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竞技体育要求运动员每天进行大运动量的训练,以提高运动能力。但往往是运动员在机体轻度疲劳的情况下接受新的负荷,最终导致运动损伤。本人通过对投掷运动员的疲劳与恢复这个问题的探索和研究,提出了疲劳的确定方法和疲劳的恢复方法。  相似文献   

2.
木妮拉 《科技信息》2011,(6):291-292
疲劳是一种正常生理现象,是运动到一定阶段必然出现的一种生理功能变化,研究疲劳的目的是为了在运动中延缓疲劳的出现以及运动后尽快的消除疲劳,促进恢复过程,提高人体功能能力。运动性疲劳消除快慢,取决于恢复形式以及休息和营养等方面的因素。本文从生理生化角度对消除疲劳的途径和方法进行讨论分析,并做相关结论,希望能为运动员在运动后尽快消除疲劳提供一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3.
通过观察对比分析足反射疗法和积极性休息两种方式对游泳运动员运动后血乳酸水平恢复的影响,探讨足部反射疗法对促进运动员训练后血乳酸恢复的作用及机理,从为运动疲劳恢复的方法提供新的思路和实践依据。研究方法:冬训期间南京体育学院专业游泳队男运动员1 0人;取冬训期间相邻两周(相邻两周的在同一个训练周期内),每一周的周一受试者完成6组50米自由泳,每组包干2.5分钟。第一周让受试者采用积极性休息(包括慢运动、温水浴、按摩等)的方式放松15分钟,第二周让受试者运动后接受足反射疗法15分钟,比较两种方式后血乳酸的恢复水平。结果:足反射疗法和积极性休息一样对游泳运动员运动后血乳酸的恢复有促进作用,而且两种方式对血乳酸恢复情况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异。结论:足反射疗法可以促进游泳运动员运动后血乳酸清除。  相似文献   

4.
进入21世纪以来,散打运动向着更高层次发展,散打比赛中运动员技术水平和竞技能力日益提高,其运动特点也决定了只有对运动员进行大规模、高强度、高密度的训练、才能进一步地向自身生理极限和运动极限发出挑战.这就难免在运动和训练过程中出现疲劳,必将对系统训练和运动寿命等造成影响,怎样恢复便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疲劳与恢复成为运动训练当中两个永恒的话题.通过文献资料法,对运动员疲劳产生的原因、疲劳的判断进行了探讨,并针对运动员疲劳产生的原因,提出了运动员疲劳恢复的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5.
彭磊  杨刚 《科技信息》2011,(28):277-277,280
运动性疲劳是运动训练中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没有训练就没有疲劳,没有恢复就没有提高,疲劳与恢复是相辅相成的一个整体,适宜的疲劳与合理的恢复是提高运动成绩的关键。本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以及对羽毛球运动员的生理机能分析,对运动性疲劳的产生机制和诊断方法进行了阐述,并从不同角度对羽毛球运动员运动型性疲劳的恢复进行了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6.
就田径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疲劳产生的机理、原因及生物学恢复手段进行一些粗浅的探讨。强调在训练过程中要重视恢复问题,在对疲劳作出客观科学判断的前提下,合理地运用休息和睡眠、热水浴、按摩及补充营养等行之有效的手段和方法来消除运动疲劳,同时要注意合理安排训练,将恢复计划列入到训练的全过程中去。  相似文献   

7.
运动训练是疲劳——恢复——再疲劳——再恢复的过程,同样也是机体进行超量恢复和提高身体机能水平的过程,认识和了解篮球运动员运动训练疲劳的产生机理、分型、诊断,采取有效的恢复手段,将有助于篮球运动员身体机能和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跳高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发生状况,降低运动损伤的发生,有效提高跳高运动员的运动成绩,本文通过对全国田径大奖赛第2站暨世锦赛选拔赛的38名跳高运动员的损伤部位及损伤次数调查分析,发现在跳高运动中易于发生损伤的部位是膝关节和踝关节,损伤的主要原因是运动员体能不足、局部负荷过大和训练方案制定不合理。分析认为,在运动训练中,运动员需通过充分做好准备活动,加强相应关节力量和柔韧素质的训练等手段为降低跳高运动员膝、踝关节损伤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浅谈田径运动员训练中的疲劳与生物学恢复手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就田径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疲劳产生的机理、原因及生物学恢复手段进行一些粗浅的探讨。强调在训练过程中要重视恢复问题,在对疲劳作出客观科学判断的前提下,合理地运用休息和睡眠、热水浴、按摩及补充营养等行之有效的手段和方法来消除运动疲劳,同时要注意合理安排训练,将恢复计划列入到训练的全过程中去。  相似文献   

