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果你戴上我称为"欧陆式眼镜"的东西,运用欧陆哲学的视角来审视诸如探究、发现、实验、理论和确证等传统的科学哲学问题,某些事物就会以颇为不同的方式呈现,你就会看到新的事物,一切事物会彼此相关并以不同的方式与背景相关。透过欧陆式眼镜的凝视,让你倾向于关注两种事物:第一,那些妨碍你看得更清晰的事物;第二,事物"如何"显现,而非事物是"什么"。该隐喻有某种严重的缺陷,但仍是有用的,因为它提示了审视科学的传统视角与欧陆视角之间的巨大差异。它也能被用于发展"科研平台"这个观念,即科学不仅仅是一组活动,不仅仅是在某种程度上允许我们将之封闭的一组工具、实践和借此形成的知识,而是由诸线条的流动之网构成的,这些线条顺利地与紧密地整合入我们的世界并且塑造了世界的轮廓。我在本文中讨论了欧陆科学哲学的两条可能路径。一条涉及的是"解构性的重演",即对我们继承下来的科学概念(包括传统的分析性概念与海德格尔的"科学不思"的概念)的探究;另一条涉及的是可被称为"回归田野研究"的东西,即仔细地审视科学实践。接受这两条路径,将让欧陆科学哲学唤醒一大片重要的探究领域。忽略这些探究的领域,科学哲学将自食其果。  相似文献   

2.
自从19世纪初以来,在西方对科学的理解中,科学与文明形成了紧密的关联,从而取代了先前科学与基督教的关联。对文明的理解由于其与科学的关联而有所变化,其结果是对科学的期待有所变化,而这反映了有关文明是什么以及文明应当追求什么的理念的变化。这是一个复杂的发展过程,偶尔伴随着人们将不现实的与错误构想的期待强加于科学与文明之上。通过探索形成这个关联的历史因素的偶然性,我们就能够探索当下存在的先验性与依赖性,并且将处于一个更好的位置来领会重新思考这些关联的可能方式。  相似文献   

3.
4.
5.
自在实体是未经观察的自然客体;现象实体是自在实体与人加观察信号作用的综合产物。自在实体、现象实体、现象及科学理论结构的形成离不开相互作用。相互作用是科学理论结构形成的动因,相互作用实在论从动因角度讨论科学理论结构的实在性,是结构实在论中的一员。量子力学曲率解释中的量子曲率构成曲率波场,曲率波场描述了一个新的物质波动存在形态,科学理论的结构与物质存在形态有了内在的统一性,科学理论的结构是实在的。  相似文献   

6.
罗素终其一生将实在论的形而上学作为所有哲学中最重要的主题。他以极为细致的论证,驳斥以指谓为意义的理论,导致了这种形而上学的危机。这让维特根斯坦放弃了所有形而上学的表述。它让波普尔采纳了弗雷格以真值为意义的观点及爱因斯坦关于科学为精密的日常思维,科学理论是可检验、暂定的真理,总是可以供人们改进的观点。以此,罗素让自己置身于分析哲学的中心,对立于该思想流派的公认主张:该主张将常识作为世界观的基础并选择了经验主义某种语言的变体,目的是期望在没有陷入形而上学泥潭的条件下既保留逻辑又支持实在论。这种期望的可能性正在衰减,而波普尔提供的实在论以及波普尔与其门徒提出的种种哲学问题的解决方案则正在获得公众的注意。波普尔传世之作的特殊魅力在于,它理所当然地肯定实在论的形而上学,并根据科学的议程对它的多种版本进行争辩。1  相似文献   

7.
后现代主义与科学实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试图立足于20世纪科学实在论发展演变的基点,通过揭示后现代主义与科学实在论之间的内在关联,来具体地展示后现代性在科学实在论研究中的渗入,本质地分析后现代理论对后现代科学实在论形成的影响,从而在元理论探究的基础上为后现代科学实在论的趋向及其特征给出一种描述性的说明。  相似文献   

8.
本文试图从语义约定与形式体系、物理特性与形式体系、量子本体论与形式体系、实在的意义解与形式体系等方面,去分析实在论的诠释与物理形式体系之间的内在关联,以说明科学实在论所具有的某些后现代性的特点及其意义。并由此表明后现代性作为一种方法论的趋向,它现实地存在于物理哲学的研究之中,任何试图消解、排除或否弃实在论诠释的后现代反实在论的倾向都是片面的。  相似文献   

9.
恩斯特·卡西尔(1874-1945)是一位研究康德的重要学者,他或许是其导师赫尔曼·柯亨开创的导源于马堡的新康德传统中最重要的哲学家。卡西尔还创作了他自己的原创哲学,符号形式的哲学,该哲学远远超越了新康德主义现存的一切版本,也正是这种哲学随后在更广泛的人文科学中产生了最大的影响。尽管如此,在他的职业生涯中,卡西尔对我们理解与数学和物理学有关的精密科学以及那些被我们如今归于人文科学的学科(思想史、艺术史、文化史、宗教研究与哲学本身),都做出了同等重要的贡献。在康德之后,没有其他哲学家能像卡西尔一样如此深刻地置身于精密科学与人文科学之中,并借此取得了一种独一无二的地位来阐明两者之间的关系。卡西尔在其1942年的论著《人文科学的逻辑》中最为明确地论述了这种关系。我将勾勒一条从康德到黑格尔,再到马堡学派与卡西尔的那段哲学史中某些最重要的问题的路径,从而在该语境下理解卡西尔的论述。  相似文献   

