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技术是人的技术,人是技术的主体,人性是技术的内在根据,技术是人性的外在展现.技术是人的器官的外在延伸,是一种强化了的满足需要的工具,是人类实现解放与自由的手段;技术是一种精神现象,是人类的一种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展现;技术也是一种异化,技术的异化是人性异化的一种反映,因而完善人性是克服技术异化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
现代性是以工程为载体的秩序寻求过程中所展现的矛盾性和悖论性。现代工程作为现代性的最高成果,兼具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其不确定性引发工程风险,而现代性的工程化后果又直接导致工程的异化和人的新异化。所以,按照生存论的解释原则,必须看到源自工程异化的人的新异化的工程人类学意味,进而探索解决人类生存危机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技术与人性思想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技术思想是马克思思想体系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支流,而澄清技术与人性之间的关系则是马克思技术思想展开的基础.马克思从人性问题入手,揭示了人的技术性及其核心地位,形成了元技术观念,进而剖析了资本主义背景下人的技术化问题.本文的初步梳理与解读工作,勾勒出了马克思技术与人性思想的发展脉络与结构轮廓.  相似文献   

4.
回溯治理术的技术化嬗变,批判其发展至现代性治理的异化逻辑,揭示其形成、巩固并遮蔽资本主义社会现代性异化症候的实质,形成在社会技术哲学视角反思现代性治理、超越现代性的重要视域。在此一视域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重释国家治理现代化实践的"是"与"应当",形成社会主义国家治理实践现代化的科学指南,指导新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实践形成其根本遵循的人民逻辑和共治共享的实践原则,确证着新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实践是通过超越现代性治理,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实践。  相似文献   

5.
科技时代的人性自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今时代,对许多问题的思考和解决都离不开科技,科技甚至成为使一切问题都成为问题的总问题,特别是人性这个人们一直都在进行自我关注和探索的古老问题在现代科技的冲击下显得格外醒目.我们需要结合现代科技实践深入研究现代科技与人性相互作用的机制和规律,包括人性异化的科技根源和科技异化的人性根源,以及人类走出这种双重异化困境的途径,进而获得深刻的人性自觉,重塑科技,重建文明.  相似文献   

6.
黑格尔是最早对现代性的逻辑基础进行系统批判的哲学家,他认为现代性的逻辑基础是知性化的主体性。在以主体性为核心特征的现代性生成过程中,近代自然科学起了基础性的作用。黑格尔对近代自然科学的批判在其现代性批判思想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精神现象学》序言中,黑格尔对近代自然科学的逻辑前提和思维模式进行了全面的具有原则高度的批判,并经由对近代自然科学的追问通达了对现代性主要特征的批判。  相似文献   

7.
波德里亚早期思想可以用社会批判理论来概括,一方面表明了他是站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符号学相结合的异化论的立场上对现代性进行分析,另一方面表明了他是站在象征性交换的立场上展开对现代性的批判.  相似文献   

8.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人与自然关系严重失衡,并进而影响到人的生存问题,问题的出现迫使人们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本文认为,爱默生从生存层面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统一到精神的领域,赋予自然精神价值和道德审美价值,并通过回归自然来提升人的精神世界,解决时代难题,他的这一思想解构了人与自然二元对立的局面,建构了人与自然关系在更深程度上的和谐,高扬了自然的地位,具有深刻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9.
此文为纪念俄罗斯技术哲学诞生100周年而作。П.К.恩格迈尔奠定了工具主义的,即把技术看成是与价值无涉的中性工具、手段的技术哲学的基础;而Н.А.别尔嘉耶夫则对技术中性论的观点提出了尖锐批评,指出了技术使人、人的精神和生活产生了异化。工具主义的技术观在苏联时期达到极致,但随着苏联的解体这一观点走向衰落。在当代,技术型文明带来了全球性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恢复人本主义在技术哲学中的本来地位。俄罗斯技术哲学的任务就是引领走出技术型文明的危机。  相似文献   

