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态美学偏至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我国生态美学研究中出现一些偏颇,在基本概念、阐释行为、实证研究和哲学品位四个方面均有"硬伤","热点"背后潜藏着危机,因而须对生态美学的发展作冷静思考.  相似文献   

2.
社会建构论者提出了一种新的科学观,科学家对此并不认可。化学家拉宾格尔从科学争论的终结与关于科学的争论的无终结的对比、另一种科学是否可能、社会建构论者反对的科学方法到底指什么及这种指责能否成立等几个方面对社会建构论提出了质疑。本文对拉宾格尔的质疑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与评价,并力求作出中立的判断。  相似文献   

3.
本文论述在数学科学的评价中,美学标准必然被提出来,而且症状学标准应该和逻辑标准,经验标准等一起,共同参与对数学科学的评价,并给出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4.
技术主体是与作为客体的技术相互对立,相互依存,并以对方的存在为存在基础的一对哲学范畴.技术主体是在技术产生、发展、应用和完善过程中起主导性作用的角色.技术作为人的主体性的展现,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和社会行动,通过与人和社会的互动,社会地建构了技术,同时人也在根据由自身推动的技术发展的进程和模式塑造和建构着人类自身,并被多种社会因子所建构.这种建构从本质上表现为历史性、社会性与过程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5.
社会建构论与技术哲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主要探讨社会建构论的技术研究对技术哲学的潜在意义,认为社会建构论虽然多数坚持对称性原则,但如果打破对称性原则,就可以帮助技术哲学在微观经验意义上回答诸如技术的本质、技术的社会影响等广泛的宏观哲学问题。借鉴社会建构论的经验方法应是技术哲学研究的一条出路。  相似文献   

6.
本文力图克服以往对技术规范研究中系统性不够、逻辑性不强、辩证性不好的缺陷,从建构技术规范的全程性、综合性、辩证性和实践性原则出发,认为技术规范的内容体系应该是由创造性和模仿性相结合、科学性与可行性相结合、标准性与宜人性相结合、保密性与公开性相结合以及经济性与社会性相结合这五个方面构成的,并且文章最后提出了实施技术规范的途径主要应在技术家个体、技术组织以及政府三个层次展开,以期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促进技术规范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7.
社会建构论与质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质化研究和量化研究建立在不同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哲学基础上。量化研究主要以实证主义为基础,而质化研究更多建立在社会建构论的原理上。社会建构论有关实在是社会的建构、建构过程的多元化和方法多样化主张契合了质化研究的需要。质化研究扎根于具体的文化情境,在社会互动和人际交往中,在动态和发展的过程中了解被研究者的主体体验,具有量化研究无可比拟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塞尔论社会实在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实在建构理论是塞尔著作的一个重要主题。集体意向性、功能的施加和建构性规则是建构社会实在的三个必要条件。塞尔从哲学角度探讨这一问题富有新意,为我们从哲学角度探讨社会科学问题树立了典范。  相似文献   

9.
在机器人与人类关系越来越密切的时代背景中,建构机器人的道德能力可以使机器人更好地与人类相处,并维护人类的基本利益。机器人道德能力的建构与人类道德能力的培养存在一定的共同之处,但也有明显的差异。从人与机器人互动的角度看,需要在考虑人与机器人道德地位不对称性的基础上,从机器人外观、社会智能、人工情感等方面入手,建构机器人的道德能力。  相似文献   

10.
基于和谐的管理美学初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利润最大化为核心价值观的传统管理,远离价值追问直奔利益主题,使得工具理性张扬的管理系统偏离和谐的轨道而走向失衡。求真,成了这种管理的最高追求。随着以和谐为共同指向的经济、社会和文明的转型,要求管理也必须相应转到和谐的轨道上来;随着美学在管理领域的延展,要求以求真为惟一的管理转到求真、求善、求美的和谐管理方向上来。无疑,这样的管理是基于和谐的魅力管理,以此为研究对象的学问就是基于和谐的管理美学。所谓基于和谐的管理美学,即美学在管理学领域以和谐为介质的自然延伸。和谐的理念、管理的智慧和美学的飘逸构成基于和谐的管理美学的基本特征。基于和谐的管理美学是趋利性的经济活动拥抱人文精神的结晶:求利与求美在和谐的旗帜下实现双赢;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在和谐的轨道上完成整合。  相似文献   

