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础主义注重基本信念的出发点地位,而联贯主义认为基本信念是相互联系的,不需要出发点。美国哲学家普兰丁格对知识论的这两大派别进行了详细地比较和分析,认为二者背后隐含着"证据主义"的身影,故此基础主义作为论证出发点是可以接受的,但需要重新界定;而联贯主义抹杀了出发点,应予以抛弃。他如此区别对待,是为了建立起自己独特风格的以"保证"为核心的知识论大厦,而避免以证据主义为特征的"辩护说"。他的这一思想应引起学术界的哲学关注。  相似文献   

2.
JTB理论认为"知识即得到辩护或证明的真信念"。葛梯尔用两个反例对这一理论提出了质疑。胡塞尔《逻辑研究》在知识论上取得的突破在于,它在JTB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如何对信念进行证实的问题,并把知识看成是我们关于某个对象的信念在关于这个对象的直观中得到充实的过程。站在胡塞尔现象学-知识论的立场上来看,无论是JTB理论还是葛梯尔对这一理论的质疑都存在不少问题。  相似文献   

3.
"直接实在论"是一种由美国著名哲学家约翰·波洛克对辩护进行了自然主义的解释之后提出的辩护理论。按照这种理论,知觉印象本身直接就可以作为我们的信念的理由,为我们的信念提供辩护,无需先将知觉印象变成知觉信念,然后才能为我们的其他信念提供辩护。然而,"辩护"这个概念在知识论中有两种不同的含义:一、作为知识的一个必要条件,它是使真信念成为知识的东西;二、作为一种"程序辩护",它是决定着我们是否应当持有一个信念的东西。而感觉印象能否成为我们辩护信念的理由,完全取决于在何种意义上理解"辩护"这个概念。  相似文献   

4.
三角测量模式对知识客观真理性的辩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知识论研究将信念的辩护作为知识辩护问题的切入点。本文在当代知识分析的背景下,从两个主要的信念辩护模式及其不足的讨论中引出由戴维森提出的三角测量模式,通过揭示三角测量在给出信念的客观经验内容和客观真理性概念、把握信念-真理的主客观对比方面的独特作用,展示其具有克服以往信念辩护模式的缺陷和反驳怀疑论的能力,从而能够作为信念客观真理性辩护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5.
阿格里帕三难问题是当代知识论的核心难题之一,以克莱因为首的无限主义者认为基础主义和融贯主义都不能解决该难题,只有无限主义才是解决该难题的唯一路径。本文介绍了无限主义的主要思想之后,回顾了针对无限主义的"有限心灵"与"辩护何来"两个核心反驳与无限主义者的回应。最后本文指出,无限主义错误地把对于信念理由的无穷追问当成是我们的认知模范和理性精神的体现,这个错误导致命题辩护与信念辩护的巨大鸿沟,并且我们有理由反对说,对于理由的无穷追问并不是我们的认知模范。最终看来,无限主义并未圆满解决阿格里帕难题。  相似文献   

6.
确证是当代知识论的核心概念,不同流派的确证理论并不等同于对“确证”本身的研究。传统知识论关注的核心是信念的确证,较少讨论命题的确证。主流观点认为,命题的确证是信念的确证的必要条件,前者具有优先性。反对主流观点的学者要么认为信念的确证具有优先性,要么认为二者在优先性问题上是相互交织的。修正主义的版本通过限定“合适的”基础关系来为主流观点提供辩护。文章主张,优先性争论的本质涉及到两类确证的定义问题,最终需要落脚到何种确证与知识相关这一问题。立足于一种修正版本立场,文章认为命题的确证具有优先性,命题的确证是信念的确证的必要条件,单纯的命题的确证不是知识,信念的确证与知识相关。  相似文献   

7.
"信念伦理学何以可能"是当代知识论中一个引起广泛关注的问题。信念伦理学的支持者认为,认知者在形成信念的过程中能够自主地决定采取何种命题态度,因此需要为其做出的知识断言承担认知责任并接受他人的认知评价。信念伦理学的反对者则否认认知者对于信念形成过程的自主控制,进而根据"应当蕴含能够"的原则,认为人们无法有意义地讨论与形成及持有信念相关的伦理责任问题。本文通过考察知识论中证据、自主性与认知责任三者之间的关系,旨在表明探讨形成和持有信念的伦理学问题既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根据柏拉图的定义,知识是确证的真信念。但自葛梯尔问题以来,当代知识论主要集中在探讨确证的本质、结构等问题上,对"哲学中最大的神秘之一"的信念缺乏应有的研究。信念的研究涉及到主客体之间关系、信念内容以及信念状态的区别、信念是否具有认知意义,这些都是当代知识论无法回避的问题。佩里对索引词的研究为破解信念难题提供了全新的视角,重构了知识论中信念的认知意义。  相似文献   

