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疆渭干河-库车河绿洲生态安全及障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新疆渭干河-库车河绿洲的生态安全水平进行客观评价,为制定和实施干旱区可持续发展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基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保护"协调发展的理念建立生态安全指标体系,采用TOPSIS方法计算生态安全的发展水平,并结合障碍度模型对生态安全发展的障碍因子进行客观评价.结果表明,渭库绿洲的生态安全水平呈稳步增长的趋势,安全等级经历了"不安全-较安全"的演变过程.经济粗放式的快速发展对自然生态系统造成巨大压力,生态系统结构需要进一步调整优化.  相似文献   

2.
以绿洲自组织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从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角度出发,建立绿洲规模适宜度评价指标体系.同时,根据于田县1980—2010年的统计数据,计算出于田绿洲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三大子系统间的协调度指数,并据此对不同时期于田绿洲规模的适宜度作出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1980—1990年,于田绿洲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三大子系统的协调度指数相对较高,绿洲的发展规模适宜;(2)1991—2000年,三大子系统的协调度指数相较于上一阶段有所下降.但是,其大部分数值仍处于0.6以上,绿洲的规模也较为适宜;(3)2001—2010年,三大子系统的协调度指数处于三个时期中最低水平,绿洲规模的适宜度也从2003年起由适宜转变为勉强适宜和不适宜.  相似文献   

3.
全球气候变化是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其归根结底是全球碳循环发生变化的结果.土壤动物作为生态系统分解者,是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土壤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发挥重要作用.一方面土壤动物的生存、取食等活动能够同化环境中的碳并固定在体内,以建造其自身,另一方面通过其排泄产物及呼吸活动又将碳归还到环境中.因此研究土壤动物与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关系,对深入了解本地区和我国的碳平衡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森林冠层结构与光环境及其对林下植被生长和格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了前人对冠层结构和冠层光环境的描述,完善了冠层结构的定义并阐述了其生态学意义,剖析冠层结构对林下自然光照强度和分布的影响,综合了森林冠层结构和光环境对林内小气候特征及其与空气、土壤等其它环境因子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成果,概述了森林生态系统林下植被对光环境的响应.在已有的研究结果中总结光环境对森林生态系统中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和林下植被分布格局的影响,以供国内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5.
网络团购商业生态系统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网络团购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瓶颈,基于商业生态系统理论视角,结合网络团购特殊商业背景,揭示了网络团购呈现的商业生态现象,提出了网络团购商业生态系统概念,论述了网络团购商业生态系统具有的开放性、动态性、交互性和创新性特征,构建了由核心层、支持层、扩展层和环境层组成的4层网络团购商业生态系统层次结构模型,分析了网络团购商业生态系统模型传导进化机制,并对网络团购商业生态系统模型进行了优势分析.本研究为促进我国网络团购商业模式的健康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以西北内陆干旱半干旱地区民勤绿洲为例,利用1992年、1999年和2006年三期TM影像资料,分析民勤绿洲15年来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情况,包括土地利用/覆被数量变化的幅度、速度以及土地利用/覆被空间变化的主要类型,土地利用/覆被重心迁移的方向.结果表明:绿洲的面积先增加后又减少,但总量是增加的;绿洲的耕地面积一直呈增加趋势;草地面积在1999年急剧增加,增加的草地主要由沙地转化而来,后又急剧减少到1992年的水平;在空间分布上,绿洲有从下游向上游迁移的趋势,绿洲下游质量明显恶化.  相似文献   

7.
甘肃民勤邓马营湖滩地是腾格里沙漠西部湖积盆地的一部分,区域上受河西系构造所控制,第四系厚度150 m,是地下水赋存的天然场所,主要由半固定、固定沙丘和湖积平原构成,第四纪地质环境脆弱,人类现已开始开垦和加大湖滩区的农牧业开发力度.如何维持沙漠区人工绿洲生态平衡,合理开采利用地下水,防止土壤盐渍化和风沙覆没,控制和改善局部地段已出现的恶化环境,分析地质环境特征,是论述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额济纳绿洲水资源变化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额济纳绿洲水资源变化状况的归纳、整理、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额济纳绿洲的水资源主要来自黑河;(2)人类对黑河水长期过量地蓄积与利用是导致该绿洲水资源减少的基本原因;(3)半个多世纪以来,额济纳绿洲地表水资源趋于减少,其今昔差异是惊人的;(4)在额济纳绿洲地下水资源补给量逐年减少的同时,地下水消耗量又在逐年增加,这2个方面的因素势必会加剧地下水位下降的速度以及泉水出水量的减少甚至干涸.  相似文献   

9.
生态健康是指人与环境关系的健康,是测度人的生产生活环境及其赖以生存的生命支持系统的代谢过程和服务功能完好程度的系统指标,包括人体和人群的生理和心理生态健康、人居物理环境、生物环境和代谢环境的健康及产业和区域生态服务功能的健康.文章综述了海岸带生态健康评价的主要方法.这些方法不仅可用于海岸带的生态健康评价,同样可用于其他生态系统的健康评价.  相似文献   