10.
阿伦特在对当代科学技术的批判思考中提出了著名的"阿基米德点科学"的概念。针对当代科学技术对人类整体影响的问题,她作出了"世界异化"与"地球异化"的基本判断。在其中她阐释了"普遍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对立,并表现出对"阿基米德点科学"无穷后退的担忧。她认为存在着这样一个"悖论",这一悖论使人类难逃地球"特洛伊木马"的身份嫌疑。而普列斯纳的"离心定位"(eccentricity)理论则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这一"悖论"。尽管如此,阿伦特把"阿基米德点科学"的思想与其"积极生活"理论以独特的方式融贯在一起,对我们深入认识科学技术的本质及其政治、社会价值都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在人文主义机器哲学这一学统中,刘易斯·芒福德占据着关键位置,在其机器哲学中,"巨机器"思想独树一帜。本文主要从"巨机器"对人类造成的异化影响和机器时代人的救赎这两个方面对刘易斯·芒福德的机器哲学进行了深入分析和阐释。在此基础上,把芒福德置于人文主义机器哲学这一学统之中来分析,指出了其机器哲学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已有关于技术人造物的本质认识主要存在客体和工具两种隐喻,始终囿于自然与社会、人与物的二元对立思维传统。基于反二元论的立场,拉图尔依托对现代性的批判与符号学思想,提出了技术人造物的行动者网络隐喻。立足行动者网络隐喻,拉图尔提出了"实作论"以还原技术人造物的历史质,创新"技术解释学"以还原技术人造物的关系质。  相似文献   

13.
庄子和海德格尔对技术问题都深表关切,他们在对技术的思考过程中都关注人类的历史命运,寻求一条由技术统治通向审美解放的道路,二者具有很强的共鸣性.但由于所处时代的巨大差异,他们的技术思想也具有很大差异性.庄子和海德格尔所提出的克服技术异化的途径给予现今社会的启示就是,应以人文主义之柔克技术异化之刚,人文文化和技术文化应齐头并进.  相似文献   

14.
技术观是恩格斯哲学思想的核心观点之一,恩格斯从人学视角理解技术,从而赋予了技术丰富的人学内涵。恩格斯技术观的人性本质是建立在人的存在方式的基础上,以技术为核心的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同时技术是人生存发展需要的必然产物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技术的异化是对人的生存境遇的反映,并在人的社会关系、生产活动以及人类文明进程中所展现出来的。扬弃技术的异化,需要变革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在人与自然的和解中科学利用技术,以技术实践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从而实现技术的人性复归。  相似文献   

15.
张载以天人贯通为视域,阐述"性与天道合一"的儒家天道人性同一论,建立了一种横纵经纬的天道本体与人性相贯通的天人一体观。在多样性的"两一叁"的天道本体论图景中,由"气"所形成的造化万物以"感"相互联系,以"通"相互区别,以"性"实现个体的动态生成,以神为"动力",以"学"实现个体升华。"合二为一"的天人关系开创了宋明理学"天人合一"的儒学高级形态,在传统观点的基础上推进了人与自然以及人之精神的中国思想之探索。  相似文献   

16.
技术时代人的自由解放是马尔库塞技术哲学思索的中心问题。马尔库塞指出,技术时代的美学通过将审美艺术内在化和俗化已全然丧失其批判性和超越性的维度,从而成为压抑人的自由,为不合理社会辩护的工具。他的技术美学所要探讨的不是人们的审美技巧,而是人的生存意义和生存方式。他把"审美"作为人的一种本真性的思维方式和存在方式,这旨在强调:人类必须用一种新的审美感知方式取代技术性的感知方式来"认识"和"对待"自然和我们生活于其中的世界。也就是说,人类要培养一种"新感性",使压抑人的技术艺术化。  相似文献   

17.
人-军事技术之间除对象化的物化关系外也存在着异化向度,即军事技术对人主体功能的僭越,这一异化关系构成了"人"在作战模拟技术中可以被量化的前提条件.研究者们在模型中用对技术效能的精确测量遮蔽了人在军事实践中的主体地位.当我们接受作为"存在"的作战模拟技术时可以发现,这一异化向度的物化在揭示作战模拟技术先天局限的同时,也为...  相似文献   

18.
技术与现代性之间的关系问题从一个更宏观的意义上来看,技术可以作为现代性的出路来理解,马尔库塞的技术概念把该问题凸现出来,他注重技术对于现代性的内在的基础性作用,尝试性地提出了现代性的出路问题,该思想在当今具有一定的影响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法国哲学家布鲁诺·拉图尔领导团队在各国奔波游说,呼吁全世界警醒,共同面对到来的"人类纪"。他如同一位研究人类整体症状的医生,以广义对称性的人类学为工具,通过对实验室、科学史,乃至全球生态的诊断,将病因确诊为"现代性"问题,并提出"重置现代性"的处方。拉图尔也向中国学者倡议:在应对共同的生态突变时,中国传统的非现代思想或可提供借鉴的角度。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中叶开始,奎因、塞拉斯、戴维森等人对经验主义的攻击使得经验失去了证成知识的作用,威廉姆森倡导的"知识优先"论题将知识视为不可被进一步分析、拆解的单位,经验不再起到首要作用,这最终带来了知识和经验在当代知识论中的分裂问题.皮尔士关于知识基础的讨论蕴含了将经验视为限制和塑造知识的力量,以及将知识视为实际探究的起点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