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特别是科技创新的实现,与科技创新文化的发展息息相关。本文试图通过解析科技创新文化发展的价值基础,深入认识和理解科技创新文化发展的核心特征,使科技创新文化发展切实成为推动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2.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运行发展的关键是机制创新。本文通过对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运行管理的实践总结和理论研究,初步分析了科技平台资源整合机制、运行管理机制、共享服务机制、评价激励机制等,为科技平台运行管理和科技资源共享服务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3.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根据北京市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围绕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战略任务,加强和推动基础研究发展,在发现和培养优秀人才团队、促进首都优势特色学科发展、凝聚科研队伍、改革创新管理举措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已成为首都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三五"时期,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将以推进首都基础研究发展为核心职责,按照研究重后端需求、人才重前端培育、机制重竞争协作、资源重整合衔接的工作思路,加大对基础研究和自然科学基金的重视和投入力度、加强需求对接联动、改革经费管理模式、进一步完善资助格局,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4.
<正>白春礼主任"科技名词规范化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科技的交流与传播、知识的协同与管理、信息的传输与共享,都需要一个基于科学的规范统一的科技名词体系和科技名词服务平台作为基础的支撑。"  相似文献   

5.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社会科技进步与创新的基础支撑条件.本文通过分析重庆市以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纲要为指导,按自身实际建设地方研究开发平台、资源共享平台和成果转化平台所取得的成绩,总结平台建设管理中资源投入、资源整合与资源共享的成功经验,进而提出下一步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我国民营科技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困境与创新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企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目前普遍面临着思想、制度、融资、管理、技术和人才等困境。本文认为,我国民营科技企业只有依靠持续不断的观念创新、制度创新、融资创新、管理创新和科技创新才能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对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创新的哲学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二者皆具生态进化特性,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创新在区域内具有其内在的一些表征:共生进化的统一性、投资的高风险性、区域产业发展的非平衡性等。科技创新在产业创新上的价值体现不仅是其本身的表现,还负荷着科学精神、科技创新文化等内在的价值作用。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创新,产业创新为科技创新增活力。不断优化区域科技创新的环境与系统。提高以自主创新的核心创新能力,促进与产业创新的共生进化与优化。  相似文献   

8.
科技信用建设是科技资源分配公正性和有效性的重要保障。通过科技信用评价,确定科技创新主体机构和人员的信用等级,并建立相应的科技信用档案,可以为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制定科技发展政策提供有效依据,将有限的科技资金等资源投入到科技信用度较高的企业和科技机构,取得最佳的投放效益。进而增强政府科技管理部门的工作实效和科技项目承担单位的责任心,提高科技资源分配的公正性和有效性,为简化和降低管理总成本提供基础。基于此,本文主要通过乌鲁木齐市开展科技信用工作的实际情况,介绍该市科技信用工作的发展现状、取得的成果、面临的挑战及促进城市科技诚信建设进一步发展的战略构想,以期对其他城市的科技信用工作开展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分析广东省在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过程中所采取的建设模式和管理方法,总结其以创新平台建设作为有效促进产学研合作和以创新平台建设作为完善区域创新体系重要手段的突出经验,提出应加强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同产学研合作相对接的有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世界的科技创新与科技竞争,引领了以信息科技革命和人工智能为核心的崭新的科学技术发展,带来技术范式的转变.科技发展进入了竞争激烈的时代,中国要在科技竞争中取得优势的地位和提高科技发展能力.这是国家能力和国家科技水平保持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应当建立国家科技管理的长期战略部署.本文分析科技创新竞争的格局,提出整合创新的高科技...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省基础研究"十五"计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础研究是我省科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泉,是培养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的有效途径,是我省创新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为了贯彻落实黑龙江省科技发展“十五”计划纲要的总体战略和部署,根据“统观全局,突出重点,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着眼于“十五”及今后一段时期科学发展的核心问题和全省长远发展中的重大关键科学问题,结合基础研究工作的特点和多年资助工作的基础与经验,透选并实施“十五”优先资助领域,推动我省基础研究领域的重大创新与突破,增强科技持续创新能力,为实现我省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知识储备和人才资源,制定本计划。  相似文献   

