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农业机械化主题年画展示了丰富的农业机械化形象,体现出政府对新农业、新农民、新农村的倡导,展现出政府对一种新的社会—技术体系的追求。农业机械化主题年画利用了系列显示策略,构建了农业机械化形象显示的晕圈,处于这一晕圈中的农业机械化具有了强烈的美感。大量带有画面感的农业机械化标语,提供了另一种形式的农业机械化形象显示,与农业机械化主题年画一起,共同描绘着新中国的田园诗。 相似文献
3.
4.
5.
6.
中国科学社最初依靠革命的报刊网络来出版发行《科学》杂志,归国后则借助江浙地方实力派、立宪派的资助建立图书馆和生物研究所。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得益于与国民党的密切关系,它初步实现了发展中国科学的计划。在第二次国共内战期间,《科学》杂志积极配合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开展宣传工作。然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中国科学社还是最终宣告解散。通过对中国科学社发展历程的重新描述,本文试图阐明中国科学社在推动中国科学职业化和专门化的进程中,其发展历程与国内的政治变迁和社会环境有着紧密的联系,同时也受到了国际因素,特别是来自英美两国的影响。另外,随着中国科学职业化的发展,中国科学社和《科学》杂志也被迫不断地调整自身的角色与功能。 相似文献
7.
《周易》和《自然辩证法》分别为中国人开启了两种"天人"认知传统:"天人合一"与"人与 自然统一".前者成为中国古典思想的基础框架,后者成为中国现代思想的基础框架.在"天人合一"参与现代生态文明建构议题中出现肯定与否定的态度分野,态度分野的文化实质是科学自然主义与道德人文主义的对立;其转化的文化实质是自我精神的重塑;其转... 相似文献
8.
文章把人类文化学实地考察与教科书研究结合在一起。关于实地考察方面,作者在云南中医学院既是现场观察者,又是现场体验者。当时(1988~1989年)作者是第一个和唯一的外国学生,用中文学习中医学,与大学本科生一道上课和参加临床学习。关于教科书研究方面,作者利用了一些中医学教科书,主要研究这些教科书以及视为其前身的著作中叙述知识所依照的结构。教科书的研究表明,上述著作中叙述知识的结构在过去300年里基本 相似文献
9.
10.
11.
革命根据地的建设赖于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作用的充分发挥,而科学技术生产力功能的发挥,需要通过有效的科技传播.本文以根据地报刊《太岳日报》科技报道为中心,从“传播什么”与“怎么传播”两个方面,分析革命根据地时期中国共产党科技传播的状况,丰富共产党根据地建设的认识.科技传播是共产党在战争状态下重视发展科技的重要手段,为根据地... 相似文献
12.
在空宗遮诠法的影响下,熊先生会通《大易》生生之德,为谈"体"立一基本准则,此即"无为而无不为者是谓体"。"无为"以"易无思,无为也"而言,"无不为"以生化流行言。《新论》谈"用"有两层涵义,一为生化流行或翕辟妙用,一为物质世界。他施设物质世界之目的乃是使科学知识有"安足处所"。为了使西方科学知识在儒学体系内获得积极性的存在,在《明宗》篇,熊先生又以"二智圆融"阐释了量智之于性智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3.
戊戌维新时期,以鼓动维新变法而著名的<知新报>、<时务报>等维新派报纸,也是科学技术的宣传阵地.它们跟踪世界科技发展动态,介绍最新科技成果,阐述科技进步对社会的推动作用,揭示科技发展的社会环境.事实证明,维新派报纸对科学技术的介绍和宣传对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是有贡献的. 相似文献
14.
皮科的《驳星相书》对星占学进行了一次系统的批判.他认为星占学触犯了人的自由意志,使得人类的精神和灵魂屈服于星体;而星占学对疾病的解释模式,即关键期理论和大会合理论,并不能使人获得自由;星占学解释所依据的三大数理天文学要素,即行星、黄道宫和天宫是虚构的,并非基于真实的数理学观察.针对这三大批判,当时的人文主义者分别从神学... 相似文献
15.
中西数学会通的尝试——以《同文算指》(1614年)的编纂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明万历年间,西方数学随着利玛窦等耶稣会士的到来而传入中国;同时,徐光启等士人也向传教士学习,并提出了“会通以求超胜”的思想,试图融合中西数学;《同文算指》正是在这种氛围中产生的。在进一步发掘史料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同文算指》的编纂过程及其资料来源,指出《同文算指》不仅翻译了丁先生《实用算术概论》的部分内容,同时还参考了明代算学家周述学的《神道大编历宗算会》和程大位的《算法统宗》,是李之藻试图会通中西数学的一部著作。这对认识明清之际中西数学会通的历程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50-60年代,控制论在接受过程中的戏剧性差异与变化,集中呈现了文化响应过程中的一般模式.法、苏文艺界报刊的相关材料表明,这种文化相应模式可分为三个阶段,即以政治话语批判为代表的应激策略、以反复设问与例行回答为特征的冲突缓解,和文化借用技术术语的话语同化,实现对技术主张的重新阐释,服务于新论点的建立.文化响应模... 相似文献
17.
随着现代科学在探索自然界奥秘的过程中不断取得成功,科学这一概念中的人文内涵与诗性内涵则逐渐被排斥,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对立不断加剧。维柯的《新科学》有助于我们全面系统地理解科学的全部意义,建立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间的交互式关系。 相似文献
18.
19.
合信所翻译的西医书籍标志着西方医学理论正式输入近代中国,而他根据其译著所编纂的《医学英华字释》是国内已知最早的英汉医学词汇专书,也是近代创立中文医学术语的首次尝试,对后来的西医书籍翻译有重要影响。本文以合信的医学术语翻译为中心,对《医学英华字释》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并与其前后的医学术语翻译情况加以比较,探讨合信在近代中国医学术语创立过程中的开创性贡献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20.
《诗经》与《楚辞》中对“天”这个哲学范畴有很多的论述,它们分别在具有人格意志的主宰之“天”、表示道德法则的义理之“天”,以及代表自然万物、自然规律的自然之“天”等方面表现出了不同的理解,显示了南北科学思想的差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