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杭州市发展国际旅游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杭州是我国旅游业起步较早的著名风景旅游城市,旅游区建设比较成熟,有西湖十景、新西湖十景以及宋城、未来世界、各种专业博物馆等,国内是享有盛名,在国际也有一定的知名度。近年来又连续获得“中国园林城市”“、中国优秀国际旅游城市”、“最适合人类居住城市”、“国际花园城市”等荣誉。旅游业是杭州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龙头企业,2003年旅游收入达294亿元,相当于全市GDP的16.5%。但是从来杭旅游的游客种类来看国内的游客占到了绝大多数,入境游客仅占全市接待境内外游客总数的比重不足4%。这也是目前杭州旅游也发展的最大问题。据国家旅游…  相似文献   

2.
<正>杭州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现状"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是千古流传的佳句。杭州在世人脑海中是风景如画的旅游城市。在21世纪的今天,杭州呈现出的不仅仅有美丽的旅游名胜,更有令世人瞩目的经济成长。  相似文献   

3.
有资料表明,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旅游城市的杭州,在接待游客、吸引游客方面的竞争力尚未如人意;杭州乃至西湖的知名度,在国际旅游市场尤其是在欧洲,还微乎其微。以1987年统计数字为例,杭州当年接待外国游客和港澳台同胞、华侨共30万零6百余人次,人均在杭停留天数为2.4天。  相似文献   

4.
魏崴 《华东科技》2010,(4):48-49
<正>美轮美奂的东方明珠夜景灯光,如梦如幻的五角场环岛巨型"彩蛋",以及南京路新世纪广场绽放的靓丽色彩,这些令行人、游客深深陶醉在大都市璀璨"霓虹色"中的照  相似文献   

5.
实施低碳新政建设低碳城市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杭州要建设什么样的低碳城市杭州要建设的低碳城市,是低碳经济、低碳建筑、低碳交通、低碳生活、低碳环境、低碳社会"六位一体"的低碳城市。"六位一体",既是杭州建设低碳城市的主要内容,也是杭州建设低碳城市的特色所在。杭州如何确保在低碳城市建设上走在全国前列确保杭州低碳城市建设走在全国前列,关键是要不  相似文献   

6.
《信息化建设》2012,(11):59-60
杭州智慧旅游:以移动通信、物联网等手段构建基于旅游信息服务的无线平台,完成数字西溪、掌上西湖、景点游览、电子导游等无线城市应用项目,面向国内外游客提供吃、住、游、行、娱的服务,提供酒店预约、一公里商圈、旅游度假、城市休闲游、景点门票、公共自行车等应用服务,在"旅游度假"应用中,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在线浏览"周边游"、"国内游"或"出境游"等各类超值特惠旅游路线,在线预订只需填入  相似文献   

7.
杭州市物联网产业发展设想(2010-2015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发展目标到2012年,通过实施"感知杭州4433"工程,在试点示范、核心产业、关键技术以及公共平台建设方面取得关键性突破,将杭州打造成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物联网示范城市,初步形成物联网产业群;率先将杭州  相似文献   

8.
《杭州科技》2012,(4):51-54
杭州是一座因水而生、因水而立、因水而兴、因水而名、因水而强的城市。杭州的水兼具江、河、湖、溪、海等多种水景资源,美丽的西湖依城而栖,蜿蜒运河穿城而过,天籁西溪城中湿地,汹涌钱江划城而出,丰富的水形态构成了杭州多彩的水文化,造就了杭州独特的水景观,也决定了杭州水利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和建设杭州水利的挑战性。2009年,陈雷部长在全国水利工作会议上系统论  相似文献   

9.
杭州"限牌令"自出台以来便引起社会广泛的关注与讨论。作为政府组织进行公共治理的一项调控政策,杭州"限牌令"虽然是以治污、治堵作为出发点,但是在具体颁布执行过程中却也反映出我国行政组织在程序公正、民主责任、组织信任和制度激励等伦理建设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文章从行政组织伦理的角度对杭州"限牌令"的得与失进行分析,并针对其目前存在的组织伦理困境提出政策建议,以期对我国行政组织伦理建设提供一定的经验借鉴,从而促进我国行政组织的伦理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10.
杨玉泉 《科技资讯》2009,(6):118-118
杭州具有丰富的水资源形态,钱塘江、大运河、西湖、西溪都各具特色。杭州城市形成发展过程中水所起到的作用不可忽视,分析了杭州多样性的水资源对杭州的影响。水是杭州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摇篮。多样性的水和谐共存,突出展现了杭州水文化独特的魅力。  相似文献   