12.
《中国科技成果》2011,12(3):61-63
浙江省国境安全检验检疫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以下简称为"国境平台")始建于2006年,是浙江省科技系统为贯彻落实<2004~1010年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纲要>和<浙江省科技强省建设与"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以"政府搭建平台、平台服务企业、企业自主创新"为总体要求而投入搭建的公共科技基础条件创新服务平台之一,也是地方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3.
<正>如何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如何厚植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创新土壤?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革、科技界、环境资源界委员时强调,科技界委员和广大科技工作者要进一步增强科教兴国强国的抱负,担当起科技创新的重任,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  相似文献   

14.
高等院校是我国基础研究的重要基地,担负着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重任。吉林大学是我国高校体制改革进程中由5年高校组建成立的综合性重点大学。如何把握这一历史机遇,使吉林大学的基础研究工作通过优势集成达到跨越式发展,本文从观念和管理体制创新等方面,提出了发展吉林大学基础研究工作的思路和设想,目的在于使吉林大学的基础研究在现实国家目标、开展科技创新中,更好地发挥其头头和先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中国基础科学》2001,(9):30-32
"十五"期间我国纳米科技发展的重点是加强纳米科技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围绕国家发展目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强应用技术开发,产学研结合推动纳米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加强基地建设,逐步形成国家纳米科技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16.
科技创新趋势与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建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当代科学技术发展与创新正在发生着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其突出的特征是:科技融合与超学科知识生产方式的兴起;当代科技革命与以知识为基础的大创新观的形成;科技全球化与国际科技发展新格局的呈现;信息技术发展推动科研方式与创新模式的变革。为适应科技发展与创新竞争的时代趋势,我国应当不失时机地推进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形成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开放高效、体系完备并能够为21世纪我国科技创新与综合国力增强提供服务的基础性知识平台。  相似文献   

17.
科技资源共享是优化国家科技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从资源基础理论出发,深入分析了我国科技资源管理和服务机构的发展历程以及不同发展阶段的资源需求,提出依据科技资源管理和服务机构的发展阶段,制定促进科技资源共享组织发展的对策建议。本研究将为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和地方科技条件平台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科技创新是交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十一五”期间,河北省切实推进落实“科技兴交”战略,积级推动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以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和成果应用水平,为公路水路交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并取得了显著成果。本文结合本省的科技项目、成果管理业务和实践探讨的基础上,对本项目需求分析进行了探索,建立了河北交通科技资源共享管理平台。  相似文献   

19.
各位代表、各位专家、同志们 :  正值全国全面贯彻落实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之际 ,全国地方基础研究工作会议在长沙召开 ,首先我代表科技部对出席会议的各位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各位多年来支持和推动地方基础研究工作 ,关心、关注和支持国家基础研究发展 ,对基础研究在科技发展全局中的战略地位都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在现代科技与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中 ,以基础研究及其所孕育的高新技术原始性创新为主要标志的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竞争 ,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科技竞争的制高点 ,乃至国家竞争成败的分水岭。基础研究作为原始创新…  相似文献   

20.
在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活动中,发展自主知识产权并获得技术竞争和市场竞争优势,是当前全球化形势下国家科技和产业发展的重点。本文通过一些具体的实例,指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保护价值的应该是主流的技术和产品,在获得技术突破之初就应考虑和建立灵活的知识产权战略,其目标是通过技术创新创造价值;在国际主流的方向进行技术创新和竞争,还应该配合适当的国际合作策略,为中国特色的技术在国际市场上创造价值进行知识产权方面的准备:创新的关键在于人及其优化的组织形式,以及艰苦深入的基础研究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