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该系统结合蛋鸡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特殊要求,针对人工蛋鸡生产过程中缺乏环境因素的采集和控制,设计了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蛋鸡智能监控系统。该系统利用点对点与Internet通信的特点,建立了一个低功耗的ZigBee网络,并通过传感器进行实时监控,网络管理终端和移动应用程序自动收集蛋鸡饲养室的饲养密度、温度、湿度等环境数据,为了动态掌握环境变化以及繁殖室内的状况,系统根据实时采集的环境数据自动控制空调,加湿器、除湿器,照明灯等环境控制设备,从而使蛋鸡繁殖室的环境达到最适合蛋鸡生长的状态。  相似文献   

2.
张改文  杨旭华 《太原科技》2003,(5):77-77,79
论述了在蛋鸡饲养过程中,不良的环境因素和管理措施,劣质和变质的饲料,可引起蛋鸡的应激反应,对鸡的生长发育和产蛋造成不良影响。指出了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以预防,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提高蛋鸡生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本标准规定了生产无公害鸡蛋过程中的技术环节,包括鸡场的设计与环境控制,蛋鸡品种的选择,蛋鸡的营养需要和饲粮配合,育雏期的饲养管理,育成期的饲养管理,产蛋鸡的饲养管理,蛋鸡的疫病防治。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17~49日龄的艾维菌肉鸡484只及35~40周龄的伊莎褐蛋鸡1018只的乳酸钙添加剂的试险,结果表明:试验期内,肉鸡试验组净增重1.496kg,对照组净增重1.368kg,前者高于后者8.5%。蛋鸡平均产蛋率试验组为70.5%,对照组为66.5%,前者高于后者4%,平均蛋重试验组高于对照组3.0g/枚,蛋料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0.18,说明乳酸钙添加剂可提高产蛋率及饲料报酬。蛋鸡血清钙测定结果:试验组为18.59mg%,对照组为17.32wg%,前者略高于后者,说明乳酸钙添加剂可提高蛋鸡的血清钙水平。  相似文献   

5.
针对夏季高温对蛋鸡带来的不利影响。为提高产蛋量,提出了从搞好防暑降温,满足蛋鸡营养需要,保证饮水。加强光照管理,防止应急影响.预防鸡病等方面加强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6.
饲养蛋鸡的目的在于多产蛋。实践证明,在蛋鸡进入产蛋期的前后,通过增加饲料营养和喂量等方法、可使蛋鸡开产适时、开产整齐、产蛋率递进迅速,从而提高蛋鸡的终身产蛋量和蛋重、蛋质,饲养效益提高2~3成。 一、增营养。母鸡从20周龄开始.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应由原来的15%提高到17%,代谢能由原来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蛋鸡新城疫、温和型禽流感(H9)发生流行特点典型案例的调查及病理变化分析,强调进行抗体水平检测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1.配方设计在已研制成功的浙农201猪用复合预混料、浙农则系列肉鸡复会预混料和浙农35系列蛋鸡复会预混料等系列配方的基础上,选用已基本研究成熟的从植物中提取的天然生物活性成分及相应的辅助成分等,根据肉猪、肉鸡和蛋鸡各自不同阶段的具体要求替代各自相应复合预混料中抗菌素;并根据瘦肉型猪的饲养标准,我国肉鸡饲养标准。蛋鸡饲养标准,同时参考美国NRC第9版家禽营养需要量标准,应用计算机确定了采用常用原料时,几种限制性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营养素的用量,同时考虑到生物活性成分的理化性质特点,在载体选择及用量上…  相似文献   

9.
在产蛋高峰前后的两群蛋鸡中,同群鸡只体重过轻或过重,在群体均重正负两个标准差外的蛋鸡,其产蛋性能低、抗病力差、死亡率大、饲养成本高,在高密度饲养条件下,几个月内很骓恢复到正常体重和正常的产蛋水平。  相似文献   