11.
社会建构论的技术政策观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传统技术政策中的“供给偏向”容易造成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脱节并陷入技术控制困境,社会建构论对嵌入于技术(创新)中社会过程的分析则内在展现了技术政策的新视野。社会建构论的技术政策观采取了积极管理技术的态度,强调技术的社会整合,其在实践中体现为建构性技术评估的战略与工具,从更广的视角来看,这一技术政策观中蕴含了技术民主化的思想,并提供了技术民主化的实现形式。  相似文献   

12.
对科学本质问题的理解,存在着内在论与外在论这间的争论,并持续了差不多一个世纪。本文试图通过建构的实在论来理解科学的本质问题。第一,建构的实在论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关系。第二,理论与实在、模型与世界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相似关系,这种相似关系符合建构实在论对科学本质的理解。第三,世界是随着人类创造能力的进步而不断丰富起来的,这种特性既不符合实在论的理解,也不符合反实在论的理解。第四,建构的实在论充分地考虑到了认识论的“自然化”与“社会化” 合壁。  相似文献   

13.
R.Feynman(1918-1988)作为本世纪最杰出的物理学家之一,其不仅因在量子电动力学、粒子物理、凝聚态物理及物理教育等方面的杰出贡献为当代物理学工作者所敬佩,而且以其高超的科学美学鉴赏力和理论水平受到物理学界的广泛赞誉。本文将透过他对于对称性、守恒定律,最小作用量原理以及量子力学路经积分这些在当代物理学中具有根本性意义的观念的独到领悟,展示他作为一位科学美学大师的风范及其思想对当代物理学的发展所具有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4.
远古时期人们就重视生态问题.先秦道家建立起了以"道"为核心,从"道法自然"出发的和谐生态美学思想,在更高意义上阐发了人的审美活动,具有前瞻性和预见性.道家崇尚自然美,把完美和谐的自然生态系统看作宇宙的完美生命,把和谐安泰的社会看成人类理想的生存环境,把自适率真的情性看作人自身的完美归宿.这种观念和思想在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今天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随着科技哲学学科建设的规范化,建立系统的科技哲学文献学体系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借鉴文献学的研究方法,界定了科技哲学文献学的概念,分析了目前学界科技哲学文献学的研究现状,尝试对科技哲学文献学体系进行初步建构。  相似文献   

16.
后现代社会建构论对主客思维的超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主客思维是现代文化的重要特征,但主客对立只是作为自明的预设,不耐深究。从休谟、康德到罗蒂,主客关系不断遭遇合法性危机,后现代社会建构论实现了对它的彻底解构。社会建构论对主客思维的超越表现为以社会建构认识论取代主客符合论,以建构本体取代物质或精神本体,以“关系的人”取代“本质的人”。社会建构论对主客思维的超越预示了现代文化的终结。  相似文献   

17.
由于技术的社会建构理论与科学知识社会学的关系,其理论研究必然受到现象学的影响,技术的社会建构理论至少在三个方面受到现象学的影响:技术的微观考察方法是"面向事情本身"的实践、行动者网络理论是"主体间性"理论的运用以及社会建构的实质是"意向性"基本作用的体现.  相似文献   

18.
社会建构论对技术哲学研究范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技术哲学在其发展过程中陷入了难以自拔的两难困境,社会建构论的技术研究强调从微观技术入手,深入到技术内部,从而对技术哲学研究范式的转换发生了重要影响。第一代法兰克福学派在美国的主要代表安德鲁.费恩伯格的技术批判理论就是运用社会建构论的技术研究,把批判理论从传统的社会批判转向技术批判的一个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19.
吴彤教授受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委托,邀请了几位在科学实践、技术哲学、工程哲学和产业哲学研究方面的专家、学者和对此进行专门研究的正在成长的学生,对"科学实践"、"技术实践"、"工程实践"和"产业实践"及其"实践的规范性"进行讨论,组成了这组笔谈,现成组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0.
社会建构论意味着什么?:一个批判性的评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社会建构论意味着什么?──一个批判性的评论曹天予近年来,社会建构论在对科学作研究的专业中已变得十分流行。虽然说社会建构论已控制了这个领域可能显得有些夸张,但对一个科学史家来说,在学术著作或通俗文章中要不遇到带有社会建构论倾向的论述是很困难的。这类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