10.
奎因的自然主义与科学实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自然主义的演变历程是与科学实在论的复兴和发展密切相关的。在这一过程中.奎因以语言的自然主义为基底,确立了他的自然主义的认识论趋向,并由此将自然主义的方法论渗透和扩张到一切哲学的谈论中去,通过对指称相对性的分析,促进了语言的自然主义与实在论的表征论之间的可相通性;消解了传统实在论,宣判了传统认识论的"死亡",同时也引发了各种实在论与反实在论的论争。所以,分析和把握奎因的自然主义与科学实在论之间的关联,是研究科学实在论走向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1.
我同意菲利普·基切尔所述的关于科学、哲学和政治之间关系的大部分内容。然而,在这篇文章中,我提出了一个与基切尔在有用的哲学和体面但无用的哲学之间划定的略有不同的界限。具体来说,我想要为形而上学的重要性做辩护,其可能不是基切尔的体面的哲学的一部分。在基切尔批判的超现实主义之外,还有一些形而上学的可能性,我试图展现一个我支持的形而上学论题——过程本体论或过程主义,其对于自然世界的经验研究和进步政治的可能性都有意义。我还试图提出形而上学与科学哲学之间的一种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2.
“科学革命”与科学实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引言物理科学自17世纪以来所获得的成功,已经给予人类以空前的能力来为自己的目的而操纵自然。这种技术上的成功当然是下述事实的一个反映,即我们在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中所接受的科学理论在经验的层次上具有相当广泛的正确推论,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进行如此这般的操作,那么如此这般的可观察效应就一定会出现。但是,这些领域中已被接受的科学  相似文献   

13.
吴畏 《自然辩证法通讯》2007,29(5):37-41,98
批判实在论对社会科学哲学的进展做出了独特的贡献,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在社会科学中重申本体论的基础地位,对社会实在进行新的解读和分析;第二,通过对说明方法做出新的解说,在社会科学中开辟实在论道路;第三,提出"说明批判"这一新概念,并从中引申出社会科学的解放主题。  相似文献   

14.
在"哲学是否应当拥有保质期?"这篇论文中,我考察了宗教标志、科学条目与技术条目如何展示其"保质期"或获得使用与成为公认现实的时限的方式。我有所限定地认为,相同的现象出现于或应当出现于哲学之中。我考察了诸多过时的哲学概念,接下来,我转向了来自现代早期哲学的诸多顽强而又过时的概念,其中最显著的是笛卡尔主义,它持续存在于大量当代哲学之中。  相似文献   

15.
《科学实在论》(Scientific Realism)是由美国格林斯伯勒的北卡罗莱纳大学哲学教授Jarrett Leplin编辑并写引言,由加利福尼亚大学出版社于1984年出版的一本论文集。全书共266页。该书共收录了12篇论文。有Ernan Me  相似文献   

16.
当代西方科学哲学在讨论科学发展和进步的合理性、科学理论的实在论解释与理论的成功之间的关系等等问题时,都反复涉及到真理、似真性与实在的关系问题。当代科学实在论者在深入考虑传统的真理符合论、实用主义真理观和其他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内部主义真理观和似真性理论。这些理论发展了传统的实在论,提出了新的研究视角和新的真理(似真性)检验标准,为我们发展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观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7.
几个论题的陈列以下是一些广为人所接受的看法,虽然我们未必都能留意到它们之间的理论关系。它们包括——(P_1)科学解释是一项科学工作; (P_2)科学理论以能被广泛地印证者为较优秀;  相似文献   

18.
19.
P.A.希伦和诠释学的科学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希伦是当代诠释学的科学哲学的先驱者之一。本文介绍了他的生平,他的两部主要著作《量子力学和客观性:海森伯的物理哲学》和《空间知觉和科学哲学》,以及他关于诠释学与现象论的科学哲学的一系列论述:(1)从生活世界、存在出发,超越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对立,主张视域实在论。(2)强调生活世界中意向性的主客观统一,主张视角主义认识论。(3)主张诠释学的方法论、诠释学循环(或螺旋形的上升)。(4)主张海德格尔的去蔽的真理观。(5)强调意义与价值,强调比喻的作用,主张科学哲学要研究科学发现、科学伦理等课题。  相似文献   

20.
科学实在论的语境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深刻反思 2 0世纪科学实在论的演进 ,指出科学实在论的语境重建是历史发展的重要抉择。接着阐释了科学实在论在这一新方法论下的辩护 ,明确提出科学实在论的语境要求。最后 ,面对 2 1世纪的科学实在论的走向 ,科学地规划了科学实在论语境重建的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