10.
多媒体教学资源涉及软硬件建设、教师水平和经费投入等生态因子,是一个处于多种环境下的复杂生态系统.基于生态学视角,总结了目前多媒体教学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对信息化课堂中的生态系统进行分析,探讨了多媒体教学资源配置的评价模型建构;从"硬件设施、内涵建设、管理评价"三个维度,构建了一个可动态反映多媒体教学资源整体发展状态的评价模型.以期对多媒体教学资源配置和课堂教学信息化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火烧和氮沉降是森林生态系统中重要的干扰因子,开展林下植物光合作用与火烧和氮添加的关系研究,揭示亚热带—暖温带气候过渡区主要灌木光合特性对环境扰动产生的响应,可为研究区森林生态系统的经营管理提供理论参考.本文采用原位培养法在火后5年的火烧迹地开展火烧和氮添加实验,以我国气候过渡区针阔混交林主要灌木黄荆(Vitex neg...  相似文献   

12.
生态系统健康的概念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它包括从短期到长期的时间尺度和从地方到区域的空间尺度的社会系统、经济系统、自然系统的功能及从区域到全球胁迫下的地球环境与生命过程.  相似文献   

13.
马爱功  王杰 《松辽学刊》2008,29(3):81-84
以西北内陆干旱半干旱地区民勤绿洲为例,利用1992年、1999年和2006年三期TM影像资料,分析民勤绿洲15年来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情况,包括土地利用/覆被数量变化的幅度、速度以及土地利用/覆被空间变化的主要类型,土地利用/覆被重心迁移的方向.结果表明:绿洲的面积先增加后又减少,但总量是增加的;绿洲的耕地面积一直呈增加趋势;草地面积在1999年急剧增加,增加的草地主要由沙地转化而来,后又急剧减少到1992年的水平;在空间分布上,绿洲有从下游向上游迁移的趋势,绿洲下游质量明显恶化.  相似文献   

14.
绿洲是干旱区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场所。近年来,随着人类活动强度的不断增加,绿洲的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引发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其中,沙漠化与盐渍化是影响绿洲生态稳定和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以于田绿洲为研究区,选取该区域1960~2010年4个自然因子和7个人文因子的统计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找出导致于田绿洲沙漠化与盐渍化的主要驱动因子。结果表明,在于田绿洲沙漠化与盐渍化的过程中,人文因子(F1)的贡献率为54.37%,自然因子(F3、F4)的贡献率为19.18%,人文与自然综合因子(F2)的贡献率为18.87%。可见,近50多年来于田绿洲沙漠化与盐渍化的主要驱动力是人文因子。要改善于田绿洲的生态环境就必须合理调控人类的生产经营活动,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5.
新疆察布查尔县农业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县域尺度上,依据研究区农业生产特征和农业生态系统健康内涵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据此对新疆伊犁河谷察布查尔县农业生态系统健康状态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最近6年来察布查尔县农业生态系统健康总体良好,并呈现整体优化趋势.但因自然条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评价时段内农业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有起伏波动变化.其中,因自然灾害的影响,2003年察布查尔县农业生态系统健康状态有所下降,之后健康水平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并由亚健康向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以南方典型红壤水土流失区长汀县为例,依据2000,2005,2010和2014年4期遥感影像数据,利用RS和GIS手段分析长汀县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变化.结果表明,2000—2014年长汀县的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减少了2.13亿元,与2000年相比减少了1.70%,总体呈负增长的趋势;2000—2014年长汀县各土地利用类型提供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最高的是森林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服务类型中价值最高的是土壤形成与保护;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较高区域主要分布在县域东部和西南部,较低区域主要分布在区域中部河谷盆地地区;各土地利用类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敏感性指数均小于1,说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服务价值系数缺乏弹性.  相似文献   

17.
《河南科技》2007,(18):16
埃及是一个沙漠面积占95%以上的国家,土地资源弥足珍贵.全年平均降雨量不足200毫米,全国不少土地异常干涸,沙漠不断成胁和蚕食着绿洲等可耕地.  相似文献   

18.
湿地是地球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森林、海洋一起并称为全球3大生态系统.它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是地球上生物种类较丰富和生产力较高的生态系统.并且,在抵御洪水、调节径流、控制污染、调节气候、美化环境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它既是陆地上的天然蓄水库,可以给人类提供水和食物,又是众多野生动植物资源特别是珍稀水禽的繁殖和越冬地.总的来说,湿地与人类息息相关,是人类拥有的宝贵资源,湿地也因此被称为"生命的摇篮"、"地球之肾"和"鸟类的乐园".  相似文献   

19.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环境问题日益凸显,近年来,气候的不断变化使生态系统丧失了原有的平衡性,造成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气候变化对水文资源的影响是最重要的一方面,使水循环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对人类的生存发展是及其不利的。本文主要介绍了气候对水文水资源造成的影响,促使人类重视环境问题,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自然环境。  相似文献   

20.
当前人们对于生活环境的要求正在随着社会的进步而逐渐地提高,所以水利工程建设也逐渐向着生态工程和生态水利方向发展,目前也已经在很多地区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并且,越来越多的人也已经认识到水利工程的存在,可能会对河流生态系统造成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所以,需要借助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从保护生态环境高度对生态系统受损的河流进行必要的补偿,从而实现维护水域生态系统的目的,进而进行流域生态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