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使用4种农药,对黄瓜霜霉病防治效果和防治成本进行了田间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霉克威是防治黄瓜霜霉病最理想的药剂。  相似文献   

2.
陈勇  李明  李瑛 《汉中科技》2013,(4):22-23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大棚菜中黄瓜霜霉病防治技术,根据在生产上防治这种病害的误区,指出防治黄瓜霜霉病的关键是切断叶片上“明水”这一环节。除提出关键技术外,还给出了该病的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3.
为了进一步探明黄瓜对霜霉病抗性机制,寻找抗源,试验以西瓜品种"神州红"、黄瓜霜霉病抗性品种"津春4号"幼苗为材料,在接种黄瓜霜霉菌后0.5,1,2,4和7 d,检测了叶片电导率、乙烯、可溶性蛋白、MDA含量、POD酶活性,并分析了这些生理变化与黄瓜霜霉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西瓜幼苗叶片中的电导率、乙烯含量、MDA含量低于黄瓜抗病品种,而POD酶活性高于黄瓜抗病品种。西瓜对霜霉病的抗性能力强于黄瓜高抗品种。  相似文献   

4.
<正> 黄瓜霜霉病是黄瓜的主要叶部病害之一,其为害性大,来势凶猛,发展很快,防治不及时往往造成毁灭性灾害,严重影响黄瓜的产量及品质.我们新疆以前防治黄瓜霜霉病大都用的是甲霜灵,的确起到了防病的效果.但近两年发现许多地区的黄瓜霜霉病菌对甲霜灵产生了抗药性,为此,我们引进了两种  相似文献   

5.
黄瓜霜霉病和黄瓜细菌性角斑病是保护地黄瓜多发病害,危害后果十分严重,且二者在田间有相似的危害症状,所以要把它们区分开来,及时采取不同的防治方法,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相似文献   

6.
本文阐述了日光温室黄瓜霜霉病、枯萎病、白粉病、灰霉病的症状与识别方法,提出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张达 《遵义科技》2010,38(3):22-26
黄瓜病害主要有黄瓜霜霉病、黄瓜灰霉病、黄瓜黑星病、黄瓜枯萎病、黄瓜白粉病、黄瓜细菌性角斑病、黄瓜疫病、黄瓜炭疽病、黄瓜菌核病、黄瓜蔓枯病、黄瓜病毒病。  相似文献   

8.
总结了北疆日光温室冬春黄瓜霜霉病的发病条件与防治技术,重点阐述了以生态防治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
孙雪燕 《汉中科技》2011,(1):31-31,50
黄瓜霜霉病是大棚黄瓜栽培中常发重发病害,通过采取水肥管理、生态防治、高温治疗、药剂防治等综防技术可有效控制该病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黄瓜早熟、高产、易销售、价格好,菜农乐意种,但黄瓜叶片薄、大、嫩,加之温室内通风不良、’湿度大,若管理粗放,很容易感染霜霉病。霜霉病俗称“跑马干”,属一大毁灭性病害,该病来势凶猛,发展速度较快,若条件适宜,防治不及时,3-7天可使全棚染病,瓜秧成片枯黄,极易造成减产,甚至绝产。菜农应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1.
黄瓜霜霉病是大棚黄瓜生长中一种重要病害,能否控制其病害,直接影响黄瓜的生长及丰产性,也关系到菜农的经济效益和农户的生活状况.单一运用化学药剂起不到很好的效果,必须通过综合运用农业防治,生态防治和化学防治方法,才能有效地控制黄瓜霜霉病的发生和蔓延.  相似文献   

