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精神疾病是以精神活动失调或紊乱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疾病,包括精神病、精神发育不全、神经症、病态人格和心身疾病.据近代研究表明,精神疾病中的部分病种与遗传因素有明显关系,因此在预防问题方面必然同优生学有密切的联系.早在1883年高尔顿(F.Galton)提出“优生学”一词时,就解释为:优生学是在社会控制下,研究改善或损害人类未来子孙的精神及躯体素质的动因.由此可见,优生学刚萌芽  相似文献   

2.
根据中外古籍中的记载,优生的思想和措施自古以来即已存在,但优生学(eugenics)作为学科则是英国生物学家高尔顿(F.Galton)于1883年首先提出的,本意是遗传健康(hereditary well-being),指的是“在社会控制下全面研究能改善或损害后代的种族(意指遗传)素质的动因.这种遗传素质既包括体质也包括智力”.简言之,改善人口的遗传素质的学问称为优生学.1960年,斯特恩(C.Stern)提出将优生学分为负优生学(或防范性或预防性优生学,原称消极优生学)和正优生学(或演进性或进取性优生学,原称积极优生学),前者研究降低产生不利表型的等位基因频率的途径(也即研究降低不良遗传素质的,途径),后者则研究增加或维护产生有利表型的等位基因频率的方法(也即研究增加优秀遗传素质的方法).遗传工程可以说是按照生物体遗传变异的规律,预先缜密地设计出改变生物遗传特性的方案,有目的  相似文献   

3.
有益还是有害?这不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但在医学上,并不总能简单地回答.例如,免疫系统既有益又有害.当它识别并杀死外来致病菌和病毒而保护机体免生疾病时,它是有益的;当它排斥移置的心脏及肾脏或攻击机体自身组织而导致多发性硬化,风湿性关节炎等自身免疫疾病时,它是有害的. 仅仅在10年前,免疫学家还不明白正常的免疫反  相似文献   

4.
体细胞基因置换以治疗遗传病可能即将付诸研究了。基因治疗只是类似外科手术或药物治疗的旨在逆转疾病进程的一种方法,还是它会带来优生学重新抬头的威胁?  相似文献   

5.
优生学是一门应用科学,它运用遗传学的原理和方法,通过社会控制,来改善人类的遗传素质,因而与人类福利有最直接的关系。该学科诞生于1883年,今年正好是一百周年。在整整一个世纪里,它经受了相当曲折的历程,近年来医学遗传学突飞猛进的发展,不仅使优生学有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而且大大地促进了它的进程。当今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优生问题,就连一度反对最甚的苏联,也开始意识到提倡和实施优生的重要意义,并于1978年提出要采取措施来改善人民的先天本能,以减少或消除不良遗传因素的影响。在我国,计划生育是一项基本国策,要求在控制人口数量的同时强调提高人口的质量。这为我中华民族的优生工作和优生学发展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不仅要求优生学家、遗传学家、医师和计划生育工作者密切协作以作出贡献,而且需要社会各界尤其是广大群众的关心和实施。因此应《自然杂志》编辑部的邀请,我们组织了有关优生学的文章推荐给广大读者。这组文章首先介绍了以医学遗传学为基础的现代优生学的特征,然后从精神病、眼科疾患、血型等多方面对优生问题进行广泛深入的讨论分析,最后从群体角度,即从全局出发提出改善人类遗传素质的建议。读者从中可较为全面地了解现代优生学的新貌。文章深入浅出,均为有关专家撰写,在当今大力推行和宣传计划生育之际,《自然杂志》发表这样一组文章是相当及时的,为了我中华民族子孙万代的健康成长,让我们人人都来关心优生,提倡优生,实施优生吧!  相似文献   

6.
人类的性别取决于双亲生殖细胞的结合,即父亲的不同类型的精子与母亲的卵子的结合.而双亲的生殖细胞与性别分化有关的遗传物质(性染色体或基因)可受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发生畸变,从而导致性发育异常.为了预防或减少性发育异常患儿的出生,加强优生宣传,对已出生的患儿及早诊断,并给予必要的治疗,以减轻患者本人躯体上、精神上、心理上的痛苦,保障患者家庭幸福和睦,就成了医学遗传学和优生学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7.
“有害动物”或“害虫”的概念是以人为中心而制定的,比如,与人争抢作物的虫类,破坏耕地、偷吃家畜的动物等等,都被称之有害。为了控制害虫、有害动物,人类想尽了各种办法,其基本原则之一是,既能杀灭或减少有害动物,又不危及人的生命健康和破坏生态环境。于是遗传工程(也称生物技术、基因工程)便有了大展身手的机会。  相似文献   