10.
赵淑红 《科技潮》2006,(10):37-37
9月15日,由北京德青源科技有限公司承担的2003年度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蛋鸡规模化健康养殖配套技术中试及示范”通过了市科委组织的专家验收。专家组认为该项目超额完成了合同规定的各项技术指标,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1.
目前使用的多种疫苗仍未能有效控制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的发生,原因是疫苗质量难以保证和免疫程序或方法不发。解决的办法:病毒培养宜选用无特定病原(SPF)鸡胚或非免疫健康鸡群的鸡胚,消化时间控制在15min左右,细胞数在100-150万/mL,接毒量为0.1%-0.2%,小牛血清使用浓度为3-5%;疫苗冻干过程应在不断搅拌病毒培养液的同时控制加入保护剂的速度。免疫程序:无母源抗体或母源抗体不清雏  相似文献   

12.
选择90只1日龄星杂蛋鸡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在7、14、21、28、35、42、49日龄时分别胸肌注射无菌处理过的兔圆小囊抗菌肽0.1、0.2、0.3、0.4、0.5、0.5、0.5mg,对照组同时分别注射相同体积的灭菌生理盐水。常规免疫后,分别于第7、14、21、28、35、42、56日龄采血分离血清,实验组及对照组均随机抽取10只鸡的血清进行血凝抑制实验(HI),分别测定NDV和AIV血清抗体的血凝抑制效价。结果显示:实验组NDV和AIV血清抗体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表明兔圆小囊抗菌肽可显著提高鸡新城疫弱毒苗及禽流感灭活苗的抗体水平。  相似文献   