12.
霜霉病是我县大棚黄瓜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俗称“跑马干”,是影响黄瓜产量和品质的障碍因素。经过几年探索,我们总结出了一套以推广健身栽培,实施农业防治为基础,以生态防治为核心,辅之化学防治的无公害防治技术,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3.
黄瓜霜霉病是黄瓜上发生普遍、为害严重的病害,在适宜的条件下,病害发展很快,发病后1~2周内,就可以造成瓜田一片枯黄。为了明确露速净防治黄瓜霜霉病的效果,于1999年5月在杭州市郊进行了防效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供试药剂58%露速净可湿性粉剂(台湾惠光集团上海惠光化学有限生产、提供);80%大生可湿性粉剂(美国罗门哈斯公司生产、市售)。1.2试验处理与方法试验设每667m2用58%露速净可湿性粉剂80g、100g、120g;80%大生可湿性粉剂100g以及清水空白对照共5个处理,小区面积40m2,每处理重复3次,随机排列。各处理…  相似文献   

14.
黄瓜霜霉病、番茄灰霉病和温室白粉虱等是保护地蔬菜栽培中主要发生的病虫害,具有危害损失大和防治难的特点.对这3种病虫害的药剂防治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72%克露WP、72%霜脲·锰锌WP和72.2%普力克水剂对黄瓜霜霉病,40%嘧霉胺SC、40%施佳乐SC和50%多·霉威WP对番茄灰霉病均有较好的效果;但部分药剂如75%百菌清WP对黄瓜霜霉病、50%多菌灵WP和50%速克灵WP对番茄灰霉病等已产生抗药性.70%阿克泰WG和10%吡虫啉WP采用喷雾和灌根防治温室白粉虱均有较好防效.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随着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不断深入,保护地蔬菜面积不断扩大,大棚温室黄瓜栽培发展迅速,但是由于环境以及栽培管理方法等方面原因,黄瓜霜霉病时有发生,且呈上升趋势,给菜农造成很大损失.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随着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不断深入,保护地蔬菜面积不断扩大,大棚温室黄瓜栽培发展迅速,但是由于环境以及栽培管理方法等方面原因,黄瓜霜霉病时有发生,且呈上升趋势,给菜农造成很大损失.……  相似文献   

17.
利用黄瓜抗霜霉病纯系S94(华北型)和感霜霉病纯系S06(欧洲型)构建永久群体。并且利用该群体衍生的224个F6:7家系,采用温室人工喷雾接种法,在春、秋两季分别进行霜霉病抗性鉴定分析。在已构建的永久群体遗传图谱基础上,使用WinQTLCart2.5软件进行复合区间定位(LOD≥3.0),报道了黄瓜霜霉病抗性的QTL分析。结果显示,在春、秋两季各检测到了黄瓜霜霉病抗性的3个QTLs(春季为dm1.1,dm6.1和dm6.2,秋季为dm1.1,dm1.2和dm6.2),它们集中分布在第1和第6连锁群上。其中dm1.1和dm6.2在两季均能稳定表达,尤其是dm1.1两季贡献率分别达到了36.4%和27.3%。其余各QTL位点的贡献率分别为:dm1.2(11.9%,秋),dm6.1(4.8%,春)和dm6.2(9.2%,春;6.7%,秋)。合理利用与这些位点紧密连锁的固定标记(CMBR40,CMBR97,S_BC82和S_BC526_2)(〈10cM),可促进该性状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随着大棚黄瓜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病害直接威胁着农业生产安全,有些病害同时存在时症状很相似,菜农常常由于误诊延误防治,造成大幅度减产,如黄瓜霜霉病(真菌性病害)与细菌性角斑病(细菌性病害)就是典型的一例。据我县井家畔、赵家山等村的实地调查,一般发病时损失20%左右,高者可达40%以上。因此,在生产上一定要重视对两病的识别与防治。  相似文献   

19.
霜霉病和细菌性角斑病是黄瓜最常见的两种病害,两者症状接近,较难区分。现将这两种病害的识别与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用四种农药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治效果进行了试验.筛选出防治效果达77.9%的无公害生物药剂武夷菌素,通过该药剂在生产中大面积推广使用,可以有效降低蔬菜中农药残留和环境中农药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