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戊戌维新时期对科学技术社会功能的两种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戊戌维新时期,中国出现了两种对科学技术社会功能的新认识.一是提倡普及科技知识,提高民众素质,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物质力量.二是要用科学改造人的思维方式、传统文化和政治制度,发挥科学的精神力量.对于科学功能的不同定位正是理解维新派与洋务派政治思想分歧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
从科学观的角度看洋务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近代革命不仅仅是暴力对抗的历史,同时也是伴随着科学启蒙与交流的历史。洋务运动是一场引导社会变革的科学活动,它首先在2000多年来封闭社会中打开了一个缺口,被迫引进了一种新的生产力,使中国这样一个专利的封闭社会开始向一种可溶性的社会结构转化,这是一场渐进的思想革命和渐进的社会革命。伴随着屈辱历史的洋务运动却是以往专制“盛世”的超越,从洋务运动到戊戌思潮以至于后来的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直至今天的改革开放顺次展开了一幅递进的历史画卷,而洋务运动是这一系列历史超越的发端。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是一门科学,同时也是“革命的意识形态”。马克思的技术观,尤其是资本主义制度下技术、机器的压制、异化和解放等思想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一般的普遍观点认为,马克思注重技术的政治背景分析,把技术和权力的应用严格地区分开来,而没有认识到技术本身及其在社会关系中更复杂的权力关系效应。实际上,对马克思的技术观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解读。其一是作为政治家的马克思,在传统的政治、权力等概念下,探讨由于技术的资本主义应用带来的压抑、剥削和解放的命题。在这里,技术与政治权力是外在的、相互作用的。其二是作为社会学家的马克思,将技术置于一个更大的社会背景,政治、权力和技术相互内在,在一种更为宽泛的意义上得到理解。而后一种理解往往被人们所忽视。  相似文献   

4.
对库恩的两种解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如何所谓“后库恩”的科学论基上都是从解读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出发衍生出来的。在晚期,库恩本人也尝试着重新解读自己。他发现自己的理论实质上是一种解释学。库恩并未套用而紧自己的方式达到了解释学的观念。本文赞同J.劳斯对对库恩的两种解读,他认为真正的“库恩”实际上把科学理解为我们都参与其中的实践形式。  相似文献   

5.
巴里·康芒纳从生态学的视角论述了技术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指出技术具有相对性、非关联性、受控性和和谐性的特征。他的技术观是对传统技术观的批判,他提供了一个全面的理论处理,为生态技术和绿色技术的转向做了准备,是一种积极的、乐观主义的技术观。康芒纳的技术观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洋务运动期间中国社会对西方近代科技态度的转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7.
天平这一形象化的比喻对西方哲学思想中理性的概念化产生了影响。天平的隐喻与西方思想中的两个不同的理性概念相符合,莱布尼兹对发展这两种理性观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两种对理性的解释同时存在于莱布尼兹的作品中,然而二者实际上是互补的而不是相互竞争的。其中一种解释被称作“公制的”或“运算法则的”,导向了“硬”理性概念,另一种被称为“辩证的”,导向了“软”理性概念。莱布尼兹作为“温和”的理性主义者的一面,是非常值得关注的,在莱布尼兹思想的这一面可以发现他为理性辩护的策略的基本原则,这些原则能够较好地应对过去和现在理性所遭受的严厉批判。  相似文献   

8.
洋务派对近代科学技术的认识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到他们在洋务运动中的行为实践和路径选择,并在科技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器物科技观、知识科技观和教育科技观,反过来在其科技观指导下进行了大量近代科技实践活动,对中国近代科学技术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中体西用下的洋务派科技观存在着明显的历史局限性,然而在客观上加强了西方科技文明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是中国近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为我国后来的维新变法思想的产生和维新运动起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莱布尼茨身上表现出一种对秩序、和谐、普遍原则和理性的热爱,对待科学也是如此。他试图建立一种普遍科学,表达和发展人类一切的知识。这就是莱布尼茨的科学观,包括用普遍字符确定系统化的科学知识;利用推理演算证明和获得科学知识;其原则和标准是逻辑上没有矛盾;最终指向上帝的荣耀与人类的幸福。在理性与多元中追求和谐的今天,更应该持有莱布尼茨这种促进人类进步和世界和谐的博大胸襟。  相似文献   

10.
亚里士多德技术观与两种技术伦理悖论的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亚里士多德的技术观可表述为:技术即制作活动。过程的有限性、从人到物的关系模式、外在的目的论是制作活动的三个主要特征,三者对于消解现今技术伦理讨论中的“技术亦善亦恶”悖论和“技术伦理无善可求”悖论有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历史上,佛教与医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佛教经典中含有大量医学方面的内容,医术常常被佛教徒用来作为弘法的工具。佛法与医术可以并行不悖,佛教徒可以学习、研究、应用医术,但不可执着于此、不可以此为生。  相似文献   