13.
对成都、江油、中江三个养鸡场的六批次,具有不同水平母源抗体的11450只雏鸡采用新城疫Ⅱ系苗1日龄滴鼻首免,Ⅰ系苗20日龄饮水二免,经过鸡群定期检测血清HI抗体效价和攻击强毒保护结果,证明雏鸡首免和二免后,HI抗体效价能在长期内维持在较高水平,对强毒攻击具有坚强抵抗力,Ⅰ系苗饮水免疫后,经长期观察,未见免疫鸡群与同群感染哨鸡出现任何不良反应。本次扩大试验表明:雏鸡采用Ⅱ系,Ⅰ系疫苗早期免疲,效果确实,安全可靠,方法简便易行,具有生产实用价值。作者并结合大量研究文献论证了早期免疲的应答机制和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用IBD疫苗进行鸡胚免疫的可行性,探讨了胚期接种IBD疫苗对雏鸡ND4倍剂量免疫接种效果的影响.将IBD中等毒力疫苗接种18日龄鸡胚,出壳后采用4倍剂量ND疫苗进行免疫,通过抗体水平、免疫细胞数量及功能和免疫保护力等的检测,结果表明:胚期接种IBD中等毒力疫苗对雏鸡4倍剂量免疫仍具有免疫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研究藏鸡FSHβ、POU1F1和FSHR的基因多态性及其与产蛋性能的关系,在分子水平上分析其产蛋性能低下的原因,目的是筛选出高产基因型以帮助选育高产藏鸡,为保护纯种藏鸡、促进规模化养殖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方法:以高产蛋量鸡品种罗曼鸡为对照,选择禽类繁殖调控轴上的促卵泡激素β亚基(FSHβ)、垂体特异性转录因子1(POU1F1)和促卵泡激素受体(FSHR)三个基因,克隆、分析这三个基因部分编码区(CDS区)单核苷酸序列多态性(SNP)及其与藏鸡产蛋量的相关性.结果:1.藏鸡与罗曼鸡FSHβ基因第2外显子和第3外显子种内、种间均不具有多态性,表现为单一基因型.2.POU1F1基因exon3,exon4和exon6在藏鸡和罗曼鸡种间存在SNP位点,具有各自独特的基因型.exon3上藏鸡为AA基因型,罗曼鸡为AB基因型;exon4上藏鸡为CC基因型,罗曼鸡为CD基因型;exon6上藏鸡为TT基因型,罗曼鸡为TW基因型.而该基因第5外显子序列在两物种的种内和种间均未表现出多态性.3.FSHR基因exon1和exon4在藏鸡和罗曼鸡种间存在SNP位点.exon1上藏鸡为EE基因型,罗曼鸡为EF基因型;exon4上藏鸡表现为3种基因型(GH,GI,HI),而在罗曼鸡上仅具有一种基因型(GH),且罗曼鸡的基因型与藏鸡种群内的一种相同.结论:1.FSHβ基因不具有多态性,与产蛋量间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2.POU1F1基因exon3,exon4和exon6具有多态性.此3个片段的核苷酸突变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在两个种群间呈极显著性差异(P0.01),这6个SNP与藏鸡产蛋量具有显著相关性.3.FSHR基因的exon1和exon4具有多态性.此2个片段的核苷酸突变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在两个种群间呈极显著性差异(P0.01),该基因的SNP与产蛋量具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17.
鸡肿瘤病快速鉴别诊断试剂盒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建立快速鉴别诊断鸡肿瘤病的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并研制成配套的诊断试剂盒。应用该试剂盒及其配套的操作程序,在2000年5月~2004年7月检测来源于广西6个地区202个禽群共685羽病、死鸡和火鸡的肿瘤和可疑肿瘤组织病料以及来源于安徽省不同地区的46个鸡群的疑似肿瘤病、死鸡305羽;同时,检测广西、安徽、山东、河南主要养鸡地区临床表现为生长缓慢、消瘦、贫血、疫苗免疫应答不佳、发病率和死亡率偏高等疑为免疫抑制状态的154个鸡群中的644羽病、死鸡。结果,在肿瘤和可疑肿瘤病料的检测中,马立克氏病、网状内皮增生症和禽白血病的阳性率分别为57.17%、11.84%和5.47%,其中二重、三重混合感染总检测率为16.25%。在疑似免疫抑制性疾病病料的检测中,3种鸡肿瘤病的阳性率分别为28.26%、7.45%和4.19%,其中二重、三重肿瘤病以及与其它免疫抑制性疾病的混合感染率达35.92%。建立的鸡肿瘤病快速鉴别诊断程序及试剂盒,操作简便快捷、结果准确可靠、保存方便、检测成本低,适用于临床鸡肿瘤病的鉴别诊断,对鸡肿瘤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免疫抑制病检测以及兽医检疫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中等偏弱毒力的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疫苗免疫鸡不产生免疫抑制而中等毒力以上的传染性IBDV疫苗免疫时会导致鸡不同程度的免疫抑制,给养禽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为了试验转移因子(TF)拮抗这种免疫抑制的作用,将180只试验AA肉鸡10日龄雏鸡分为6组,每组30只,其中第6组为对照组.第1组免疫中等偏弱Bj836株IBDV疫苗,第2、3、4、5组鸡在10日龄时免疫中等毒力B87株IBDV疫苗,其中第3、4、5组使用不同剂量的TF.免疫24h后,6组鸡均免疫新城疫(ND)疫苗.在鸡17日龄、24日龄、31日龄时,各组随机抽取鸡检测免疫器官指数和ND抗体水平.试验结果显示:第3、4、5组鸡免疫器官指数及ND抗体水平明显高于第2组,且分别稍低、接近、高于健康鸡第6组.表明了TF可拮抗IBDV免疫时引起的免疫抑制,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试验研究了不同水平的蕨菜黄酮对肉鸡的采食量、日增重、料重比等的影响。试验选用日龄相同、健康肉雏鸡80只,随机分成四组,每组20只,在其他条件完全相同的情况下,试验Ⅰ、Ⅱ、Ⅲ组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50mg/kg.d、100mg/kg.d、150mg/kg.d的蕨菜黄酮,对照组Ⅳ只饲喂基础日粮。结果表明:蕨菜黄酮可提高肉鸡的采食量、平均日增重,降低料重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