9.
根据柏拉图的定义,知识是确证的真信念。但自葛梯尔问题以来,当代知识论主要集中在探讨确证的本质、结构等问题上,对"哲学中最大的神秘之一"的信念缺乏应有的研究。信念的研究涉及到主客体之间关系、信念内容以及信念状态的区别、信念是否具有认知意义,这些都是当代知识论无法回避的问题。佩里对索引词的研究为破解信念难题提供了全新的视角,重构了知识论中信念的认知意义。  相似文献   

10.
蕴涵论题认为,一个人"看到P"蕴涵他"知道P"。这个论题在知识论里面受到广泛讨论。从知识论的析取主义来看,如果我们支持蕴涵论题,并且以"看到P"作为"知道P"的理由,那么我们就会陷入根据难题,因此我们需要拒斥蕴涵论题。反对该论题的主要论证策略是来自信念的论证,即一个人可以看到P而不相信P,因此不能算是知道P。在此基础上,知识论的析取主义者可以进一步区分"看到P"和"知道P"这两个认知状态之间的差异。这场争论的核心问题是,来自信念的论证是否反对了蕴涵论题。针对信念论证的批评,文中首先指出来自信念的论证是有效的,并且重新刻画了信念论证的结构。此外,本文将进一步考察"看到P"与"知道P"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知识的信念假设指出信念的辩护性取决于认知者所持的信念。内在主义和外在主义在辩护的过程中均容易陷入无限后退的困境。从实践理性考虑,可将信念的理由归为行为。信念的行为保证即S应当知道/相信p,如果S实施与p一致的行为;但这一规则不具有逆向作用。它是对知识"三元标准"的补充而非取代。信念的行为保证旨在验证信念度,具体的运用需要区分辩护视角的"我者"与"他者",避免"第一人称错误"。  相似文献   

12.
金在权(Jaegwon Kim)在其1988年的论文《自然主义认识论是什么?》中针对蒯因(W.V.O Quine)的批评使得"规范性问题"成为当代知识论中的热点,并延续至今。他认为自然主义者无法用描述性方法刻画作为传统知识论之核心的"规范性"概念,因此背离了知识论研究的宗旨。"规范性问题"成为自然主义者需要处理的难题,并扩展到当代知识论的一般性讨论之中。认知规范确定了人们的认知责任和进行知识断言的标准,而从个体心灵的认知辩护以及社会知识论出发,能够更加全面地刻画和理解认知规范的本性。  相似文献   

13.
信念非意志主义论题主张信念状态不受认知主体的意志力的控制或影响。此论题成立与否对于信念伦理学的合法性和知识论辩护问题等当代哲学中的规范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关于此论题的主要争论典型地围绕信念赌博论证和信念意图论证两大思路展开。分析表明,这些争论的症结在于信念是否(或在何种意义上)算得上是一种行动。通过引入对信念度问题的探讨,可以看到,信念至少不是典型意义上的行动,从而以意志-行动模式来理解意志-信念关系可能并不恰当。  相似文献   

14.
“格梯尔反例”对知识三元定义提出质疑,引发英美知识论家对知识定义提出不同的修正,从而形成不同的学派和新分支。最重要的成果是阿文·戈德曼的“因果知识说”和罗伯·诺齐克的“虚拟条件知识说”;主流学派是坚持传统的单纯从内在意识寻求为知识作确证辩护的内在主义和越出心灵的内在意识寻求从信念与外部世界的联系中获得根据的外在主义;新分支有语境主义、德性知识论和社会知识论等。各派观点显示出当代知识论不再一味寻求对知识作确证无疑的辩护,而是在各种不同观点之间的辩论、交流和反思中寻求对知识的真实理解。  相似文献   

15.
在当前的知识论讨论中,关于先验辩护、先验知识与自然主义认识论之间的关系问题存在诸多争论。常识性的观点认为先验知识和经验知识之间是一种相互独立、甚至是对立的关系,而许多自然主义认识论的支持者否认存在先验知识,这就给人们留下了"先验辩护和自然主义认识论水火不容"的印象。但是,如果我们详细考察先验辩护本身的特点、并认真分析先验辩护与先验知识之间以及先验辩护和经验辩护之间的关系,就会发现"必然性"、"分析性"和"自明性"这些概念可以从对"先验性"概念的理解中分离出来。进一步地,如果我们将先验辩护和经验辩护的区别主要限定在辩护类型方面的差异,那么先验辩护和自然主义认识论就有可能在一种类似阿尔文·戈德曼(Alvin Goldman)所提供的可靠论框架下相互兼容。  相似文献   