11.
杭州是国务院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全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杭州西湖象一颗璀灿的明珠,吸引着无数中外游客,旅游人数每年以百分之十的速度递增着,1985年国际游客近25万人,国内游客在1500万人以上。然而,西湖风景区目前开放的各类景点仅50多个,总占地面积也只有4千余亩,以致灵隐、岳坟等“旅游热点”,在旺季时游人超过合理密度十倍以上,灵隐高峰日的游客达5~6万人次,真所谓“人挤人,人  相似文献   

12.
宋元更迭对杭州的冲击较小,杭州旅游业得到了继续发展,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元代杭州的景区建设和维护继续进行,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众多,海外游客进一步增加.  相似文献   

13.
<正>一座城市有一个梦想,杭州的梦想就是成为"创业之都"。1990年10月,杭州首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在国家高新区成立。新世纪的第一年,杭州向科技人员和企业家提出了"创业在杭州"的口号。2004年,杭州选择"和谐创业"作为城市发展的一种新模式。今天,国家层面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杭州打造"创业之都"的实践再次令人关注。本期"杭州科技"从各个侧面展示了在新一轮创业热潮中,杭州的科  相似文献   

14.
本文运用自编的"旅游目的地形象评价调查问卷",调查游客对杭州旅游目的地形象的评价。从认知心理学视角分析旅游消费行为,探讨认知形象形成的心理学机制及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结合杭州的实例,着重从认知心理方面分析评价杭州的旅游地形象,并据此提出杭州旅游地认知形象构建与发展的构想。  相似文献   

15.
<正>日前,由互联网创业社交平台微链,联合今日头条、杭州市创业投资服务中心共同主办,天使湾创投、创业媒体Tech Daily联合主办的2015链大会在杭州举行,吸引了上百名投资人以及千名创业者共同参会。从"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杭州,到"天使之城"杭州,催生这座城市蜕变的,正是当下最火最时髦的词儿:创业。那么,杭州创业究竟有多火?在8月13日举办的"链大会"上,微链创始  相似文献   

16.
香山觅香     
张家港市南沙镇内的香山,最近名声重振,吸引八方游客。称其为"重振",是因她曾一度被岁月所尘封,景点被毁,寺庙被拆,游人望而却步,香客无处栖足。终于浮云不会长久遮蔽圆月,拂去岁月的蚀痕,香山重新露出皎好的面容。其实早在明代,集旅游家、地理学家、文学家于一身的徐霞客,曾三游此山,留下许多优美的诗篇,盛赞此山"不特花、境香、梦亦香!"关于山名的由来,徐霞客诗称:"吴妃当日将香采,此地遗名遂千载。"实在可算悠久得可以。传说吴王夫差败越后,携美人西施游历至此,西施为漫山香花所动,展眉浅笑,采撷不倦,留下一条采香径,也就留下了山名。山中除了这条采香径,还有苏轼梅花堂、姜尚钓鱼台、南北桃花涧等18景,移步换景,景随情生,令游人看有美景,闻有花香,想象的则是绚丽的梦。  相似文献   

17.
纵观杭州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发展轨迹,我们发现以世界一流城市标准谋划创新型城市建设,"高起点定位、深层次探索、创造性实施"正成为新的"杭州现象".  相似文献   

18.
通过建构善于游客满意度与忠诚度的假设模型以及二者之间的回归方程。以南昌市凤凰沟风景区为例,进行描述性统计、信度与效度分析、差异性分析、相关性分析以及回归分析等统计分析。研究发现:游客的不同特性对其参与农业休闲的满意度以及忠诚度呈现不同的差异性;游客"心理"以及"美学"两个层面的满意度对游客的忠诚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游客在"教育"、"社会"、"放松"、"生理"四个层面的满意度对忠诚度并不呈现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依据研究发现并归纳结果,从注重旅游商品的开发与营销、针对游客特性进行目标市场营销、提高服务品质以增加游客满意度等三个方面提出建议,以期供相关从业单位在发展江西省凤凰沟风景区的旅游决策、设施建设、未来规划等做参考。  相似文献   

19.
运河申遗是杭州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运河沿线18个城市乃至我国历史文化保护的重要课题之一.为更好地加快运河申遗,省、市城市科学研究会于2007年2月2日在湖畔居举办"运河申遗"科技沙龙,国内和我省著名历史学家毛昭晰、杭州运河集团副总工程师韩幼叔、浙江工商大学教授仲向平,以及浙江大学、杭州市建委、市历史学会等有关部门的专家参加了研讨.  相似文献   

20.
正杭州以秀丽的风景名胜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闻名于世,是天下皆知的"人间天堂"。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留下了"江南忆,最忆是杭州"的千古名句。近年来,在西湖、钱塘江、大运河等传统"金名片"的基础上,阿里巴巴、海康威视、城市大脑等一张张崭新的"金名片"在杭州这座城市不断涌现。这些新的"金名片"都和数字经济这个"热词"息息相关、密不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