8.
香田先生的论点似乎有二:其一曰“中立”一词费解;其二曰“中立于淘汰”意味着“与淘汰无关”,而对于香田先生来说,不可能有“与淘汰无关”的事情,所以“中立于淘汰”这个提法本身欠妥。这种批评看来源出于对自然淘汰的错误解释。首先,如果忠实地按照词义来讲,“中立”(neutr—1)一词表示“不参与任何一方”。因此,在突变与自然淘汰的语境中使用该词时,其含义就是“对自然淘汰既无利也无害(中立的)”(木村资生:《分子进化中立说》)。此时,正如香田先生所说,有利、有害或中立云云,都是与既有的对立基因相比较而言的;但是这一点,犹如普  相似文献   

9.
在哲学史上,有三种关于真理本性的一般类型的理论一直彼此相互竞争着:符合论,照它看来,当而且仅当“符合实在”时,信念或命题是真的;一致论,对它来说,当而且仅当与其他信念或命题(可能是与它们的绝大多数)“相一致”时,信念或命题才是真的;实用论,它认为,当而且仅当“生效”时,信念或命题是真的。那些构造可接受的真理论的哲学家之所以失败的基本理由在于它们探索的基础、出发点。符合论承认,真理构成因子  相似文献   

10.
不同人群对环境中有害因素的反应存在差异.处于孕期、哺乳期、幼年时期、老年时期等特殊生理时期的群体以及呼吸道、心血管、肝脏等组织器官处于疾病状态的群体通常对外源性有害刺激反应更加敏感,为危害因素的易感群体.纳米科技的发展和纳米材料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使得人类接触纳米材料的机会大大增加.在正常群体的纳米安全性值得我们关注,纳米材料对易感群体的毒性效应更应受到重视.本文结合本课题组的部分研究结果,综述了纳米材料对处于特殊生理时期或疾病状态的易感群体小鼠的生物安全性方面的进展,以及纳米材料与污染物的复合物在易感群体小鼠中的毒性效应,并讨论了将来可能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1.
最新研究表明,猿类也拥有“文化”,尤其是猩猩群体,也像人类一样互相学习行为举止,并将生活能力和经验代代相传.这些“文化”对于适应环境状况变化非常有必要. 研究人员吃惊地发现,苏门答腊岛和婆罗洲的猩猩行为举止有显著差异,他们试图揭开其中的谜团.研究发现,不同地区猩猩群体的差异性并非是由基因遗传导致的,而是对“本地文化”的学习和传授所致.这就像英国亚伯丁和普利茅斯,美国纽约和俄亥俄州之间的文化差异性.这项研究暗示人类文明的起源可追溯至数百万年前,人类的文化根源与猿类文化有相近之处.  相似文献   

12.
傅佑丽 《世界科学》2005,(11):45-45
当查尔斯·达尔文(1809~1882,英国博物学家,进化论的创立者——译者注)潜心钻研他的物种起源的伟大理论时,有一个事实使他困惑不解,那就是:从蚂蚁到人的诸多动物都可以形成社会性群体,在群体中大多数个体都为群体的共同利益工作。这似乎违反了他的观点——个体的适合度是其长期存活的关键所在(适合度是指把个体基因传至下一代并能在这一代生存且再继续下传的概率,它与群体的平均概率相关——译者注)。但是,在写《人类的起源》这本书之前,达尔文对上述问题做出了一些解释。他认为,自然选择能够促进家族中的利他行为,以便提高“家族”的生殖…  相似文献   

13.
吕有勇 《科学通报》1994,39(23):2181-2181
染色体缺失或染色体结构异常是人类肿瘤细胞的重要生物学特征之一.目前的研究结果提示,在这些丢失的染色体或染色体片段中可能含有调节控制细胞生长、分化的重要基因,即肿瘤抑制基因.已有研究工作证明,当某一肿瘤细胞有特异性染色体缺失或异常时,导入一条新的染色体可以逆转某些肿瘤细胞的恶性表型,如将人正常11号染色体导入宫颈  相似文献   