16.
柏拉图提出了信念、真和辩护三要素的知识定义,该定义无法将各种类型的技术知识纳入其中,且"三元论定义"的"葛梯尔问题"同样也存在技术知识之中。有效性是技术知识的主要特征,从认识论的角度提出以有效、信念和辩护为三要素的技术知识定义,使各类型的技术知识都统一在这定义之下。技术知识在人的技术实践下,以成功物化为技术人工物作为标准为其有效性提供辩护,且可通过人们的使用进一步检验技术人工物是否有用。对技术知识的定义及"葛梯尔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不仅促进了对技术知识的认识论探讨,而且丰富了技术知识与技术认识论的关系内涵。  相似文献   

17.
本文旨在概述一种反运气的德性知识论观点。这一知识论理论综合了反运气条件与德性条件,因此能化解与之相竞争的其它知识论观点所面对的困难,这尤其是针对稳健的德性知识论(robust virtue epistemology)而言的。具体来说,反运气的德性知识论能够解释知识对外部因素的依赖关系,也能够避免知识论意义上的"孪生地球"论证所提出的困难。自从盖梯尔(Gettier 1963)的著名文章挑战了知识作为"得到辩护的真信念"的三元定义以来,知识论学者对于提供知识的分析定义的前景越来越感到怀疑,尤其怀疑这种知识的分析能否有见识且不落入循环定义。我试图表明,应该追求的目标乃是对知识的一种有见识的分析,而不必一定是非循环的分析。尽管避免分析上的循环这一点也很诱人,但也并非所有循环的分析都毫无见识。哲学概念向来有可能交互定义彼此,因此从这些其它概念上我们也可以获得很多启示,而无需必要找到一条突破解释学循环的路径。盖梯尔反例明确提示我们,那种损毁知识的认知运气并不像传统上所理解的那样能由辩护条件来排除。一个人能有知识,就要求其认知成就不是偶然运气的产物。这是所谓反运气的直观。另一个显著的关于知识的直观是,知识要求认知成就以某种有意义的方式从认知能力获得,也就是说,这些成就应归功于相关认知能力的作用。稳健的德性知识论就立足于这种能力直观,更进一步提出认知成就不仅归功于而且就应产生于认知能动性,且满足这一点就同时满足了反运气的直观。然而实际上并非如此。我们可以用知识论意义上的"孪生地球"反例来证明这一点。这一反例的核心在于,两个认知者分别在地球和孪生地球上具有真信念,也同等地归功于认知能动性的发挥,但却仍然在认知运气方面存在差异。按照这一论证,地球与孪生地球上形成的真信念可以表现同等程度的认知能力,却因为受认知运气的不同影响产生不同的知识论地位。反运气的德性知识论化解了这个困难:"S知道p,当且仅当,S的认知成就是安全的,体现了S的相关认知能力,且这一安全的认知成就在相当程度上归功于S的这些认知能力的作用。"首先,它用安全性原则把握知识的反运气条件,主张作为知识的真信念不能轻易为假;其次,它强化了认知成就的安全性要求,同时弱化了能力直观,即不要求认知成就产生于能力,而仅要求其可归功于认知能力,从而在强弱两方面都改造了稳健的德性知识论;最后,即便反运气的德性知识论未必是非循环的知识分析,它也依然有助于理解认知运气、认知能力与知识等概念间的相互关联,从而仍然是有见识的知识论分析。  相似文献   

18.
"淹没难题"是近二十年来知识论中讨论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该问题最初由扎格泽博斯基提出,目的在于挑战可靠主义,认为一旦真信念在场,形成真信念的可靠过程的价值就被真信念的价值淹没了。如果这一说法成立,那么可靠主义主张的知识就与真信念毫无差异,这显然是可靠主义者所反对的。作为可靠主义者的戈德曼和奥尔森提出条件概率方案和价值自主化两种策略来回应"淹没难题",但是效果不佳。笔者在戈德曼和奥尔森的"反属性寄生主义"的启发下,认为一种消解"淹没难题"的策略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知识的事实性问题是当代知识论的研究热点。知识论学者普遍认同知识是认知主体所知道的东西,知识的事实性条件是知道P,这一事实性主张受到"知道"的"事实性神话"理论和"事实性难题"的诘难。知识不等于知道,基于对知道的事实性的反驳不足以否认知识的事实性。相反,通过对知道的意义进行界定和对知道的使用领域进行划界,能够为知识的事实性提供合理的辩护。  相似文献   

20.
正伦理学与认识论是当代分析哲学的两个重要分支,也是非常活跃的两个领域。共同地,它们都关注评价;不同的是,评价的对象一个是社会行为,另一个是认知行为。评价对象的不同决定了评价标准,即规范的不同。通常,我们用理由来评价社会行为的结果,即行动;用辩护来衡量认知行为的结果,即信念。正因为有这些相同和不同,将伦理学与知识论进行对比研究就会显得十分有趣。有鉴于此,山东大学-南加州大学决定围绕理由与辩护问题举行一次研讨会。会议于2018年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