10.
尹春平 《科技信息》2006,(12):496-497
本文结合跳高运动项目的特点,论述了影响跳高运动员心理变化的因素及跳高运动员的心理训练,为跳高运动训练中的心理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运动性疲劳的产生与恢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苑庆功  陈磊坡 《科技信息》2009,(26):277-277,279
在当今的竞技体育中,训练负荷接近人体生理极限,必然产生运动疲劳,甚至导致过度训练,影响运动能力的提高,成为运动员身体机能评定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对运动性疲劳的研究作一综合,根据运动疲劳的概念及分类和产生机制,总结出恢复疲劳的方法。运动性疲劳问题的研究是一个综合性的研究问题,它不仅是运动医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化学的重要研究领域,还与运动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密切相关。随着当今运动训练科学化研究的不断深入,运动训练的竞技水平呈现出飞速发展的态势。运动员为提高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无一例外地选择了进行高强度、大运动负荷训练的日常训练和竞赛。运动员的训练负荷必然大大超过正常的心理和生理水平,随之而来的是能量供应总是赶不上消耗的速度,产生运动水平下降、烦躁、注意力不集中等一系列消极的症状。这就是我们所称的运动疲劳。  相似文献   

12.
疲劳、恢复与训练高度相关,故"没有疲劳的训练是无效的训练,没有恢复的训练是危险的训练"被奉为训练学的经典名言。广东男乒运动员训练疲劳的成因既有躯体上的,也有心理上的,教练员必须定期对运动员的运动成绩、生理、生化、免疫和心理等多项指标进行监测,以分析运动员疲劳累积的程度,并要求运动员一起采取多种恢复手段来消除疲劳,促进恢复,提高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13.
全面发展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并选择科学的训练手段是提高运动成绩的关键,针对女跳高运动员摆动腿力量训练对跳高成绩的影响进行测试和分析,认为加强女子跳高运动员的摆动腿力量训练,对跳高成绩有一定影响,有利于运动成绩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运动性疲劳产生的机制分析及其快速有效的恢复手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动性疲劳产生后的恢复问题一直是运动医学领域学者们研究的重点与热点问题.大量研究证实,传统的物理疗法对于运动性疲劳的消除是积极有效的.新近研究结果显示,运动后的营养补充也是促进运动员身体机能恢复的重要保证.就运动性疲劳产生的机制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并从物理和营养补充两个角度来探讨运动性疲劳的快速恢复问题,这对于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有着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黄慧 《科技信息》2012,(4):293-294
篮球运动属于技能类同场竞技对抗项目,对运动员身体素质的要求比较高。运动员在训练、竞赛中容易产生运动性疲劳,运动性疲劳的产生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本文通过结合篮球运动的特点,运用运动生理学和运动医学等理论,对篮球运动员运动性疲劳产生的原因及其恢复方法进行初步探讨,从而提高运动员的比赛成绩。  相似文献   

16.
跳高比赛经常被称为“神经系统的马拉松比赛”,运动员受主客观条件变化的影响较大,因而对跳高运动员有着特殊的心理要求。智力、精神、意志等良好的心理素质,对运动成绩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跳高运动的特点,分析心理优势在跳高比赛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文章结合乒乓球运动的特点及运动性疲劳产生的原因,对乒乓球运动员运动性疲劳产生的原因及恢复方法进行调查与分析,并提出有效的措施,尽快消除运动性疲劳,加速机体的恢复,从而使运动训练能正常、科学的进行。  相似文献   

18.
乒乓球运动员运动性疲劳的产生及恢复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凤英 《科技信息》2009,(6):236-236
文章结合乒乓球运动的特点及运动性疲劳产生的原因,对乒乓球运动员运动性疲劳产生的原因及恢复方法进行调查与分析,并提出有效的措施,尽快消除运动性疲劳,加速机体的恢复,从而使运动训练能正常、科学的进行。  相似文献   

19.
阐述运动饮料的科学性,分析运动人群的生理发生的一系列变化,包括水分损失、血糖/糖原消耗、电解质损失等,导致运动中/后的疲劳和运动能力下降,并根据这些变化提出采用加入营养元素例如碳水化合物、电解质、水、蛋白等等,以适宜的运动饮料对运动员进行补液有助于运动能力的提高,推迟运动性疲劳的出现和加速疲劳的恢复。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跳高运动的起源、早期和后期的发展以及目前我国跳高运动的发展状况,并对未来跳高运动的发展趋势作了研究.同时对目前我国的跳高运动存在的问题作了深入地分析与探讨,指出我国的跳高训练没能顺应国际发展的潮流,没有高质量的运动梯队,国家应出台倾斜政策,改革运动员选材培养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