14.
一向被认为很脆弱的性染色体的自我保护能力比人们想象的更强。6月19日的英国《自然》杂志报导说,Y染色体内部存在一种独特的结构,使它能够自我修复有害的基因变异。Y染色体从3亿年前包含有1500个基因,退化到现在只掌管几十个基因,给人的感觉就像是“风烛残年”的老人,但新的科学发现却为Y染色体迎来了新的春天。  相似文献   

15.
当使用Foxmail收到邮件打开时,杀毒软件揭示有病毒,许多人不假思索即单击病毒提示窗口的“杀毒”按钮。然而在病毒查杀以后,却发现整个收件邮箱的邮件丢失。其实,当邮件带毒时,正确的处理步骤如下:1.关闭杀毒软件提示窗口取消或直接关闭病毒提示窗口,千万不能单击病毒提示窗口中的“删除”或者“隔离”按钮,把邮箱文件删除或者隔离。2.隐藏邮件预览框在Foxmail主界面“查看”菜单中,单击“显示邮件内容”,取消邮件预览框的显示,以防邮件中具有破坏能力的ActiveX控件或者Script恶意代码运行,从而避免自动激活附件病毒或木马,以保障你的邮箱…  相似文献   

16.
“自嘲”,顾名思义就是运用嘲讽语言和口气,自己戏弄、贬低或嘲笑自己。然而,从自嘲者的本意来看,又并非止于自我嘲弄,多有“醉翁之意不在酒”的“表里相悖”、“言此意彼”的特点,因而“自嘲”在交际中具有特殊的表达功能和使用价值,是心理保健的一帖良方。倾吐郁闷。在生活、工作中,当遇到不公正的待遇,或受到不合理的评价时,自己气不公,但又不便直接说出时,就可运用自嘲,以委婉暗示的方式,把内心  相似文献   

17.
某些结肠癌、肾、肝的肿瘤具有一种非常活跃的“抗多种药物基因”即 MDRII 这种“抗多肿药物基因”为一种P-糖蛋白编码,这种ρ-糖蛋白在许多正常细胞的细胞膜中均可发现,科学家们相信,这些蛋白质通过泵出毒素来保获健康的细胞。科学家们认为癌细胞中的“抗多种药物基因”可以与抗药性联系起来分析,有一种可能性是,当肾与肝的正常细胞癌变时,ρ-糖蛋白持续作用,这时很难区分毒  相似文献   

18.
40年前美国女遗传学家巴巴拉·麦克林托克(Barbara MeClintock)就提出了现代的基因调节理论,但仅在近十年来她的工作才被科学界所承认。鉴于她对“活动遗传元”的发现而被授与1983年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从而使她成为在这一领域中独自获奖的唯一女性。现今,我们业已承认不同基因类型的存在:一些是产生蛋白质的;另一些是调节蛋白质生产的。但在40年代当麦克林托克提出除结构基因(即给蛋白质编码的DNA的华特)外还存在控制元的证据时,她却受到当时遗传学界的忽视和嘲笑。但就是她的发现:某些控制元可以改变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即所谓“跳动基因”),使麦克林托克获得了诺贝尔奖。现今,“跳动基因”是人们所熟悉的分子生物学的一部分。它们是DNA的一些环节,能绕基因  相似文献   

19.
当病原体侵犯机体或机体发生病变时,机体便会产生防御反应。这就是“生病”了。所以“生病”也并非只有害而无益,有时“生病”也会让你更健康。比如,下面的“病”就利于机体的康健。1.流鼻血:流鼻血是鼻前部的小血管破裂造成的。我们可以把这种流血看作机体自我“去火”的一种方式。在中医治疗中也有主动针刺放血去火的方法。当人们饮  相似文献   

20.
我们知道,所有DNA的核苷酸的自然突变,皆由天然放射线、化学作用物质等的作用与细胞内复制酶系对DNA的作用平衡而产生.而对任何物种来说,必然有一个由这平衡作用所产生的全突变概率(V_T).也就是说,全突变概率可以是有利突变、中性突变或有害突变(概率). 根据病毒及细菌基因编码的研究,一个有功能基因似可分为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