12.
13.
科技观的变革是科技工作的根本变革,国家主流科技观应当与时俱进。21世纪以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更加突出;科技成为国家安全的根本保障;科技已是最具时代性的先进文化。总之,当代科技已经成为核心综合国力,仅仅把科技看成生产力已经远远不够了,应当着力构建"核心综合国力科技观"。"核心综合国力科技观"是对"科技是生产力"观点的继承和发展;这一变化,绝不仅仅是科技社会功能范围的扩大,而是关于科学技术的性质、功能、以及科技与社会互动关系认识的质的飞跃。构建新时代科技观的着力点主要是:继续深化对"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牢固树立科技是国家安全根本保障的信念;充分认识科技文化的引领作用等。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的科技观寓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曲折过程,与时代主题、社会需要紧密相关。经历了“科学被当做救国的工具、把科学实验看作一种社会实践、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成为国家利益和国家发展范畴的重要因子”的演变。在这些观念的嬗变中形塑了中国共产党科技观的最显著特征,那就是现实主义的或实践的科技观。现实主义科技观中的科学脱离了想象中的完全超然的地位,成为经济社会结构和政治思想的一部分。中国共产党的这种现实主义科技观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是要实现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还应当观照科学的本质形态,用纯科学的理想来平衡现实主义科技观中的功利取向。  相似文献   

15.
文章讨论了延安时期和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发展科技的指导思想。作者认为,这两个时期共产党发展的科技的指导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即:强调发展科学技术为现实需要和国家建设服务。其原因在于:在这两个时期共产党面临着相似的严峻形势,同时延安时期培养的科技干部在建国以后的科技事业中发挥了重要的领导作用。这一强调科学技术功利性的指导思想对中国科技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者还指出:延安时期就已萌发的对科技工作统一规划和管理的思想,在建国初期吸收了苏联的科技规划工作经验后,终于使科技发展规划成为整个国家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文章还论及中国共产党为更好地领导科技事业而对知识分子进行改造和利用所作的尝试和努力。  相似文献   

16.
阿伦特的技术观主要集中于《人的条件》一书。纵观整个《人的条件》,阿伦特对劳动持全面否定的态度;对于工作(技术)持两面性态度:既肯定工作在人类生存中的重要性,同时又认为它仅是人类生存的一种手段。除活动生命之外,阿伦特认为人类还有沉思生命,后者的重要性远超前者。本文从三个方面对阿伦特的技术观进行了批评与质疑。  相似文献   

17.
自2009年美国IBM(国际商业机器公司)在中国引入“智慧地球”概念以来,“智慧”一词开始在祖国大地漫天飞行:智慧交通、智慧油田、智慧食品系统、智慧医疗、智慧零售、智慧水资源管理、智慧供应链、智慧气象、智慧金融、智慧工业、智慧城市等等,不一而足。现在,“智慧城市”已经成为我国推进物联网的重要抓手和落脚点,全国18个一级城市提出了智慧城市规划,80%的二级城市明确提出了建设智慧城市的发展目标。那么究竟如何来理解这些科技概念中的“智慧”一词呢?  相似文献   

18.
自2009年美国IBM(国际商业机器公司)在中国引入“智慧地球”概念以来,“智慧”一词开始在祖国大地漫天飞行:智慧交通、智慧油田、智慧食品系统、智慧医疗、智慧零售、智慧水资源管理、智慧供应链、智慧气象、智慧金融、智慧工业、智慧城市等等,不一而足。现在,“智慧城市”已经成为我国推进物联网的重要抓手和落脚点,全国18个一级城市提出了智慧城市规划,80%的二级城市明确提出了建设智慧城市的发展目标。那么究竟如何来理解这些科技概念中的“智慧”一词呢?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不是盲目的"科学技术决定"主义者,在他看来,技术与生态相容。对于生态危机,技术难辞其咎,但是科学技术仍是解决这一危机的重要手段。马克思的科技观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就在于:尊重自然、尊重技术,大力开发清洁能源,多采用节能环保技术。  相似文献   

20.
风险观念视野下的科技观立足于对“技术公害”等现实问题的反思,揭示了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复杂矛盾。这对于我们超越传统科技观,富于启发意义。但这种科技观的后现代主义消极立场,决定了其诸多的局限性。本文意在表明,我们应当把化解风险危机作为现代化发展的动力,作为新型科学技术发展的契机,切实实现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