
碰撞、碰撞检测及碰撞响应是虚拟战场环境中非常关键的技术,直接关系到最终仿真的效果。文中根据虚拟战场的特点,对碰撞响应技术进行了研究,深入分析了虚拟战场中常见的几类碰撞问题,重点对虚拟战场环境中导弹对目标或大地的碰撞检测及响应、运动目标与地形的碰撞检测及响应(地形匹配)以及视线的碰撞检测及应用等三个方面的问题进行讨论,并建立了一套科学实用的仿真模型,为解决军事仿真中的碰撞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战场透明度,需研究和发展以卫星信息为支持的战场环境保障技术。深入分析了卫星支持的战场环境保障的特点及信息处理流程;构建了面向服务的战场环境保障信息集成框架,提出基础平台层、数据组织层、核心服务层和作战应用层的4层框架结构;研究了支持该框架的关键技术体系及接口,实现了原型系统。框架打破目前纵向的各卫星系统自成体系、数据共享困难的局面,使得系统具有更好的动态性和可扩展性,便于用户根据不同的作战需求建立不同的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11.
仿生机器鱼尾鳍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的稳定性是仿生机器鱼高效推进的前提,而对尾鳍的稳定性控制是实现仿生机器鱼稳定性的主要方法。通过“二维波动板”理论,建立了三节仿生机器鱼的动力学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实验验证,由该模型出发,分别计算出水动力和惯性力引起的尾鳍驱动力矩的值,分析了该值与仿生机器鱼各个运动参数的联系。为仿生机器鱼的稳定性控制建立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在建立了某反坦克导弹目标瞄准线数学模型,红外视场锥面数学模型和红外视场重合长度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实现了对瞄准线高低角,方向夹角,瞄准线公垂线长度和交叉火力射击条件下视场重合长度的数学解析计算,从而确定了视场在空间的相互位置关系,为进行合理的阵地配置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最后进行了仿真验证。  相似文献   

13.
在收益等价性及应用的完整框架下对四类拍卖的收益等价性问题进行了总结、研究和探讨.在对收益等价定理进行推论和应用的基础上,确认了SIPV(对称、独立、私人价值)假设下四种拍卖期望收益与期望支付的等价性,推导了二价全支付拍卖的均衡竞价策略.在此基础上比较并解释了SIPV假设下四种拍卖均衡报价的排序关系.总结,比较并解释了关联价值假设下四种拍卖的期望收益的排序关系.指出不同的信息结构设定是影响不同假设下拍卖收益等价性和不同假设拍卖模型对经济现象解释能力的关键因素.最后,展望了拍卖收益等价问题的新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风险概念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分析了风险的概念,介绍了不确定性经济学、保险和金融三个领域中与风险有关的概念(效用函数,风险厌恶,保险,金融风险)和各自关心的主要问题(如风险的衡量,保费的确定,资产价格波动),以及一些重要结论(Pratt定理等)。  相似文献   

15.
移动视频直播指用户通过移动设备实时制作或观看视频的服务。近年来,移动直播APP快速发展,吸引了大量的用户,然而平台的最终成功取决于用户持续使用。本文聚焦于移动视频直播的互动性,以流体验理论、社会临场感理论和认同理论为基础,从心理认知视角探讨了互动性对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作用机理。通过问卷调查,共收集346份有效问卷,采用SPSS和PLS软件对假设模型进行验证。结果显示,移动视频直播的互动性通过提高用户观看体验(流体验、社会临场感)和主播认同进而影响满意度和持续使用意愿。同时互动性的各个维度对用户体验和认同感的影响程度存在显著差异。据此,为移动视频直播运营商的长期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6.
陈琪锋  戴金海 《系统仿真学报》2011,23(11):2352-2356
分析总结了航天装备体系作战效能评估的原则,提出了航天装备体系作战效能评估的Agent综合方法,将任务按子系统进行自然分解,分剐分析和仿真,得到各子系统的综合性能指标。以此为基础建立Agent效能综合模型,重,占考虑各子系统闽的交互、作战对抗和智能性等复杂因素,根据作战对抗仿真结呆得到体系作战效能。该方法避免了建立过于复杂的仿真系统,又比用各子系统效能指标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得到体系效能保留了更丰富的交互因素和系统细节,有利于得到符合实际的结论。通过案例研究,表明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持续载荷飞行模拟器运动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介绍了一种新型具有持续载荷特性的飞行模拟器的原理及系统组成,在此基础上,推导了其运动系统稳态数学模型,最后以某型载人离心机为运动平台进行了飞行模拟器验证实验,结果证明运动系统模型的正确,离心机运动平台能够满足持续载荷飞行模拟器提供载荷要求,且系统响应速度可以满足持续载荷飞行仿真要求。  相似文献   

18.
首先在分析MMDBMS体系结构的基础上,指出MMDBMS设计中的关键技术及其相互关系。本文的中心议题是多媒体对象特征的提取与索引,其中,在特征的提取方面概述了当前科技界在这个领域取得的成果;在特征的索引方面,结合已有的多维索引结构树,给出了一个适合MMDBMS的数据结构MIX-TREE。  相似文献   

19.
利用现有压裂井产油观测数据,采用动态数据处理方法,建立了月增油量的预测模型;依据预测结果,利用整数规划的方法,规划设计未来年度油田的压裂井数及压裂方式。  相似文献   

20.
通过建立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结合TOPSIS法测算城市竞争力,并对城市竞争力得分结果进行分析,提出了城市竞争力演变模拟函数和两种演变策略,然后采用多Agent仿真方法,给出城市群Agent学习算法,运用NetLogo仿真平台创建城市群竞争力演变模型,对城市群中不同主体选择自我提升策略和学习、合作策略过程进行模拟仿真,最终发现,提升城市群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是加强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学习与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